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

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Anais Malpica,[美] Elizabeth D.Euscher 著,廖林虹,薛德彬 译,刘爱军,赵澄泉 校
图书标签:
  • 病理学
  • 妇科
  • 子宫颈
  • 子宫体
  • 活检
  • 诊断
  • 医学
  • 临床
  • 肿瘤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84715
版次:2
商品编码:1202232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66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继《乳腺病理活检解读》《甲状腺病理活检解读》《冰冻切片病理活检解读》《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检解读》之后“病理活检解读”系列第5本《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全新第2版面世。

  与第1版相比增改:

  *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内容进行了删减

  *增加了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内容

  *对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做了部分删减和修改

  *新增第10章节子宫体和子宫颈转移癌

  *汇集妇科病理学领域的*新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

  《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以辨别组织学结构类型为基础,对子宫颈和子宫体正常形态结构、良性病变和反应性病变、恶性肿瘤进行有序编排和归类分组描述,简明扼要地归纳各种病变的诊断要点,强调临床病理特征的关键,突出日常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鉴别诊断和诊断陷阱等问题,特别是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本书有大量高清显微摄影图,有助于掌握病变特征并进行正确诊断,也有助于分析和评估疑难病例。

作者简介

  主译:廖林虹

  女,病理学硕士,现任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负责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委会常委,华夏病理网翻译团队成员,国内发表论文10余篇,参译2部病理相关专业书籍。


  主译:薛德彬

  男,病理学硕士,华夏病理网翻译团队负责人,粉蓝医疗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病理部主任。热衷于网络病理事业,积极参与华夏病理网建设,先后担任华夏病理网论坛坛主、华夏病理网翻译团队负责人、女性生殖专栏负责人、“全国乳腺病理通讯读片”专栏版主等管理员岗位。主要兴趣为妇科病理和乳腺病理。主译或参译病理学专著10余部,主持或参编病理学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正常子宫颈

1.1 外宫颈上皮

1.2 宫颈内膜上皮

1.3 移行区上皮

1.4 移行细胞化生

1.5 宫颈间质

1.6 妊娠相关性改变

第2章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2.1 基底细胞增生

2.2 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

2.3 萎缩

2.4 单纯疱疹病毒性宫颈炎

2.5 反应性和修复性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

2.6 放射导致的细胞非典型性

2.7 鳞状上皮内病变

2.8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挖空细胞、非典型挖空细胞、湿疣、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和轻度鳞状上皮异型增生)

2.9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或Ⅲ,中度或重度鳞状上皮增生和原位鳞状细胞癌)

2.10 鉴别诊断

2.11 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伴浅表浸润(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2.12 血管/淋巴管侵犯的识别

2.13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普通型

2.14 鳞状细胞癌常见的变异型

第3章 宫颈腺体病变

3.1 类似原位腺癌的良性病变

3.2 类似浸润性腺癌的良性病变

3.3 类似原位腺癌或浸润性腺癌的良性病变

3.4 原位腺癌和腺体异型增生

3.5 浸润的诊断

3.6 表浅浸润性腺癌(微小浸润性腺癌)

3.7 浸润型腺癌,普通型和少见类型

第4章 正常子宫内膜

4.1 子宫内膜的局部改变

4.2 子宫内膜周期的组织学日期

4.3 萎缩

4.4 子宫内膜间质

4.5 人工假象和污染

4.6 妊娠、流产和异位妊娠的相关改变

第5章 良性子宫内膜病变

5.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

5.2 激素治疗反应

5.3 子宫内膜炎

5.4 子宫内膜息肉

5.5 粘连

5.6 放疗反应

第6章 子宫内膜增生和化生

6.1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6.2 单纯性VS复杂性增生

6.3 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

6.4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6.5 鉴别诊断

6.6 人为假象和污染

6.7 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意义

6.8 促孕剂和子宫内膜增生

6.9 化生

第7章 子宫内膜癌

7.1 组织学类型

7.2 子宫内膜样腺癌

7.3 浆液性癌

7.4 透明细胞癌

7.5 未分化癌

7.6 黏液腺癌

7.7 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

7.8 移行细胞癌

7.9 鳞状细胞癌

7.10 淋巴上皮瘤样癌

7.11 肝样癌

7.12 巨细胞癌

7.13 伴滋养细胞分化的癌

第8章 子宫体和宫颈混合性间叶性肿瘤

8.1 混合性肿瘤

8.2 单纯间叶性肿瘤

第9章 宫颈和子宫内膜的其他肿瘤

9.1 引言

9.2 黑色素细胞病变

9.3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9.4 生殖细胞肿瘤

9.5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10章 子宫体和宫颈转移癌

10.1 源自生殖系统内的转移瘤

10.2 源自生殖系统外的转移瘤

10.3 乳腺

10.4 结肠/直肠

10.5 胃

10.6 胰胆管

10.7 肺


精彩书摘

  第2章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鳞状上皮病变是宫颈标本中常见病变,大部分病例的诊断简易明了,但也有些病例给诊断带来困难。

  2.1 基底细胞增生

  基底细胞增生的特征表现是基底层和旁基底层细胞增厚。细胞核增大、椭圆形,垂直排列,无细胞多形性或染色质深染;基底细胞层典型的栅栏状排列消失。其上方的鳞状细胞保持正常的成熟形态。基底细胞增生可能与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妊娠、创伤愈合、炎症及感染有关。

  2.2 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

  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可继发于慢性刺激(如脱垂、使用子宫托或阴道栓、慢性炎症)。临床上,这些病变表现为局灶性或弥漫性上皮变白增厚。显微镜下,可见角质层增厚、伴或不伴核固缩(分别为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上皮突延长,胞质内仅含少量糖原。

  有些病例可见明显的颗粒层。虽然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可能与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有关,但是合并发生率很低,只有不足4%的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女性可出现SIL。并且,做常规宫颈涂片检查,所有受检女性中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的检出率仅为8%。

  2.3 萎缩

  由于围绝经期、绝经后或青春前期的激素水平低下,鳞状上皮的成熟过程有所变化。这种成熟度改变可呈现较宽的形态学谱系,包括以下类型:①典型萎缩,特征性表现为上皮层变薄,完全缺乏成熟,由形态一致的基底层及旁基底层细胞组成,细胞核质比增大,核染色质致密,无或罕见核分裂象,通常无细胞多形性,但部分可见细胞轻度多形性;②萎缩伴部分成熟,成熟细胞的胞质内含糖原,核增大且深染,分布均匀,并可见散在的核分裂象;③假挖空细胞(也称为绝经后非典型鳞状细胞),特征是出现明显的胞质内空晕(与HPV相关病变比较,这种细胞大小及形态更一致,许多病例呈现典型的“煎蛋样”外观),核染色质增多但分布均匀,核大小略有不同(通常相差2倍或以下)和出现双核。这种改变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同一患者的相同或不同标本可呈混合性改变。在一些疑难病例,HE染色切片上萎缩与SIL不易区分,免疫标记Ki-67有助于相鉴别。Ki-67在下1/3 层的表达率≥20%,在中1/3层表达率≥5%,上1/3层出现任何程度阳性都是SIL的典型特征。萎缩的黏膜仅在旁基底层细胞偶见Ki-67阳性,并且p16阴性。

  2.4 单纯疱疹病毒性宫颈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宫颈炎的组织学表现取决于感染患者取活检的时间。在早期,基底层细胞的细胞核变化一致,核和(或)胞质空泡化;随后,这种改变扩展到中层细胞,最终产生水疱,破裂形成溃疡,伴上皮细胞坏死和明显的炎症。被感染的细胞有一个或多个核,染色质呈毛玻璃状,有或无核内包涵体。在上皮层或溃疡面可见病变细胞。

  2.5 反应性和修复性非典型鳞状细胞

  反应性和修复性非典型鳞状细胞与感染性疾病有关,如念珠菌病、滴虫病、衣原体感染、非特异性急性或慢性炎症。鳞状上皮的反应性改变包括细胞疏松排列、细胞核增大、染色质的改变(深染或泡状核)、核仁变化各异。细胞核大小和形状轻微改变,核间隙相对一致。上皮细胞可见胞质空泡及双核。并非所有反应性改变组织学样本都伴发炎症。修复性改变(如活检后、糜烂后或溃疡)可见明显的核异型,但是核分裂象偶见。需要牢记的是,单一的诊断标准不足以区分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反应性改变,这一点很重要。难以诊断时,免疫组化染色(如Ki-67和p16)可能有助于诊断。少数情况下,反应性改变在上2/3上皮可见细胞核Ki-67散在阳性,但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远少于SIL。反应性改变时p16阴性,有助于对上述病例进行诊断。

  2.6 放射诱导的细胞非典型

  放射诱导的细胞非典型可在放射治疗后立即发生或数年后再发生。急性改变包括由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膨胀而形成巨大的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空泡化、核仁明显以及糜烂。也可见间质水肿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完成治疗后第6周,鳞状上皮开始萎缩,间质局灶坏死和胶原玻璃样变性。有时,胞质空泡化可持续数年。此外,间质出现成纤维细胞反应性增大和血管改变,包括:内皮细胞增大、血管扩张、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和管壁玻璃样变。

  ……

前言/序言

  【译者前言】

  《子宫颈和子宫体活检解读》(第2版)是病理活检解读的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简明实用的教科书,。

  本书以辨别组织学结构类型为基础,对子宫颈和子宫体正常形态结构、良性病变和反应性病变、恶性肿瘤进行有序编排和归类分组描述,简明扼要地归纳各种病变的诊断要点,强调临床病理特征的关键,突出日常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鉴别诊断和诊断陷阱等问题,特别是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与《子宫颈和子宫体活检解读(第1版)》内容相比,本书对第1版中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内容进行了删减,增加了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内容,对子宫内膜增生病变也做了部分删减和修改;新增第10章节子宫体和子宫颈转移癌,汇集妇科病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本书有大量高清显微摄影图,有助于掌握病变特征并进行正确诊断,也有助于分析和评估疑难病例。我们认为这是一本较为理想的病理诊断工具书,是子宫体和子宫颈活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感谢刘爱军老师和赵澄泉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本书译稿进行了精心审校,二位老师通读和润色了全书10个章节,保证了本书的翻译质量。感谢华夏病理学网翻译团队的朋友们长期以来以无私奉献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完成译稿!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效工作和诚信合作!还有许多病理界同行为本书的翻译出版作出了贡献,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希望这本书对您的实际工作有益,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刘爱军,廖林虹

  2016年2月15日

  【原著前言】

  活检组织很可能失去正常组织结构和病变周围的正常结构,并且,活检操作不可避免地产生人为的假象改变,使得活检标本的诊断极具桃战性。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子宫颈和子宫体活检标本评估的实用方法。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学的研究不断进步,我们在第二版《子宫颈和子宫体活检解读》中增加了妇科病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了最新参考文献。第二版新增了第十章,专门阐述累及子宫的转移癌。本书根据病理学类型进行有序编排,共十个章节,子宫颈和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也用专门章节详细阐述。本书重点是子宫颈、子宫内膜和平滑肌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常见诊断陷阱。

  感谢Ms. Kim-Anh Vu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图片。我们将本书诚挚地奉献给我们的家人:Lyos’-Andrew,Alexander,Nicholas,Sebastian,Euscher’s-David,Kathryn,John,Alex和Margaret,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我们的进修医生和同事,他们为我们编写此书提出了许多挑战性问题和建议。



宫颈与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 权威指南,精细诊断,赋能临床 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的解读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宫颈与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作为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权威专著,旨在为广大病理医生、妇科医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份全面、深入、实用的诊断指南。 本书内容涵盖 一、 宫颈病理学 正常宫颈的组织学结构与细胞学特点: 详细阐述宫颈上皮的组成、不同区域的细胞学特征,以及在生理周期中的变化,为识别病变奠定基础。 宫颈非肿瘤性病变: 炎症性病变: 详细介绍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宫颈炎症,包括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真菌等,并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区分,如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等。 增生性病变: 阐述宫颈腺体增生、息肉等良性增生性病变,以及其在活检中的表现。 蜕膜反应性病变: 针对妊娠期和产褥期可能出现的蜕膜组织变化进行详细解读。 其他非肿瘤性病变: 如宫颈纳氏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宫颈等。 宫颈癌前病变(CIN): 细胞学筛查与病理分级: 深入解读宫颈细胞学涂片(TCT/LCT)中ASC-US、LSIL、HSIL等异常细胞学结果的病理学基础,以及CIN I、CIN II、CIN III(CIN3)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强调不同级别病变的预后及治疗建议。 HPV感染与CIN的关系: 详细阐述不同高危型HPV感染与CIN发生的分子机制和病理关联。 影像学与病理学的结合: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影像学发现与病理结果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宫颈癌: 宫颈鳞状细胞癌: 详细介绍不同亚型的鳞状细胞癌,如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鳞癌,以及角化型、非角化型鳞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以及鉴别诊断。 宫颈腺癌: 重点阐述宫颈腺癌的常见类型,如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透明细胞腺癌等,突出其细胞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与鳞癌的鉴别要点。 其他宫颈恶性肿瘤: 简要介绍宫颈肉瘤、转移性肿瘤等少见但重要的恶性病变。 癌旁正常组织及癌前病变的处理: 强调在肿瘤诊断中对取材范围、取材深度的要求,以及对癌旁微小浸润灶的识别。 二、 子宫体病理学 正常子宫内膜的组织学结构与细胞学特点: 描述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排卵周期、孕激素作用下的不同组织学表现,为判断子宫内膜增生和萎缩提供依据。 子宫内膜增生症: 非典型增生: 详细阐述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以及非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形态学标准,强调其与子宫内膜癌的密切关系,并给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建议。 子宫内膜增生癌: 明确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区分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如子宫内膜样腺癌、粘液腺癌、浆液腺癌等。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I型子宫内膜癌): 详细介绍其分级(G1-G3),形态学特点,以及与增生性病变的鉴别。 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II型子宫内膜癌): 突出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特点,详细阐述其细胞学和组织学特征,以及与I型子宫内膜癌的鉴别。 其他罕见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简要介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转移性肿瘤等。 子宫内膜息肉: 描述其形态学特征,包括腺体结构、间质成分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增生。 子宫内膜结核: 结合临床表现,详细阐述子宫内膜结核的组织学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描述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内的生长模式及其病理表现。 蜕膜反应性病变: 涵盖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异位妊娠等引起的子宫内膜变化。 三、 免疫组织化学在宫颈与子宫体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常规免疫组化标记: 详细介绍P16、Ki-67、ER、PR、Vimentin、CK7、CK20等在区分良恶性病变、判断预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新兴免疫组化标记: 探讨如PD-1、PD-L1等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联合应用策略: 强调不同标记的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四、 病理诊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微小浸润病变的识别: 重点讨论宫颈CIN 3与早期宫颈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要点,提供实用性的诊断技巧。 免疫组化结果的解读与判读: 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供规范化的解读方法,避免误判。 罕见病变的鉴别诊断: 结合大量病例图片,分析罕见宫颈与子宫体病变的形态学特点,提供鉴别思路。 分子病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 简要介绍相关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特色 权威性: 由国内资深病理学家主编,汇集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内容严谨,诊断标准与国际接轨。 图文并茂: 大量精选的病理图片,清晰直观,涵盖了各种常见及罕见病变,是学习和参考的宝贵资源。 实践性: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注重诊断思路和技巧的传授,能够指导日常病理诊断工作。 前沿性: 关注病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融入了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最新内容。 易读性: 语言精炼,结构清晰,章节设置合理,方便读者查阅和学习。 目标读者 病理科医师 妇科医师 全科医师 医学院校学生 医学科研人员 《宫颈与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 是一本集权威性、实用性、前沿性于一体的经典教材,它将成为您在宫颈与子宫体病理诊断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助您精准诊断,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肿瘤病理学研究者,我对各类癌症的病理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有着极其严谨的要求。这次有幸接触到《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我首先关注的是其在学术上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在解读病理活检方面,确实展现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准。它不仅涵盖了子宫颈和子宫体两大区域的常见良恶性病变,还对一些罕见但重要的病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鉴别诊断方面给出了非常精辟的分析。书中对每一种病变的描述,都融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际公认的诊断分类,这使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学术价值。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讨论某些复杂病例时,能够结合分子病理学的最新进展,为理解和诊断提供新的视角,这一点对于前沿研究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启发。此外,书中的图谱质量极高,无论是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还是组织结构,都呈现得非常清晰,能够直观地帮助读者理解病变的本质。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灵感和知识,对于我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

评分

我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这次阅读《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让我对子宫颈和子宫体的病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在解读病理活检方面,展现出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作者以系统性的方法,从病变的起源、发展到诊断,都进行了层层剖析。书中对每一类病变的描述,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细胞和分子层面,解释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探究事物本质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书中对于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使得抽象的病理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病变,能够清晰地指出其关键鉴别点,这对于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学的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是一位临床经验尚不算丰富的年轻医生,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解读病理活检报告的情况。虽然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过相关的知识,但面对不同的病变类型和报告细节,有时候还是会感到有些吃力。恰好有位资深的前辈向我推荐了这本《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这类书籍可能内容更新不及时,或者过于理论化。然而,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逐页翻阅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本书的更新速度堪称惊人,紧跟最新的病理诊断标准和技术进展,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各种病变的描述细致入微,从宏观的形态学特征到微观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改变,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病理图片,这些图片清晰、典型,对于我这种需要结合影像学进行诊断的医生来说,简直是宝贵的参考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识别病变,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病变的临床意义、预后以及治疗建议,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本实用的临床指南。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在我日常的临床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帮助,让我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评分

我是一位对医学科普充满热情,并且一直关注女性健康领域的人。虽然我不是医疗专业人士,但我一直希望能够更科学、更深入地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知识。当我偶然看到《子宫颈和子宫体病理活检解读(第2版)》这本书时,我被它的书名吸引了,虽然“病理活检”听起来有些专业,但我相信一本好的书籍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惊喜。它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不失严谨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子宫颈和子宫体的一些重要的病理改变。书中大量的图片,不仅仅是医学图谱,更像是生动的“故事”,讲述着细胞的细微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者并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有,也会用非常清晰的解释来帮助我理解。例如,在介绍宫颈癌前病变时,它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细胞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癌变的,让我能够轻松地记住并理解。这本书让我对这些部位的健康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定期筛查的重要性。它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健康,并且能够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明了,一看就知道是医学领域的专业书籍。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翻开后却发现内容十分详实,排版也很舒服,让人有继续阅读的冲动。虽然我不是妇产科医生,但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直很好奇,特别是关于女性健康的一些常见问题。这本书恰好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的图例,将复杂的病理知识娓娓道来。例如,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细胞学表现,以及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分良恶性病灶,这一点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临床病例分析,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际的。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可能让人感到不适的医学术语,而是以一种非常专业和科学的态度去阐释,让我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和理解这些生理或病理现象。读完这本书,我对子宫颈和子宫体的一些常见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觉受益匪浅。

评分

工具书,工作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翻阅一下。

评分

正版,质量好,有需要的可以购买

评分

工具书,工作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翻阅一下。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不错呀,字迹清晰,图片清楚,色彩比较好。

评分

正版,质量好,有需要的可以购买

评分

正版,质量好,有需要的可以购买

评分

工具书,工作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翻阅一下。

评分

不错呀,字迹清晰,图片清楚,色彩比较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