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适应通信对抗教学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有助于掌握通信对抗基本知识,理解通信对抗基本原理,把握通信对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邓兵:博士,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室副主任)。200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对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XX预研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5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第二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
第1章 通信对抗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对抗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1
1.1.2 通信对抗的作用与发展 1
1.2 通信对抗系统 2
1.2.1 概述 2
1.2.2 通信对抗侦察系统 4
1.2.3 无线电通信干扰系统 6
1.2.4 综合通信对抗系统 8
小结 9
习题 10
第2章 通信侦察接收机 11
2.1 通信对抗侦察 11
2.1.1 通信对抗侦察的含义、任务及特点 11
2.1.2 通信对抗侦察的分类和基本步骤 11
2.1.3 通信对抗侦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12
2.2 频率测量的技术指标和分类 13
2.2.1 频率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2.2.2 频率测量技术分类 14
2.3 常规超外差搜索接收机 15
2.3.1 全景显示搜索接收机 15
2.3.2 监测侦听分析接收机 18
2.4 压缩接收机 19
2.4.1 问题的提出 19
2.4.2 压缩接收机的基本原理 20
2.4.3 压缩接收机的主要特点 23
2.5 信道化接收机 24
2.5.1 多波道接收机工作原理 24
2.5.2 信道化接收机分类 25
2.5.3 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与应用 28
2.6 声光接收机 29
2.6.1 声光调制器 29
2.6.2 声光接收机工作原理 30
2.6.3 声光接收机的特点 30
2.7 数字接收机 31
2.7.1 射频数字化 31
2.7.2 基带数字化 32
2.7.3 中频数字化 32
小结 33
习题 34
第3章 通信对抗侦察信号处理 35
3.1 概述 35
3.2 数字频谱分析 35
3.2.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35
3.2.2 数字频谱分析 37
3.2.3 DFT(FFT)的几种应用方式 40
3.3 数字滤波 43
3.3.1 数字滤波基础 43
3.3.2 窗函数加权 46
3.4 频率信道化 49
3.4.1 用FFT直接实现频率信道化 49
3.4.2 相关讨论 50
3.5 正交变换 55
3.5.1 采用正交混频实现正交变换 55
3.5.2 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实现正交变换 57
小结 60
习题 60
第4章 通信侦察信号特征提取 62
4.1 通信信号特征概述 62
4.1.1 通信信号特征分类 62
4.1.2 通联特征 63
4.1.3 技术特征 64
4.2 通信信号常规技术参数测量 68
4.2.1 信号载频的测量 69
4.2.2 信号带宽的测量 70
4.2.3 信号的电平测量 71
4.2.4 AM信号的调幅度测量分析 71
4.2.5 FM信号的频偏测量 72
4.2.6 通信信号的瞬时参数分析 72
4.2.7 MFSK信号频移间隔测量分析 75
4.2.8 码元速率估计 76
小结 80
习题 81
第5章 通信侦察信号分析识别 82
5.1 信号分析识别的内容 82
5.2 通信信号自动识别的方法 82
5.2.1 特征参数值域判别法 82
5.2.2 信号模本匹配法 83
5.3 通信调制方式的识别 86
5.3.1 概述 86
5.3.2 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举例(一) 88
5.3.3 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举例(二) 89
小结 97
习题 98
第6章 测向天线 99
6.1 概述 99
6.1.1 线天线 100
6.1.2 口径天线 104
6.1.3 有源天线和阵列天线 105
6.2 环形天线 106
6.2.1 环形天线的方向性 107
6.2.2 环形天线的有效高度 109
6.3 艾德考克天线 109
6.3.1 艾德考克天线的方向性 110
6.3.2 艾德考克天线的优缺点及使用场合 111
6.4 角度计天线 111
6.5 阵列天线 112
6.5.1 通常情况下的数学模型 113
6.5.2 阵列天线的方向特性 114
小结 116
习题 116
第7章 通信辐射源测向 117
7.1 无线电通信测向的基本概念 117
7.1.1 无线电通信测向的含义 117
7.1.2 测向设备的组成与分类 118
7.1.3 测向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121
7.1.4 无线电测向的主要用途和在通信对抗中的地位 122
7.2 测向原理 123
7.2.1 最小信号法 123
7.2.2 最大信号法 123
7.2.3 振幅比较法 124
7.2.4 相位法测向 129
小结 140
习题 141
第8章 通信辐射源定位 142
8.1 概述 142
8.2 多站无源定位 142
8.2.1 测向交叉定位 142
8.2.2 时差定位 146
8.3 单站无源定位 149
8.3.1 单站测向定位 150
8.3.2 多普勒定位 151
8.3.3 相位差定位 153
小结 156
习题 156
第9章 通信干扰原理 157
9.1 通信干扰的形成 157
9.2 干扰信号特性 158
9.2.1 通信干扰的基本概念 158
9.2.2 通信干扰的特点 162
9.3 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及最佳干扰 162
9.3.1 有效干扰的基本准则 162
9.3.2 通信干扰能力 164
9.4 通信干扰的分类 164
9.5 常规通信信号干扰样式分析 165
9.5.1 概述 165
9.5.2 对AM通信信号的干扰 169
9.5.3 对FM通信信号的干扰 174
9.5.4 对SSB通信信号的干扰 177
9.5.5 对2ASK通信信号的干扰 180
9.5.6 对2FSK通信信号的干扰 183
9.5.7 对2PSK通信信号的干扰 188
小结 193
习题 193
第10章 基本干扰方式 194
10.1 通信干扰体制 194
10.1.1 瞄准式干扰 194
10.1.2 拦阻式干扰 195
10.1.3 多目标干扰 196
10.2 通信干扰样式 199
10.2.1 噪声调制类干扰 199
10.2.2 音频干扰 200
10.2.3 梳状谱干扰 200
10.2.4 部分频带噪声干扰 201
10.2.5 脉冲干扰 202
10.2.6 相关型干扰 203
小结 204
习题 204
第11章 通信干扰方程 205
11.1 电波传播方式与传播衰耗 205
11.1.1 不同频段电波传播特点 205
11.1.2 电波传播方式 206
11.1.3 电波传播衰耗 208
11.2 通信干扰方程与通信干扰有效辐射功率 211
11.2.1 通信干扰方程 211
11.2.2 通信干扰有效辐射功率 213
11.3 通信有效干扰压制区 214
小结 219
习题 219
第12章 对新体制通信系统的侦察和干扰 221
12.1 对直扩通信的侦察和干扰 221
12.1.1 直扩通信的基本概念 221
12.1.2 直扩信号的侦察 222
12.1.3 直扩通信的干扰 225
12.2 对跳频通信的侦察和干扰 229
12.2.1 跳频通信基本概念 229
12.2.2 跳频序列 231
12.2.3 跳频网台的组网方式 232
12.2.4 跳频同步的方法 233
12.2.5 跳频信号的侦察 235
12.2.6 跳频通信的干扰 241
小结 246
习题 246
参考文献 248
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现代军事通信技术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详细阐述了通信对抗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种对抗技术是如何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的。书中对不同兵种之间的通信对抗,以及如何对抗敌方的侦察和干扰,都有非常深入的讨论。它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如何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理解了为什么掌握通信对抗技术,能够为赢得战争提供关键优势。
评分读完《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我对于“信息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认为信息安全就是防火墙、加密等等,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通信对抗是信息安全更深层次的较量。它涉及到如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输,如何识别和规避潜在的威胁,以及如何利用通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达到战略目的。书中对各种隐蔽通信和反隐蔽通信技术的介绍,让我对信息安全有了更宏观和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的平衡点。很多技术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要么过于注重实践,但缺乏理论支撑,导致读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深入探讨了通信对抗的各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信号侦测、干扰压制、欺骗技术、反侦察策略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并非孤立地讲解这些原理,而是紧密结合了实际的应用场景。比如,在讲述电子侦察时,它会列举雷达、通信系统在战场上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其信号特征来获取情报。在讲干扰技术时,它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干扰源和干扰方式,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干扰设备。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信息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过去,我可能只知道战争中有电子战,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却没有什么概念。读完《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后,我才明白,通信对抗是信息战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如何保护己方通信畅通,同时又如何破坏敌方通信。书中对各种对抗场景的描绘,例如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如何保持通信的可靠性,或者如何利用通信的漏洞进行情报收集,都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策略和智慧的体现。书中对未来通信对抗的发展趋势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涵盖了通信对抗的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军事通信,还是民用通信,亦或是新兴的物联网通信,书中都有所涉及。它让我看到了通信对抗技术并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对通信对抗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会让人望而却步。作者在运用专业术语的同时,也会适当地进行解释和说明,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逐步积累通信对抗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被大量的专业术语淹没。而且,书中对案例的分析也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评分我在阅读《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时,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背后隐藏的“另一面”。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通信,大多是追求效率、稳定和便捷,但这本书却揭示了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弱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弱点。它让我明白,任何技术都可能被双向利用,而“对抗”正是这种利用的体现。书中对各种对抗手段的剖析,比如伪装、欺骗、信号泄露的利用等,都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如何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进行策略性的攻防。
评分总的来说,《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示。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部关于信息博弈的百科全书。它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背后隐藏的智慧和策略,也让我对信息安全和信息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感兴趣的人,相信你们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挺纠结的。我对“通信对抗”这个概念一直有一种模糊的认知,总觉得它充满了神秘感和技术含量,但又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能用在哪些方面。拿到《通信对抗原理及应用》后,我抱着学习的态度翻开了它。第一感觉是,这本书的编写思路非常清晰。它没有一开始就深入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里,而是先从通信的基本原理讲起,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入对抗的概念。这一点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感到非常友好,因为我不需要有深厚的通信背景才能理解。它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将通信比作一场博弈,一方试图发送信息,另一方则试图干扰或截获。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有条理,让我能够按部就班地学习。它从基础的通信原理入手,然后逐渐深入到各种对抗技术。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且配以丰富的图表和示例。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复杂技术时,会先给出简明的概述,然后再逐步分解。这种方式让我在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时,不会感到 overwhelming。例如,在介绍频谱分析技术时,它先解释了什么是频谱,为什么频谱分析很重要,然后才深入到具体的算法和实现。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
评分东西不错,用的还可以,赞!
评分买书都在京东,特别快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买书都在京东,特别快
评分一本一本评价太累了。还是粘贴复制比较好
评分就一个外包装,啥都没有,书没有太大的破损。不然我就退了
评分很经典,一直我追求的极致!!!
评分很经典,一直我追求的极致!!!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印刷精美,值得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