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

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瀛汉,林建华,苏君毅,作 著
图书标签:
  • 武术
  • 永春白鹤拳
  • 传统武术
  • 拳术
  • 武术流派
  • 中华武术
  • 技击
  • 养生
  • 光盘
  • 福建武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5590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502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苏瀛汉、林建华、苏君毅编著的这本《永春白鹤拳大观》共分为8章,介绍了福建永春的秀美山川、人文风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永春白鹤拳的发展历史、拳理拳法、内容特点、名人轶事、国内外传播、拳术和器械套路等,同时也精选了部分永春白鹤拳古拳谱。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十分珍贵,期望能将永春白鹤拳这一拳种全面客观地展示出来,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永春白鹤拳这一拳种的风貌。

作者简介

苏瀛汉,字宗云,男,1945年生,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人,福建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国武术七段、五祖拳九段、永春白鹤拳九段、永春白鹤拳代表人物、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南少林五祖拳”的福建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医执业医师,现任福建省武协常务理事、泉州市武协副主席、国际南少林五祖拳研究会副会长、永春县永春拳协会副会长、中国永春白鹤拳研究会副会长。1960年,师从永春白鹤拳宗师潘世讽之子潘瑞荡和郑联甲习武学医;1984年,作为福建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成员,参加《福建武术拳械录》部分编写和编审工作;1986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和福建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个人,并获全国“雄狮奖”二等奖,福建省“三贡献”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泉州市1995—2005年全民健身活动**工作者;2001年,获福建省传统武术演武大会很好奖;2004年,代表国家队参加“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男子南拳E组、F组一等奖。著有《永春白鹤拳拳械录》《五兽拳拳械录》,入编《福建武术拳械录》;1990年,执笔合著的《永春白鹤拳》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并被收入《中华武术文库》;2004年,与子苏君毅整理校注《原传白鹤拳家正法——古典白鹤拳谱》一套6册以及编著《永春白鹤拳基本技术》和《永春白鹤拳技手图说》(在台湾出版);2006年,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永春白鹤拳——苏瀛汉系列》中英文双语教学光盘15套18碟向全球发行;主编“鹤道”会刊;参加各级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武术论文20多篇;参加各级演武大会,获得多个一等奖。1999年,创办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致力于永春白鹤拳的研究和传承,数十年行医授武,技传亚、欧、美、非、澳洲和中国台湾、香港及省内外,学员数千人,已传承至第三代;2004年,率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代表团赴台湾参加“国际鹤法学术研讨会”;2006年,代表福建省武术代表团前往台湾地区参加“武艺大会师”。曾多次前往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和中国台湾,并到埃及传授白鹤拳。曾任政协永春县第十、十一届委员,名字载入《中国武术人名辞典》《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当代中华武坛精英名录》《当代中国传统武术名人名家辞典》《政协委员风采录》等名录。

林建华,福建省漳州市人,印度尼西亚归侨,厦门大学国术与健身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会长、国际级武术裁判、中国武术九段。1964年开始习武;1973年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师从郭鸣华教授专修武术;1979年在武汉体育学院温敬铭、刘玉华教授的指导下研习形意拳、八卦掌、翻子拳等拳技和理论。广拜名师,得到王景春、何福生、康绍远等武术前辈的传授和指导。40年来致力于大学武术教育、训练和理论研究工作。多次应邀前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执行武术裁判、交流任务。多年担任福建省及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精英赛、**赛及国际传统武术等重大赛事总裁判长。参与国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订工作。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两次授予“全国很好体育裁判员”荣誉称号,并被评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功勋奖”等。出版《福建武术史》、《福建武术人物志》《世界流行技击术》《中国形意拳》(英文版)《八闽武术》、《普通高校武术健身教程》等专著和教材。获得福建省很好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近年来,着重研究闽台传统武术文化及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先后创编了“形意强身功”“形意养生功”“白鹤长寿功”等适合于大众健身养生的功法,其中“形意强身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很好健身方法一等奖”,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苏君毅,字芳刚,1977年生,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人,现为政协永春县第十四届委员、泉州市武协委员、国际南少林五祖拳研究会副秘书长、永春怡云武术研究会会长兼总教练、中国武术六段、永春白鹤拳八段、福建省社会武术准高级教练员、武术一级裁判。5岁随父苏瀛汉习练永春白鹤拳,7岁参加晋江地区武术表演赛。1994年参加“中国南北少林武术大会演”获很好奖(*高奖);参加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福建省武术精英等大型武术赛事,获得金奖、一等奖、**名等30多次。曾被永春县和泉州市评为“全民健身工作**个人”“武英奖”等。2004年率队赴台北参加“国际鹤法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并到各地展示交流等与父苏瀛汉整理校注编辑的《原传白鹤拳家正法——古典白鹤拳谱》一套6册在台湾出版,《永春白鹤拳技手图说》于2005年在《台湾武林》分3期连载。2006年在《永春白鹤拳一苏瀛汉系列》中担任技术示范,由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双语教学光盘15套18碟,向全球发行。创编“白鹤拳功操”,在永春华侨中学等学校进行推广,在《八闽武术》、全国普通高校《武术套路基础教程》中担任白鹤拳技术示范。致力于永春白鹤拳的研究与传播,应邀赴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传授白鹤拳,学生遍及英国、瑞典、瑞士、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事迹入编《当代中国传统武术名人名家辞典》《当代中华武坛精英名录》。

目录

第一章 永春胜概

第一节 秀美山川毓人文

一、永春的地理气候

二、永春的山水风光

第二节 永春的人文风情

一、永春的历史沿革

二、永春的文化底蕴

三、永春的文物古迹

(一)永春通仙桥

(二)永春文庙

(三)魁星岩

(四)巽来庄

(五)留安塔

(六)普济寺

(七)仙洞山

(八)百丈岩

四、永春人的尚武精神

(一)永春民风淳朴

(二)永春民风尚武

五、永春传统的“打狮”

(一)狮艺由来

(二)狮艺之设

(三)打狮阵法

六、永春的民间宗教信仰

(一)佛教

(二)道教

(三)基督教

第三节 永春的丰富物产

一、永春茶香飘四海

(一)佛手茶

(二)水仙茶

(三)铁观音茶

二、全国四大名醋之永春老醋

三、远销世界各地的永春芦柑

四、永春的传统工艺精品

(一)永春漆篮

(二)永春纸织画

(三)永春篾香

第二章 永春白鹤拳概览

第一节 方七娘300多年前创白鹤拳

第二节 白鹤拳在永春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节 永春白鹤拳的理论总结和衍化变革

一、永春白鹤拳的理论总结

二、永春白鹤拳的衍化变革

第四节 永春白鹤拳的特点

一、动作特点

二、技击特点

(一)子午虚实

(二)吞吐浮沉

(三)刚柔缓急

(四)后发先至

三、文化特点

第五节 永春白鹤拳的内容

一、永春白鹤拳的功法

(一)桩功(站桩和行桩)

(二)打沙袋

(三)戳米沙

……

第三章 永春白鹤拳在国内外的传播

第四章 永春白鹤拳名家逸闻轶事

第五章 永春白鹤拳的基本技法

第六章 永春白鹤拳古拳谱精选

第七章 明、清、永春的武举、武进士、武将及武术人物

第八章 白鹤拳、械套路精选

附录 苏瀛汉先生白鹤拳拳照精选

参考文献

后记
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 内容简介 《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是一部系统、深入地展现中华武术瑰宝——永春白鹤拳精髓的扛鼎之作。本书以其详尽的理论阐述、精美的图文演示以及配套的多媒体光盘,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研究者以及白鹤拳传承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认知平台。本书的出版,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抢救性地保护和传承濒临失传的武术瑰宝,让永春白鹤拳这一源远流长的拳种,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第一部分:源远流长,溯本追源——永春白鹤拳的历史脉络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永春白鹤拳那古老而辉煌的历史。我们将从福建永春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出发,探寻白鹤拳的起源传说。关于白鹤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流传甚广的“郑氏传说”。传说,福建永春一名叫郑氏的女子,观察到一只白鹤与蛇搏斗的景象,从中悟出道家养生功法和武术搏击的奥妙,最终创出了以仿鹤形态为基础的白鹤拳。本书将深入考证这一传说的历史依据,并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勾勒出白鹤拳早期发展的轮廓。 我们将详细介绍永春白鹤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包括其在清代、民国时期的兴盛,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变。我们会梳理出历代著名的白鹤拳传人及其对拳种的贡献,如方七娘、永春拳师郑礼、郑德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白鹤拳的传承脉络,以及其在中华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永春白鹤拳与其他武术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白鹤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与其他拳种产生交流与碰撞。我们将分析白鹤拳在吸收其他拳种精华的同时,如何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击特点。对拳种历史的深入挖掘,将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的技法和理论。 第二部分:形神兼备,技法精绝——永春白鹤拳的核心技艺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永春白鹤拳技法进行系统、详尽的讲解。永春白鹤拳以其独特的“飞鹤”、“翔鹤”、“扑鹤”、“定鹤”等形态,模仿白鹤的姿态,将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武术理念融于其中。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基本功法: 任何高深的武术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本书将详细介绍永春白鹤拳最基础的站桩、步法、身法、眼神等训练。例如,站桩的要领包括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形如鹤立;步法则强调灵活多变,进退自如,如“鹤行步”、“摆步”等;身法则要求腰马合一,身形协调,做到“身如秤砣,手如枪头”。这些基本功是掌握白鹤拳后续套路和技击的基础,本书将通过精美的图文示范,指导读者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手法与腿法: 永春白鹤拳的手法以“黏、粘、听、打”为核心,讲究以柔克刚,后发先至。本书将详细解析白鹤拳的各种手法,如“鹤嘴啄”、“鹤爪”、“鹤膀”、“白鹤亮翅”等,并阐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例如,“鹤嘴啄”模仿鹤嘴的穿刺力,用于进攻;“鹤爪”则强调抓、挠、锁的技巧,用于控制对手。同时,本书也会介绍白鹤拳的腿法,虽然白鹤拳以手法的运用为主,但其腿法同样具有独到之处,注重腿部的灵活性与配合,如“鹤腿”、“点步踢”等。 套路详解: 套路是拳种技法和思想的载体。本书将精选并详细讲解永春白鹤拳的经典套路。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小鹤拳”开始,逐步深入到“中鹤拳”、“大鹤拳”、“十八手”等难度更高的套路。对于每一个套路,本书都将进行分解教学,详细讲解每一个动作的名称、要领、发力方式、攻防含义以及与其他动作的连接。精美的实拍图片将清晰地展示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帮助读者准确模仿。 散手技击: 永春白鹤拳的技击思想并非孤立存在于套路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拳种的实践。本书将专门开辟章节,讲解白鹤拳的散手技击理念与实战运用。我们将分析白鹤拳在面对不同对手、不同攻击时的应对策略,强调“以静制动”、“借力打力”、“点穴破打”等技击原则。结合散手演练的图片,让读者领略白鹤拳在实战中的威力。 桩功与发力: 桩功是白鹤拳内外兼修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培养内劲。本书将深入剖析白鹤拳的各种桩法,如“鹤立桩”、“弓步桩”等,并讲解如何通过桩功将力量由脚底传至全身,最终通过手法爆发出来。我们将重点讲解白鹤拳的发力技巧,如“寸劲”、“弹劲”、“抖劲”等,并辅以图文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 第三部分:精髓阐发,理论升华——永春白鹤拳的哲学思想 武术不仅仅是肢体的运动,更是哲学思想的体现。永春白鹤拳蕴含着深刻的道家养生和兵家智慧。本书的第三部分将深入挖掘白鹤拳背后的哲学思想,提升读者的武术修养。 道家养生与武术的融合: 永春白鹤拳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虚静自然”。本书将分析白鹤拳如何在功法中体现道家的养生之道,例如,呼吸吐纳、意念集中、气血调和等。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练习白鹤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使其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养生方式。 兵家智慧与实战哲学: 白鹤拳虽然以仿生形态为特点,但其技击理念却蕴含着深刻的兵家智慧。本书将分析白鹤拳如何运用“攻守兼备”、“避实就虚”、“以弱胜强”等原则,将其融入实战技击之中。我们将探讨白鹤拳在不同战术运用上的体现,例如,如何通过精准的攻击打破对手的防线,如何通过巧妙的步法躲避对方的锋芒。 武德精神的传承: 武术的最高境界在于武德。永春白鹤拳同样注重武德的培养。本书将强调武德在习武过程中的重要性,包括尊师重道、谦虚谨慎、扶危济困等。我们将结合历史故事和现实案例,阐述白鹤拳传承中所应遵循的武德规范,呼吁习武者将武德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第四部分:图文并茂,光盘助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为了让读者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学习永春白鹤拳,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并特别附带一张多媒体光盘。 高清图片示范: 本书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套路都配有大量高清晰度的实拍图片。这些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展示了动作的要领,力求真实、准确地还原白鹤拳的精髓。图片的精美设计,不仅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多媒体光盘教学: 随书附赠的光盘包含了由资深白鹤拳传人亲自演示的视频教学。光盘中的视频内容将更加生动、直观,能够清晰地展示动作的流畅性、发力过程以及套路的整体衔接。读者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模仿学习,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光盘内容将涵盖基本功、主要套路以及部分散手技击的演示,为读者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结语 《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不仅是一部关于武术的书籍,更是一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载体。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武术界和出版界的资深人士,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深厚的学养和对白鹤拳的热爱,共同打造了这部集理论、实践、传承于一体的经典之作。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学习、传承永春白鹤拳,让这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拳种,在新的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中华武术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资深武术爱好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永春白鹤拳世界的大门,引领您领略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看一本关于古代茶道哲学的著作,它对于“和、静、怡、真”四字精神的阐述可谓是入木三分。这本书的叙述非常舒缓,仿佛作者正与你围炉煮茶,娓娓道来。它深入探讨了不同朝代茶具的演变如何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变迁,例如宋代极简主义的建盏如何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内敛与禅思,而明清时期繁复的彩瓷茶具又如何映射出世俗生活的精致化。书中特别强调了茶汤入口后,通过味觉、嗅觉、触觉三者的协调统一,最终达到精神上的“觉醒”过程。它不是简单地教人泡茶,而是引导读者去关注泡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水温的控制、投茶量的拿捏,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读完后,你会发现,原来一杯清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厚的东方美学与人生哲理。

评分

手边这本关于古代兵器锻造工艺的图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它详尽地展示了从宋代到明清时期,不同地区对刀剑冶炼技术的细微差别。最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反复折叠锻打”工艺的图解,那复杂的步骤和对火候近乎苛刻的要求,让人不禁对古代匠人的智慧肃然起敬。书中不仅有精美的器物照片,更配有当时工匠留下的笔记片段,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那种对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即便是隔着几百年,依然能强烈地感染到读者。此外,它还专门辟了一个章节来对比不同兵器在实战中的优劣,比如长枪的穿透力和朴刀的劈砍力,分析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大量的战场复盘记录作为佐证,让原本抽象的兵器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评分

这部《永春白鹤拳大观(附光盘1张)》的宣传册做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充满了古朴而又刚劲的气息,那种墨黑与朱红的搭配,似乎一下子就把你拉回到了那个武学鼎盛的年代。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其他武术流派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尊重与包容。比如,它在谈到太极拳的柔中带刚时,用了非常精妙的比喻,说那如同“春水绕石,绵延不绝,看似温顺,实则蕴含崩开顽石之力”。读起来让人心头一震,仿佛能感受到太极拳那套路背后深厚的哲学意境。而且,这本书对于不同拳种的起源追溯非常考究,引用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地方志记载,即便是对武术了解不深的人,读起来也会觉得津津有味,因为它不仅仅是在讲招式,更是在讲述历史和地域文化。光是看它对岭南武术体系的宏观梳理,就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那份对传统武学精神的传承热情,是纸张上跃然的文字无法完全承载的,需要用心去体会。

评分

最近在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美学思想,找到了一本关于江南私家园林布局的书籍。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典雅,带着一种江南特有的婉约和含蓄。它没有直接讲解如何建造亭台楼阁,而是着重于“意境”的营造,比如如何通过“借景”的手法,将远山近水巧妙地纳入有限的空间之内,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书中对比了苏州拙政园与扬州个园的空间处理,指出前者重在疏朗通透,后者则擅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特别是对“漏窗”的设计分析,更是精妙绝伦,它探讨了窗洞形状与光影变化的关系,说明一块空无的砖墙,通过雕刻出不同的几何图案,能将外界的光线和景色切割成富有韵律感的画面。这种将建筑视为诗歌来品读的方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审美享受。

评分

我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的书籍,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气血运行和经络疏通的理论基础。这本书在论述气功对人体内部调节的作用时,引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呼吸吐纳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脏腑调理效果。书中详细描绘了“龟息法”和“龙吟法”的差异,前者强调深沉缓慢,用于静心安神,后者则侧重爆发与收敛的结合,以增强肺活量和爆发力。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穿插介绍了一些古代武林人士如何利用特定的药酒和草药来辅助训练,比如用当归、红花浸泡的药酒,据说能有效缓解肌肉劳损,加速恢复。这种将武学理论与实用养生知识结合起来的做法,使得全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立体和丰富,它不再是单纯的武术教程,更像是一本结合了哲学、医学和实践经验的宝典,对于关注整体健康的人来说,价值不言而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