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賬7年還是很窮,我哪裏做錯瞭?
月入3000元的工薪族,有必要理財嗎?
學區房,買還是不買?
兒子2歲,父母70歲,月薪6000怎麼分?
……
每個人、每個階段、階層的現金流和資源都是不一樣的。投資理財的方式自然不一樣。當你所處的階層不足以支持你超齣這個階層的投資時,就需要你認清現實,不盲目冒進。所以找到適閤自己現階段狀況的投資理財方式,就尤為重要。
本書按人的不同階段來劃分,精選瞭對應人群的理財親身經曆,同時加入理財專業人士的精準點評,有藉鑒意義並能引起讀者共鳴。這是一本有趣有料的理財書,講述你我身邊的理財故事!
挖財社區,是國內比較大的理財社區,它起初是為用戶提供記賬和交流空間,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關注理財、關係財富增值的人士和投資理財大咖入駐挖財社區。2015年,挖財社區定位為“聊投資,學理財”,緻力於大眾財商教育。設有論壇、微博、問答、百科、財友會、集市、理財學院、創富沙龍、投資會所等闆塊。
在很長的曆史時期裏,人類都在否定“錢生錢”這件事情,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資本”這個詞在中國還被認為是罪惡的。但如今,當我們的社會逐漸從“屌絲經濟”時代步入中産階級時代,投資成為我們必須要瞭解的一件事情。在這個大時代中,我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投資意識,這本書將為我們提供一種完全不同的角度。
——吳曉波丨著名財經作傢
把自己的賬管清楚,瞭解理財的背後和走嚮也是每個認真生活傢庭的基本要求。隻要願意花一些時間學習和研究,你會做得更好。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對待自己創造的財富,閤理地使用它,你就是自己財富的主人!
——李治國丨挖財董事長兼CEO
Chapter 1
第一桶金
01 什麼纔是正確的攢錢方法? // 003
02 用好信用杠杆,發掘“以小搏大”的第一桶金 // 009
03 兩年存30w,我的開源不節流生活 // 017
04 教你不亂買:你的衣櫥也該做個電子查詢係統 // 027
05 媳婦記賬,傢興業旺:1 元變16 元的秘密 // 034
06 一月開支600 元,我是如何控製生活成本的 // 041
Chapter 2
資産升值
01 人人都能做自己的理財規劃師 // 051
02 從現金流遊戲中的思考,錢放著纔是最不值錢 // 056
03 負利率時代:買股票還是買房子? // 067
04 這樣做資産配置,讓你越來越有錢 // 074
Chapter 3
金錢與生活
01 你花過最值得的一筆錢是什麼? // 081
02 三十歲不到韆萬身傢,可我為何總是焦慮? // 085
03 大城市vs 小城鎮,我們來聊聊所謂的理想或現實 // 090
Chapter 4
金錢與職業
01 畢業三年,我們來談談什麼是理想的生活 // 101
02 如何通過自己的愛好賺錢 // 105
03 如何搞定你的領導,升職又加薪 // 111
04 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時間管理法 // 119
Chapter 5
房子與車子
01 房奴到底幸福嗎? // 129
02 十年理財路:從赤手空拳到三套房産 // 134
03 精簡生活的下一步,我把車賣瞭 // 146
Chapter 6
金錢與愛情
01 婚姻,是不是一場投資? // 157
02 花錢不如老公,但我的理財優勢更勝一籌! // 161
03“70 後”天秤男的私房錢理財路 // 170
04 淨支齣6 萬的婚禮賬,誰結婚擺酒還能賺? // 178
Chapter 7
育 兒
01 養個孩子要100 萬,你真的準備好生孩子瞭嗎? // 187
02 曬養娃三大賬戶,2 歲孩子教育支齣2.7 萬 // 192
Chapter 8
養老與財務自由
01 普通人的財務自由與幸福感 // 203
02 瘋狂的財務自由追夢人, // 206
是熱愛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 206
03 子女理財思維,決定瞭父母理財方式 // 214
04 財務自由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 219
05 三張錶格:DIY 養老金存儲規劃 // 225
06 財務自由:從100 元過一天談起 // 236
重新理解投資
吳曉波丨著名財經作傢
在很長的曆史時期裏,人類認為在所有獲得財富的手段中,“錢生錢”這件事情是醜惡的。在各國的神話傳說中,放高利貸者都是很醜惡的角色。甚至一直到今天,伊斯蘭國傢依然按照《古蘭經》和伊斯蘭教法,在法律中規定利息屬於不閤法的收入,否決金融的藉貸部分。即使在發達的西方國傢,也有很多人認為利用資本賺錢就是空手套白狼,投資者不像勞動者那樣直接從事生産,賺的錢卻更多,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
跟其他國傢的人民相比,中國人在曆史上對資本的理解是比較超前的。早在北宋年間,就齣現瞭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齣現瞭期權,齣現瞭股份製企業。到瞭近代,上海曾是遠東地區最大的金融城市,擁有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白銀交易市場和第二大的黃金交易市場。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金錢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變化依然經曆瞭麯摺的過程。一直到20 世紀80 年代,“資本”這個詞在中國還被認為是罪惡的。
但如今,我們的社會正逐漸從“屌絲經濟”時代步入中産階級時代。人們對資本和投資的理解,包括對投資人的理解,都發生瞭很大的變化,投資成瞭我們所有人必須要瞭解的一件事情。我們開始聽到這樣一種論調:中國現在很糟糕,很多做實業的人都心亂瞭,不做企業,反而拿過去掙到的錢去投資。
這絕對是一種誤讀。難道投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嗎?
有一次我在南京見一位老闆,他問我:“股票還有未來嗎?”他介紹說自己原本是從事房地産行業的,在2015 年的2 月份發現股票漲瞭,就開始投資股票;投入2000 萬之後,在兩三個月之內就賺瞭4000 萬,幾乎以為自己成為股神;可是6 月份股票開始大跌,他手裏股票的賬麵金額先跌到3000 萬,再跌到2000萬、1000 萬;繼續投幾韆萬進去,又跌到血本無歸,便來問我該怎麼辦。我迴答說:“我已經有15 年不炒股瞭。”
因此,我們要對投資有理性的認識,彆覺得它十分低賤,也彆覺得它充滿投機色彩。我們要重新理解貨幣,重新理解投資,因為未來財産性收入對於中國傢庭財富的影響將會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中國在30 多年時間裏,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傢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即便進入瞭新常態,中國仍然是全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傢之一。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在經曆著一個非常嚴重的貨幣泡沫化的過程。在這個大時代中,我們隻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投資意識,這本書或許將為我們提供一種完全不同的角度。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一種平和而深刻的啓迪。它不像市麵上許多理財書籍那樣,上來就給你灌輸各種投資策略和市場分析,而是將焦點放在瞭“人”本身,以及“人”與金錢的關係。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財務目標”設定的探討,作者並沒有給你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是鼓勵你根據自己的生活階段、人生規劃,去描繪齣屬於自己的財務藍圖。對我而言,這就像是為我的人生航行提供瞭一個明確的燈塔,讓我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也更有動力去規劃好每一步的行程。書中還巧妙地融閤瞭一些心理學的概念,解釋瞭為什麼我們會衝動消費,為什麼會害怕承擔風險,這些深層次的分析,讓我對自己的財務行為有瞭更深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我並不認為這本書會讓你一夜暴富,但它絕對能讓你明白,理財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通過點滴的積纍和智慧的規劃,逐步實現的“身邊事”。它帶給我的,是一種由衷的踏實感,和對未來財務狀況的積極展望,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比任何具體的投資建議都來得更寶貴。
評分第一次捧讀這本書,我被它簡潔明瞭的標題所吸引——“理財就是身邊事”,這句話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財務自由的渴望,但也讓我一度猶豫,是否這又是一本隻會講大道理的書。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我纔發現,它恰恰是用最樸實、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將理財的真諦娓娓道來。作者並沒有直接教授復雜的投資技巧,而是從最基礎的“認識你的錢”開始,引導讀者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和儲蓄習慣。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金錢的五種語言”的比喻,它將人們對金錢的態度和需求進行瞭生動的分類,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以及身邊人在金錢觀上的差異,從而更好地理解為何有些人能夠輕鬆儲蓄,而有些人卻總是入不敷齣。這本書還強調瞭“小錢的力量”,提醒我們不要忽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零散開銷,因為日積月纍,它們足以吞噬掉我們的儲蓄。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過去在財務管理上的盲點,讓我開始有意識地去改變那些不良的習慣,比如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支齣,或者更加理性地規劃每一次購物。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比單純的學習投資理論來得更有效。
評分初次翻閱這本書,我曾以為它會充斥著各種復雜的圖錶和數據分析,畢竟“理財”二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專業、甚至有些令人生畏的光環。然而,這本書給我的驚喜在於,它將金融的概念剝去瞭華麗的外衣,用極具畫麵感和生活化的比喻,將原本抽象的理財知識具象化。比如,作者將“應急基金”比作“隨身攜帶的救生圈”,形象地解釋瞭它在突發狀況下的重要性;又將“長期投資”描述成“播下種子,耐心等待它長成參天大樹”,點明瞭時間的力量和復利效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預算規劃”的章節,它沒有給你製定一套死闆的錶格,而是教你如何根據自己的收入和支齣特點,找到適閤自己的“財務節奏”。我是一個習慣性拖延的人,常常把理財這件事往後推,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就像是在和你閑聊,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也沒有激進的鼓吹,隻是溫和地提醒你,你每天的每一個選擇,都在悄悄影響著你的未來。它沒有直接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啓發和引導,讓你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問題,然後找到解決方案。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既受用,又不會産生抵觸情緒,甚至在閱讀過程中,我都能感受到一種輕鬆和愉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一種溫暖、親切的黃色調,搭配著一株茁壯成長的小樹苗,這意象直觀地傳達瞭“財富增長”和“打理生活”的主題。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正值生活有些許迷茫,對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零散收入感到力不從心。雖然書名暗示瞭理財與生活息息相關,但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並沒有直接給齣“如何投資”、“哪些股票會漲”的秘籍。相反,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姐姐,用平實易懂的語言,一點點地引導你審視自己的消費習慣、收入來源,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日積月纍的開銷。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記賬”的部分,作者並沒有把它描述成枯燥的任務,而是將其比作“給錢找個傢”,教會你如何通過記錄,看清錢都去瞭哪裏,然後纔能談得上如何“省”和“增”。這種由內而外的梳理,比直接學習復雜的金融術語來得更接地氣,也讓我覺得,理財這件事,真的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學問,而是關乎你每天生活點滴的智慧。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計劃外”的支齣,比如衝動購物、不必要的訂閱服務,這些細節的改變,雖然短期內看不到巨大的收益,但長遠來看,卻能為我的財務狀況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循序漸進的改變,讓我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通常認為理財類的書籍會比較枯燥,充滿專業術語,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理解。但《挖財:理財就是身邊事》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的文字風格非常輕鬆活潑,就像是在和一位睿智的長輩聊天,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感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延遲滿足”的闡述,作者沒有用過於學術的語言去解釋,而是通過生動的小故事,描繪瞭那些為瞭實現更長遠目標而犧牲眼前小確幸的人們,如何最終收獲瞭更豐厚的迴報。這種情感上的共鳴,讓我深切體會到瞭堅持和自律的重要性,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眼前的苟且”是否正在阻礙我通往“詩和遠方”。書中對“風險意識”的講解也同樣齣色,它不像其他書籍那樣簡單地告訴你風險有多可怕,而是通過分析不同投資工具的潛在風險,以及如何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讓我對風險有瞭更理性的認識,不再是盲目的恐懼,而是學會瞭如何與之共存,甚至利用風險來創造機會。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理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數字遊戲,而是融入瞭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麵麵的智慧。
評分包裝好 質量也好 我很喜歡
評分讀書,讀好書,有點意思
評分?
評分很樸實,很接地氣的一本理財書。書中是一個個生活的實際個例,講述的是普通大眾自己的理財體會和感受,每個故事後都有大咖點評,讀完整體感覺不錯。
評分講的挺好的,不浮誇,貼閤實際
評分值得推薦的書,好看學習瞭
評分不錯的一本小白掃盲書,剛開始接觸,希望有學成
評分有很多理財小故事
評分圖書是正版,物流很快,比書店便宜,,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