1.《锅炉节能节水与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的技术先进,为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提供了新工艺、新技术。
2.《锅炉节能节水与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作者是锅炉节能节水运行、防腐及清洗方面的专家。2005年被授予中国防腐蚀大师。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3.该书解密了一项国家专利,是锅炉节水与废水方面的重要发明。
《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公开了一项国家发明的秘密,诠释了GB/T 29052的源技术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包括锅炉闭路循环运行新工艺开发、系统平衡技术、核态清洗强化技术、加氧防腐阻垢技术、乏汽热及凝结水回收技术、露点腐蚀控制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锅炉闭路循环运行新工艺的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从事锅炉运行操作、管理的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锅炉、暖通、能源、环境、材料、化工等专业师生及专业设计人员使用参考。
魏刚,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主任,1944年出生,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属表面工程系主任。从1976年中国水处理技术起步起,一直从事水污染防治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大型化工装置试车废水污染防治、尿素生产装置工艺废水污染防治、废水零排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优 秀新产品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其科技成果已在全国23个省市推广应用,成为中国蓝星等500余家企业的技术支撑,某些技术已推广到美国等发达国家。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授予中国防腐蚀大师。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合著8部。其著作与科研紧密结合,反映本领域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其专著《热水锅炉防腐阻垢技术》被作为新技术推广的教材,对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起了重大作用,出版后供不应求,2010年已脱销;其参编的《水处理化学品手册》获化工部图书奖;其参编的《化工百科全书》获国家图书奖。
第1篇基础篇001
第1章锅炉与锅炉运行技术基础002
1.1锅炉的定义、组成及分类002
1.1.1锅炉的定义002
1.1.2锅炉的组成002
1.1.3锅炉的分类002
1.2锅炉型号003
1.3锅炉分类005
1.3.1烟管锅炉006
1.3.2烟管水管组合锅炉009
1.3.3水管锅炉010
1.4锅炉水处理017
1.4.1锅炉水处理的必要性017
1.4.2国内外现状017
1.4.3离子交换法阻垢技术018
1.4.4膜分离法阻垢技术019
1.4.5除氧器�渤�氧剂法防腐技术019
1.4.6锅内加药法防腐阻垢技术020
1.4.7凝结水回收技术021
1.4.8停用锅炉的防腐保养021
1.4.9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021
参考文献022
第2章锅炉腐蚀与防护技术基础023
2.1概述023
2.2化学腐蚀024
2.2.1金属的高温氧化倾向024
2.2.2金属的高温氧化膜024
2.2.3锅炉金属的高温氧化025
2.3电化学腐蚀026
2.3.1电极电位026
2.3.2电化学腐蚀的发生029
2.3.3腐蚀电池的概念029
2.3.4氢去极化腐蚀035
2.3.5氧去极化腐蚀037
2.3.6氢去极化腐蚀与氧去极化腐蚀的简单比较039
2.3.7不同控制情况下的腐蚀极化图039
2.4金属的钝化040
2.4.1钝化现象040
2.4.2金属钝化的理论041
2.4.3钝性金属的极化特性041
2.4.4影响金属钝化的因素042
2.5锅炉腐蚀评定043
2.5.1概述043
2.5.2评定方法043
2.5.3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048
2.5.4腐蚀评定标准050
2.6腐蚀控制051
参考文献053
第2篇传统的锅炉运行技术054
第3章传统的锅炉防腐蚀技术055
3.1除氧器法锅炉防腐技术055
3.1.1概述055
3.1.2热力除氧器055
3.1.3真空除氧器059
3.1.4解吸除氧器059
3.1.5树脂除氧器062
3.1.6钢屑除氧器064
3.1.7海绵铁除氧器065
3.1.8小结065
3.2除氧剂法锅炉防腐技术066
3.2.1除氧剂法066
3.2.2除氧剂068
3.2.3亚硫酸盐法075
3.2.4催化亚硫酸盐法078
3.2.5稳定亚硫酸盐法079
3.2.6亚硫酸盐的氧化失效机理及防止方法081
3.2.7亚硫酸盐的防腐蚀机理084
3.3缓蚀剂法锅炉防腐技术089
3.3.1概述089
3.3.2缓蚀原理093
3.3.3品种097
3.3.4应用105
3.4停用锅炉腐蚀控制110
3.4.1停用锅炉的腐蚀原因110
3.4.2停用锅炉的传统保护方法111
3.4.3气相缓蚀剂法113
3.4.4DICHAN用于设备保护的研究117
3.4.5CHC用于设备的防腐保护126
3.4.6BF��605用于设备保护130
3.4.7TH��901法136
3.4.8水溶性缓蚀剂法137
参考文献138
第4章传统的锅炉阻垢技术141
4.1软化法锅炉阻垢技术141
4.1.1概述141
4.1.2离子交换树脂142
4.1.3离子交换装置150
4.1.4离子交换装置的选择159
4.1.5离子交换法的局限性160
4.2反渗透法162
4.2.1概述162
4.2.2反渗透膜的理论模型162
4.2.3反渗透膜及反渗透膜元件163
4.2.4反渗透的技术性能164
4.2.5影响反渗透分离性能的因素166
4.2.6典型的反渗透工艺167
4.2.7反渗透膜的污染与处理168
4.2.8反渗透装置进水的预处理169
4.2.9反渗透装置的清洗170
4.3连续电解除盐技术171
4.3.1概述171
4.3.2EDI组成171
4.3.3EDI工作原理172
4.3.4EDI工作参数173
4.3.5EDI装置的优缺点173
参考文献174
第3篇锅炉闭路循环运行新工艺175
第5章锅炉闭路循环运行新工艺开发176
5.1锅炉大量排污的成因分析176
5.2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的总体方案与原理176
5.2.1基本方案与原理176
5.2.2低压蒸汽锅炉177
5.2.3热水锅炉177
5.2.4中压锅炉及其热电联产机组179
5.2.5高压锅炉及其发电机组179
5.3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的前提条件180
参考文献181
第6章系统平衡技术183
6.1概述183
6.2相与相平衡183
6.3相图184
6.4相图研究中的重要原理和规则184
6.5相平衡体系的有关特性185
6.5.1单组分体系186
6.5.2多组分体系187
6.6相图的绘制及分析187
6.6.1(NH4)2SO4�睭2O体系相图187
6.6.2NaCl�睭2O体系相图189
6.7系统平衡装置190
6.7.1D系列系统平衡装置190
6.7.2W系列系统平衡装置191
6.7.3Z系列系统平衡装置192
6.7.4G系列系统平衡装置193
参考文献194
第7章核态清洗强化技术196
7.1概述196
7.2化学清洗技术196
7.2.1化学清洗的目的和意义196
7.2.2化学清洗的一般过程196
7.2.3清洗剂199
7.2.4清洗缓蚀剂209
7.2.5润湿剂228
7.2.6钝化剂233
7.2.7其他助剂234
7.2.8化学清洗的发展趋势238
7.3化学清洗时机的确定239
7.3.1新装设备的清洗239
7.3.2定期清洗239
7.3.3根据结垢量决定清洗时机240
7.3.4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决定清洗时机241
7.3.5从经济上考虑241
7.4主流水清洗和核态清洗242
7.4.1主流水清洗242
7.4.2核态清洗242
7.5核态清洗强化244
参考文献245
第8章加氧防腐阻垢技术246
8.1概述246
8.2阻垢剂技术246
8.2.1阻垢剂的种类246
8.2.2阻垢剂的作用原理249
8.2.3阻垢剂251
8.2.4阻垢剂的可生物降解性265
8.2.5绿色化学与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270
8.3超纯水加氧防腐阻垢技术273
8.3.1超纯水加氧防腐阻垢技术开发273
8.3.2加氧处理原理274
8.3.3加氧处理的影响因素274
8.3.4加氧处理的优点275
8.3.5加氧技术的应用275
8.3.6加氧技术的主要特点276
8.3.7加O2还是加H2O2276
8.3.8AVT与CWT的比较276
8.4非超纯水加氧防腐阻垢技术277
8.4.1加氧防腐阻垢剂研发277
8.4.2加氧防腐阻垢剂性能测试278
8.4.3性能测试结果279
8.4.4加氧剂的防腐蚀机理282
8.4.5加氧剂的阻垢作用机理282
8.4.6加氧防腐阻垢剂的使用方法284
8.4.7加氧防腐阻垢剂的使用效果284
参考文献285
第9章乏汽热及凝结水回收技术287
9.1概述287
9.2凝结水回收系统的设计287
9.2.1开式回收系统287
9.2.2闭式回收系统288
9.2.3凝结水的利用方式289
9.3凝结水回收设备290
9.3.1疏水器290
9.3.2凝结水泵295
9.3.3凝结水箱与凝结水回收器296
9.3.4热泵297
9.4凝结水系统的腐蚀与防护300
9.4.1凝结水系统的腐蚀300
9.4.2凝结水腐蚀的传统防护方法301
9.4.3超分子缓蚀剂法防腐蚀技术302
9.5污染凝结水的精制303
9.5.1凝结水的腐蚀产物污染303
9.5.2凝结水的油污染303
9.5.3凝结水除铁304
9.5.4凝结水除油305
参考文献307
第10章露点腐蚀控制及烟气余热回收技术308
10.1概述308
10.2露点腐蚀308
10.2.1烟气中三氧化硫的发生308
10.2.2烟气的露点309
10.2.3烟气的露点腐蚀310
10.3烟气露点腐蚀控制及烟气余热回收的一般方法311
10.4纳米膜法烟气露点腐蚀控制及烟气余热回收方法312
参考文献314
第11章锅炉闭路循环运行新工艺的应用315
11.1概述315
11.23×35t/h蒸汽锅炉示范工程316
11.2.1基础资料和参数316
11.2.2工程方案317
11.2.3实施效果319
11.2.4直接经济效益320
11.2.5环境效益321
11.33×20t/h蒸汽锅炉示范工程321
11.3.1基础资料和参数321
11.3.2首期工程322
11.3.3二期工程323
11.3.4实施效果324
11.3.5直接经济效益324
11.3.6环境效益325
11.44×7MW热水锅炉示范工程326
11.4.1基础资料和参数326
11.4.2工程方案326
11.4.3实施效果327
11.4.4直接经济效益328
11.52×60t/h中压热电联产机组示范工程328
11.5.1基础资料和参数328
11.5.2工程方案329
11.5.3实施效果331
11.5.4直接经济效益331
11.5.5环境效益333
11.62×300MW火力发电机组示范工程333
11.6.1概述333
11.6.2基础资料和参数333
11.6.3工程方案335
11.6.4预期技术经济指标337
11.6.5预期直接经济效益337
11.6.6预期环境效益339
参考文献339
我对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问题一直很感兴趣。这本书的题目《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让我觉得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直接点出了工业生产中的两大关键挑战。《锅炉节能节水》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分析当前锅炉运行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能源和水资源浪费现象,并且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例如,是否会讲解如何通过优化锅炉的负荷调节,改善燃烧效率,减少排烟热损失,以及如何通过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减少排污量,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在“废水近零排放”方面,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能够实现高度水资源回收和污染物去除的技术。它是否会深入探讨膜技术、蒸发浓缩技术、电化学技术等在锅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进行集成,以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不同类型锅炉(如燃煤、燃气、生物质等)的废水特性分析,以及针对性强的处理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技术方案,那么它将对工业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锅炉设备的设计师,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努力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锅炉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这个名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锅炉本体设计、燃烧系统、传热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来达到节能节水的效果。例如,是否会介绍新型的换热器材料和结构,或者更先进的燃烧控制策略?在“废水近零排放”方面,我非常好奇书中会介绍哪些创新的处理技术,能否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它是否会详细介绍膜技术(如反渗透、纳滤)、蒸发技术(如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结晶技术等在锅炉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浓缩液的资源化利用,如提取盐类或生产水?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以及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们设计师提供前瞻性的技术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那它将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我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污染问题。这本书的标题《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非常吸引我,因为它触及了工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并且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废水近零排放。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节能节水”的具体技术方法,不仅仅是提高燃烧效率,更希望能涵盖锅炉运行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例如冷凝水回收、排污水管理等方面。至于“废水近零排放”,这绝对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技术集成的领域。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解析这一复杂的技术体系,是否会介绍如膜分离、蒸发浓缩、结晶分离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应用,以及如何处理最终的浓缩残渣?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量化的数据,比如不同技术方案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水回收率、污染物削减率等,以便读者进行综合评估?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讨论在推行这些技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设备腐蚀、膜污染、能源消耗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这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指南,那么它将极大地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工业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有着浓厚的兴趣。最近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锅炉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能耗和水耗,以及废水排放问题。因此,这本书《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的出现,对我来说正好切合了我的学习需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系统地介绍锅炉的运行原理,以及在哪些方面存在节能和节水的潜力。例如,它是否会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锅炉(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在节能节水方面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对于“废水近零排放”这一概念,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其技术内涵,并且详细介绍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技术,比如预处理、浓缩、结晶、固化等工艺。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工艺流程图和技术参数,以便我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另外,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介绍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展示企业是如何通过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和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知识,那么它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评分我是一名在能源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探索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并且实现清洁生产。这本书的标题《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正是我所关注的重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锅炉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例如新型燃烧技术、余热回收技术、低氮燃烧技术等,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在节水方面,我尤其关心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锅炉用水量,并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比如冷凝水的回收利用,以及锅炉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对于“废水近零排放”这一高难度的目标,我非常好奇书中将如何构建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路线图。它是否会详细介绍如膜分离、蒸发结晶、离子交换等多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处理高含盐废水和固体废物?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锅炉系统整体优化设计、运行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用的技术参考,那么它将极大地推动我们行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评分我对锅炉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一直关注着行业内的最新发展。最近几年,“双碳”目标和环保政策的收紧,使得锅炉的节能和环保技术成为了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前沿技术的绝佳机会。《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这个名字,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方案。例如,在节能方面,它会不会介绍一些新型的燃烧器技术,或者如何优化锅炉的除灰除渣系统来提高效率?在节水方面,我特别想知道关于锅炉水处理的最新进展,比如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技术的组合应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锅炉排污水?“废水近零排放”这个概念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书中对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路径进行详细的解读。它是否会涉及膜处理、蒸发、结晶等多种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处理浓盐水和固体废物?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的企业经验。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技术细节、实际应用案例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分析,那么对于我这样希望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我一直关注着工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关于能源效率提升和污染物减排的最新技术。这本书的题目《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直接指向了工业生产中的几个核心环保问题。《锅炉节能节水》部分,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分析锅炉运行过程中造成能源和水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并且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书中是否会探讨如何优化锅炉的负荷调节,降低排烟温度,以及提高给水温度等技术手段?在“废水近零排放”方面,我尤其好奇书中会给出哪些具体的、可行的技术路线。它是否会介绍如膜分离、蒸发结晶、高级氧化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对不同类型锅炉废水(如锅炉排污水、除盐水制备废水、烟气脱硫废水等)的处理策略,以及如何实现不同废水流的耦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案例,分享企业在推行这些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那将非常有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集理论、技术、实践于一体的参考手册,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的技术。
评分作为一名环保政策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关注工业企业如何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特别是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这本书的标题《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恰好触及了当前工业领域的核心痛点。我非常好奇,书中对“节能节水”的定义是否局限于技术层面,还是也会涉及到管理和制度上的优化?例如,是否会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锅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普遍性的能源浪费和水资源损耗的环节?对于“废水近零排放”这一宏大的目标,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它是否会介绍一些经过验证的集成化处理技术,能够将多种污染物在同一系统中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对现有的一些废水处理技术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其优缺点以及在锅炉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此外,作为政策研究者,我也会非常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激励机制,以及在推行这些技术时可能面临的社会经济阻力,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阻力。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前瞻性的视角,那么它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评分我是一名对工业水处理技术充满热情的工程师,平时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工业废水,特别是锅炉产生的蒸汽冷凝水和排污水的处理问题。这本书的名字《锅炉节能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因为这正是我的工作领域中最为棘手也最需要突破的地方。“废水近零排放”这个概念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极高的技术要求和环保目标,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复杂的技术体系梳理清楚,并且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锅炉节能节水》的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导致锅炉能耗和水耗高的原因,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管理上的问题?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新型的锅炉本体设计,例如更高效的受热面布置,或者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来减少 NOx 的排放,同时也能提高热效率?对于节水方面,我特别关心如何有效回收和再利用蒸汽冷凝水,以及如何优化锅炉补水的水质和处理方式,以减少排污量。废水近零排放的部分,我期望看到的是关于蒸发、结晶、膜分离等技术的深入探讨,并希望书中能有具体的工艺流程图和设备选型建议。另外,书中是否会提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如果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和实用的操作指南,那将极大地帮助我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议题很关注,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这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锅炉作为许多工业生产的基础设备,其节能节水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深入浅出地剖析锅炉的运行原理,以及在哪些环节可以实现显著的节能和节水。比如,它会不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以及针对不同工况下,有哪些具体的优化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是否会探讨一些前沿的节能技术,例如新型的换热器设计、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或者是利用余热回收的技术?我对书中关于“废水近零排放”的章节尤其感兴趣。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撑。我希望能了解到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比如膜分离技术、蒸发浓缩技术,或者是高级氧化技术等等,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量化的数据,例如不同节能措施能够达到的节能率,或者废水处理的成本效益分析,这些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总而言之,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那将是我近期最期待的读物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