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育苗技术系列--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繁育与栽培

园林育苗技术系列--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繁育与栽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霍书新 编
图书标签:
  • 园林育苗
  • 苗木繁育
  • 观赏苗木
  • 园林绿化
  • 植物栽培
  • 园艺技术
  • 育苗技术
  • 苗圃管理
  • 绿化工程
  • 园林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626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035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园林育苗技术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8
字数:37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园林栽培技术人员、园林企业主、园林绿化工人阅读。
全书语言简洁,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各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繁育与栽培实用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就目前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常见的园林绿化苗木的育苗、苗圃的建立与管理、生产现状及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苗圃地的规划与建立、选择和布局、园林绿化苗木的传统繁殖育苗技术以及育苗新技术、园林绿化苗木的出圃与质量评价、园林绿化苗木的整形修剪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做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北方常见的26种观赏乔木、24种观赏灌木和6种观赏藤木的树种简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全书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园林栽培技术人员、园林企业主、园林绿化工人阅读。

作者简介

霍书新,河北北方学院,教授,中国果树学会会员,河北省果树学会理事,张家口市果树学会副理事长。承担《果树栽培学》、《草坪学》《果树专题讲座》、《园艺植物种苗繁殖》课程的理论及实验实习任务。主持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并获奖, 编写内编教材《果树学概论》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的分类与特点1
一、观赏苗木的种类1
二、观赏苗木的特点8
第二节观赏苗木种苗培育现状和市场前景10
一、观赏苗木种苗培育生产历史及现状10
二、观赏苗木种苗培育市场前景11
总论
第一章观赏苗木苗圃地的选择与建立
第一节苗圃地的种类和特点14
一、苗圃地的概念及任务14
二、园林苗圃的特点15
三、园林苗圃的分类16
第二节苗圃地的规划布局和选择22
一、苗圃的合理布局22
二、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23
三、园林苗圃地的面积计算25
第三节苗圃地的建立与规划设计27
一、苗圃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27
二、规划设计的内容28
三、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35
四、园林苗圃的建立37
第二章实生苗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第一节种子的成熟与采收40
一、种子的成熟40
二、种子的采收43
第二节种子的寿命及储藏44
一、种子的寿命44
二、种子的储藏47
第三节种子的品质检验49
一、抽样49
二、种子物理性质检验50
三、种子发芽力检验51
四、种子生活力检验52
第四节种子的休眠及催芽53
一、种子的休眠53
二、种子催芽54
第五节播种繁殖57
一、播前种子和土壤处理57
二、播种季节59
三、播种方法60
四、播种工序61
五、苗木密度与播种量计算64
第六节苗期的抚育管理66
一、降温66
二、间苗66
三、补苗66
四、幼苗移植66
五、中耕与除草67
六、灌溉与排水67
七、施肥70
八、病虫害防治70
第三章扦插苗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第一节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71
一、扦插生根机理71
二、扦插生根类型71
三、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73
第二节扦插处理措施和扦插繁殖79
一、插穗生根处理措施79
二、扦插时间83
三、硬枝扦插84
四、嫩枝扦插84
五、根插85
六、叶插86
七、扦插苗的管理87
第四章嫁接苗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第一节嫁接繁殖的理论基础88
一、什么是嫁接繁殖88
二、嫁接繁殖的作用和特点89
三、嫁接繁殖的原理91
四、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92
第二节嫁接繁殖技术95
一、砧穗的选择与储藏95
二、砧穗的相互影响和作用98
三、嫁接时期99
四、嫁接前的准备工作100
五、嫁接方法101
六、嫁接苗的管理106
第五章其他育苗繁殖方法简介
第一节分株繁殖108
一、分株时间108
二、分株方法108
第二节压条繁殖109
一、压条繁殖的定义109
二、压条时期110
三、压条方法110
四、压条繁殖苗后期管理113
第六章观赏苗木培育新技术
第一节保护地育苗115
一、保护地育苗概况115
二、保护地育苗的意义116
三、保护地育苗的特点116
四、保护地育苗的类型117
五、保护地环境调控技术118
第二节组织培养121
一、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特点121
二、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122
三、组织培养所需仪器药品123
四、组织培养培养基的构成128
五、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129
六、组织培养的程序131
七、组织培养的应用132
第三节容器育苗135
一、什么是容器育苗135
二、容器育苗的特点136
三、育苗容器136
四、育苗基质138
五、容器育苗技术140
第四节无土栽培育苗技术143
一、什么是无土栽培143
二、无土栽培的特点143
三、无土栽培的分类144
四、无土栽培应具备的条件144
五、无土栽培技术146
第七章观赏苗木的出圃与质量评价
第一节观赏苗木的出圃152
一、观赏苗木出圃前的调查152
二、苗木年龄的表示方法153
三、观赏苗木的出圃154
第二节观赏苗木出圃的质量评价157
一、观赏苗木出圃的形态指标158
二、观赏苗圃出圃的生理指标159
第三节观赏苗木的分级、包装和运输160
一、观赏苗木的分级与统计160
二、观赏苗木的检验检疫161
三、观赏苗木的消毒162
四、观赏苗木的储藏和假植162
五、观赏苗木的包装及运输163
第八章观赏苗木的整形修剪
第一节观赏苗木整形修剪的相关知识167
一、什么是整形修剪167
二、整形修剪的目的167
三、整形修剪的意义168
四、整形修剪的时间168
五、观赏苗木整形修剪的方法168
六、修剪技术172
第二节常见的观赏苗木树形173
一、观赏苗木的形态美174
二、常见观赏苗木的整形方式177
第九章观赏苗木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观赏苗木的病害虫及其防治181
一、什么是病虫害防治181
二、观赏苗木常见病害症状及危害181
三、观赏苗木常见虫害及症状186
四、观赏苗木病虫害的防治190
第二节观赏苗木的杂草及防治193
一、实行化学除草的概况193
二、化学除草的发展趋势194
三、杂草的特性及危害195
各论
第十章常见观赏苗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第一节常见观赏乔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200
一、雪松200
二、白皮松203
三、油松206
四、侧柏211
五、圆柏214
六、广玉兰219
七、白玉兰223
八、香樟225
九、银杏228
十、金钱松234
十一、二球悬铃木238
十二、梅花242
十三、桃246
十四、樱花251
十五、槐254
十六、栾树258
十七、西府海棠263
十八、合欢267
十九、三角槭270
二十、五角槭274
二十一、香椿277
二十二、臭椿280
二十三、榆树283
二十四、橡皮树286
二十五、鹅掌楸291
二十六、碧桃294
第二节常见观赏灌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299
一、大叶黄杨299
二、小叶黄杨302
三、丁香305
四、连翘310
五、杜鹃花314
六、接骨木320
七、鹅掌柴324
八、夹竹桃326
九、牡丹330
十、月季337
十一、珍珠梅343
十二、木槿346
十三、扶桑350
十四、非洲茉莉353
十五、紫叶小檗356
十六、米兰359
十七、胡颓子362
十八、南天竹364
十九、榆叶梅367
二十、锦带花371
二十一、天目琼花375
二十二、风箱果378
二十三、黄栌381
二十四、沙地柏383
第三节常见观赏藤木的繁殖与栽培技术386
一、金银花386
二、爬山虎389
三、葡萄393
四、紫藤398
五、凌霄花401
六、南蛇藤403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园林观赏苗木以其优美的姿态、 漂亮的色彩以及所蕴含的意境构成城市园林景观的必要元素,它们可以绿化环境、美化环境、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观赏苗木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园林苗圃随之涌现,对初从事园林观赏苗木栽培的苗圃管理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来说,缺乏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参考资料,为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就目前我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常见的园林绿化苗木的育苗、苗圃的建立与管理、生产现状及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作了详细介绍。首先综述了园林绿化中育苗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现状,接着介绍了苗圃地的规划与建立、选择和布局,园林绿化苗木的传统繁殖育苗技术以及育苗新技术,园林绿化苗木的出圃与质量评价,园林绿化苗木的整形修剪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北方常见的26种观赏乔木、24种观赏灌木和6种观赏藤木,内容主要包含树种简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完整,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图片丰富,一目了然。
本书各类配图近600幅,内容以口语化为主、技术实用、表达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适合苗圃管理者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各级各类高职高专学生阅读、参考。
书中如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园林育苗技术系列——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繁育与栽培》图书简介 概述: 本书系“园林育苗技术系列”中的一本,聚焦于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的繁育与栽培,旨在为从事园林苗木生产、经营、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各类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以及广大园林爱好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权威的专业技术指导。本书内容涵盖了观赏苗木繁育的多种技术手段,从传统的人工繁殖到现代的组培技术,从实用的嫁接、扦插到精细的播种、分株,均有详尽的阐述。同时,本书也深入探讨了观赏苗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栽培管理要点,包括土壤选择、水分管理、养分供给、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等,力求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内容要点详述: 一、 观赏苗木繁育技术 本书将观赏苗木的繁育技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的苗木特性,详细介绍了各类繁育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关键点以及优缺点。 有性繁殖: 种子繁殖: 种子采集与处理: 详细介绍了不同观赏苗木种子的采集时间、方法、贮藏条件(如层积、沙藏、低温干燥等),以及必要的种子预处理措施(如打破休眠、消毒、浸种催芽等)。例如,针对一些需要砂藏的针叶树种子,会详尽说明砂层厚度、湿度控制、温度要求等。 播种技术: 涵盖了不同的播种方式(如撒播、条播、点播),播种基质的选择与配制(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比例),播种深度、密度,以及播后管理(如覆盖、保湿、保温、遮荫)。对于一些幼苗期比较敏感的物种,会特别强调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出苗与幼苗管理: 详细介绍了幼苗出土后的管理要点,包括间苗、定苗、除草、浇水、施肥(尤其强调缓释肥的应用)、病虫害的早期防治等。会针对不同幼苗的生长习性,提出差异化的管理方案。 杂交育种: 简要介绍了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观赏苗木选育中的应用前景。 无性繁殖: 扦插繁殖: 插穗选择与采集: 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插穗(如嫩枝插、半木质化枝插、木质化枝插)的选择标准、采集时间、长度、形状,以及插穗的基部处理(如生根剂涂抹)。会根据不同物种,提供具体的插穗类型和处理建议。 扦插基质: 推荐并分析了各类扦插基质(如河沙、蛭石、珍珠岩、草炭土、椰糠等)的性能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理想的基质配方。 扦插方法: 详细介绍了直插法、斜插法、埋插法等扦插方式,插穗的插入深度、角度、密度,以及扦插后的管理(如湿度、温度、光照、通风、病虫害防治)。会特别强调高湿环境的维持和病原菌的预防。 生根管理: 介绍利用喷雾系统、加温设备、遮荫等手段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以及生根后的炼苗和移栽方法。 嫁接繁殖: 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详细介绍了不同观赏苗木的砧木选择原则,以及与砧木亲和力强的接穗类型、采集与贮藏方法。会针对一些特殊的嫁接需求,提供多样的砧木选择方案。 嫁接时期与方法: 详细阐述了芽接、枝接(如劈接、腹接、舌接、靠接)等常用嫁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工具使用、接口处理(如绑缚材料、伤口愈合剂),以及不同时期嫁接的适宜性。例如,会详细说明唇形科植物芽接的要点,或者针叶树枝接的技巧。 嫁接苗管理: 介绍嫁接后对嫁接部位的检查、绑缚物的调整、伤口愈合的促进,以及愈合后的去萌、摘心、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压条繁殖: 压条类型: 详细介绍了高压法(空中压条)、低压法(埋条压条、环剥压条)的原理、操作流程、适宜时期、以及不同植物的适用性。会提供针对不同植物的压条基质和愈合促进剂的应用建议。 生根与分离: 讲解了压条生根后的判断方法,以及生根后安全分离、移栽的管理要点。 分株繁殖: 分株时机与方法: 详细介绍了适合分株繁殖的观赏苗木种类,以及分株的最佳时机(通常是休眠期),分株工具的选择,以及如何将母株小心分成若干带有根系的新株。 分株苗管理: 介绍了分株后新株的栽植、浇水、遮荫、防寒等措施,以确保其成活。 组培快繁技术(微体繁殖): 原理与应用: 简要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以及在观赏苗木大规模、快速繁殖方面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培养基配制与操作: 详细介绍了无菌操作技术、各种培养基的组成(如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激素的种类与浓度配比,以及诱导愈伤组织、芽增殖、根诱导等不同培养阶段的操作要点。 炼苗与移栽: 重点介绍了组培苗出瓶后的炼苗过程,包括湿度、光照、温度的逐步调整,以及炼苗成功后安全移栽的技术。 二、 观赏苗木栽培管理 本书将观赏苗木的栽培管理分为苗期管理、生长季管理和越冬管理,并从各个方面进行细致阐述。 苗期管理: 选址与苗床建设: 强调根据观赏苗木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育苗地块,并详细介绍了苗床的建造方式(如平床、高床、温室苗床),以及土壤的改良与消毒。 土壤与基质: 详细介绍了适合不同观赏苗木的土壤理化性质要求,以及育苗专用基质的配制方法,如营养土、腐殖土、砂质土的比例调整。 水分管理: 讲解了不同苗木种类、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以及浇水方法(如喷灌、滴灌、漫灌)的选择,并强调了控制浇水量和频率的重要性,避免积水或干旱。 养分管理: 介绍了苗期施肥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基肥、追肥的种类(如腐熟有机肥、化肥)、用量、施肥时期和方式,以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会提及不同苗木对氮、磷、钾等元素的不同需求。 光照与温度管理: 强调了根据不同苗木对光照的喜好,进行遮荫或增加光照的措施,以及通过温室、地膜、防寒棚等控制温度,满足苗木生长所需。 病虫害防治: 详细介绍了苗期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包括其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合理选用农药,注意用量和时期)。 生长季管理: 移栽管理: 移栽时机: 详细介绍了适宜移栽观赏苗木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以及不同苗木的移栽最佳时期。 移栽准备: 讲解了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如浇水、蘸泥浆,以及移栽前的修剪。 栽植技术: 详细介绍了栽植的穴位大小、深度、回土、踏实、浇定根水等关键环节,以及如何保证苗木根系舒展。 移栽后管理: 强调了移栽后初期遮荫、保湿、防风、防旱、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水分管理: 深入阐述了不同生长阶段观赏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苗木长势来调整浇水策略。 养分管理: 讲解了生长季施肥的重点,包括速效肥料的施用、营养液的应用,以及根据苗木长势进行针对性施肥。会强调不同苗木对肥料的响应差异。 修剪与整形: 修剪目的: 阐述了修剪在促进分枝、控制树形、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开花结果、去除病弱枝等方面的作用。 修剪类型: 详细介绍了疏剪、短截、回缩、抹芽、摘心等不同修剪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整形技巧: 针对观赏苗木的观赏特性,介绍了培养自然式、规则式(如球形、锥形)等不同树形的技术,以及利用攀缘、嫁接等手段进行艺术造型的方法。 病虫害综合防治: 常见病害: 详细介绍了叶斑病、锈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常见病害的识别、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强调预防为主。 常见虫害: 详细介绍了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卷叶蛾等常见虫害的识别、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的配合使用。 药剂选用与施用: 强调科学合理选用农药,掌握最佳施药时期、浓度和方法,并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 介绍了利用病虫害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预警病虫害的发生,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越冬管理: 防寒措施: 详细介绍了不同耐寒等级观赏苗木的防寒方法,如培土、覆盖(地膜、稻草、秸秆)、搭建防寒棚、包裹树干等,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苗木的差异化防寒策略。 病虫害防治: 强调越冬期病虫害的防治,如清除越冬虫源、清除病叶落果等。 水分管理: 介绍了越冬前、越冬期和早春浇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时浇水。 三、 观赏苗木的品质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本书还将简要介绍观赏苗木的品质改良(如改善花色、花期、抗性等)以及利用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选育观赏苗木新品种的途径与发展趋势。 目标读者: 本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适用于园林绿化企业、苗圃、花卉生产企业、城市绿化部门、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园林工程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观赏苗木研究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园林、风景园林、植物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广大热爱园林植物、希望在家中或社区种植和养护观赏苗木的园艺爱好者。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 涵盖了从繁育到栽培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 实用性高: 侧重于实际操作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科学性足: 依据最新的园林科学研究成果,内容严谨。 图文并茂: 配备了大量清晰的实物图片和操作图示,便于理解。 可操作性强: 针对不同观赏苗木的特性,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观赏苗木繁育的关键技术,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学会科学有效的栽培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观赏苗木的产量和品质,为打造绿色、美丽的人居环境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材料的更新速度上,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完全没有老旧技术书籍的滞后感。它显然是紧跟当前园林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智慧农业”在苗木繁育中的应用部分,书里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苗圃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甚至提到了最新的无人机巡检技术在病虫害早期识别中的潜力。这表明作者并非固守传统,而是积极拥抱变革。在介绍一些传统技术时,比如嫁接和组培,它也没有停留在上世纪的通用方法,而是引入了近年来在提高成活率和缩短周期方面取得突破的新型介质和激素配比方案。这种紧跟时代脉搏的能力,是评价一本技术书籍生命力的关键指标。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从业者来说,拥有这样一本与时俱进的工具书,无疑是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它成功地架起了学术研究与实际生产之间的桥梁,让前沿技术不再遥不可及。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简直是艺术品,拿在手里就让人爱不释手。油墨的香味混杂着纸张的质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视觉和触觉的盛宴。封面设计大胆而富有创意,用色大胆却不失典雅,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眼球。内页的布局更是匠心独运,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的可读性,又让画面有了呼吸的空间。尤其是那些高清的彩图,细节处理得极为精妙,无论是花卉的纹理、叶片的脉络,还是树木的姿态,都呈现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透过纸面触摸到真实的植物。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图文编排上花了大量心思,每一张图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文字内容的有力补充和深化,让那些抽象的术语和复杂的流程变得直观易懂。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非常高,坚固耐用,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书页上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制作工艺上的精良程度,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知识价值,称得上是园艺书籍中的典范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做到了令人惊叹的清晰易懂。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最简洁的文字阐述最复杂的技术要点。我之前阅读过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常常被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绕口的句式弄得晕头转向,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行文流畅,逻辑性极强,每一个章节的衔接都自然过渡,仿佛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面对面交流。更妙的是,它并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作者的实践感悟和经验之谈,让文字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比如在讲述某一特定病虫害的防治时,作者会分享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差点翻车”的教训,这种真实感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点,不会感到压力巨大。这种将深度知识用浅显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是真正的大师手笔,值得所有园林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效仿。

评分

翻开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战性”极强,完全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手册。它更像是一本放在工具箱里的操作指南,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直接应用到田间地头的“干货”。从苗木的选种标准,到扦插的最佳时间窗口,再到不同气候带的覆土厚度要求,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具体、量化的参数和步骤。特别是关于“反季节育苗”的那几章,介绍的温控、湿度调控的具体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这对于追求高效率和高成活率的专业苗圃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我对比了手头其他几本更偏向理论研究的著作,它们更多关注的是植物的分子机制或生态学意义,但这本书却专注于“如何成功地把它种出来、养得活、长得好”。它没有回避任何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陷阱,反而把这些“坑”一一标注出来,并提供了成熟的应对策略。这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个可靠的“避坑宝典”,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实践成功率。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宏大且细致,体现了作者在园林育苗领域深厚的积累和广阔的视野。它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物种介绍上,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从种子到景观”的闭环系统。它涵盖了从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到组织培养的实验室技术,再到露天大田的规模化生产管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环境适应性”的探讨尤为深入。他没有把所有苗木都放在一个标准模型下讨论,而是针对不同生态区、不同市场需求的苗木,给出了差异化的栽培方案。比如,在描述耐涝性苗木的培育时,他详述了如何通过控制水分胁迫来提升其根系的抗逆性;而在讲述抗旱观赏苗木时,则侧重于土壤改良和叶面保护剂的使用。这种“因材施教”的编排逻辑,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快速找到最匹配的解决方案,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模式,远超出一本普通的技术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综合性的“育苗百科全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