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图集与应用

建筑设计防火图集与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关大巍,严晓光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防火设计
  • 建筑规范
  • 消防工程
  • 图集
  • 建筑安全
  • 工程设计
  • 建筑技术
  • 防火材料
  • 建筑实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49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987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0
字数:48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采取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消防安全技术,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满足消防设计、施工人员全面系统学习的需求而编写此书。
本书以规范条文为主线,采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内容紧靠标准,力求表达准确、详尽。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及《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等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11章,包括:术语、厂房和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的设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木结构建筑、城市交通隧道等。
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关大巍,辽宁省消防局,高级工程师,本科毕业于武警学院,1992年基层消防中队任见习中队长,1993年从事基层防火监督工作,1997年在辽宁省消防局建审处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事建审工作,2010年在辽宁省消防局技术处任处长、高级工程师,从事消防产品监督工作,2012年任辽宁省消防局防火监督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内页插图

目录

1术语1
2厂房和仓库10
2.1火灾危险性分类10
2.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15
2.3厂房和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22
2.4厂房的防火间距30
2.5仓库的防火间距37
2.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40
2.7厂房的安全疏散47
2.8仓库的安全疏散51
2.9丙类仓库建筑防火案例56
2.9.1工程概况56
2.9.2仓库和厂房分类57
2.9.3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构造57
2.9.4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57
2.9.5防火间距57
2.9.6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57
2.9.7安全疏散57
3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58
3.1一般规定58
3.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59
3.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64
3.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70
3.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74
4民用建筑75
4.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75
4.1.1民用建筑分类75
4.1.2民用建筑耐火等级78
4.1.3耐火等级应用实例83
4.2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87
4.2.1总平面布局87
4.2.2平面布置89
4.2.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应用实例105
4.3防火分区和层数106
4.3.1防火分区的类型106
4.3.2防火分区设计标准107
4.3.3防火分区应用实例118
4.4安全疏散和避难119
4.4.1疏散安全分区119
4.4.2安全疏散距离120
4.4.3避难134
4.4.4安全疏散距离应用实例137
5建筑构造138
5.1防火墙138
5.1.1防火墙的定义与分类138
5.1.2防火墙构造139
5.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143
5.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151
5.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154
5.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167
5.5.1防火门167
5.5.2防火窗172
5.5.3防火卷帘173
5.6天桥、栈桥和管沟175
6灭火救援设施177
6.1消防车道177
6.2救援场地和入口的设置184
6.3消防电梯的设置186
6.3.1消防电梯的构造要求186
6.3.2消防电梯的联动控制188
6.4直升机停机坪189
7消防设施的设置190
7.1室内消火栓系统190
7.1.1消火栓系统的组成190
7.1.2消火栓系统的给水方式192
7.1.3消火栓按钮安装193
7.1.4消火栓系统的配线194
7.1.5消防水泵的控制194
7.2自动灭火系统196
7.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96
7.2.2泡沫灭火系统229
7.2.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235
7.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41
7.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241
7.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242
7.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245
7.3.4火灾探测器246
7.3.5手动报警按钮263
7.3.6火灾报警控制器266
7.4防烟和排烟设施268
7.4.1防烟设施268
7.4.2排烟设施271
7.5某体育场馆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实例274
7.5.1工程简介274
7.5.2消防给水排水设计274
7.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75
7.5.4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276
7.5.5室外消防系统276
8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277
8.1一般规定277
8.2供暖279
8.3通风和空气调节280
9电气282
9.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282
9.1.1消防电源系统组成282
9.1.2消防用电设备283
9.1.3主电源与应急电源连接286
9.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289
9.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290
9.3.1消防应急照明290
9.3.2疏散指示标志293
10木结构建筑294
11城市交通隧道302
11.1一般规定302
11.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305
11.3通风和排烟系统307
1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8
11.5供电及其他309
参考文献310

前言/序言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经常、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实践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的危害”是对消防立法意义的总体概括,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防止发生火灾;二是火灾不发生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火灾,就应当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减少火灾的危害。消防是一项社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大多数火灾发生和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中的主要一点就是系统设计不合理,从而不能及时地扑灭火灾、疏散人群。因此,对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采取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消防安全技术,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为满足消防设计、施工人员全面系统学习的需求,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以规范条文为主线,采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内容紧靠标准,力求表达准确、详尽。本书由关大巍、严晓光担任主编,桓晓东、王旭、梁慧君担任副主编,其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白雅君、吉斐、李鑫、夏新明、闫立成、陶金文、吕军、黄智鹏、刘海生、高、邢丽娟、齐丽丽、周磊、邵冰、李川川、李方刚、孙钢、赵明智、张松、侯兆明、杨海荣、陈宗博、李喜林、杨蝉玉、丁蒙等。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由于编者的经验和学识有限,尽管编者尽心尽力、反复推敲核实,但仍不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オ�

编者
2016年4月
《建筑设计防火图集与应用》一书,凝结了数年间国内外建筑防火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建筑师、规划师、消防工程师以及相关建设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防火设计指南。本书的编撰,紧密围绕“安全、经济、便捷”的防火设计核心理念,力求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本书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每一章都深入探讨了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辅以大量的图例、表格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规范条文,掌握实际操作的要领。 第一章 绪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本章首先阐述了建筑防火设计在保障城市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梳理建筑防火设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形式日益复杂、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所带来的新挑战,引出本书将重点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内容包括: 建筑火灾的危害性分析: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火灾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以及社会秩序动荡。 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 介绍“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具体体现,如防火分区、疏散设计、灭火救援通道等。 现代建筑防火设计的新特点: 探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地下空间、绿色建筑等特殊建筑类型带来的防火设计难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 智能化与信息化在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等智能化消防设备的最新发展,以及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防火设计中的集成应用。 第二章 防火规范解读与应用 本章是对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防火规范进行系统性解读,并结合实际设计案例,讲解如何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规范。 核心规范体系介绍: 详细梳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疏散设计规范》等基础性规范。 重点条文释义与应用: 针对规范中涉及核心防火设计内容的条文,如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防火间距的计算、疏散出口的设计、防火分区的划分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并提供不同类型建筑的适用性分析。 规范更新与技术发展: 关注近期规范的修订内容,分析新规范对设计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尚未纳入规范但已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 案例解析: 选择典型工程项目,展示如何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与选用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性能是决定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和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章将深入探讨各类建筑材料的防火特性。 建筑材料分类与燃烧性能: 详细介绍国家标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划分(A类、B1、B2、B3类),以及各类材料的燃烧特性、烟气生成和毒性。 常见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分析: 对混凝土、钢材、木材、保温材料(如EPS、XPS、岩棉等)、装饰装修材料(如涂料、壁纸、板材等)的防火性能进行详细论述,并提供选择建议。 防火涂料与防火板的应用: 重点介绍钢结构防火涂料、膨胀型防火涂料、防火板材等防护材料的种类、性能、施工要点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应用。 新材料与新技术: 介绍具有优异防火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无机防火材料等,以及其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 防火分区设计与构造 防火分区是控制火势蔓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争取时间的重要手段。本章将详细阐述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构造要求及相关细节。 防火分区划分原则: 阐述依据建筑高度、建筑面积、使用功能、疏散距离等因素划分防火分区的基本要求。 防火墙、楼板、隔墙的设计: 详细介绍不同耐火等级的防火墙、楼板、隔墙的构造要求,包括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穿墙管线等细节处理。 防火门窗与防火卷帘: 阐述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要求、安装规范、联动控制等,以及在不同防火分区之间的应用。 管道井、竖井的防火处理: 重点讲解管道井、竖井等贯穿不同防火分区的部位,如何进行防火分隔和封堵,防止火势蔓延。 天花板与吊顶的防火设计: 介绍吊顶材料的选择、龙骨的防火处理、灯具及检修口的防火要求。 第五章 疏散设计与应急照明 人员疏散是火灾发生时保障生命安全的首要环节。本章将系统介绍疏散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以及应急照明的设计要求。 疏散出口与疏散通道设计: 详细讲解疏散出口的数量、宽度、位置要求,疏散走道的长度、宽度、净高等,以及不同类型建筑的适用性。 疏散楼梯的设计: 阐述防烟楼梯间、普通楼梯间的设置要求,楼梯间的宽度、踏步高度、栏杆高度等,以及防火门、前室的设计。 疏散指示系统: 介绍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照度标准、供电要求,以及联动控制的设计。 紧急出口与安全出口: 明确紧急出口和安全出口的概念,以及其在建筑中的具体设置。 特殊场所的疏散设计: 针对影剧院、商场、体育馆、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提供详细的疏散设计指导。 第六章 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 本章将重点介绍各类消防给水系统和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与安装要点。 消防水源与消防水池: 阐述消防水源的选择(市政给水、天然水源、储水设施)和消防水池的设计要求。 消防给水管网设计: 讲解消防给水管网的布置、水泵扬程计算、水泵接合器的设置。 室内消火栓系统: 详细介绍室内消火栓箱的设置、消火栓的口径、水龙带的选择、水枪的配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介绍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等不同类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原理、喷头选型、系统组件的布置。 其他灭火系统: 介绍气体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卤代烷)、泡沫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在特定场所的应用。 消防水泵与控制: 讲解消防水泵的选型、安装、以及自动控制方式。 第七章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火灾发生时最早发出警报、联动消防设施的关键设备。本章将对其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火灾报警系统组成: 详细介绍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火焰等)、手动报警按钮、警铃、声光报警器、报警控制器等主要组件。 报警区域划分与探测器布置: 讲解如何根据建筑空间、火灾风险等因素合理划分报警区域,以及各类探测器的布置密度和位置要求。 报警控制器的选型与配置: 介绍不同类型报警控制器(定点式、编码式、智能型)的特点,以及联动逻辑的设计。 消防联动控制: 重点阐述火灾报警系统如何联动消防电梯、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空调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实现火灾时的自动处置。 系统集成与测试: 强调系统集成的重要性,以及安装后的调试与检测要点。 第八章 防烟排烟系统设计 在火灾发生时,控制烟气蔓延、保持疏散通道的可见性至关重要。本章将聚焦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 防烟与排烟的概念区分: 明确防烟(防止烟气进入某一空间)与排烟(将烟气排出空间)的功能差异。 机械排烟系统设计: 讲解排烟风机的选型、排烟口的设置、排烟风道的布置,以及加压送风系统与排烟系统的配合。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 介绍自然排烟口(天窗、侧窗)的开启面积、开启方式、与建筑形式的配合。 防烟楼梯间与前室的加压送风: 详细阐述加压送风系统的原理、送风量计算、送风口与排烟口的设置。 特殊空间的防排烟设计: 针对中庭、地下室、走道等不同空间,提供专业的防排烟设计方案。 第九章 消防电梯与救援通道 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消防电梯和专门的消防员疏散通道是保障消防员高效救援的关键。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讲解消防电梯的轿厢尺寸、荷载、井道要求、运行速度、防火保护等。 消防员疏散通道: 阐述消防员疏散通道(如消防员楼梯)的设置要求、宽度、防火能力。 消防员专用出入口: 介绍消防员专用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开启方式、与外部救援力量的衔接。 消防员进行火灾扑救的通道: 结合实际救援需求,分析消防员在建筑内部移动、登高等所需的通道设计。 第十章 灭火救援设施与设备 本章将介绍各类用于辅助灭火救援的设施和设备。 消防车通道与登高面: 讲解消防车通道的宽度、转弯半径、承载能力,以及登高扑救面的设置要求。 灭火器配置: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配置数量、布置位置,以及灭火器箱的要求。 消防水源(外部): 介绍消防水鹤、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要求,以及与市政供水管网的连接。 消防救援设备: 简要介绍消防水带、水枪、破拆工具、通讯设备等在火灾扑救中的作用。 第十一章 特殊建筑类型的防火设计 本章将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如地下建筑、轨道交通工程、化工建筑、文物建筑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火设计要点。 地下建筑的防火设计: 重点关注防水、通风、疏散、防爆等方面。 轨道交通工程的防火设计: 强调区间、车站、车辆段等不同区域的防火分隔、疏散、排烟。 化工建筑的防火设计: 关注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输送、工艺过程中的火灾风险控制。 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 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兼顾现代防火安全要求。 第十二章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防火设计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的防火设计也日益受到关注。 绿色建材的防火性能评估: 介绍如何选择对环境影响小且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绿色建材。 被动防火措施的优化: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建筑围护结构、防火分隔等被动式设计,减少火灾风险。 主动消防系统与绿色技术的结合: 介绍智能消防系统、节能型灭火系统等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防火管理: 关注从设计、施工到运营、拆除全过程的防火安全。 第十三章 建筑火灾模拟与风险评估 火灾模拟技术为防火设计提供了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手段。 火灾动力学原理: 简要介绍火灾发生、发展、蔓延的基本原理。 火灾模拟软件介绍: 介绍常见的火灾模拟软件(如FDS、Pyrosim等)及其在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讲解如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 基于模拟的防火设计优化: 利用火灾模拟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防火性能。 第十四章 既有建筑防火改造与评估 对于大量既有建筑的防火安全提升,是当前建筑防火领域的重要课题。 既有建筑防火现状评估: 介绍如何对既有建筑的防火设施、材料、构造进行检查与评估。 防火改造的设计原则与技术: 针对不同类型和年代的建筑,提出具体的防火改造方案,如增加防火分隔、改造疏散通道、更新消防设备等。 历史建筑的防火保护: 探讨如何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对历史建筑进行防火改造。 案例研究: 展示几个成功的既有建筑防火改造工程案例。 第十五章 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 本章将介绍建筑工程在消防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中的相关流程与要点。 消防设计审核: 介绍消防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审查流程、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消防设计变更管理: 阐述设计变更后如何进行消防报批和审查。 消防施工安装: 强调消防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要求。 消防验收: 详细介绍消防验收的程序、标准、以及验收中需要提交的材料。 消防安全检查与监督: 介绍建筑投入使用后的消防安全日常检查与管理。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建筑设计防火图集与应用》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是对现有规范的简单罗列,更是对规范条文背后逻辑的深入剖析,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的提炼。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通俗易懂,辅以大量的图文并茂的实例,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防火设计的关键知识点,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本书的出版,填补了当前建筑防火设计领域在系统性、全面性和应用性方面的空白,对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防火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还是初入行业的新锐设计师,都能从中受益匪浅,为您的建筑项目注入坚实的防火安全保障。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非常具体的难题:如何在新建的旧厂房改造项目中,准确界定和实施新的消防安全等级划分。市面上的资料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防火要求,讲解得比较模糊,很容易在权衡保护历史价值与满足现代安全标准之间产生矛盾。这本书在“既有建筑防火改造”这一块的论述,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没有采用一刀切的简单处理方式,而是详细分析了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优化内部的防火分隔、增加必要的排烟设施以及改进材料防火性能等“非结构性”手段,来实现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书中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在面对火灾时的受力分析和蔓延预测的描述,虽然篇幅不长,但角度非常专业,让我对如何平衡改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了更清晰的判断。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替代方案评估”的介绍,它提供了一套逻辑框架,指导我们在面对规范限制时,如何通过科学论证来提出合理的替代设计。对于那些经常与老旧建筑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种“变通”的智慧,比纯粹的新建规范更有实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深沉的蓝灰色调,配上清晰的线条勾勒出的建筑结构剪影,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严谨的工程技术世界。我当时正在为我负责的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寻找可靠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在消防设计规范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方面,总感觉自己手里现有的资料有些零散和过时。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将国家现行的防火规范,用图示化的方式进行系统梳理的工具书,能让我快速对比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构造要求。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立刻被它排版上的专业性所折服。内容详实,无论是针对高层建筑的疏散设计,还是地下空间的防排烟系统,都提供了大量清晰的节点详图和规范条文的对照解释。它不像纯粹的规范条文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真正为一线的设计人员考虑,将复杂的理论转化成了可以直接用于绘图和审查的视觉语言。特别是关于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设置的章节,讲解得非常透彻,对于初次接触此类复杂项目的新手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甚至发现,书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细节处理,比如防火墙的女儿墙高度、不同材料的耐火极限要求,都有专门的对比表格,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让我对设计成果的合规性更有信心。这本书无疑是工程设计人员案头必备的宝典,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说实话,初看有些“劝退”,但深入进去之后,我才体会到其内容的厚重与价值。我是一个偏向结构力学的工程师,对暖通和电气规范的理解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消防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总是让人头疼。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速查手册”一样,把所有公式和数据罗列出来,让我拿来即用。然而,它提供的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材兼手册”的结合体,它不仅仅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必须这么做”。作者在讲解每一种防火措施时,都会追溯到其背后的火灾特性和风险分析,这种基于原理的阐述,让我对消防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条文。我记得有一次在处理一个涉及特殊实验区域的防火隔离时,我原有的方案在规范理解上有偏差,正是通过翻阅书中关于特定功能空间防火设计原则的章节,我才茅塞顿开,及时修正了设计,避免了后续可能出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消化,但一旦消化吸收,所带来的设计理念上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它培养的是一种系统性的防火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套用图集。

评分

这本书在体系构建上的逻辑性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像是一系列规范条文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知识体系。它的组织结构似乎是围绕着一个完整的防火设计流程来展开的:从宏观的场地布局和建筑分类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子系统的具体设计,如防火墙、防火门窗的设置,到最后涵盖了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接口要求。这种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章节之间跳跃查找信息,因为作者已经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特别是书中关于“防火设计深度”的划分,清晰地指导了不同设计阶段(如初步方案、扩初、施工图)应该关注的防火重点和设计深度,这对于项目管理人员也极具指导意义。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规范的“硬性要求”与设计的“灵活性”进行有效衔接,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视角。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消防总工,手把手地带你走一遍复杂的设计流程,确保你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能做出最稳妥、最符合安全理念的决策。

评分

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平相当高,这在技术类书籍中并不多见。纸张厚实,不易反光,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查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对图集的清晰度要求极高,因为任何一个模糊的线条或标注不清的尺寸,在实际施工中都可能导致返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即便是那些结构复杂的防火封堵节点大样图,其线条的精细度和图例的辨识度都达到了专业制图的标准。我记得有一次在深夜赶图,需要确认一个穿过防火墙的管道穿越部分的细部构造,在其他电子资料模糊不清的时候,正是这本书里高分辨率的彩图帮我确认了正确的做法。此外,书中对不同材料的防火性能指标的引用,标注的来源和年份都非常明确,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反映出编者对最终用户体验的重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在工地和办公室之间奔波的专业人士来说,一本耐用、清晰、信息准确的实体书,其价值是任何电子文档都无法替代的。它就像一个可靠的“物理备份”。

评分

致命折痕。

评分

考消防师用的必备书籍之一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

评分

考消防师用的必备书籍之一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印刷好,

评分

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