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电子技术专业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门老师教你学电子”系列图书,汇集了电子技术基础入门的几个热点,每本书掌握一个技能,读完本系列图书,读者将会迈入电子技术的大门,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本系列图书的特点是:
1.根据初学者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内容,使读者一步一步掌握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图文对应,易于理解
3.语言类似白话,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为帮助电子技术爱好者快速入门而精心打造。全书共分8章,分别讲解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看懂电路图的方法和技巧、万用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半导体管的识别和检测、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集成电路的识别和选用、自制电子仪表、实际操作技能与技巧等。
本书适合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电子技术专业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作者简介
门宏,电子技术基础类图书书作者。长期从事电子与通信专业的科研、工程、管理和教学工作,所著图书以简单易懂、图文结合、文风纯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电子为特点,收到读者会一致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子爱好者的门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1.1 最基本的概念 1
1.1.1 电压 1
1.1.2 电流 2
1.1.3 电阻 2
1.1.4 欧姆定律 3
1.1.5 功率 3
1.1.6 并联 3
1.1.7 串联 4
1.2 电路图的基础知识 5
1.2.1 什么是电路图 5
1.2.2 电路原理图 5
1.2.3 实物图 5
1.2.4 方框图 6
1.2.5 电路板图 7
1.3 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7
1.3.1 什么是电子元器件 7
1.3.2 元件与器件 7
1.3.3 线性与非线性 8
1.3.4 无源与有源 8
第2章 练就火眼金睛——看懂电路图
2.1 电路图的画法规则 9
2.1.1 信号处理流程的方向 9
2.1.2 图形符号的位置与状态 10
2.1.3 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2
2.1.4 电源线与地线的表示方法 13
2.1.5 集成电路的习惯画法 14
2.2 单元电路的看图方法 15
2.2.1 单元电路的作用与功能 15
2.2.2 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16
2.2.3 常见单元电路的结构特点 18
2.2.4 等效电路法分析 19
2.3 集成电路的看图方法 20
2.3.1 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21
2.3.2 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 22
2.3.3 从输入输出关系上分析 27
2.3.4 集成电路的接口关系分析 29
第3章 掌握鉴宝魔镜——玩转万用表
3.1 指针式万用表 31
3.1.1 万用表的结构 32
3.1.2 万用表的功能 34
3.1.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6
3.2 数字万用表 43
3.2.1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43
3.2.2 数字万用表的功能 45
3.2.3 数字万用表的测量原理 48
3.2.4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51
第4章 怎样识别和检测半导体管
4.1 晶体二极管 56
4.1.1 认识晶体二极管 56
4.1.2 检测晶体二极管 59
4.2 稳压二极管 60
4.2.1 认识稳压二极管 61
4.2.2 检测稳压二极管 63
4.3 晶体三极管 64
4.3.1 认识晶体三极管 65
4.3.2 检测晶体三极管 69
4.4 场效应管 70
4.4.1 认识场效应管 71
4.4.2 检测场效应管 74
4.5 单结晶体管 75
4.5.1 认识单结晶体管 76
4.5.2 检测单结晶体管 78
4.6 晶体闸流管 79
4.6.1 认识晶体闸流管 79
4.6.2 检测晶体闸流管 82
4.7 发光二极管与LED数码管 84
4.7.1 认识发光二极管与LED数码管 84
4.7.2 检测发光二极管与LED数码管 88
4.8 光电二极管 90
4.8.1 认识光电二极管 90
4.8.2 检测光电二极管 92
4.9 光电三极管 93
4.9.1 认识光电三极管 93
4.9.2 检测光电三极管 95
4.10 光电耦合器 96
4.10.1 认识光电耦合器 96
4.10.2 检测光电耦合器 98
第5章 怎样识别和检测元器件
5.1 电阻器 100
5.1.1 认识电阻器 100
5.1.2 检测电阻器 105
5.2 电位器 106
5.2.1 认识电位器 106
5.2.2 检测电位器 109
5.3 电容器 110
5.3.1 认识电容器 110
5.3.2 检测电容器 114
5.4 可变电容器 116
5.4.1 认识可变电容器 116
5.4.2 检测可变电容器 119
5.5 电感器 119
5.5.1 认识电感器 120
5.5.2 检测电感器 122
5.6 变压器 123
5.6.1 认识变压器 124
5.6.2 检测变压器 128
5.7 继电器 129
5.7.1 认识继电器 129
5.7.2 检测继电器 132
5.8 扬声器与耳机 133
5.8.1 认识扬声器 133
5.8.2 认识耳机 136
5.8.3 检测扬声器与耳机 136
5.9 讯响器与蜂鸣器 137
5.9.1 认识讯响器与蜂鸣器 137
5.9.2 检测讯响器与蜂鸣器 139
5.10 话筒 140
5.10.1 认识话筒 141
5.10.2 检测话筒 143
5.11 晶体 144
5.11.1 认识晶体 144
5.11.2 检测晶体 146
第6章 怎样识别和选用集成电路
6.1 集成运算放大器 148
6.1.1 认识集成运算放大器 148
6.1.2 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 150
6.2 集成稳压器 153
6.2.1 认识集成稳压器 153
6.2.2 常用集成稳压器 154
6.3 时基集成电路 156
6.3.1 认识时基集成电路 157
6.3.2 时基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 159
6.4 数字集成电路 161
6.4.1 认识数字集成电路 161
6.4.2 门电路 162
6.4.3 触发器 163
6.4.4 计数器 165
6.4.5 译码器 165
6.4.6 移位寄存器 166
6.4.7 模拟开关 166
6.4.8 运算电路 167
6.4.9 常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 167
6.5 音响集成电路 171
6.5.1 音响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172
6.5.2 功率放大集成电路 173
6.5.3 前置放大集成电路 178
6.5.4 高中频集成电路 184
6.5.5 解码与控制集成电路 190
第7章 自我装备——自制电子仪表
7.1 自制万用表 195
7.1.1 电路分析 195
7.1.2 制作方法 197
7.1.3 电路调试 200
7.2 自制音频信号发生器 200
7.2.1 电路分析 201
7.2.2 制作方法 202
7.2.3 电路调试 205
7.3 自制高频信号发生器 205
7.3.1 电路分析 205
7.3.2 制作方法 206
7.3.3 调试与使用 209
7.4 自制无线电综合检测仪 210
7.4.1 特点与功能 211
7.4.2 电路分析 211
7.4.3 制作方法 217
7.4.4 电路调试 217
第8章 实战制胜的法宝——技能与技巧
8.1 制作电路板 220
8.1.1 设计电路板的一般原则 220
8.1.2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22
8.1.3 制作步骤与方法 223
8.2 焊接技能 225
8.2.1 电烙铁与焊料的选用 225
8.2.2 电路板表面的处理 226
8.2.3 元器件引脚与导线线头的处理 227
8.2.4 焊点形状的控制 229
8.3 元器件安装 230
8.3.1 安装方式 230
8.3.2 集成电路空闲引脚的处置 231
8.3.3 屏蔽线与屏蔽罩 233
8.4 元器件的代用 235
8.4.1 电阻器的代用 235
8.4.2 电容器的代用 236
8.4.3 晶体二极管的代用 238
8.4.4 晶体三极管的代用 239
8.4.5 光电三极管的代用 240
8.4.6 晶体闸流管的代用 241
8.4.7 电源变压器的代用 241
8.5 自制元器件 244
8.5.1 自制电阻器 245
8.5.2 自制电容器 246
8.5.3 自制电感器 248
8.5.4 自制光电耦合器 249
8.5.5 自制继电器 249
8.5.6 自制电源变压器 251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读者朋友你好,你打开了本书真是我们的缘分,说明我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我们有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有殊途同归的奋斗目标,因为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电子技术爱好者。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社会形态。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互联网+”离不开电子技术,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离不开电子技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无论你想开网店,还是打算开发手游,或是准备进军互联网金融,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都会让你获益匪浅。
也许你会问“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学会电子技术呢?”,我也在问自己“能给读者多一些什么帮助呢?”这时我想到了学校,想到了教室,想到了课堂。于是,笔者与编辑共同策划了这套“门老师教你学电子”丛书奉献给读者朋友。
“门老师教你学电子”丛书是笔者根据初学者的特点和要求,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的实践精心编著的,宗旨就是让初学者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做到入门快、掌握好、会操作、能提高。丛书采用图解的形式、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实用性强,真正起到手把手教你快速学会电子技术的效果。
《电子爱好者入门》是“门老师教你学电子”丛书中的一本,目的是帮助电子技术爱好者快速入门。全书共分8章,第1章讲解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第2章讲解看懂电路图的方法和技巧,第3章讲解万用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第4章讲解半导体管的识别和检测,第5章讲解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第6章讲解集成电路的识别和选用,第7章讲解自制电子仪表,第8章讲解实际操作技能与技巧。
本书适合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电子技术专业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阅读学习,并可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和务工人员上岗培训的基础教材。
本书由门宏编著,为本书编写提供了帮助门雁菊、施鹏、张元景、吴敏、张元萍、李扣全、吴卫星、张乐等。书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著者
《电子世界的奇妙旅程:从零开始的探索之旅》 电子,这个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神秘领域,如同一个庞大的、精密的宇宙,隐藏着无数令人着迷的奥秘。它构成了我们现代生活的一切基石,从指尖触碰的智能手机,到翱翔天际的飞机,再到连接世界的互联网,无一不依赖于电子的神奇力量。本书并非要向您传授一套具体的电子器件组装技巧,也不是一份详细的元件使用手册。相反,它将带您踏上一场更加宏大、更加概念性的探索之旅,开启您对电子世界由衷的好奇心和深刻的理解。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发明涌现,新的应用诞生,它们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模式。然而,在这日新月异的背后,隐藏着一套套精妙的原理和设计。您是否曾好奇,一颗小小的芯片是如何承载如此庞大的信息?一盏LED灯又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耀眼的光芒?甚至,您手中的遥控器是如何穿越空间,与电视机进行无声的对话?《电子世界的奇妙旅程》正是为了回应这些普遍而又深刻的疑问而生。 本书的核心在于“理解”而非“操作”。我们不为您提供冗长的电路图,也不列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元器件清单。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清晰、直观的电子知识框架,让您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电子技术的脉络,理解其基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想象一下,您不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的使用者,而是一个能够洞察其内在运作逻辑的观察者,一个能够对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预判的探索者。 我们将从电子的最基本概念入手。什么是电荷?电场和磁场又是如何协同工作的?电流的流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看似基础的问题,却是理解一切复杂电子现象的基石。我们会用最生动、最形象的比喻,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您能够轻松地理解并记住它们。您会发现,原来那些曾经让您感到困惑的物理定律,在电子世界的语境下,变得如此清晰而有逻辑。 接着,我们将深入到电子世界的“元素”——半导体。为什么硅和其他一些材料具有如此特殊的导电性?PN结又是如何工作的?晶体管,这个被誉为“电子世界的积木”的核心元件,又是如何实现对电流的放大和开关功能的?您将了解到,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半导体器件,构成了现代电子设备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它们赋予了电子设备智能和处理能力。我们会一步步揭示半导体器件的奇妙之处,让您领略科技创新的力量。 然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芯片”。您会惊叹于在指甲盖大小的空间里,竟然能够集成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晶体管!芯片的设计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它们又如何实现如此复杂的功能,例如处理器、存储器和图形芯片?本书将为您勾勒出芯片世界的宏伟蓝图,让您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您将理解,为什么微型化和集成化是电子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 我们还会探讨电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信技术是如何实现的?无线电波、光纤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您将了解到,电子技术是如何连接世界的,让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从广播电视到手机通信,再到全球互联的网络,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电子工程师的智慧和汗水。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传感器技术。我们如何通过电子的方式感知世界?温度、压力、光线、声音……这些物理量是如何被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会发现,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正在默默地收集信息,为各种智能设备提供数据支持,构筑着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最后,我们将展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这些前沿领域与电子技术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未来的电子世界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图景?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个思考未来电子发展方向的视角,激发您对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电子世界的奇妙旅程》并非一本教授您如何焊锡、如何排查电路故障的实用手册,而是致力于为您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它将帮助您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子知识体系,让您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这个被电子技术深刻影响的世界。无论您是初次接触电子领域,还是对电子技术充满好奇的爱好者,亦或是希望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技术发展的专业人士,本书都将是您开启电子奇妙旅程的理想伴侣。 我们相信,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不再仅仅是电子产品的被动使用者,而是能够理解其背后原理、洞察其发展趋势的积极探索者。您将重新认识电子的魅力,发现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非凡智慧。准备好踏上这场令人兴奋的电子世界探索之旅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电子的神秘面纱,领略科技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