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小山恒男 著,王亚雷,王川,金仁德 译
图书标签:
  • 胃癌
  • 内镜诊断
  • 早期胃癌
  • 内镜技术
  • 消化内科
  • 肿瘤内科
  • 筛查
  • 诊疗指南
  • 胃肠道肿瘤
  • 微创治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781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4880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4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内镜医生、消化内科医生、医学研究生
  

  本书为引进日本的图书,内容为内镜诊断防治方面的图书,著者为日本知名的消化内镜专家,临床工作多年,编撰了很多消化内镜的图书。译者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医生。

内容简介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为引进日本的图书,内容为内镜诊断防治方面的。书中主要介绍了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包括解剖、胃内镜正常影像、异常影像,早期胃癌影像等内容,手术图片完整、清晰,叙述过程详细,内容实用。主要面向各级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人员。

作者简介

  小山恒男,为日本著名的消化内镜专家,临床工作多年,编撰了很多消化内镜的图书。译者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科的专家,从事消化内科工作20余年,在消化内科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病理

1.大体诊断 3

胃大体诊断的基本要点/3

胃癌组织学的基础知识(分化型腺癌与未分化型腺癌)/4

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及组织学分析/5

胃癌在黏膜内进展范围的诊断/9

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11

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大体诊断及胃癌大体诊断的应用/12

2.黏液性质 15

胃癌的黏液性质分类/15

从不同黏液性质来看胃癌的病理学特征/18

从不同黏液性质来看胃癌的肉眼特征/20

胃癌的黏液性质和异型程度/24

3.活检 29

活检的取材与固定/29

病理诊断申请单的填写/32

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标本怎么处理?/33

胃活检组织诊断书的解读方法/34

内镜医生要到病理诊断科进行转科研习/38

第2章诊断

1.流行病学与筛查 41

胃癌的流行病学/41

随着年代推移早期胃癌的变化情况/43

胃癌的危险因素/44

消灭胃癌的战略/45

2.进行存在诊断的各种方法 49

1)普通内镜……………………………………………………………… 49

问诊/49术前准备/49观察步骤和早期胃癌的存在诊断/50

●病例1贲门部小弯的0-Ⅱc病变/52

●病例2胃体上部大弯前壁的0-Ⅱc病变/53


2)细径经鼻内镜…………………………………………… 55

细径(经鼻或经口)内镜的种类/55 细径内镜的内镜诊断/57

图像增强观察/57活检/61

●病例171岁,女性,胃癌(0-Ⅱa)/58

●病例257岁,男性,胃腺瘤/59

●病例379岁,男性,胃腺瘤/59

●病例477岁,男性,胃癌(0-Ⅱa)/60

3)放大内镜(NBI)…………………………………………………… 62

了解早期胃癌的内镜特征/62发现早期胃癌的策略/63

●病例1NBI放大观察有效地鉴别分化型腺癌和胃炎/65

●病例2局灶性萎缩/66

●病例3未分化型癌/67

●病例4中分化型癌/67

3.各种肉眼型病变的特征(浸润深度,组织类型,鉴别诊断) 69

0-Ⅰ型,0-Ⅱa型…………………………………………………………………… 69

筛查/70性质诊断(鉴别诊断)/70

侧方范围诊断/71浸润深度诊断/73组织类型诊断/75

●病例1胃体部小弯的扁平隆起性病变/72

●病例2胃窦部的隆起性病变(2病变)/74

0-Ⅱb型 ……………………………………………………… 76

普通内镜检查诊断0-Ⅱb型癌/760-Ⅱb型癌的病理组织构造和内镜图像/77

●病例1胃窦部大弯侧的微小褪色病变/77

●病例2胃体中部小弯不规则的淡红色病变/78

●病例3与胃角前壁扁平隆起性病变延续的褪色区域/79

●病例4胃体部小弯的稍褪色病变/80

●病例5胃窦部前壁边界清楚的褪色病变/81

0-Ⅱc型…………………………………………………………………………… 83

良恶性的鉴别诊断/83组织类型诊断/84浸润深度诊断/87

●病例10-Ⅱc,UL(-),未分化型M癌/84

●病例20-Ⅱc,UL(-),分化型M癌/86

●病例30-Ⅱc,UL(+),分化型M癌/87

●病例40-Ⅱc,UL(+),分化型SM2癌/89

●病例50-Ⅱc,UL(+),未分化型SM2癌/90

0-Ⅱc型 ………………………………………………………………… 92

0-Ⅱc型癌的肉眼特征/92浸润深度诊断/97

鉴别诊断/990-Ⅱc型癌的诊断策略/100

●病例1边界稍模糊、稍发红的凹陷性病变/94

●病例2边界清楚的褪色的凹陷性病变/96

●病例3褪色的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凹陷性病变/98

●病例4边界比较清楚的褪色凹陷性病变/99

0-III型……………………………………………………… 101

诊断的顺序/101鉴别诊断/102

浸润深度诊断,组织类型/102关于恶性周期/103

●病例10-Ⅱc+Ⅲ型,浸润深度M,中分化及低分化腺癌/103

●病例20-Ⅲ+Ⅱc型,浸润深度SM1,中分化管状腺癌/106

混合型…………………………………………………………………… 108

混合型早期胃癌/108隆起和凹陷的混合型(0-Ⅱa+Ⅱc,0-Ⅱc+Ⅱa)/108

伴有溃疡的病变(0-Ⅱc+Ⅲ,0-Ⅲ+Ⅱc)/112

伴有Ⅱb型(0-Ⅱa+Ⅱb,0-Ⅱc+Ⅱb)/116

●病例1胃窦部后壁伴有边缘隆起的凹陷性病变/110

●病例2胃窦部前壁的溃疡性病变/114

●病例3幽门前部前壁的溃疡性病变/115

●病例4胃体上部大弯后壁混杂发红和褪色的凹陷性病变/117

4. 进行侧方进展范围诊断的各种方法 119

1) 普通内镜,色素内镜……………………………………………… 119

诊断精度/119诊断策略/120容易犯的错误/123

●病例1胃窦部大弯侧0-Ⅱa病变/121

●病例2胃角小弯后壁的0-Ⅱa+Ⅱc病变/122

●病例3之前医生介绍仅描述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22

●病例4之前医生介绍为“20mm大的溃疡合并0-Ⅱa病变”的病例/123

●病例5胃体下部小弯的微小0-Ⅱc病变/124

●病例6胃体下部小弯的0-Ⅱc病变/125

●病例7胃体中部大弯侧溃疡合并0-Ⅱc病变/125

2)NBI放大内镜

① 基于表面微细构造和微小血管图像的AB型分类法

………………………………………………………… 127

针对早期胃癌的NBI放大内镜诊断/127

侧方进展范围诊断相关技巧和要点/130

侧方进展范围诊断困难的病例、极端困难的病例/135

●病例1范围广泛的0-Ⅱb病变/131

●病例2部分范围诊断困难的轻度隆起性病变/134

●病例3癌部位、非癌部位构造相似的隆起性病变/135

●病例4NBI放大观察不能进行范围诊断的凹陷性病变/137

3)NBI放大内镜

②注意观察表面构造(绒毛样/小凹样)和血管构造(网格状结构的有无)

……………………………………………………………………………… 139

准备/139NBI放大内镜观察所见的基本要点/139

进行侧方进展范围诊断时的NBI放大观察方法/142

NBI放大内镜诊断的困难病例/144

●病例1胃贲门部小弯的隆起性病变/142

●病例2胃体上部后壁的凹陷性病变/143

●病例3靠近胃体下部前壁大弯的凹陷性病变/144

4)NBI放大内镜

③VS分类系统 ………………………………………… 147

癌与非癌的诊断体系/147使用的机器,设备,术前用药与术前准备/148

早期胃癌界线诊断的策略和临床对策/148

使用NBI并用放大内镜进行分化型癌界线诊断的相关技巧和要点,极端情况和临床对策/149

●病例 胃体中部小弯的0-Ⅱc型早期胃癌/151

5)醋酸法………………………………………………… 156

侧方进展范围的诊断策略/156用醋酸喷洒进行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157

醋酸轮廓法/157醋酸动态化学法/159

醋酸+靛胭脂三明治法/161醋酸喷洒后NBI观察法/163

●病例1胃体中部小弯的0-Ⅱa病变/157

●病例2胃体上部小弯的0-Ⅱa病变/159

●病例3 胃窦部小弯的EMR瘢痕/162

●病例4 胃窦部后壁的0-Ⅱa病变/163

6)AFI……………………………………………………………………………… 166

自体荧光内镜/166AFI下背景黏膜的色调(萎缩性胃炎的诊断)/167

早期胃癌的AFI图像/168AFI对早期胃癌进展诊断的效能/170

操作方法、观察技巧和注意事项/170

●病例幽门前部小弯的隆起性病变/171

7) FICE……………………………………………………………… 174

FICE的原理、特征/174早期胃癌侧方进展范围诊断的实际过程/175

FICE放大观察早期胃癌的所见(表面结构模式,微小血管)/175

●病例1胃窦部小弯的0-Ⅱa病变/176

●病例2胃角小弯的0-Ⅱa病变/178

8) i-scan………………………………………………… 180

i-scan/180采用TE进行早期胃癌侧方进展范围诊断(非放大)/182

采用TE-g进行胃癌侧方进展范围诊断的极端情况(非放大)/183

●病例1非放大观察病例:使用TE-g/183

●病例2放大内镜(原型机)观察病例:使用TE-r/185

5.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浸润深度诊断 189

EUS仪器/189

EUS观察正常胃壁的基本构造/190

早期胃癌的EUS浸润深度诊断/191

●病例1UL(-)Ⅱc型早期胃癌(SM2)/192

●病例2UL(+)Ⅱc型早期胃癌(合并UL-Ⅱ,SM1)/193

●病例3UL(+)Ⅱc型早期胃癌(合并F-Ⅱ,SM2)/194

●病例4UL(+)Ⅱc型早期胃癌(合并UL-Ⅳ,M)/194

6. 进行组织类型、黏液性质诊断的各种方法 197

1)普通内镜……………………………………………………………………… 197

普通内镜组织类型诊断要点/197肉眼型/197

色调/198构成肉眼型的要素/202中分化型腺癌/205

醋酸靛胭脂混合法(Acetic acid-Indigocarmine mixture;AIM法)/206

●病例1典型的分化型癌(表现为发红的病变)/198

●病例2典型的未分化型癌(表现为褪色的病变)/199

●病例3,4表现为褪色的病变(胃底腺区域,萎缩区域)/199

●病例5表现为发红的低分化腺癌/201

●病例6表现为分化型癌特征的凹陷型病变/202

●病例7表现为未分化型癌特征的凹陷型病变/204

●病例8胃体下部前壁的Ⅱb病变/205

●病例9胃窦部小弯的Ⅱa病变/206

2)NBI放大内镜 ………………………………………………………………… 208

内镜医生应该知晓的胃黏膜病理学知识/208

NBI放大内镜观察的重点/209

组织类型诊断的策略/216

3)黏液性质的诊断(从放大内镜的角度出发)………… 220

黏液性质诊断的意义/220胃型腺癌的普通内镜所见/221

NBI放大内镜所见的基本类型/221黏液性质与NBI放大内镜观察所见/223

NBI放大内镜进行黏液性质诊断的实际过程/225

●病例1胃体部前壁小弯的界线不清楚的0-Ⅱb+Ⅱa型病变/222

●病例2胃体上部前壁的0-Ⅰ型病变/223

●病例3胃体中部小弯的0-Ⅱa型病变/224

●病例4胃体中部小弯的0-Ⅱa型病变/226

7.早期胃癌的鉴别诊断 229

1)息肉………………………………………………………………… 229

定义/229肉眼形态分类/229

内镜观察所见和诊断的重点/230与癌进行鉴别诊断的策略/235

●病例1胃底腺息肉/231

●病例2胃增生性息肉/232

●病例3并发癌的增生性息肉/233

●病例40-Ⅰ型早期胃癌/234

2)腺瘤…………………………………………………… 236

普通内镜观察/236临床的应对方法/238

病理学观察所见/238放大内镜观察/240

●病例1胃体下部前壁0-Ⅱa样病变/237

●病例2胃窦部后壁0-Ⅱa型病变/239

●病例3胃体下部后壁的0-Ⅱa型病变/241

3)胃溃疡……………………………………………………………… 243

定义/243溃疡的分类/243

溃疡型早期胃癌(0-Ⅲ型,0-Ⅲ+Ⅱc型)的鉴别/248

针对溃疡型病变内镜观察的策略/250

●病例以出血性溃疡为契机发现了未分化型黏膜下层癌1例/248

......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精准捕获,为生命护航 胃癌,这个曾经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进步,其命运正在悄然改变。尤其是在早期阶段,通过精细的内镜诊断,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将胃癌扼杀在萌芽之中。本书并非一部详尽的诊疗指南,也非浩瀚的胃癌研究文献汇编,而是致力于将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核心方法与策略,以清晰、实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临床医生、医学生以及所有关注消化道健康的读者。 为什么聚焦早期诊断? 胃癌的预后与发现时机息息相关。绝大多数早期胃癌,其病灶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尚未侵犯肌层,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此时,微创的内镜下治疗,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往往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患者生存率高,生活质量不受太大影响。然而,早期胃癌的病灶形态多样,早期症状隐匿,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良性病变。因此,掌握精准的内镜诊断方法,成为早期胃癌防治的关键。 本书的核心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早期胃癌的内镜特征解析 洞悉细微之处: 早期胃癌并非总是表现为典型的溃疡或肿块。本书将深入剖析各种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包括但不限于: 隆起型: 扁平隆起、息肉状隆起、亚蒂隆起等,以及其与良性息肉的区别。 糜烂型: 浅糜烂、深糜烂、隆起性糜烂、地图样糜烂等,关注其边界、底面和周围粘膜的变化。 凹陷型: 浅凹陷、深凹陷、溃疡样凹陷,细致描述其形态、大小、边缘以及基底。 特殊类型: 如黏膜不平坦型、斑片状改变等,这些常被忽视的形态需要特别关注。 色彩与纹理的语言: 关注病灶的颜色(如发红、发白、发黄)、表面纹理(如颗粒状、绒毛状、网状)、以及粘膜血管的改变(如扭曲、扩张、消失),这些微小的线索往往能提示病变的性质。 放大内镜的妙用: 放大内镜是早期胃癌诊断的“显微镜”。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的微观结构,如腺管开口形态、粘膜表面的微血管网、以及粘膜下血管的走向,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 精准诊断的策略与技巧 系统扫查,不留死角: 强调规范化的胃镜检查流程,确保胃腔内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胃体、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观察。 “观察—怀疑—确认”的诊断思维: 培养一种严谨的诊断思维模式。当观察到可疑病变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运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并结合其他辅助手段进行确认。 染色技术的艺术: 碘染色、亚甲蓝染色、靛卡红染色等,这些染色剂能使病灶与正常粘膜形成对比,突出病变边界,提高检出率。本书将阐述不同染色剂的适用场景与操作技巧。 活检的智慧: 活检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我们将讨论: 活检部位的选择: 如何根据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取材部位。 活检数量与方法: 保证足够的取材量,避免漏诊,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多点活检与耙式活检: 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活检策略。 影像学辅助: 简单介绍内镜超声(EUS)在判断病变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价值,以及CT、MRI等在胃癌分期诊断中的作用,与内镜诊断形成互补。 三、 常见误诊与鉴别诊断 “伪装者”的挑战: 早期胃癌的形态有时与许多良性病变相似,例如: 与消化性溃疡的鉴别: 重点关注溃疡边缘的形态、基底情况、以及周围粘膜是否有增生性改变。 与浅表性胃炎的鉴别: 关注粘膜是否仅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还是存在局灶性的粘膜粗糙、糜烂或隆起。 与良性息肉的鉴别: 重点观察息肉的蒂、表面纹理、以及是否有癌变倾向的特征。 与其他罕见病变的鉴别: 如淋巴增生性胃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等。 经验的积累与教训: 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误诊案例,总结经验,帮助读者避免重复犯错。 四、 质控与持续学习 提高内镜操作质量: 强调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规范、术后总结的重要性。 学习与培训的途径: 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观摩学习、以及利用在线资源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初步探讨: 简要介绍人工智能在胃癌内镜诊断领域的最新进展,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书的语言力求简洁明了,摒弃空泛的理论,聚焦于临床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方法与策略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广大消化内镜医生提升诊断水平,更早、更准确地发现早期胃癌,从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真正做到“精准捕获,为生命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预设的是一本关于胃癌早期症状和预防措施的科普读物,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避免胃癌的知识。然而,这本书所展现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以一种更为专业和深入的视角,探讨了“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这一核心议题。我被书中对于内镜下各种细微病变的描述所震撼,作者不仅列举了多种早期胃癌的形态学表现,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病变之间的鉴别要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难点。书中对于各种内镜技术的应用,比如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电子内镜等等,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早期胃癌的诊断并非易事,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医生的精湛技艺。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策略”的讨论,它不仅仅是关于观察,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如何系统性地进行筛查,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最优的诊断方案。虽然书中包含了一些医学术语,但作者的讲解清晰易懂,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渐领会到其中蕴含的专业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内镜诊断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早期胃癌的诊治前景充满了期待。

评分

我一直觉得,很多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字。而对于胃癌这种杀伤力极强的疾病,早期诊断更是生死攸关。这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恰好就聚焦于这个“早”字,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专业且实用的方式来呈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几种早期胃癌的症状,而是深入地讲解了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细节,如何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染色技术,去发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我看到书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各种内镜下的图像表现,比如粘膜的颜色、质地、血管纹理等等,这些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有些晦涩,但对于想要了解胃癌早期发现机制的人来说,却非常有价值。书里还提到了不同类型的早期胃癌,它们在内镜下的表现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制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资深且富有经验的医生,他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着深刻的理解,并愿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它让我认识到,内镜检查并非仅仅是“看一看”,而是一门需要细致观察、专业判断的学问。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多年的消化内科医生,我对市面上关于消化道疾病的书籍可谓阅之甚多。然而,当我拿到这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时,依然被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内涵所吸引。书的开头就直击核心,从多个维度剖析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的影像学特征,这一点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在描述各种病变时,不仅列举了典型的表现,还详细阐述了鉴别诊断的要点,这对于减少漏诊、误诊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内镜下放大染色、窄带成像(NB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讲解,这些技术无疑是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利器。作者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配以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具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能与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印证,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又不失流畅,学术性强,但又易于理解,对于基层医生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它不仅是一本关于诊断的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教会我们如何更细致、更深入地去观察和分析。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不是医生,但对医学知识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直接影响大众健康的疾病。早期胃癌这个话题,听起来就让人心生警惕,毕竟胃癌一旦发现,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我对“早期”这一概念的认知空白。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胃癌在萌芽阶段是如何悄悄潜伏的,以及我们作为普通人,有哪些可以留意的身体信号。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的部分,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医学科普书,更像是一份贴心的健康指南。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是否有哪些潜在的风险。书中还提到了胃镜检查的具体流程和感受,这对于很多对胃镜感到恐惧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作者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将原本可能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满足了求知欲,又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胃癌有了更全面、更积极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性,并激励我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评分

坦白讲,一开始我拿到这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的方法与策略》时,内心是有些许压力的,因为“胃癌”这个词本身就足够沉重。然而,翻开书页,却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令人窒息,反而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它并没有过多渲染疾病的恐怖,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如何诊断”、“如何应对”上。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有哪些“蛛丝马迹”是需要我们格外留意的,包括粘膜的颜色变化、微小的隆起或凹陷、特殊的血管模式等等。这些描述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虽然不能直接操作,但却能极大地提升我们对这项检查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策略”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看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看到之后该做什么”,比如如何根据病灶的特点来选择活检的部位,如何利用放大内镜和染色剂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战胜疾病的行动指南。它让我看到了医学在对抗胃癌方面的进步,也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管理充满了信心。

评分

有用

评分

有用,工作需要。

评分

不错的书

评分

书很好

评分

书是好书'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

不错,帮朋友买的,说挺好的!

评分

好书,必须推荐

评分

还是可以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看了没有没有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看了没有没有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