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进阶之光

Android进阶之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望舒 著
图书标签:
  • Android
  • 进阶
  • 开发
  • 技术
  • 源码
  • 架构
  • 性能优化
  • Kotlin
  • Jetpack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530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5491
品牌:Broadview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2
字数:7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详细并深入讲解Android开发者必备的和前沿的知识,适合有一定开发基础的开发者阅读,这有助于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同时,本书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也令高级开发者从中获益良多。
  

1 业界知名专家邓凡平、张鸿洋、徐宜生、陈国华、李文东联袂力荐
  

2 《Android进阶之光》基于Android 7.0和Android Studio,对Android开发进阶要点进行深入讲解,为工程师的进阶之路带来指引和光明。

3 《Android进阶之光》是目前市场上详细介绍有关Android新特性、Material Design、网络框架、事件总线、RxJava、依赖注入框架和应用架构设计的难得一见的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Android进阶类书籍,书中各知识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最终这些知识点形成了一个体系结构。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Android 5.0到Android 7.0的新特性。第2章介绍Material Design。第3章介绍View体系,包括View的事件分发、工作流程、自定义View等知识点。第4章介绍多线程的知识。第5章介绍网络编程与网络框架的知识。第6章介绍常用的设计模式。第7章介绍事件总线。第8到第10章介绍架构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点。第11章简单介绍Android系统框架与MediaPlayer框架。本书详细并深入讲解Android开发者必备的和前沿的知识,适合有一定开发基础的开发者阅读,这有助于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同时,本书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也令高级开发者从中获益良多。

作者简介

  刘望舒

  Android高级工程师,拥有多年开发和技术管理经验,对Android框架层及应用层开发有着深入的理解。热爱技术和分享,连续6年在CSDN发表技术文章,有多篇文章广受好评,并被授予CSDN博客专家称号。此外,他还活跃在简书和掘金。曾在多家知名公司从事Android开发。


精彩书评

  

  App开发是讲究框架使用的,但众多框架层出不穷、各有特色,它们适合什么场景,到底怎么用?相信这本书会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案。

  ——邓凡平


  

  一本基础知识讲解环环相扣、主流框架分析刨根究底的书,可以让你获益匪浅。

  ——张鸿洋


  

  Android进阶之路,本书照耀你前行。作为学习者的指路明灯,本书一定会令你事半功倍。

  ——徐宜生,《Android群英传》作者


  

  目前Android开发市场逐渐开始饱和,面对激烈的竞争,Android开发者迫切需要一本进阶书。而本书的内容成体系化、环环相扣,对新技术、新框架和常用的技术都有着深入的讲解,正是Android开发者需要的那本难得一见的进阶书。

  ——陈国华,Android资深工程师


  

  从Android第1个版本到现在已经近10年了,Android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早已超过了半壁江山,这自然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开发者迫切需要“老猿”的指点迷津。本书的作者为从业多年的资深开发者,自然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与心得。相信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一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李文东,趣皮士科技联合创始人&CTO;


  

目录

第1章 Android新特性 1
1.1 Android 5.0新特性 1
1.1.1 Android 5.0主要新特性概述 1
1.1.2 替换ListView和GridView的RecyclerView 3
1.1.3 卡片CardView 13
1.1.4 3种Notification 18
1.1.5 Toolbar与Palette 23
1.2 Android 6.0新特性 29
1.2.1 Android 6.0主要新特性概述 29
1.2.2 运行时权限机制 30
1.3 Android 7.0新特性 43
1.3.1 Android 7.0主要新特性概述 43
1.3.2 多窗口模式 44
1.4 本章小结 47
第2章 Material Design 48
2.1 Material Design概述 48
2.1.1 核心思想 48
2.1.2 材质与空间 49
2.1.3 动画 49
2.1.4 样式 50
2.1.5 图标 51
2.1.6 图像 51
2.1.7 组件 51
2.2 Design Support Library常用控件详解 54
2.2.1 Snackbar的使用 54
2.2.2 用TextInputLayout实现登录界面 55
2.2.3 FloatingActionButton的使用 60
2.2.4 用TabLayout实现类似网易选项卡的动态滑动效果 61
2.2.5 用NavigationView实现抽屉菜单界面 68
2.2.6 用CoordinatorLayout实现Toolbar隐藏和折叠 74
2.3 本章小结 86
第3章 View体系与自定义View 87
3.1 View与ViewGroup 87
3.2 坐标系 89
3.2.1 Android坐标系 89
3.2.2 View坐标系 90
3.3 View的滑动 91
3.3.1 layout()方法 92
3.3.2 offsetLeftAndRight()与offsetTopAndBottom() 94
3.3.3 LayoutParams(改变布局参数) 95
3.3.4 动画 95
3.3.5 scrollTo与scollBy 96
3.3.6 Scroller 98
3.4 属性动画 99
3.5 解析Scroller 105
3.6 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 108
3.6.1 源码解析Activity的构成 108
3.6.2 源码解析View的事件分发机制 112
3.7 View的工作流程 119
3.7.1 View的工作流程入口 119
3.7.2 理解MeasureSpec 122
3.7.3 View的measure流程 126
3.7.4 View的layout流程 132
3.7.5 View的draw流程 135
3.8 自定义View 139
3.8.1 继承系统控件的自定义View 140
3.8.2 继承View的自定义View 141
3.8.3 自定义组合控件 147
3.8.4 自定义ViewGroup 152
3.9 本章小结 164
第4章 多线程编程 165
4.1 线程基础 165
4.1.1 进程与线程 165
4.1.2 线程的状态 167
4.1.3 创建线程 168
4.1.4 理解中断 170
4.1.5 安全地终止线程 171
4.2 同步 173
4.2.1 重入锁与条件对象 173
4.2.2 同步方法 175
4.2.3 同步代码块 176
4.2.4 volatile 177
4.3 阻塞队列 183
4.3.1 阻塞队列简介 183
4.3.2 Java中的阻塞队列 184
4.3.3 阻塞队列的实现原理 186
4.3.4 阻塞队列的使用场景 188
4.4 线程池 190
4.4.1 ThreadPoolExecutor 190
4.4.2 线程池的处理流程和原理 192
4.4.3 线程池的种类 193
4.5 AsyncTask的原理 197
4.6 本章小结 203
第5章 网络编程与网络框架 204
5.1 网络分层 204
5.2 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205
5.3 HTTP协议原理 207
5.3.1 HTTP简介 207
5.3.2 HTTP请求报文 208
5.3.3 HTTP响应报文 209
5.3.4 HTTP的消息报头 210
5.3.5 抓包应用举例 211
5.4 HttpClient与HttpURLConnection 212
5.4.1 HttpClient 212
5.4.2 HttpURLConnection 216
5.5 解析Volley 218
5.5.1 Volley基本用法 218
5.5.2 源码解析Volley 223
5.6 解析OkHttp 231
5.6.1 OkHttp基本用法 232
5.6.2 源码解析OkHttp 240
5.7 解析Retrofit 255
5.7.1 Retrofit基本用法 255
5.7.2 源码解析Retrofit 261
5.8 本章小结 270
第6章 设计模式 271
6.1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271
6.2 设计模式分类 273
6.3 创建型设计模式 273
6.3.1 单例模式 274
6.3.2 简单工厂模式 277
6.3.3 工厂方法模式 279
6.3.4 建造者模式 281
6.4 结构型设计模式 284
6.4.1 代理模式 285
6.4.2 装饰模式 288
6.4.3 外观模式 291
6.4.4 享元模式 295
6.5 行为型设计模式 298
6.5.1 策略模式 298
6.5.2 模板方法模式 301
6.5.3 观察者模式 304
6.6 本章小结 307
第7章 事件总线 308
7.1 解析EventBus 308
7.1.1 使用EventBus 308
7.1.2 源码解析EventBus 314
7.2 解析otto 324
7.2.1 使用otto 324
7.2.2 源码解析otto 327
第8章 函数响应式编程 333
8.1 RxJava基本用法 333
8.1.1 RxJava概述 333
8.1.2 RxJava基本实现 334
8.1.3 RxJava的不完整定义回调 336
8.2 RxJava的Subject 338
8.3 RxJava操作符入门 339
8.3.1 创建操作符 339
8.3.2 变换操作符 340
8.3.3 过滤操作符 344
8.3.4 组合操作符 349
8.3.5 辅助操作符 352
8.3.6 错误处理操作符 355
8.3.7 条件操作符和布尔操作符 357
8.3.8 转换操作符 360
8.4 RxJava的线程控制 362
8.5 RxJava的使用场景 362
8.5.1 RxJava结合OkHttp访问网络 362
8.5.2 RxJava结合Retrofit访问网络 364
8.5.3 用RxJava实现RxBus 368
8.6 RxJava源码解析 370
8.6.1 RxJava的订阅过程 371
8.6.2 RxJava的变换过程 372
8.6.3 RxJava的线程切换过程 376
8.7 本章小结 381
第9章 注解与依赖注入框架 382
9.1 注解 382
9.1.1 注解分类 382
9.1.2 定义注解 384
9.1.3 注解处理器 385
9.2 依赖注入的原理 392
9.2.1 控制反转与依赖注入 392
9.2.2 依赖注入的实现方式 393
9.3 依赖注入框架 395
9.3.1 为何使用依赖注入框架 395
9.3.2 解析ButterKnife 395
9.3.3 解析Dagger2 405
9.4 本章小结 421
第10章 应用架构设计 422
10.1 MVC模式 422
10.2 MVP模式 423
10.2.1 应用MVP模式 424
10.2.2 MVP结合RxJava和Dagger2 431
10.3 MVVM模式 438
10.3.1 解析Data Binding 439
10.3.2 应用Data Binding 457
10.4 本章小结 459
第11章 系统架构与MediaPlayer框架 460
11.1 Android系统架构 460
11.2 Android系统源码目录 463
11.2.1 整体结构 463
11.2.2 应用层部分 464
11.2.3 应用框架层部分 465
11.2.4 C/C++程序库部分 465
11.3 Source Insights使用 466
11.4 MediaPlayer框架 467
11.4.1 Java Framework层的MediaPlayer分析 467
11.4.2 JNI层的MediaPlayer分析 469
11.4.3 Native层的MediaPlayer分析 471
11.5 本章小结 478
后记 479





前言/序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从2008年Android系统发布以来,Android已经发展了9年。在此期间,Android开发也相当火热。这时,大量人员涌入Android开发职场,并导致Android开发人才市场相对饱和。如此一来,很多Android开发者会发现工作越来越难找,企业对开发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需求最多的不再是初中级别的Android工程师,而是Android高级工程师。但是,Android高级工程师有限。有些人在从事了几年开发工作后,对很多技术的理解却仍停留在会用的阶段。他们对于原理不求甚解,这导致他们进入技术瓶颈期并长期无法得到提高。很多开发者为了突破技术瓶颈,看了大量的网络视频和博客。尽管如此,他们仍旧无法突破自身的技术瓶颈。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将学到的知识点形成体系化。因此,这就需要有一本成体系的进阶书来帮助这些开发人员成为Android高级工程师并突破自身的技术瓶颈。纵观市面上Android开发相关的书籍,其中大部分书籍是入门级别类图书,还有一部分系统源码、逆向分析和系统移植类图书,而关于应用开发进阶的书籍则少得可怜。本书正是一本成体系的应用开发进阶图书,书中所要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其同时还会告诉读者以下几点。

  1.要关注Android新技术;

  2.Java基础和设计模式很重要;

  3.学习框架要深入其原理;

  4.要学习架构设计;

  5.要了解和学习系统源码。

  本书内容

  本书共分为11章,各章内容如下。

  ·第1章介绍Android5.0、Android6.0、Android7.0的新特性,包括Android5.0的RecyclerView、Android6.0的运行时权限机制和Android7.0的多窗口模式等知识点。

  ·第2章介绍MaterialDesign以及DesignSupportLibrary常用的控件,并给出实例将DesignSupportLibrary中的常用控件结合在一起使用。

  ·第3章介绍View相关的进阶知识,包括View的滑动、View的事件分发和View的工作流程。最后结合以上知识点来介绍自定义View。

  ·第4章介绍多线程编程,本章不仅包括基础的线程知识,还会介绍线程同步和线程池等进阶知识点,最后结合这些知识点来分析Android7.0的AsyncTask的源码。

  ·第5章介绍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网络框架:Volley、OkHttp和Retrofit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分析。

  ·第6章将设计模式进行分类,并介绍每个分类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第7章介绍事件总线EventBus和otto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第8章介绍函数响应式编程RxJava的使用方法,包括RxJava的基本使用、操作符、使用场景和源码分析等知识点。

  ·第9章介绍注解的知识点和依赖注入框架ButterKnife和Dagger2的使用方法以及原理。

  ·第10章介绍Android应用架构设计,包括MVP框架以及MVP结合RxJava和Dagger2,还有MVVM框架相关的DataBinding支持库。

  ·第11章主要是指引读者进行Android系统源码阅读并带其入门,介绍Android系统框架、源码目录和阅读源码工具,并以分析MediaPlayer框架的源码作为示例。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本书整体结构由浅入深,从最简单的第1章到难一些的第11章,其难度是逐步加深的。

  ·本书为了分析一些框架的原理,会介绍一些知识点做铺垫,比如为了更好地介绍依赖注入框架,需要首先了解注解相关的知识点。再比如要分析AsyncTask的源码,则需要了解线程池和阻塞队列等知识点。

  ·本书的知识点环环相扣,比如要介绍MVP框架的设计,就需要先学习Retrofit、RxJava和Dagger2的相关知识点。

  ·本书对于很多知识点都有很深入的讲解。其中,对于常用的框架,比如OkHttp、Retrofit、EventBus和RxJava等不只是讲解了如何使用,而且更加深入地介绍了其原理。

  ·本书是目前市场上详细介绍有关Android新特性、MaterialDesign、网络框架、事件总线、RxJava、依赖注入框架和应用架构设计的难得一见的图书。

  读者对象

  本书的章节设计是由浅入深的,适合Android初、中、高级工程师阅读。本书的定位是学习Android的第二本书,其阅读前提是要有一定的Android基础。

  致谢

  感谢本书的策划编辑付睿,她在CSDN博客中发现了我,并积极推动本书的出版进度,这才使得本书得以及时出版。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李云静,她审稿时很细致,这使得书中的一些错误能被提早发现并改正。感谢我的父母在写书过程中对我的不断鼓励,这样我才得以全力以赴地投入编写工作。感谢所有关注我的朋友们,你们的鼓励和认可为我写博客以及写书带来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勘误与互动

  本人虽已竭尽全力,但书中难免会有错误,欢迎大家向我反馈,我也会在独立博客和CSDN博客中定期发布本书的勘误信息。

  读者服务

  轻松注册成为博文视点社区用户,扫码直达本书页面。

  ·下载资源:本书如提供示例代码及资源文件,均可在下载资源处下载。

  ·提交勘误:您对书中内容的修改意见可在提交勘误处提交,若被采纳,将获赠博文视点社区积分(在您购买电子书时,积分可用来抵扣相应金额)。

  ·交流互动:在页面下方读者评论处留下您的疑问或观点,与我们和其他读者一同学习交流。



《Android架构精髓:构建可维护、高性能的移动应用》 序言 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Android作为开放生态的领军者,承载着亿万用户的交互体验。从简单的UI展示到复杂的功能集成,从单一设备到万物互联,Android应用的开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过去,我们可能专注于功能实现,追求快速迭代,但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团队成员的增加以及对用户体验要求的不断提升,粗糙的代码、僵化的架构、难以维护的系统开始成为阻碍进步的绊脚石。 《Android架构精髓:构建可维护、高性能的移动应用》并非一本简单的API查阅手册,也非零散的技巧罗列。它是一次深入Android底层原理的探索,一次对优秀设计模式的实践总结,一次对现代软件工程理念的融入。本书旨在带领开发者走出“能用就好”的泥沼,迈向“清晰、健壮、易于扩展”的彼岸。我们将一同剖析Android系统的核心机制,理解不同架构模式的优劣,学习如何设计出优雅、高效、易于协作的代码。无论您是初出茅庐的开发者,还是身经百战的架构师,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路和实践方法,帮助您在Android开发的道路上,真正点亮技术的“精髓之光”。 第一章:Android系统深度解析与设计哲学 本章我们将深入Android操作系统的核心,理解其运作机制,为后续的架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1.1 Android组件化运行机制:Activity, Service, BroadcastReceiver, ContentProvider的生命周期与交互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从`onCreate`到`onDestroy`,理解状态回调的意义,掌握Activity重建时的保存与恢复机制。深入解析`onNewIntent`、`onConfigurationChanged`等不常被提及却至关重要的回调。 Service的启动模式与生命周期: `startService` vs `bindService`,理解它们在应用场景和生命周期管理上的差异。探讨前台Service、后台Service的限制与最佳实践。 BroadcastReceiver的注册与生命周期: 静态注册与动态注册的优劣势,理解广播的广播域与权限控制。探讨有序广播、粘性广播的特殊用法。 ContentProvider的创建与共享: 理解ContentProvider在跨应用数据共享中的核心作用,掌握ContentResolver的查询、插入、更新、删除操作。解析ContentProvider的线程模型与同步机制。 组件间的隐式与显式调用: 深入理解Intent的构成,探讨Intent Filter的工作原理。解析PendingIntent在跨进程通信与后台任务中的应用。 1.2 Android线程模型与并发控制:理解UI线程、Worker线程与主线程 UI线程(主线程)的限制: 为什么不能在UI线程执行耗时操作?理解Looper, MessageQueue, Handler的消息传递机制。 Worker线程的创建与管理: Thread, AsyncTask (已弃用,但理解其原理有助于理解更现代的方案), ThreadPoolExecutor。 并发安全与同步机制: synchronized, volatile, 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理解原子操作。 现代并发解决方案: Coroutines (Kotlin), RxJava/RxAndroid。为后续异步编程打下基础。 1.3 Android内存管理与性能优化基础 JVM内存模型与Dalvik/ART虚拟机: 堆、栈、方法区。理解内存分配与垃圾回收(GC)机制。 内存泄漏的常见原因与检测工具: Context泄漏,非静态内部类,Bitmap未释放等。使用LeakCanary, Android Studio Profiler进行检测。 内存抖动与优化: 频繁的对象创建,字符串拼接。使用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对象池。 位图(Bitmap)的优化: inSampleSize, inPreferredConfig。 1.4 Android系统设计原则:解耦、封装、高内聚、低耦合 SOLID原则在Android开发中的应用: 单一职责原则(SRP),开闭原则(OCP),里氏替换原则(LSP),接口隔离原则(ISP),依赖倒置原则(DIP)。 设计模式的哲学思考: 为什么需要设计模式?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复杂性? 第二章:现代Android架构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本章将深入探讨当下主流的Android架构模式,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2.1 MVC (Model-View-Controller) 模式解析 原理与局限性: Controller层的臃肿,View与Model的紧密耦合。 在Android中的实践与改进: Activity/Fragment作为Controller,XML布局作为View,Java/Kotlin类作为Model。 2.2 MVP (Model-View-Presenter) 模式解析 核心思想: Presenter作为View与Model的桥梁,实现View的薄化。 View接口的设计: 降低View的具体实现,提高可测试性。 Presenter的职责与生命周期管理: 避免内存泄漏。 MVP的优缺点分析: 改进了MVC的耦合问题,但View接口可能变得庞大。 2.3 MVVM (Model-View-ViewModel) 模式解析 核心组件: ViewModel、LiveData/StateFlow、Repository。 ViewModel的设计: 独立于UI生命周期,负责UI相关业务逻辑。 LiveData/StateFlow的应用: 响应式编程,数据驱动UI更新。 Repository模式: 数据源的统一抽象,解耦网络层、数据库层。 MVVM的优势: 良好的可测试性,响应式数据流,UI状态管理。 2.4 MVI (Model-View-Intent) 模式简介 单向数据流: Event -> Intent -> State -> View。 状态管理的单一真相源: 减少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适用场景与挑战: 复杂状态管理,异步操作。 2.5 架构选择的考量因素:项目规模、团队能力、技术栈、可维护性、可测试性 小项目: MVC/MVP可能足够。 中大型项目: MVVM是主流选择,MVI在特定场景下有优势。 团队熟悉度: 优先选择团队成员熟悉的模式。 可测试性: 优秀架构的关键指标。 第三章:构建可维护的Android应用:设计模式与组件化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通过应用经典设计模式和组件化策略,打造出易于理解、修改和扩展的Android应用。 3.1 常用设计模式在Android中的应用 创建型模式: 单例模式(Singleton): 确保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例如:网络请求的单例,数据库的单例。 工厂模式(Factory Method/Abstract Factory): 抽象对象的创建过程,降低耦合。例如:创建不同类型的Adapter。 建造者模式(Builder): 分步构建复杂对象,避免构造函数参数过多。例如:创建AlertDialog,RequestBuilder。 结构型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允许不兼容的接口之间协同工作。例如:RecyclerView.Adapter。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例如:在View上添加动画效果。 代理模式(Proxy): 为另一个对象提供一个替身或占位符,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例如:远程代理、虚拟代理。 行为型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定义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例如:LiveData。 策略模式(Strategy): 定义一系列算法,把它们封装起来,并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例如:不同的排序算法。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例如:BaseActivity中的通用初始化流程。 3.2 组件化开发:模块化与解耦 组件化的核心价值: 提高复用性、降低耦合度、并行开发、按需加载。 模块划分的策略: 功能模块、业务模块、基础库模块。 组件间通信机制: EventBus, Intent, ARouter等。 统一管理依赖: Gradle的`implementation`, `api`, `compileOnly`。 组件化带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路由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 3.3 API设计原则:清晰、一致、可预测 命名规范: 遵循Java/Kotlin语言规范,清晰表达意图。 参数设计: 使用Builder模式处理大量参数,避免过长的参数列表。 返回值设计: 明确返回值类型,考虑使用Optional或Nullable。 异常处理: 明确异常的抛出与捕获策略。 3.4 辅助工具与库:打造高效开发流程 依赖注入(DI): Dagger Hilt, Koin。理解DI的原理和优势,简化对象创建与管理。 网络请求库: Retrofit, OkHttp。掌握高级用法,如拦截器、缓存。 图片加载库: Glide, Coil。理解其缓存机制、生命周期管理。 本地数据库: Room。简化SQLite操作,提供类型安全的数据访问。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JUnit, Mockito, Espresso。编写可测试的代码,保证代码质量。 第四章:提升Android应用性能:流畅体验的追求 性能是用户体验的基石。本章将深入剖析影响Android应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 4.1 UI渲染性能优化 布局优化: 减少布局层级,使用ConstraintLayout, LinearLayout, RelativeLayout的合理组合。 过度绘制(Overdraw)的检测与避免: 使用GPU Overdraw工具,优化布局文件。 列表(ListView/RecyclerView)性能优化: ViewHolder模式,`notifyDataSetChanged` vs `notifyItemChanged`系列方法,DiffUtil。 动画性能: 属性动画(ObjectAnimator) vs 视图动画(View Animation),硬件加速。 4.2 网络通信性能优化 请求优化: 合并请求,选择合适的HTTP方法,使用缓存。 数据压缩与协议: GZIP压缩,Protocol Buffers/FlatBuffers。 长连接与短连接: WebSocket的应用。 异常处理与重试机制: 容错性设计。 4.3 内存使用优化 Bitmap内存优化: 再次强调`inSampleSize`, `inPreferredConfig`,及时回收Bitmap。 对象复用: 对象池(Object Pool)。 缓存策略: LruCache, DiskLruCache。 字符串优化: StringBuilder, StringBuffer。 4.4 启动速度优化 冷启动、温启动、热启动: 理解它们的区别。 优化Application的初始化: 延迟加载非必要组件。 减少首页Activity的创建开销: 异步加载数据。 使用Android Profiler进行启动分析。 4.5 后台任务与电量优化 WorkManager: 异步、可延迟、可约束的后台任务执行。 JobScheduler: 系统级别的后台任务调度。 避免后台服务滥用: 遵循系统限制。 广播接收器的优化: 限制广播的接收范围,使用JobScheduler/WorkManager代替粘性广播。 第五章:高级主题与未来展望 本章将触及更深层次的Android开发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5.1 响应式编程(Reactive Programming)深入理解 RxJava/RxKotlin/Kotlin Coroutines: 它们如何简化异步编程和事件处理。 Flowable, Observable, Single, Maybe, Completable: RxJava操作符的详解。 StateFlow, SharedFlow: Kotlin Coroutines在响应式编程中的应用。 实际应用场景: 网络请求,UI事件处理,数据流管理。 5.2 性能监控与可观测性 TraceView/Systrace: 深入分析CPU、内存、网络等性能瓶颈。 Firebase Performance Monitoring: 远程监控应用性能。 自定义埋点与日志系统: 收集关键性能指标。 5.3 安全性设计 数据加密: Sensitive Data Encryption。 网络安全: HTTPS, SSL Pinning。 权限管理: Android 6.0+ 运行时权限。 代码混淆与加固。 5.4 Jetpack Compose与声明式UI 声明式UI的理念: 如何描述UI的状态。 Compose的基本组件与布局。 State管理在Compose中的应用。 Compose对传统Android UI开发的颠覆。 5.5 跨平台技术简析:Flutter, React Native 跨平台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它们如何与原生Android开发形成互补。 5.6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在Android开发中的实践 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 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流程。 提高开发效率,保障代码质量。 结语 《Android架构精髓:构建可维护、高性能的移动应用》旨在为每一位Android开发者提供一份系统性的学习指南。我们相信,对Android系统原理的深刻理解,对优秀架构模式的灵活运用,对设计模式的精湛掌握,以及对性能优化孜孜不倦的追求,将帮助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移动开发领域,不断突破,创造出更加卓越的产品。技术的光芒,源于对精髓的洞察与不懈的实践。愿本书能成为您在Android开发旅程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我的 Android 开发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市面上大量的技术书籍,要么过于基础,要么就堆砌了很多我并不太理解的“高深”概念,导致我学习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感觉像是无头苍蝇。当我看到《Android进阶之光》这本书的标题时,我内心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道“光”一样,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帮助我理解那些隐藏在 Android 体系深处的奥秘。我迫切想知道,书中将如何解读“光”这个概念,它是否代表了某种高效的算法,或者某种精妙的设计思想?我尤其关注书中在内存管理、性能优化、并发处理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开发中常常会遇到的挑战,如果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将能更从容地应对。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写出更具“智慧”的代码,让我的应用程序在性能和稳定性上都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进阶”。

评分

作为一个对 Android 开发充满热情,但又总觉得在某些领域“卡壳”的开发者,我对于《Android进阶之光》这本书的期待值非常高。我尤其希望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 Android 框架的内部工作原理,比如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是如何被准确调度的,Service 的启动和管理机制究竟有哪些门道,以及 Fragment 的交互和状态保存是否能有更精妙的处理方式。我曾多次在实际开发中遇到一些难以捉摸的 Bug,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定位和调试,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光”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解这些底层机制的“光芒”,那我将受益匪浅。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代码示例,并且能够针对一些经典的“坑”,提供清晰的解释和规避方法。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写出更加健壮、高效、可维护的 Android 代码,并且能够构建出真正“优秀”的应用程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能跑就行”。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突破 Android 开发瓶颈的资源,市面上同质化的书籍实在太多,要么是给新手入门的,要么就是泛泛而谈的“速成”手册。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进阶之光”这几个字,顿时眼前一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触及 Android 体系的“核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 API 介绍。我尤其好奇书中将如何阐述 Android 的“光”,这是否是一种对底层运行原理的深刻洞察,亦或是对高级设计模式的精妙运用?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角,例如对 Binder 机制更深入的剖析,对 ART 虚拟机运作方式的细致解读,以及如何在高并发场景下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我也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通过“光”这一意象进行传递,让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相信,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加稳固和深刻的技术体系。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在 Android 开发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一直感觉自己虽然熟悉了日常的开发流程,也能完成大部分需求,但总觉得在某些深层原理上有所欠缺,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总会有点力不从心。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基础,要么就泛泛而谈,很难真正触及到核心。当我翻开这本书,从它的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 Android 体系的深刻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光”的解读,这是否意味着它能点亮我心中关于 Android 运行机制的迷雾?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性能优化、内存管理和线程安全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我在实际项目中经常遇到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让我从根本上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缘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API 的层面。我隐约感觉到,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能够帮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 Android 开发。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 Android 开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寻找能够真正触及核心、带来颠覆性理解的技术书籍,简直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Android进阶之光》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神秘和吸引力,让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 API 的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到 Android 系统的底层,揭示那些“幕后”的运行机制。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光”这个意象进行富有深度的解读,这是否意味着它能够点亮我们对 Android 架构的理解,让我们看到那些隐藏在代码之下的精妙设计?我渴望从书中学习到更高级的编程范式,例如如何更好地利用 Kotlin 的特性来写出更简洁、更安全的代码,如何优雅地处理异步操作,以及如何在复杂的 UI 交互中保持页面的流畅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码农”升级为“工程师”,真正理解 Android 开发的本质。

评分

真的,入门级的我只能买来收藏,看不懂状态。全是源码分析,英语又差的我看起来真的很费力,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哈,加油。

评分

宝贝已收到,活动力度很大,书页纸张非常好,一直京东买东西,真的非常好,价格实惠量又足,京东物流棒棒哒

评分

帮同事买的,应该还不错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

一直很想买的一本书,活动的时候终于下单了

评分

已经多次在京东买书了!!!太赞了!!!又便宜又好呢!!!!!以后家里东东都这里了哦!!!!!吼吼吼吼吼吼。。。。。

评分

右下角被压过,整个都不规则了

评分

看了书收获颇多,书是正版的,字体印刷清晰,发货送货速度快!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