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由新东方从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引进,是备考SATⅡ化学考试的专项辅导教材。本书不仅涵盖了SATⅡ化学考试的考查重点与难点,而且提供5套全真模拟试题供考生自测。此外,书中对所有题目的详细解析,便于考生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科学备考。
作者简介
Thomas A. Evangelist,资深SAT教学与考试专家,拥有多年SAT化学教学经验,任教于纽约市公立高中。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I. INTRODUCTION TO THE SAT CHEMISTRY TEST 1
All About the SAT Chemistry Test / 3
Strategies for Top Scores / 9
PART II. DIAGNOSTIC TEST 13
Diagnostic Test / 15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to Diagnostic Test / 27
PART III. CHEMISTRY TOPIC REVIEW 39
Chapter 1 Matter and Energy / 39
Chapter 2 Phases of Matter / 45
Chapter 3 Atomic Structure / 58
Chapter 4 The Periodic Table and Periodic Trends / 74
Chapter 5 Bonding / 82
Chapter 6 Stoichiometry and Solution Chemistry / 99
Chapter 7 Energy and Chemical Reactions / 116
Chapter 8 Reaction Rates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 125
Chapter 9 Acids and Bases / 137
Chapter 10 Redox and Electrochemistry / 149
Chapter 11 Organic Chemistry / 165
Chapter 12 Nuclear Chemistry / 174
Chapter 13 Laboratory Skills / 183
PART IV. FOUR FULL-LENGTH PRACTICE TESTS 193
Practice Test 1 / 195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 208
Practice Test 2 / 217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 228
Practice Test 3 / 237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 249
Practice Test 4 / 259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 272
APPENDIXES 281
Appendix 1 Mathematical Skills Review / 283
Appendix 2 Equations and Symbols / 287
Appendix 3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 289
Appendix 4 Reference Tables / 291
Appendix 5 Glossary / 293
前言/序言
SAT考试概述
一、 考试认可
SAT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组织的“学术水平测验考试”, 是美国高中生进入美国大学的标准入学考试。SAT考试成绩是美国大学唯一能够得到的、 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学生的成绩, 所以对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的影响非常大。美国3600余所大学都接受SAT考试成绩。
二、 考试简介
SAT考试分为两部分:
SAT I(SAT Reasoning Test): 包括数学、 阅读、 文法3个必考科目和1个作文选考科目, 考试时间为3小时50分钟(其中选考作文50分钟), 各部分的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和分值如下:
2. SAT II (SAT Subject Tests): 包括数学、 物理、 化学、 数学Level 1、 英语文学、 美国历史、 世界历史、 外语(汉语、 日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韩语、拉丁语等20种)。部分美国名校只要求中国留学申请人提供SAT I的成绩, 部分院校及专业要求申请人提供SAT II的单科考试成绩。
SAT II考试时间为1小时, 大部分为选择题, 每科满分为800分, 主要考查考生某一学科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三、 考试报名
决定报名前, 首先要有一张国际通用信用卡, 如果没有, 需要办理一张中国银行的“长城国际信用卡”。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1. 登录www.collegeboard.com注册个人信息, 从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
2. 登录SAT首页, 进入自己的账户。填写个人在校成绩、 期望申请的专业等信息;
3. 上述信息填写完毕后, 第二次登录时, 这些信息不会出现, 此时直接点击“new registration”进入即可。在注册第一页选择考试类型、 考点、 年级(美国的12年级等于中国的高中三年级)等;
4. 点“continue”进入下一页面, 选择考试时间;
5. 进入下一页面, 选择是否接受“student answer service”的服务(如果选“yes”, 要交额外的费用, 但考试后可获得考试报告);
6. 进入下一页面, 填写欲申请的学校(也可以不填);
7. 进入下一页面, 选择考试地点(如选择香港, 点“search”, 会出现几个地点, 可选择其中之一; 点“add”, 再选择);
8. 进入下一页面, 此时会出现“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fee and payment”和“credit card information”。填写信用卡类型、 卡号及有效期, 之后会得到确认单, 报名即完成。
四、 什么是PSAT?
PSAT(Preliminary SAT)是SAT的预备测验, 这个测验的分数可以用来申请NMSQT(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Qualifying Test, 美国的模范学生奖学金资格测验)。对于广大中国考生而言, PSAT难度要低于SAT, 但是考试科目基本一致, 都是阅读、 写作、 数学, 考生可以通过PSAT的培训来逐步适应SAT的考试。可以说, PSAT是SAT的预演与准备, PSAT与SAT相结合的培训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中国考生打好基础、 适应考试, 更有利于考生在SAT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五、 计分方式
1. SAT每一类型考题都是由易而难排列。
2. SAT I和SAT II所有题目答错不再倒扣分, 未作答的题目则以零分计算。
3. 作答时可利用题目的空白处计算或做记号, 但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纸上才计分。答题纸要小心填写, 如有污损应擦拭干净。
4. SAT I阅读和文法部分的分值为800分,数学部分的分值为800分,写作部分的分值为8分, SAT II 每科分值也是800分。
六、 成绩查询
考试后两周, 考生可通过网站www.collegeboard.com查询考试成绩。
七、 考试建议
1. 准许带进考场的物品:
(1) 护照及准考证
(2) 2支2B铅笔和橡皮擦
注意: 不要使用自动铅笔、 钢笔或圆珠笔。自动铅笔涂黑的效果不如2B铅笔,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答题则会得0分。
(3) 计算器(用于数学部分)
(4) 手表(不带语音报时功能)
(5) 手袋或背包(必须放在座位下方)
(6) 一些食品和饮料(必须放在所带的手袋和背包里, 考试休息间隙时可以食用)
2. 不准带进考场的物品:
(1) 草稿纸
(2) 字典、 书和笔记本
(3) 圆规和各种尺子
(4) 荧光笔和彩色铅笔
(5) 随身听和便携式CD播放器
(6) 相机
(7) 带有语音报时功能的手表
(8) 手机以及除计算器外的其他电子设备
3. 备考建议
SAT考查考生经过长期学习所获得的能力, 准备考试有短期和长期两种准备:
A. 短期准备:
(1) 熟悉题目结构、 题型、 考试要求及考试程序;
(2) 详读International SAT Program Registration Bulletin手册, 了解更多考试及考前和考后的相关事项。
B. 长期准备:
一般而言, 短期集中的练习对熟悉考试题型和减少考试焦虑颇有帮助, 但长期努力才是准备考试的不二法门。考生应多选修较富挑战性的学术性课程, 广泛研读学术性及课外书籍。
探索宇宙的奥秘:一部关于天体物理学的深度导览 本书并非《新东方 SAT II 化学》的替代品,它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宏大而迷人的天体物理学世界。 引言:仰望星空,叩问起源 自古以来,人类对头顶那片璀璨的夜空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敬畏。从最初的星象观测,到伽利略的望远镜革命,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框架,我们对宇宙的认知经历了数次颠覆性的飞跃。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探讨宇宙的结构、演化及其基本物理规律。我们聚焦于那些驱动恒星生命周期、塑造星系形态,并最终决定宇宙命运的根本力量。 第一部分:基础框架与观测工具 要理解宇宙,必须先掌握描述其现象的物理学语言。 第一章:电磁辐射——宇宙的信使 宇宙中的信息几乎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本章将详细阐述电磁波谱的各个波段,从低能的射电波到高能的伽马射线。我们将深入探讨光子的概念、黑体辐射的理论(特别是普朗克定律),以及如何利用不同波段的观测数据来揭示天体的温度、化学成分和运动速度。重点讨论多普勒效应在测定星体径向速度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光谱分析如何成为天体物理学的“指纹识别”技术。 第二章:引力理论与时空结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尺度上依然有效,但要理解黑洞、中子星等极端天体,我们必须引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本章将以清晰的数学框架(非高等专业化,侧重于概念理解)解释弯曲时空的概念,张量在描述时空几何中的角色,以及引力如何被理解为物质和能量对时空曲率的反映。我们将探讨光线在强引力场中的偏折现象,并简要介绍引力波的理论预测与首次探测(LIGO项目)的重大意义。 第三章:现代观测设备 当代天体物理学的突破依赖于日益精密的观测仪器。本章将介绍地面望远镜(如巨型多镜面望远镜VLT)、空间望远镜(如哈勃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技术原理。重点分析不同望远镜阵列(如射电干涉阵列)如何克服单个孔径的限制,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此外,还将涉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宇宙学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部分:恒星的诞生、生命与死亡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物理实验室。 第四章:星际介质与分子云 恒星诞生于寒冷、致密的星际分子云中。本章将描述星际介质(ISM)的组成、物理状态(冷原子、暖电离、热星际风)以及磁场的作用。我们将探讨分子云如何通过引力塌缩启动恒星形成过程,以及原恒星阶段的能量释放机制。重点分析角动量在恒星形成盘(Protoplanetary Disks)中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第五章:恒星内部结构与能源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其质量,核心是核聚变反应。本章详细解析质子-质子链反应(P-P链)和CNO循环在高低质量恒星中的主导地位。我们将建立恒星结构模型(如流体静力平衡方程、能量传输方程),并解释主序星、红巨星和白矮星的演化轨迹是如何被这些核心物理过程决定的。 第六章:超新星与致密天体 恒星生命的终点往往是壮观的爆发或神秘的遗迹。本章分类讨论不同类型的超新星(Ia型和II型)的物理触发机制,特别是重元素(超铁元素)的核合成过程。随后,深入探讨中子星的性质,包括其惊人的密度、快速自转和脉冲星现象。最后,我们将探究黑洞的形成条件,史瓦西半径的意义,以及视界内物质的终极命运。 第三部分:星系、宇宙学与大尺度结构 将目光从单个恒星放大到整个宇宙的结构。 第七章:星系与星系群 星系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形态(螺旋、椭圆、不规则)反映了其历史演化。本章分析星系的动力学:如何利用维里里定理估算星系质量。我们将探讨星系间的相互作用(如并合与潮汐作用)如何塑造星系形态。同时,揭示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SMBH)与宿主星系共同演化的关键证据。 第八章:宇宙的膨胀与哈勃定律 本章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石。我们将追溯爱德文·哈勃的开创性工作,理解红移并非单纯的多普勒效应,而是宇宙空间本身的膨胀所致。详细阐述弗里德曼方程(基于广义相对论),并讨论宇宙学原理(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在建立标准宇宙模型中的作用。 第九章:暗物质与暗能量:宇宙的隐形骨架 当前宇宙学面临的两大谜团——暗物质和暗能量。本章将从星系旋转曲线、引力透镜效应和CMB各向异性等方面,系统性地论证暗物质存在的必要性。对于暗能量,我们将探讨其在驱动宇宙加速膨胀中的作用,并简要介绍(非化学角度的)对精质模型、真空能等主要候选理论的物理图像。 结论:未竟的探索 本书的收尾将展望天体物理学的前沿领域,包括系外行星的大气特征分析、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窗口,以及对宇宙“第一缕光”——原初引力波——的持续搜寻。宇宙的边界依然广阔,等待着新一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解答。 本书特色: 概念驱动: 侧重于物理图像的建立,而非复杂数学推导的堆砌。 前沿结合: 融入了近十年如引力波探测、JWST最新观测成果等前沿研究进展。 跨学科视野: 将物理学原理与天文观测紧密结合,体现天文学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