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清实录》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清实录》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瑰,陈艳丽,马晓粉 等 编
图书标签:
  • 清史
  • 铜业
  • 铜政
  • 实录
  • 地方志
  • 经济史
  • 商业史
  • 文化史
  • 史料
  • 明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4572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60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0
字数:7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以中华书局影印本《清实录》为底本,将《清实录》中有关铜业、铜政的所有资料辑出,按现代阅读习惯整理为简体标点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编码,集中展现有清一代的铜业、铜政状况,并按中央主要部门、省份、国别及洋铜,地名,人名,铜铅矿厂、矿地为关键词制作索引目录,为相关研究者阅读和搜索其中的有关资料提供方便。

内容简介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清实录>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以中华书局影印本《清实录》为底本,将《清实录》中有关铜业、铜政的所有资料辑出,按现代阅读习惯整理为简体标点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编码,集中展现有清一代的铜业、铜政状况,并按中央主要部门、省份、国别及洋铜,地名,人名,铜铅矿厂、矿地为关键词制作索引目录,为相关研究者阅读和搜索其中的有关资料提供方便。

目录

太宗实录部分
世祖实录部分
圣祖实录部分
世宗实录部分
高宗实录部分
仁宗实录部分
宣宗实录部分
文宗实录部分
穆宗实录部分
德宗实录部分
宣统政纪部分
附录一 中央主要部门、省份、国别及洋铜索引
附录二 地名索引
附录三 人名索引
附录四 铜铅矿厂、矿地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清实录>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
  001卷7.雍正元年五月
  甲午户部议覆:“御史单畴书条奏‘安徽、湖广承办铜斤,日久未完,恐有借词故延之弊,请敕户工二部,清查历欠铜斤,勒限完解。又从前解官,皆属微员,易于误公,宜遴选府佐家道殷实者,委令领解’,均应如所请,令各该督抚限四个月,速催完解,逾限不完,照例参处,并选贤能府佐领解。”从之。
  002卷9.雍正元年七月
  壬午贵州巡抚金世扬疏称:“黔省地僻荒陬,铜斤原无出聚,间有一二矿厂,久经封闭,若令开采鼓铸,无论工费浩大,一时难以获效。且贵州汉、苗杂处,每逢场市贸易,少则易盐,多则卖银,令使钱文,汉苗商贾,俱非情愿。若以配充兵饷,领运既难,流通无时。黔省用银沿习已久,请照旧例停开。”下部知之。
  丙戌谕户部、兵部:“从前商人王纲明,因亏空铜斤银两,具呈愿采买两江、浙、闽、湖广五省营驿马匹,于每匹额价内,节省三两,填补亏空。后五省以王纲明所交之马疲瘦不堪,易于倒毙,题请仍自行采买,每匹扣银三两交部,为王纲明补垫亏空。此事虽行已数年,但各省采买,额价不敷,不能采买膘壮,营驿之马,恒至倒毙,以至地方官员,岁有赔累。况商人王纲明亏空银两与各省地方官员何涉,而代为补垫?除从前五省解部补垫银两外,以后每匹扣银着俱行豁免。其王纲明欠项着另行查明清结。”
  003卷29.雍正三年二月
  甲午江西巡抚裴度遵旨折奏:“查广信府之封禁山,相传产铜,旧名铜塘山,明代即经封禁。其中树石充塞,荒榛极目,并无沃土可以资生,亦无顽民盘踞在内。此山开则扰累,封则安宁,历有成案。康熙五十九年,铅山匪类擒获之后,此山搜查二十余日,并无藏匿。据实奏闻。”得旨:“当开,不得因循;当禁,则不宜依违。但不存贪功图利之念,实心为地方兴利除弊,何事不可为也?在秉公相度,时宜而酌定之。”004卷30.雍正三年三月
  丁卯谕云贵总督高其倬、贵州巡抚毛文铨、提督赵坤等:“黔省狆苗最为不法。上年三四月间,辄敢蚁聚,抢夺集市,定广协副将领兵驱逐,官兵多被损伤。至八月间,抚提会调兵丁二千名,委员进剿,于九月行至定番州,兵丁强买民物,喧闹罢市。暮抵谷蔺地方,夜火不戢,又复焚毁熟苗五寨,以致民苗合围,射伤官兵。夫师出以律,乃沿途骚扰平民,激变熟苗,种种强横,何漫无法纪竟至如此!且狎苗及红、黑诸苗之巢穴,附在各州县者,种类不一,出没无常。朕意与其有事而加剿抚,孰若未事而预为计画。黔省文武各官,委靡成风,匪伊朝夕,尔等须大为整顿,身先倡率。文自司,道以至府、州、县、卫,惟抚恤是务,武自镇、协以至参、游、备、弁,惟操练是勤。务使民无派累之苦,兵无怠玩之习。将见各处向化熟苗,必皆举踵企慕,择其头目中淳良可用者,命该管官宣播恩德,加以优赉,俾各爱养所属,以备驱策。其有干纪犯科者,从而重惩,以示警戒。不一二年间,内地之民,莫不感激奋励。已附之夷人,胥皆畏威怀惠。彼狎苗及红、黑诸苗,多与汉奸声气相通,自当俯首帖耳、望风惕息,犹敢纵肆猖獗乎?设有怙恶不悛者,亦必审查,果系族类众多,稔恶渠魁,始遣熟苗头目先行招抚,抚之不从,然后行知所在将弁,塞其奔逸之路,一面命熟苗头目率伊部落前往剿捕,大兵从而继之,自获全胜。所获牲畜等物,即颁赏熟苗,酬其功绩,将劳效尤着之辈,或奏请赐一职衔,如是平定一二处,则其余不待招抚而归诚恐后矣。至于直省各员,俱有火耗羡余畀之养廉,黔省钱粮额寡,耗羡无几,或以养廉不足加派民苗,然州县员缺,较他省无多,犹易为设法。莫若将各项陋规通盘查清,即以本省之所出,还济本省之公用,似属允协。闻自巡抚、提、镇,及司、道等官,各有纳粮官庄,每岁收米千百石至数十石不等。府、州、县亦间有之,此皆国家正赋,岂容私行隐占。又闻贵阳、镇远、安顺、普安四处榷税,每岁抽收一二万金,而报解正项不过数千。思南、威宁、黔西、大定、毕节等处,俱有过往牛、马、铜、盐,并落地等税,每岁可收至八九千金,少亦不下二三千金,而报解正项,不过数百。此等府州县,养廉太觉有余。至若都匀、思州、石阡、平越、独山、麻哈、广顺、定番、清镇、安平等处养廉,又甚属不足。一省之中,丰啬悬殊,安可不为调剂?嗣后尔督抚应将各处税课逐一清查,每年盈余若干,量留该管官养廉,余者贮库,并将文武各员所占官庄交纳之米尽数贮仓,阖省钱粮、耗羡,一总提解。合此三项,通行会计。自巡抚、司、道以下,及府、州、县,分别冲僻繁简,酌定养廉之数而派与之。如此,则溥遍均平,缺美者无亏空之虞,缺苦者亦不致科累民苗,上下俱无染指,各员咸得奉公尽职矣。再者,除养廉外量存数千金贮司库,以备赏犒兵丁苗猓之用,亦未始非裨益地方之一助也。尔等其周思详议,具折陈奏,务令官民两赖,可以永久行之无弊。庶几地方宁辑,民苗乐利,以副朕怀远筹边之至意。”
  ……

前言/序言


《清实录》中铜业铜政资料汇编 《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 本书简介 本书是“中国铜商文化研究资料系列丛书”中的一部重要专著,旨在系统梳理、汇编和研究清代《起居注》、《上谕档》、《奏折》等官方档案中,与铜业生产、贸易、税收、管理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原始史料。它并非对某一特定铜商家族或某一特定历史事件的叙事性研究,而是侧重于构建一个基于国家宏观政策、地方行政运作以及朝廷对铜政的控制与干预的基础史料库。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资料的原汁原味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它忠实地辑录了清朝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员在处理铜政问题上往来、奏报、批示的全部文本,为后世深入研究清代铜业的运营模式、经济政策的演变、以及铜材在国家财政与军事体系中的地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一手依据。 --- 一、 资料的甄选标准与范围界定 本书的编辑遵循严格的史料考证原则,所有收录资料均出自清代官方修撰或保存的档案文献,特别是《清实录》体系所涵盖的官方记录。我们并未收录民间笔记、地方志中关于铜矿或冶炼的零星记载,而是将焦点锁定在“铜政”(即国家对铜的行政管理和财政调控)这一核心主题上。 资料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铜矿的勘探、开采与管理制度: 历代皇帝关于矿山安全、采矿技术改进的谕旨。 地方官员(如两江总督、云南巡抚、湖广总督等)呈报矿区变动、产量波动、以及矿工组织、劳役分配的奏折原文。 涉及矿区治理、防范私采、以及矿患(如塌方、水患)处理的档案记录。 2. 铜材的冶炼、铸造与调拨: 中央户部、工部关于钱局(铸币局)铜材需求量的核定批文。 云南等主要产铜地,地方官员上报冶炼成品(如铜锭、铜沙)的质量检验与库存情况。 军需部门对铜材应用于铸造兵器(火炮、弹药)的需求报告及户部拨付的流程记录。 3. 铜的贸易、价格管制与税收体系: 朝廷对铜材(无论是生铜还是熟铜)的官营与民营界限的界定文件。 关于铜价波动的奏报,以及朝廷为稳定物价而采取的“平粄”或限价措施的谕旨。 海关、盐政、地方税关对铜材进出所征收的厘金、关税、耗羡等税赋的征收细则与实际收入报告。 4. 铜政的人事任免与监管: 中央对各省铜政大臣、矿长、铸局总办等关键职位的任命、奖惩文书。 涉及铜政贪腐、亏空、监管不力的弹劾奏疏及皇帝的批示,这部分资料揭示了清代官僚体系对重要战略物资的管理弊端。 --- 二、 本书的结构体系与内容展现 本书并非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依据清代铜政运作的逻辑流程,进行了细致的专题化编排,旨在最大程度地方便研究者进行跨时段、跨地域的比较分析。 全书分为若干卷,每卷下设若干节,均以“档案编号—时间—机构/人物—核心内容摘要”的格式进行精确标注,确保资料的可溯源性。 卷一:康雍乾盛世的铜矿控制与发展(1680-1799年) 重点收录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巩固对云南、贵州等核心产铜区的直接控制,以及在平定西南边疆叛乱后对矿政的全面整顿的原始文献。体现了国家权力如何渗透至矿井深处。 卷二:乾隆中后期至嘉庆朝的财政压力与铜材紧缺(1760-1820年) 着重展示了对外用兵(如“十全武功”)和人口激增背景下,铸钱需求对铜材供应造成的巨大压力。大量关于开中法(以交纳铜材抵偿钱粮)的奏议和皇帝的勉力维持的谕旨。 卷三:道光咸丰年间的危机与地方化管理(1820-1861年) 记录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央财政枯竭,地方督抚为筹措军饷,开始变相放开对地方铜材开采的控制,以及各地因铜价飞涨而引发的社会动荡记录。 卷四:同治光绪朝的洋务冲击与新式冶炼尝试(1862-1911年) 汇编了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试图引入西方冶炼技术、设立新式铜厂的尝试性文件,同时也包括了对传统矿场(如朱溪、德兴)因管理不善而衰败的调查报告。 卷五:铜材的战略用途与跨部门调配档案 此卷专门辑录了关于铜材在军工、海防、钱币铸造之外,用于制造其他重要物资(如蒸汽机零部件、电报设备等)的专项调拨公文。 --- 三、 研究价值与定位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为研究清代政治史、财政史、技术史乃至社会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个无可争议的、结构化的基础材料平台。 它不是一部解释性的通史著作,而是一份详尽的“国家铜政操作手册”的原始记录。 通过对这些官方文档的梳理,研究者可以清晰地看到: 1. 清代国家战略物资调控的难点: 中央集权如何试图控制一个受地理条件限制极大且技术相对落后的资源行业。 2.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 矿权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从中央直属机构,逐步下放或被地方势力侵蚀的过程。 3. 铜价波动对社会经济的传导机制: 铜价不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与赋税、铸币、军事开支紧密挂钩的政策指标。 对于致力于“中国铜商文化”的深入研究而言,本书提供了理解“商”的生存环境的前提——即一个由国家垄断、严格管制,但又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的复杂“政商”生态。离开这些宏大的国家政策与行政干预的背景,对具体铜商的活动进行研究将是空中楼阁。本书便是构建这一楼阁的坚实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阅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在场感”。这些官方文书的语气、措辞,甚至是某些繁复的流程记录,都仿佛将人拉回了那个时代。它并非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而是活生生的历史叙事的一部分。我能从中体会到官员们在处理铜禁、漕运以及与地方商帮互动时的那种谨慎与权衡。这种超越一般历史普及读物所能提供的、直抵历史现场的体验,是这套丛书最迷人的地方。它要求读者付出耐心去解读,但回报给你的是一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刻洞察和对前人智慧的由衷敬佩。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这套资料的学术价值对于填补现有研究空白的重要性。在以往的宏观叙事中,像铜业这种具体的、涉及资源调配和民生经济的领域,往往只能被一带而过。而这套丛书的出现,相当于为专业人士提供了一把精密的“手术刀”,可以直接切入到清代国家经济肌理的最深处。通过这些第一手的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政策制定者在面临资源短缺、地方利益冲突以及技术瓶颈时的真实考量。这种具体、微观的史料积累,是构建更全面、更具批判性的清代社会经济史框架的必要前提。

评分

初次接触这套丛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其资料搜集的广度和深度令人震撼。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深知原始文献的价值,而这套书显然是下了苦功夫去挖掘和整理那些散落在浩如烟海的清代档案中的关键信息。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我们理解当时铜业的运作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它不仅仅罗列了事件,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图景,让人能够窥见从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到市场流通、朝廷管控的每一个环节。这种细致入微的梳理,远超一般概览性著作所能达到的深度,真正做到了“以史料说话”,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可靠性。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讲,这套丛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虽然资料本身可能较为庞杂,但编纂者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地组织了这些材料。我发现它在时间线索和主题划分上做得十分到位,这使得读者在面对海量的文本时,不至于迷失方向。比如,对于特定的铜政改革措施,它会将相关的谕旨、奏折、官员的讨论等进行集中呈现,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单元。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交叉参考和深入分析,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官文档案变得更容易被现代读者所理解和吸收,显示出极高的学术功底和奉献精神。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得非常典雅,封面素雅却不失厚重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学术分量。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手感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印刷字体清晰,排版工整,这对于阅读大量历史资料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页眉和页脚的标识清晰,使得在查阅特定年代或事件的资料时,能够迅速定位。整体看来,这是一套非常用心的出版物,看得出编辑和设计团队在将这些珍贵的史料呈献给读者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于任何一个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特别是金属冶炼与贸易史感兴趣的研究者来说,这样的实体书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学术工艺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