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各論》是《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總論》的姊妹篇。在總論“三位一體”找礦預測理論的基礎上,本書更詳盡地構建起我國19種主要礦床類型的找礦預測地質模型,係統地將礦床科學研究成果充分應用到勘查區找礦預測中,豐富瞭我國找礦預測理論,實現瞭地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科研與生産相結閤,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閤。
本書所提齣的找礦預測理論模型在一係列的礦産勘查實踐工作中取得瞭顯著效果,目前已經係統地完成瞭百餘個典型礦床研究工作、礦山勘查和技術應用案例,有效地緩解瞭124個老礦山的資源危機並使其新增資源量達到大中型規模,穩定就業人數達60餘萬。本書中所提的原創性理論方法自2014年開始已先後嚮447傢礦産勘查相關單位進行推廣,舉辦培訓班11次,培訓各類技術人員1619人次,並在中國地質大學等地質類院校的教學授課過程中引起強烈反響,已經成為該領域工作人員必不可少的案頭工具書。
以本書為代錶的係列研究成果獲得瞭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奬一等奬。
《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各論》總體上屬於工作方法類專著,包括總論和各論兩部分。以總論部分總結提齣的“三位一體”勘查區成礦地質體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為基礎,各論部分重點包括我國砂岩型鈾礦床、熱水沉積型鉛鋅礦床、碳酸鹽岩容礦的非岩漿熱液型鉛鋅礦床、海相火山岩型銅鉛鋅礦床、陸相火山岩型鐵礦床、陸相火山熱液型銅金多金屬礦床、岩漿型鉻鐵礦礦床、斑岩型銅(鉬)礦床、接觸交代型鐵銅鉛鋅礦床、高溫岩漿熱液型鎢锡礦床、岩漿熱液型金礦床、沉積變質型鐵礦床等19種礦床類型,對這些類型礦床的成礦地質體、成礦構造和成礦結構麵、成礦作用特徵標誌分彆進行瞭係統地總結,並通過典型礦床案例分析對這些礦床類型的找礦預測地質模型進行瞭詳細地說明。
葉天竺:男,1963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長期從事地質找礦工作,先後任吉林省地質局總工程師、地質礦産部儲量司司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現任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辦公室總工程師、全國礦産資源潛力評價辦公室總工程師、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中科院礦産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成礦規律研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兼任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屆全國地層委員會副主任。
長期從事固體礦産預測方法理論、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礦産資源評價等方麵的研究,在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中,探明中型以上規模礦床183處,取得瞭找礦的突破。以首作者齣版《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總論)》、《固體礦産預測評價方法技術》等專著4部,發錶《金屬礦床深部找礦中的地質研究》等學術論文20餘篇,創建瞭《礦床模型綜閤地質信息預測技術》和《三位一體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
2001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002年獲國土資源科技二等奬、2004年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2005年獲第九屆李四光地質科學奬、2006年獲國土資源科技一等奬、2009年獲國土科技一等奬等。
前言/ I
第一章沉積作用有關礦床/1
第一節砂岩型銅礦床/ 1
第二節砂岩型鈾礦床/28
第三節碳酸鹽岩容礦的非岩漿後生熱液型鉛鋅礦床/41
附錄:砂岩型鉛鋅礦床/70
第四節黑色頁岩型鎳鉬釩多金屬礦床/72
第五節海底噴流沉積型鉛鋅礦床/83
參考文獻/102
第二章火山作用有關礦床/112
第一節海洋火山岩型銅鉛鋅礦床/112
附錄:海相火山岩型鐵(錳)礦床/145
第二節陸相火山岩型鐵礦床/150
第三節陸相火山熱液行金、銀、鉛鋅和銅礦床/174
參考文獻/217
第三章侵入岩漿作用有關礦床/234
第一節岩漿型鉻鐵礦礦床/234
第二節岩漿型銅鎳硫化物礦床/253
第三節岩漿型釩鈦磁鐵礦礦床/274
第四節花崗岩型稀有稀土礦床/294
附錄:偉晶岩型稀有稀土礦床/313
第五節接觸交代型鐵銅鉛鋅礦床/319
附錄:岩漿熱液脈型鉛鋅礦床/353
第六節斑岩型銅礦床/356
第七節斑岩型鉬礦床/406
第八節岩漿熱液型锡鎢多金屬礦床/444
附錄:Au-Sb-W型礦床/474
第九節中低溫岩漿熱液型金礦床/481
參考文獻/525
第四章變質作用及其他有關礦床/551
第一節沉積變質型鐵礦/551
第二節後生熱液型鈾礦床/569
附錄:岩漿作用有關鈾礦床/588
參考文獻/590
結語/593
陸相砂岩型銅礦床“三位一體”成礦規律概括如下圖,即:通過特定的岩性/岩相組閤,確定勘查區的找礦方嚮;通過褶皺/斷裂與“隱蔽構造”成礦結構麵,控製綫狀蝕變體和脈狀礦體的時空分布;成礦結構麵判斷礦體的空間位置和産狀;pH—Eh、分化性構造結構麵的組閤製約礦物組閤分帶特徵。因此,淺—紫交互帶、礦物與元素組和分帶特徵是判斷礦體存在的成礦流體作用標誌。
……
剛翻完這本《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各論》,說實話,它給我帶來的,與其說是知識的衝擊,不如說是一種久違的、沉靜的思考。我本來對地質找礦這個領域接觸不多,算是半個外行,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恰恰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它不像那種一開始就拋齣晦澀概念的學術專著,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礎的勘查理念講起,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地質學傢,坐在爐火旁,娓娓道來他多年在野外摸爬滾打的體會。書中對地質勘查各個環節的描述,非常細緻入微,從區域地質背景的分析,到地球化學、物探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再到三維建模的直觀展現,都寫得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尤其是一些案例分析,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具體數值和圖錶,但那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那種對復雜地質現象抽絲剝繭的嚴謹態度,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教會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在不同的條件下,“如何靈活運用”。讀完後,我對地質勘查工作有瞭更立體、更具象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挖地三尺”,而是充滿瞭科學、智慧和一絲浪漫的探索精神。
評分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書,畢竟“理論與方法”這幾個字眼,聽起來就讓人頭大。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反而帶有一種故事性。它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列舉公式和定理,而是將抽象的理論融入到具體的勘查實踐中,仿佛跟隨作者一同穿越在祖國的韆山萬水之間。書中對一些關鍵勘查技術,例如遙感影像解譯、磁力勘探、重力勘探等,都有非常生動的描述,不僅僅是介紹其原理,更重要的是強調瞭它們在實際找礦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與其他方法協同作用。尤其是一些關於“異常識彆”和“模型建立”的章節,讓我體會到瞭地質學傢們的智慧和經驗積纍。他們如何從紛繁復雜的地質信息中捕捉到一絲微弱的“信號”,如何構建模型來預測礦體的存在,這其中的過程,充滿瞭挑戰和創造力。雖然我對地質專業術語的掌握程度有限,但作者的講解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總能找到一個切入點,理解其核心思想。這本書,更像是一堂精彩的“地質探秘課”,讓我看到瞭科學的魅力,以及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
評分閱讀《勘查區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各論》的過程,仿佛是一次對礦産資源“生命周期”的深度探訪。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這些理論與無數次的野外實踐相結閤,勾勒齣瞭從宏觀的區域地質背景分析,到微觀的單礦物成分判彆,再到最終的預測模型構建的全過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成礦有利條件綜閤評價”的章節,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各種因素疊加,而是強調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製約和協同作用,這纔是真正體現瞭地質工作的復雜性和科學性。作者在描述各種勘查技術時,也做到瞭點麵結閤,既有對其原理的簡要介紹,更有對其在實際應用中優劣勢的分析,以及與其他技術的配閤方式。這本書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地質勘查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動,更是一項需要綜閤運用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學科知識,並結閤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纔能完成的創造性活動。它讓我對這個行業的專業性和嚴謹性,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和內容,可以說給我帶來瞭一次非常“接地氣”的學習體驗。我之前一直覺得地質找礦是個高深莫測的領域,但這本書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非常注重實際操作層麵,把很多復雜的概念都拆解得很細緻,而且用瞭大量圖例和錶格來輔助說明。我尤其喜歡它在分析不同類型礦産資源勘查方法時的詳略得當。比如,在講到與成礦密切相關的構造分析時,它不隻是泛泛而談,而是詳細介紹瞭各種構造樣式如何影響礦産的形成和分布,以及如何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和鑽探揭示這些構造。還有在討論地球化學勘查時,它不僅說明瞭元素地球化學異常的形成機製,還列舉瞭不同指示性元素在不同礦種勘查中的應用實例,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有指導意義。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理論高度,又能落到實處,讓人讀起來不至於感到虛幻,而是能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個勘查環節都是環環相扣,都有其科學的依據和方法。感覺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指南,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建立起對整個勘查過程的係統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各論”部分,確實展現瞭作者在不同礦産勘查領域的深厚功底。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簡單地將各種礦産的找礦方法羅列齣來,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礦床類型其獨特的成礦規律和勘查標誌。比如,在講述斑岩銅礦的找礦策略時,書中詳細闡述瞭岩漿活動、火山活動與成礦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蝕變帶、岩體接觸帶等來圈定有利勘查區。再比如,提到脈狀金礦的預測,它又會聚焦於斷裂構造、岩性界麵等控製因素,並介紹瞭相應的物化探方法。這種針對性極強的分析,讓我深刻理解到,找礦預測絕非一成不變的套路,而是需要根據具體的礦床類型,選擇最閤適的理論和技術。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經典的找礦案例,這些案例的分析,不僅僅是展示瞭成功的經驗,更重要的是揭示瞭在每一個成功背後,付齣的艱辛努力和巧妙的科學判斷。讀完之後,我對不同礦産的成礦特點和勘查思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對於理解地質工作者的思考方式非常有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