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配套题库

中公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配套题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党政选拔
  • 领导干部
  • 竞争上岗
  • 考试题库
  • 中公教育
  • 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选拔考试
  • 大纲配套
  • 题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1568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8089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1
字数:69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配套题库》在深入分析研究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历年真题和大量题库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旨在帮助考生准确领会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内容,理解考试要点,攻克难点,为广大领导干部备战公选考试保驾护航。本书中客观题的答案解析详尽,主观题的答案主要从思路上予以解读,切实帮助考生掌握答题要领,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内容简介

《中公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配套题库》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部分。其中,公共科目涵盖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中所考查学科的知识要点,具体分为政治篇、经济篇、法律篇、管理篇、科学技术篇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篇。在考点指津部分对每章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提炼,例题详解对考查知识点予以点拨,还准备了精练自测题帮助考生加强练习,结合参考答案及解析来对自己的能力素养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专业科目则分为党务类、一般行政类、行政执法类、财经金融类、文化教育类等,该部分的精炼自测题按题型来划分,基本包括了考试常考题型。本书旨在帮助公选考生提高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的能力,是复习公选考试、深入了解考试大纲的书籍。

目录

公共科目
第一章马克思列宁主义(5)
考点指津(5)
经典例题详解(8)
精练自测题(12)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64)
考点指津(64)
经典例题详解(65)
精练自测题(66)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92)
考点指津(92)
经典例题详解(93)
精练自测题(94)
第四章邓小平理论(102)
考点指津(102)
经典例题详解(102)
精练自测题(103)
第五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2)
考点指津(112)
经典例题详解(112)
精练自测题(112)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120)
考点指津(120)
经典例题详解(120)
精练自测题(121)
第七章中共党史(128)
考点指津(128)
经典例题详解(130)
精练自测题(130)
第八章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144)
考点指津(144)
经典例题详解(145)
精练自测题(147)
第九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57)
考点指津(157)
经典例题详解(158)
精练自测题(159)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5)
考点指津(175)
经典例题详解(175)
精练自测题(176)
第二章微观经济(184)
考点指津(184)
经典例题详解(185)
精练自测题(185)
第三章宏观经济(195)
考点指津(195)
经典例题详解(196)
精练自测题(196)
第四章国际经济(211)
考点指津(211)
经典例题详解(212)
精练自测题(213)
第一章理论法学(225)
考点指津(225)
经典例题详解(226)
精练自测题(226)
第二章宪法(236)
考点指津(236)
经典例题详解(237)
精练自测题(238)
第三章部门法(249)
考点指津(249)
经典例题详解(254)
精练自测题(257)
第一章管理基础理论(275)
考点指津(275)
经典例题详解(275)
精练自测题(276)
第二章行政管理(279)
考点指津(279)
经典例题详解(281)
精练自测题(281)
第三章公共政策(290)
考点指津(290)
经典例题详解(290)
精练自测题(291)
第四章领导(295)
考点指津(295)
经典例题详解(295)
精练自测题(295)
第一章科学技术与社会(307)
考点指津(307)
经典例题详解(308)
精练自测题(308)
第二章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311)
考点指津(311)
经典例题详解(312)
精练自测题(312)
第三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323)
考点指津(323)
经典例题详解(324)
精练自测题(325)
第一章历史(333)
考点指津(333)
经典例题详解(334)
精练自测题(334)
第二章国情国力(345)
考点指津(345)
经典例题详解(346)
精练自测题(346)
第三章公文写作与处理(352)
考点指津(352)
经典例题详解(353)
精练自测题(355)
专业科目
精练自测题(373)
一、单项选择题(373)
二、多项选择题(374)
三、判断题(376)
四、简答题(376)
五、论述题(376)
参考答案及解析(376)
精练自测题(383)
一、单项选择题(383)
二、多项选择题(386)
三、判断题(389)
四、简答题(390)
五、应用题(390)
六、论述题(391)
七、案例分析题(391)
参考答案及解析(392)
精练自测题(407)
一、单项选择题(407)
二、多项选择题(410)
三、判断题(412)
四、简答题(413)
五、案例分析题(413)
参考答案及解析(413)
精练自测题(423)
一、单项选择题(423)
二、多项选择题(425)
三、判断题(429)
四、简答题(430)
五、论述题(430)
六、案例分析题(431)
参考答案及解析(432)
精练自测题(443)
一、单项选择题(443)
二、多项选择题(444)
三、判断题(446)
四、简答题(446)
五、材料解析题(446)
参考答案及解析(44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50)

精彩书摘

  公共科目
  公共科目涵盖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中所考查学科的知识要点,具体分为政治篇、经济篇、法律篇、管理篇、科学技术篇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篇。本书在“考点指津”部分对每章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提炼,“经典例题详解”对考查知识点予以点拨,还准备了“精练自测题”帮助考生加强练习,结合“参考答案及解析”来对自己的能力素养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切实帮助公选考生提高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第一篇■政治篇■
  第一章马克思列宁主义
  考点指津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坚持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反对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
  ●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的,但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统称之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是与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是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商品经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或经济主体。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它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衡量商品价值量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金属货币形式发展为纸币形式和电子货币形式。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的发行量是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的。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都是价值的最终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第三是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
  ●产业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在购买阶段是货币资本;在生产阶段是生产资本;在销售阶段是商品资本。这三者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为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形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地租的特征。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以租金形式转让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质量等级相联系的地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本质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本质,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影响国民收入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增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二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三是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主要是财政收支和服务收付费。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直接思想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材料,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要实现历史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
  ●列宁提出,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配套题库 内容概述: 本书籍内容围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而精心编写,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高质量的学习辅导材料。考试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济管理、公文写作、时事政策、领导力与管理能力等多个维度,本书紧密结合考试大纲,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细致的梳理、归纳和提炼,并通过海量精选的习题,帮助考生巩固所学、检测掌握程度,最终实现高分通过考试的目标。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与思想理论 这一部分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考生备考的难点和重点。本书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马克思列宁主义: 重点梳理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强调其作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 深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贡献。 邓小平理论: 聚焦于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依法治国等核心内容,强调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详细阐述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群众忠诚信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深入解读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要义,强调其是指导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当前指导思想,本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14个方面、6个“必须坚持”等核心内容,包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从严治党等,强调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党章党规党纪: 详细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强调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内各项工作的根本依据;党规党纪是党的生命线,是管党治党的尺子。 配套习题: 针对以上政治理论内容,本书精选了大量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覆盖了基础概念、重要理论、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等各个方面。每道题目都附有详尽的解析,帮助考生理解题目背后的考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法律法规与政策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本书系统梳理了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宪法: 重点解析了宪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等内容,强调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公务员法: 详细解读了公务员的分类、录用、考核、培训、奖惩、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工资福利、辞职辞退等内容,强调其是规范公务员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重要法律。 行政法相关法律法规: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重点关注行政机关的职责、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等。 国家经济政策: 梳理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帮助考生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导向和重点。 社会政策: 重点介绍与民生相关的政策,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以及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等相关政策。 涉外政策: 简要介绍国家在外交、对外经济合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相关政策: 深入解读国家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以及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 配套习题: 包含大量案例分析题、选择题、判断题等,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并能够将法律法规应用于实际工作情境中。解析部分详细解释了法律条文的适用,以及正确答案的依据。 第三部分: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 现代领导干部需要具备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和扎实的管理学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宏观经济学基础: 涵盖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微观经济学基础: 涉及市场机制、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益、企业组织形式等。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挑战、结构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如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公共管理学: 介绍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决策过程、绩效管理等,以及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领导力与管理技能: 涵盖团队建设、沟通协调、决策分析、危机管理、压力管理、创新思维等领导干部必备的软技能。 城市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 关注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职责与能力要求。 配套习题: 涉及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政策效应的评估、管理案例的分析、领导力场景的模拟等。习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是党政机关日常工作的重要载体,熟练掌握公文写作和处理能力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 公文的基本要求: 详细阐述公文的文种、格式、语言、保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常用公文种类: 重点讲解通知、通报、决定、命令、报告、请示、批复、函等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结构和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技巧: 教授如何明确写作目的、把握中心意思、组织材料、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写作方法。 公文处理流程: 介绍公文的收文、阅文、批办、传达、督办、归档等各个环节的处理规范。 会议纪要、调研报告的写作: 重点指导如何准确、客观地记录会议内容,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撰写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配套习题: 提供模拟写作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情境完成特定文种的公文写作。同时,也包含对公文格式、语言表达等细节的考察。评分标准和修改建议将帮助考生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第五部分:时事政策与热点问题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掌握当前国家重要的时事政策和热点问题,是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 近期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梳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及近期的重要会议精神和国家重大政策部署,如“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富裕等。 国内外重大时事: 关注国内外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这些动态对中国的影响。 热点问题分析: 对当前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如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社会治理中的新挑战、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等。 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 关注思想文化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配套习题: 以时事分析、政策解读、观点辨析等形式为主,考察考生对当前形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书特点: 紧扣大纲: 所有内容均围绕考试大纲展开,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体系全面: 覆盖了考试的各个知识模块,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题型多样: 包含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全方位检测考生的能力。 解析详尽: 每道题目都配有详细的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阐述解题思路、方法和原理,帮助考生举一反三。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引导考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效性强: 紧跟国家最新政策和时事热点,确保考生复习内容的前沿性。 通过本书的学习,广大考生将能够系统掌握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所需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提升应试能力,增强自信心,为成功迈入领导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专业和严谨的,封面设计大气磅礴,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出版物。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挺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有刺眼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合理,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过渡自然流畅,即使是面对那些复杂的理论知识点,也能被巧妙地分解和梳理,让人在视觉上就感受到一种条理性和系统性。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字体大小的选用和行距的把控,都显示出出版团队对目标读者阅读体验的重视。可以说,光是拿起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干货”气息,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觉得这是一份值得信赖的备考资料,而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应试工具书。这种从外到内的专业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更专注地投入到知识的吸收中去。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思维框架构建指导,这远非一般教辅资料所能比拟。面对选拔考试中那些开放性的、对领导艺术和治理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问答题时,我以前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思路零散。然而,这本书在讲解相关理论时,不自觉地渗透了一种结构化的答题思路,比如如何进行问题界定、如何构建解决方案的层次结构、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等。它似乎在教我们如何“像”一个合格的党政领导干部那样去思考和表达。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逐渐建立起一套应对复杂情境的分析模型。我开始意识到,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检验,更是对未来履职能力的预演,而这本书正是在帮助我们完成这场至关重要的“角色预演”。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内容更新和时效性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在政策文件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一份过时的备考资料无疑是最大的绊脚石。我对比了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紧跟最新的中央精神和组织人事改革方向,对于那些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读,既有理论的厚重感,又不失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这种持续的关注和及时修正,让我在备考时充满了信心,知道自己手里拿的是与时俱进的“武器”。它不是简单地引用文件,而是对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消化和再创造,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具穿透力的视角去理解政策背后的深意,这对于应对那些需要深度解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考试环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

从学习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编排简直是一本高效学习的“葵花宝典”。它没有采用那种堆砌式的学习材料,而是采用了非常科学的知识模块划分,每一个章节的学习目标都设定得明确且可衡量。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理论阐述之后,往往会穿插一些精炼的“关键点提炼”或者“易错陷阱”的提示,这些小小的版块,犹如一把把精准的钥匙,瞬间打开了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盲区。我发现,很多自学过程中感到晦涩难懂、抓不住重点的地方,通过这本书的引导,立刻茅塞顿开。这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教学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我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实现了知识吸收效率的最大化,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的备考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重复,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机制的核心逻辑中去探讨问题。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编纂者对于现行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的掌握是极其精准和前沿的,很多观点和分析都是紧扣最新的改革动态展开的,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准确把握“风向标”的备考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它提供的分析视角非常多维,不局限于单一的理论框架,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历史经验进行佐证和阐释,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且具有实操指导意义。这种深度挖掘和多角度剖析的能力,让我对考试背后考察的思维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会了如何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和论证,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战略层面的理解能力。

评分

书可能来不及看了,但是感觉相当不错,感谢京东,感谢中公

评分

东西收到了,行不行的骗骗自己吧。

评分

书不错,可惜没考上!555555555555555555

评分

送货速度快,书本质量一般,纸张较薄,内容比较旧了。

评分

及时收到,质量不错,相信京东

评分

好。

评分

书本质量比较差

评分

还不错,内容是重点。

评分

学了好多了,很实用。买的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