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育苗技術係列--園林綠化觀賞苗木繁育與栽培

園林育苗技術係列--園林綠化觀賞苗木繁育與栽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霍書新 編
圖書標籤:
  • 園林育苗
  • 苗木繁育
  • 觀賞苗木
  • 園林綠化
  • 植物栽培
  • 園藝技術
  • 育苗技術
  • 苗圃管理
  • 綠化工程
  • 園林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6261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035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園林育苗技術係列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8
字數:37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園林栽培技術人員、園林企業主、園林綠化工人閱讀。
全書語言簡潔,圖文並茂,詳細介紹瞭目前流行的各種園林綠化苗木的繁育與栽培實用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就目前我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常見的園林綠化苗木的育苗、苗圃的建立與管理、生産現狀及生産中的關鍵問題做瞭詳細的介紹。對苗圃地的規劃與建立、選擇和布局、園林綠化苗木的傳統繁殖育苗技術以及育苗新技術、園林綠化苗木的齣圃與質量評價、園林綠化苗木的整形修剪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做瞭介紹,並詳細介紹瞭北方常見的26種觀賞喬木、24種觀賞灌木和6種觀賞藤木的樹種簡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全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圖文並茂,適閤園林栽培技術人員、園林企業主、園林綠化工人閱讀。

作者簡介

霍書新,河北北方學院,教授,中國果樹學會會員,河北省果樹學會理事,張傢口市果樹學會副理事長。承擔《果樹栽培學》、《草坪學》《果樹專題講座》、《園藝植物種苗繁殖》課程的理論及實驗實習任務。主持多項省市科研項目並獲奬, 編寫內編教材《果樹學概論》一部,發錶學術論文2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節園林綠化觀賞苗木的分類與特點1
一、觀賞苗木的種類1
二、觀賞苗木的特點8
第二節觀賞苗木種苗培育現狀和市場前景10
一、觀賞苗木種苗培育生産曆史及現狀10
二、觀賞苗木種苗培育市場前景11
總論
第一章觀賞苗木苗圃地的選擇與建立
第一節苗圃地的種類和特點14
一、苗圃地的概念及任務14
二、園林苗圃的特點15
三、園林苗圃的分類16
第二節苗圃地的規劃布局和選擇22
一、苗圃的閤理布局22
二、園林苗圃用地的選擇23
三、園林苗圃地的麵積計算25
第三節苗圃地的建立與規劃設計27
一、苗圃規劃設計的前期工作27
二、規劃設計的內容28
三、苗圃設計圖的繪製和設計說明書的編寫35
四、園林苗圃的建立37
第二章實生苗的繁殖與栽培技術
第一節種子的成熟與采收40
一、種子的成熟40
二、種子的采收43
第二節種子的壽命及儲藏44
一、種子的壽命44
二、種子的儲藏47
第三節種子的品質檢驗49
一、抽樣49
二、種子物理性質檢驗50
三、種子發芽力檢驗51
四、種子生活力檢驗52
第四節種子的休眠及催芽53
一、種子的休眠53
二、種子催芽54
第五節播種繁殖57
一、播前種子和土壤處理57
二、播種季節59
三、播種方法60
四、播種工序61
五、苗木密度與播種量計算64
第六節苗期的撫育管理66
一、降溫66
二、間苗66
三、補苗66
四、幼苗移植66
五、中耕與除草67
六、灌溉與排水67
七、施肥70
八、病蟲害防治70
第三章扡插苗的繁殖與栽培技術
第一節扡插繁殖的生理基礎71
一、扡插生根機理71
二、扡插生根類型71
三、影響扡插成活的因素73
第二節扡插處理措施和扡插繁殖79
一、插穗生根處理措施79
二、扡插時間83
三、硬枝扡插84
四、嫩枝扡插84
五、根插85
六、葉插86
七、扡插苗的管理87
第四章嫁接苗的繁殖與栽培技術
第一節嫁接繁殖的理論基礎88
一、什麼是嫁接繁殖88
二、嫁接繁殖的作用和特點89
三、嫁接繁殖的原理91
四、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92
第二節嫁接繁殖技術95
一、砧穗的選擇與儲藏95
二、砧穗的相互影響和作用98
三、嫁接時期99
四、嫁接前的準備工作100
五、嫁接方法101
六、嫁接苗的管理106
第五章其他育苗繁殖方法簡介
第一節分株繁殖108
一、分株時間108
二、分株方法108
第二節壓條繁殖109
一、壓條繁殖的定義109
二、壓條時期110
三、壓條方法110
四、壓條繁殖苗後期管理113
第六章觀賞苗木培育新技術
第一節保護地育苗115
一、保護地育苗概況115
二、保護地育苗的意義116
三、保護地育苗的特點116
四、保護地育苗的類型117
五、保護地環境調控技術118
第二節組織培養121
一、組織培養的概念及特點121
二、組織培養實驗室的構建122
三、組織培養所需儀器藥品123
四、組織培養培養基的構成128
五、組織培養培養基的配製129
六、組織培養的程序131
七、組織培養的應用132
第三節容器育苗135
一、什麼是容器育苗135
二、容器育苗的特點136
三、育苗容器136
四、育苗基質138
五、容器育苗技術140
第四節無土栽培育苗技術143
一、什麼是無土栽培143
二、無土栽培的特點143
三、無土栽培的分類144
四、無土栽培應具備的條件144
五、無土栽培技術146
第七章觀賞苗木的齣圃與質量評價
第一節觀賞苗木的齣圃152
一、觀賞苗木齣圃前的調查152
二、苗木年齡的錶示方法153
三、觀賞苗木的齣圃154
第二節觀賞苗木齣圃的質量評價157
一、觀賞苗木齣圃的形態指標158
二、觀賞苗圃齣圃的生理指標159
第三節觀賞苗木的分級、包裝和運輸160
一、觀賞苗木的分級與統計160
二、觀賞苗木的檢驗檢疫161
三、觀賞苗木的消毒162
四、觀賞苗木的儲藏和假植162
五、觀賞苗木的包裝及運輸163
第八章觀賞苗木的整形修剪
第一節觀賞苗木整形修剪的相關知識167
一、什麼是整形修剪167
二、整形修剪的目的167
三、整形修剪的意義168
四、整形修剪的時間168
五、觀賞苗木整形修剪的方法168
六、修剪技術172
第二節常見的觀賞苗木樹形173
一、觀賞苗木的形態美174
二、常見觀賞苗木的整形方式177
第九章觀賞苗木的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第一節觀賞苗木的病害蟲及其防治181
一、什麼是病蟲害防治181
二、觀賞苗木常見病害癥狀及危害181
三、觀賞苗木常見蟲害及癥狀186
四、觀賞苗木病蟲害的防治190
第二節觀賞苗木的雜草及防治193
一、實行化學除草的概況193
二、化學除草的發展趨勢194
三、雜草的特性及危害195
各論
第十章常見觀賞苗木的繁殖與栽培技術
第一節常見觀賞喬木的繁殖與栽培技術200
一、雪鬆200
二、白皮鬆203
三、油鬆206
四、側柏211
五、圓柏214
六、廣玉蘭219
七、白玉蘭223
八、香樟225
九、銀杏228
十、金錢鬆234
十一、二球懸鈴木238
十二、梅花242
十三、桃246
十四、櫻花251
十五、槐254
十六、欒樹258
十七、西府海棠263
十八、閤歡267
十九、三角槭270
二十、五角槭274
二十一、香椿277
二十二、臭椿280
二十三、榆樹283
二十四、橡皮樹286
二十五、鵝掌楸291
二十六、碧桃294
第二節常見觀賞灌木的繁殖與栽培技術299
一、大葉黃楊299
二、小葉黃楊302
三、丁香305
四、連翹310
五、杜鵑花314
六、接骨木320
七、鵝掌柴324
八、夾竹桃326
九、牡丹330
十、月季337
十一、珍珠梅343
十二、木槿346
十三、扶桑350
十四、非洲茉莉353
十五、紫葉小檗356
十六、米蘭359
十七、鬍頹子362
十八、南天竹364
十九、榆葉梅367
二十、錦帶花371
二十一、天目瓊花375
二十二、風箱果378
二十三、黃櫨381
二十四、沙地柏383
第三節常見觀賞藤木的繁殖與栽培技術386
一、金銀花386
二、爬山虎389
三、葡萄393
四、紫藤398
五、淩霄花401
六、南蛇藤403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園林觀賞苗木以其優美的姿態、 漂亮的色彩以及所蘊含的意境構成城市園林景觀的必要元素,它們可以綠化環境、美化環境、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等。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觀賞苗木也已經成為我國城鎮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各類園林苗圃隨之湧現,對初從事園林觀賞苗木栽培的苗圃管理者及相關從業人員來說,缺乏相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參考資料,為此,我們編寫瞭此書。
本書就目前我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常見的園林綠化苗木的育苗、苗圃的建立與管理、生産現狀及生産中的關鍵問題作瞭詳細介紹。首先綜述瞭園林綠化中育苗的現實意義和社會現狀,接著介紹瞭苗圃地的規劃與建立、選擇和布局,園林綠化苗木的傳統繁殖育苗技術以及育苗新技術,園林綠化苗木的齣圃與質量評價,園林綠化苗木的整形修剪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內容;詳細介紹瞭北方常見的26種觀賞喬木、24種觀賞灌木和6種觀賞藤木,內容主要包含樹種簡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內容完整,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圖片豐富,一目瞭然。
本書各類配圖近600幅,內容以口語化為主、技術實用、錶達清晰、通俗易懂、圖文並茂,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可讀性,適閤苗圃管理者及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各級各類高職高專學生閱讀、參考。
書中如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園林育苗技術係列——園林綠化觀賞苗木繁育與栽培》圖書簡介 概述: 本書係“園林育苗技術係列”中的一本,聚焦於園林綠化觀賞苗木的繁育與栽培,旨在為從事園林苗木生産、經營、設計、施工及養護的各類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大中專院校師生以及廣大園林愛好者提供一套係統、實用、權威的專業技術指導。本書內容涵蓋瞭觀賞苗木繁育的多種技術手段,從傳統的人工繁殖到現代的組培技術,從實用的嫁接、扡插到精細的播種、分株,均有詳盡的闡述。同時,本書也深入探討瞭觀賞苗木在不同生長階段的栽培管理要點,包括土壤選擇、水分管理、養分供給、病蟲害防治、修剪整形等,力求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技術解決方案。 內容要點詳述: 一、 觀賞苗木繁育技術 本書將觀賞苗木的繁育技術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大類,並針對不同類彆的苗木特性,詳細介紹瞭各類繁育技術的原理、操作步驟、關鍵點以及優缺點。 有性繁殖: 種子繁殖: 種子采集與處理: 詳細介紹瞭不同觀賞苗木種子的采集時間、方法、貯藏條件(如層積、沙藏、低溫乾燥等),以及必要的種子預處理措施(如打破休眠、消毒、浸種催芽等)。例如,針對一些需要砂藏的針葉樹種子,會詳盡說明砂層厚度、濕度控製、溫度要求等。 播種技術: 涵蓋瞭不同的播種方式(如撒播、條播、點播),播種基質的選擇與配製(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的比例),播種深度、密度,以及播後管理(如覆蓋、保濕、保溫、遮蔭)。對於一些幼苗期比較敏感的物種,會特彆強調溫度和濕度的精確控製。 齣苗與幼苗管理: 詳細介紹瞭幼苗齣土後的管理要點,包括間苗、定苗、除草、澆水、施肥(尤其強調緩釋肥的應用)、病蟲害的早期防治等。會針對不同幼苗的生長習性,提齣差異化的管理方案。 雜交育種: 簡要介紹瞭利用雜交技術培育新品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觀賞苗木選育中的應用前景。 無性繁殖: 扡插繁殖: 插穗選擇與采集: 詳細講解瞭不同類型插穗(如嫩枝插、半木質化枝插、木質化枝插)的選擇標準、采集時間、長度、形狀,以及插穗的基部處理(如生根劑塗抹)。會根據不同物種,提供具體的插穗類型和處理建議。 扡插基質: 推薦並分析瞭各類扡插基質(如河沙、蛭石、珍珠岩、草炭土、椰糠等)的性能特點、優點和缺點,以及理想的基質配方。 扡插方法: 詳細介紹瞭直插法、斜插法、埋插法等扡插方式,插穗的插入深度、角度、密度,以及扡插後的管理(如濕度、溫度、光照、通風、病蟲害防治)。會特彆強調高濕環境的維持和病原菌的預防。 生根管理: 介紹利用噴霧係統、加溫設備、遮蔭等手段促進插穗生根的技術,以及生根後的煉苗和移栽方法。 嫁接繁殖: 砧木與接穗的選擇: 詳細介紹瞭不同觀賞苗木的砧木選擇原則,以及與砧木親和力強的接穗類型、采集與貯藏方法。會針對一些特殊的嫁接需求,提供多樣的砧木選擇方案。 嫁接時期與方法: 詳細闡述瞭芽接、枝接(如劈接、腹接、舌接、靠接)等常用嫁接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工具使用、接口處理(如綁縛材料、傷口愈閤劑),以及不同時期嫁接的適宜性。例如,會詳細說明唇形科植物芽接的要點,或者針葉樹枝接的技巧。 嫁接苗管理: 介紹嫁接後對嫁接部位的檢查、綁縛物的調整、傷口愈閤的促進,以及愈閤後的去萌、摘心、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壓條繁殖: 壓條類型: 詳細介紹瞭高壓法(空中壓條)、低壓法(埋條壓條、環剝壓條)的原理、操作流程、適宜時期、以及不同植物的適用性。會提供針對不同植物的壓條基質和愈閤促進劑的應用建議。 生根與分離: 講解瞭壓條生根後的判斷方法,以及生根後安全分離、移栽的管理要點。 分株繁殖: 分株時機與方法: 詳細介紹瞭適閤分株繁殖的觀賞苗木種類,以及分株的最佳時機(通常是休眠期),分株工具的選擇,以及如何將母株小心分成若乾帶有根係的新株。 分株苗管理: 介紹瞭分株後新株的栽植、澆水、遮蔭、防寒等措施,以確保其成活。 組培快繁技術(微體繁殖): 原理與應用: 簡要介紹瞭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以及在觀賞苗木大規模、快速繁殖方麵的優勢和應用前景。 培養基配製與操作: 詳細介紹瞭無菌操作技術、各種培養基的組成(如MS培養基、B5培養基等)、激素的種類與濃度配比,以及誘導愈傷組織、芽增殖、根誘導等不同培養階段的操作要點。 煉苗與移栽: 重點介紹瞭組培苗齣瓶後的煉苗過程,包括濕度、光照、溫度的逐步調整,以及煉苗成功後安全移栽的技術。 二、 觀賞苗木栽培管理 本書將觀賞苗木的栽培管理分為苗期管理、生長季管理和越鼕管理,並從各個方麵進行細緻闡述。 苗期管理: 選址與苗床建設: 強調根據觀賞苗木的生長習性選擇適宜的育苗地塊,並詳細介紹瞭苗床的建造方式(如平床、高床、溫室苗床),以及土壤的改良與消毒。 土壤與基質: 詳細介紹瞭適閤不同觀賞苗木的土壤理化性質要求,以及育苗專用基質的配製方法,如營養土、腐殖土、砂質土的比例調整。 水分管理: 講解瞭不同苗木種類、不同生長階段對水分的需求差異,以及澆水方法(如噴灌、滴灌、漫灌)的選擇,並強調瞭控製澆水量和頻率的重要性,避免積水或乾旱。 養分管理: 介紹瞭苗期施肥的原則和方法,包括基肥、追肥的種類(如腐熟有機肥、化肥)、用量、施肥時期和方式,以及微量元素的補充。會提及不同苗木對氮、磷、鉀等元素的不同需求。 光照與溫度管理: 強調瞭根據不同苗木對光照的喜好,進行遮蔭或增加光照的措施,以及通過溫室、地膜、防寒棚等控製溫度,滿足苗木生長所需。 病蟲害防治: 詳細介紹瞭苗期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包括其發生規律、危害癥狀,以及綜閤防治措施,如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閤理選用農藥,注意用量和時期)。 生長季管理: 移栽管理: 移栽時機: 詳細介紹瞭適宜移栽觀賞苗木的季節和天氣條件,以及不同苗木的移栽最佳時期。 移栽準備: 講解瞭苗木起挖前的準備工作,如澆水、蘸泥漿,以及移栽前的修剪。 栽植技術: 詳細介紹瞭栽植的穴位大小、深度、迴土、踏實、澆定根水等關鍵環節,以及如何保證苗木根係舒展。 移栽後管理: 強調瞭移栽後初期遮蔭、保濕、防風、防旱、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水分管理: 深入闡述瞭不同生長階段觀賞苗木對水分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據土壤濕度、天氣情況、苗木長勢來調整澆水策略。 養分管理: 講解瞭生長季施肥的重點,包括速效肥料的施用、營養液的應用,以及根據苗木長勢進行針對性施肥。會強調不同苗木對肥料的響應差異。 修剪與整形: 修剪目的: 闡述瞭修剪在促進分枝、控製樹形、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果、去除病弱枝等方麵的作用。 修剪類型: 詳細介紹瞭疏剪、短截、迴縮、抹芽、摘心等不同修剪方法的原理、適用範圍和操作要點。 整形技巧: 針對觀賞苗木的觀賞特性,介紹瞭培養自然式、規則式(如球形、錐形)等不同樹形的技術,以及利用攀緣、嫁接等手段進行藝術造型的方法。 病蟲害綜閤防治: 常見病害: 詳細介紹瞭葉斑病、銹病、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常見病害的識彆、發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強調預防為主。 常見蟲害: 詳細介紹瞭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天牛、捲葉蛾等常見蟲害的識彆、危害特點和防治方法,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的配閤使用。 藥劑選用與施用: 強調科學閤理選用農藥,掌握最佳施藥時期、濃度和方法,並注意農藥的安全使用和環境保護。 病蟲害的監測與預警: 介紹瞭利用病蟲害監測技術,及時發現和預警病蟲害的發生,為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越鼕管理: 防寒措施: 詳細介紹瞭不同耐寒等級觀賞苗木的防寒方法,如培土、覆蓋(地膜、稻草、秸稈)、搭建防寒棚、包裹樹乾等,以及不同地區和不同苗木的差異化防寒策略。 病蟲害防治: 強調越鼕期病蟲害的防治,如清除越鼕蟲源、清除病葉落果等。 水分管理: 介紹瞭越鼕前、越鼕期和早春澆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據天氣情況進行適時澆水。 三、 觀賞苗木的品質改良與新品種選育 本書還將簡要介紹觀賞苗木的品質改良(如改善花色、花期、抗性等)以及利用生物技術和傳統育種方法選育觀賞苗木新品種的途徑與發展趨勢。 目標讀者: 本書內容豐富、體係完整,適用於園林綠化企業、苗圃、花卉生産企業、城市綠化部門、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園林工程公司等相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從事觀賞苗木研究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園林、風景園林、植物學、農學等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廣大熱愛園林植物、希望在傢中或社區種植和養護觀賞苗木的園藝愛好者。 本書特色: 係統性強: 涵蓋瞭從繁育到栽培管理的整個生命周期。 實用性高: 側重於實際操作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科學性足: 依據最新的園林科學研究成果,內容嚴謹。 圖文並茂: 配備瞭大量清晰的實物圖片和操作圖示,便於理解。 可操作性強: 針對不同觀賞苗木的特性,提供瞭詳細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項。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掌握觀賞苗木繁育的關鍵技術,理解其生長發育規律,學會科學有效的栽培管理方法,從而提高觀賞苗木的産量和品質,為打造綠色、美麗的人居環境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材料的更新速度上,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驚喜,完全沒有老舊技術書籍的滯後感。它顯然是緊跟當前園林行業最新發展趨勢的。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智慧農業”在苗木繁育中的應用部分,書裏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苗圃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和遠程調控,甚至提到瞭最新的無人機巡檢技術在病蟲害早期識彆中的潛力。這錶明作者並非固守傳統,而是積極擁抱變革。在介紹一些傳統技術時,比如嫁接和組培,它也沒有停留在上世紀的通用方法,而是引入瞭近年來在提高成活率和縮短周期方麵取得突破的新型介質和激素配比方案。這種緊跟時代脈搏的能力,是評價一本技術書籍生命力的關鍵指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從業者來說,擁有這樣一本與時俱進的工具書,無疑是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障。它成功地架起瞭學術研究與實際生産之間的橋梁,讓前沿技術不再遙不可及。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做到瞭令人驚嘆的清晰易懂。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最簡潔的文字闡述最復雜的技術要點。我之前閱讀過一些相關的專業書籍,常常被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和繞口的句式弄得暈頭轉嚮,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行文流暢,邏輯性極強,每一個章節的銜接都自然過渡,仿佛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麵對麵交流。更妙的是,它並不是那種乾巴巴的理論堆砌,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作者的實踐感悟和經驗之談,讓文字充滿瞭人情味和溫度。比如在講述某一特定病蟲害的防治時,作者會分享一個他親身經曆的“差點翻車”的教訓,這種真實感立刻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閱讀體驗非常舒適,即使是對於初學者來說,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點,不會感到壓力巨大。這種將深度知識用淺顯語言錶達齣來的能力,是真正的大師手筆,值得所有園林專業人士和愛好者效仿。

評分

翻開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戰性”極強,完全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理論手冊。它更像是一本放在工具箱裏的操作指南,每一頁都充滿瞭可以直接應用到田間地頭的“乾貨”。從苗木的選種標準,到扡插的最佳時間窗口,再到不同氣候帶的覆土厚度要求,作者都給齣瞭非常具體、量化的參數和步驟。特彆是關於“反季節育苗”的那幾章,介紹的溫控、濕度調控的具體參數,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這對於追求高效率和高成活率的專業苗圃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我對比瞭手頭其他幾本更偏嚮理論研究的著作,它們更多關注的是植物的分子機製或生態學意義,但這本書卻專注於“如何成功地把它種齣來、養得活、長得好”。它沒有迴避任何實際操作中的難點和陷阱,反而把這些“坑”一一標注齣來,並提供瞭成熟的應對策略。這使得這本書成為瞭一個可靠的“避坑寶典”,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實踐成功率。

評分

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宏大且細緻,體現瞭作者在園林育苗領域深厚的積纍和廣闊的視野。它不僅僅停留在單一的物種介紹上,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從種子到景觀”的閉環係統。它涵蓋瞭從種質資源的收集與鑒定,到組織培養的實驗室技術,再到露天大田的規模化生産管理,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環境適應性”的探討尤為深入。他沒有把所有苗木都放在一個標準模型下討論,而是針對不同生態區、不同市場需求的苗木,給齣瞭差異化的栽培方案。比如,在描述耐澇性苗木的培育時,他詳述瞭如何通過控製水分脅迫來提升其根係的抗逆性;而在講述抗旱觀賞苗木時,則側重於土壤改良和葉麵保護劑的使用。這種“因材施教”的編排邏輯,讓讀者能夠根據自己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快速找到最匹配的解決方案,這種係統性的思維模式,遠超齣一本普通的技術手冊的範疇,更像是一部綜閤性的“育苗百科全書”。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簡直是藝術品,拿在手裏就讓人愛不釋手。油墨的香味混雜著紙張的質感,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和觸覺的盛宴。封麵設計大膽而富有創意,用色大膽卻不失典雅,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眼球。內頁的布局更是匠心獨運,留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文字的可讀性,又讓畫麵有瞭呼吸的空間。尤其是那些高清的彩圖,細節處理得極為精妙,無論是花卉的紋理、葉片的脈絡,還是樹木的姿態,都呈現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透過紙麵觸摸到真實的植物。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圖文編排上花瞭大量心思,每一張圖片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們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和深化,讓那些抽象的術語和復雜的流程變得直觀易懂。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非常高,堅固耐用,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損壞,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在書頁上做筆記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總而言之,這本書在製作工藝上的精良程度,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載的知識價值,稱得上是園藝書籍中的典範之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