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適應通信對抗教學需要,以能力培養為導嚮,有助於掌握通信對抗基本知識,理解通信對抗基本原理,把握通信對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鄧兵:博士,海軍航空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係副教授(室副主任)。2006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係統專業並獲工學博士學位,2014年於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齣站。主要研究方嚮:電子對抗。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XX預研基金重點項目等科研課題5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奬、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奬和軍隊科技進步三等奬各1項;齣版專著1部(第二作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錶論文30多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奬和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奬。
第1章 通信對抗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對抗的含義與基本內容 1
1.1.2 通信對抗的作用與發展 1
1.2 通信對抗係統 2
1.2.1 概述 2
1.2.2 通信對抗偵察係統 4
1.2.3 無綫電通信乾擾係統 6
1.2.4 綜閤通信對抗係統 8
小結 9
習題 10
第2章 通信偵察接收機 11
2.1 通信對抗偵察 11
2.1.1 通信對抗偵察的含義、任務及特點 11
2.1.2 通信對抗偵察的分類和基本步驟 11
2.1.3 通信對抗偵察的關鍵技術和發展趨勢 12
2.2 頻率測量的技術指標和分類 13
2.2.1 頻率測量的主要技術指標 14
2.2.2 頻率測量技術分類 14
2.3 常規超外差搜索接收機 15
2.3.1 全景顯示搜索接收機 15
2.3.2 監測偵聽分析接收機 18
2.4 壓縮接收機 19
2.4.1 問題的提齣 19
2.4.2 壓縮接收機的基本原理 20
2.4.3 壓縮接收機的主要特點 23
2.5 信道化接收機 24
2.5.1 多波道接收機工作原理 24
2.5.2 信道化接收機分類 25
2.5.3 信道化接收機的特點與應用 28
2.6 聲光接收機 29
2.6.1 聲光調製器 29
2.6.2 聲光接收機工作原理 30
2.6.3 聲光接收機的特點 30
2.7 數字接收機 31
2.7.1 射頻數字化 31
2.7.2 基帶數字化 32
2.7.3 中頻數字化 32
小結 33
習題 34
第3章 通信對抗偵察信號處理 35
3.1 概述 35
3.2 數字頻譜分析 35
3.2.1 模擬信號的數字化 35
3.2.2 數字頻譜分析 37
3.2.3 DFT(FFT)的幾種應用方式 40
3.3 數字濾波 43
3.3.1 數字濾波基礎 43
3.3.2 窗函數加權 46
3.4 頻率信道化 49
3.4.1 用FFT直接實現頻率信道化 49
3.4.2 相關討論 50
3.5 正交變換 55
3.5.1 采用正交混頻實現正交變換 55
3.5.2 采用希爾伯特變換實現正交變換 57
小結 60
習題 60
第4章 通信偵察信號特徵提取 62
4.1 通信信號特徵概述 62
4.1.1 通信信號特徵分類 62
4.1.2 通聯特徵 63
4.1.3 技術特徵 64
4.2 通信信號常規技術參數測量 68
4.2.1 信號載頻的測量 69
4.2.2 信號帶寬的測量 70
4.2.3 信號的電平測量 71
4.2.4 AM信號的調幅度測量分析 71
4.2.5 FM信號的頻偏測量 72
4.2.6 通信信號的瞬時參數分析 72
4.2.7 MFSK信號頻移間隔測量分析 75
4.2.8 碼元速率估計 76
小結 80
習題 81
第5章 通信偵察信號分析識彆 82
5.1 信號分析識彆的內容 82
5.2 通信信號自動識彆的方法 82
5.2.1 特徵參數值域判彆法 82
5.2.2 信號模本匹配法 83
5.3 通信調製方式的識彆 86
5.3.1 概述 86
5.3.2 信號調製方式自動識彆舉例(一) 88
5.3.3 信號調製方式自動識彆舉例(二) 89
小結 97
習題 98
第6章 測嚮天綫 99
6.1 概述 99
6.1.1 綫天綫 100
6.1.2 口徑天綫 104
6.1.3 有源天綫和陣列天綫 105
6.2 環形天綫 106
6.2.1 環形天綫的方嚮性 107
6.2.2 環形天綫的有效高度 109
6.3 艾德考剋天綫 109
6.3.1 艾德考剋天綫的方嚮性 110
6.3.2 艾德考剋天綫的優缺點及使用場閤 111
6.4 角度計天綫 111
6.5 陣列天綫 112
6.5.1 通常情況下的數學模型 113
6.5.2 陣列天綫的方嚮特性 114
小結 116
習題 116
第7章 通信輻射源測嚮 117
7.1 無綫電通信測嚮的基本概念 117
7.1.1 無綫電通信測嚮的含義 117
7.1.2 測嚮設備的組成與分類 118
7.1.3 測嚮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 121
7.1.4 無綫電測嚮的主要用途和在通信對抗中的地位 122
7.2 測嚮原理 123
7.2.1 最小信號法 123
7.2.2 最大信號法 123
7.2.3 振幅比較法 124
7.2.4 相位法測嚮 129
小結 140
習題 141
第8章 通信輻射源定位 142
8.1 概述 142
8.2 多站無源定位 142
8.2.1 測嚮交叉定位 142
8.2.2 時差定位 146
8.3 單站無源定位 149
8.3.1 單站測嚮定位 150
8.3.2 多普勒定位 151
8.3.3 相位差定位 153
小結 156
習題 156
第9章 通信乾擾原理 157
9.1 通信乾擾的形成 157
9.2 乾擾信號特性 158
9.2.1 通信乾擾的基本概念 158
9.2.2 通信乾擾的特點 162
9.3 影響乾擾效果的因素及最佳乾擾 162
9.3.1 有效乾擾的基本準則 162
9.3.2 通信乾擾能力 164
9.4 通信乾擾的分類 164
9.5 常規通信信號乾擾樣式分析 165
9.5.1 概述 165
9.5.2 對AM通信信號的乾擾 169
9.5.3 對FM通信信號的乾擾 174
9.5.4 對SSB通信信號的乾擾 177
9.5.5 對2ASK通信信號的乾擾 180
9.5.6 對2FSK通信信號的乾擾 183
9.5.7 對2PSK通信信號的乾擾 188
小結 193
習題 193
第10章 基本乾擾方式 194
10.1 通信乾擾體製 194
10.1.1 瞄準式乾擾 194
10.1.2 攔阻式乾擾 195
10.1.3 多目標乾擾 196
10.2 通信乾擾樣式 199
10.2.1 噪聲調製類乾擾 199
10.2.2 音頻乾擾 200
10.2.3 梳狀譜乾擾 200
10.2.4 部分頻帶噪聲乾擾 201
10.2.5 脈衝乾擾 202
10.2.6 相關型乾擾 203
小結 204
習題 204
第11章 通信乾擾方程 205
11.1 電波傳播方式與傳播衰耗 205
11.1.1 不同頻段電波傳播特點 205
11.1.2 電波傳播方式 206
11.1.3 電波傳播衰耗 208
11.2 通信乾擾方程與通信乾擾有效輻射功率 211
11.2.1 通信乾擾方程 211
11.2.2 通信乾擾有效輻射功率 213
11.3 通信有效乾擾壓製區 214
小結 219
習題 219
第12章 對新體製通信係統的偵察和乾擾 221
12.1 對直擴通信的偵察和乾擾 221
12.1.1 直擴通信的基本概念 221
12.1.2 直擴信號的偵察 222
12.1.3 直擴通信的乾擾 225
12.2 對跳頻通信的偵察和乾擾 229
12.2.1 跳頻通信基本概念 229
12.2.2 跳頻序列 231
12.2.3 跳頻網颱的組網方式 232
12.2.4 跳頻同步的方法 233
12.2.5 跳頻信號的偵察 235
12.2.6 跳頻通信的乾擾 241
小結 246
習題 246
參考文獻 248
我在閱讀《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時,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看到瞭通信技術背後隱藏的“另一麵”。我們平時接觸到的通信,大多是追求效率、穩定和便捷,但這本書卻揭示瞭通信係統中存在的弱點,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弱點。它讓我明白,任何技術都可能被雙嚮利用,而“對抗”正是這種利用的體現。書中對各種對抗手段的剖析,比如僞裝、欺騙、信號泄露的利用等,都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關於技術,更是關於如何在信息流通的過程中,進行策略性的攻防。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信息戰”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過去,我可能隻知道戰爭中有電子戰,但具體是怎麼迴事,卻沒有什麼概念。讀完《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後,我纔明白,通信對抗是信息戰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涉及到如何保護己方通信暢通,同時又如何破壞敵方通信。書中對各種對抗場景的描繪,例如在復雜電磁環境下如何保持通信的可靠性,或者如何利用通信的漏洞進行情報收集,都讓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種策略和智慧的體現。書中對未來通信對抗的發展趨勢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這個領域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涵蓋瞭通信對抗的原理,還詳細介紹瞭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無論是軍事通信,還是民用通信,亦或是新興的物聯網通信,書中都有所涉及。它讓我看到瞭通信對抗技術並不是局限於某個特定領域,而是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這種全麵的視角,讓我能夠對通信對抗有一個更完整的認識。
評分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應用之間找到的平衡點。很多技術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讀起來枯燥乏味,要麼過於注重實踐,但缺乏理論支撐,導緻讀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深入探討瞭通信對抗的各個維度,包括但不限於信號偵測、乾擾壓製、欺騙技術、反偵察策略等等。更重要的是,它並非孤立地講解這些原理,而是緊密結閤瞭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在講述電子偵察時,它會列舉雷達、通信係統在戰場上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分析其信號特徵來獲取情報。在講乾擾技術時,它會分析不同類型的乾擾源和乾擾方式,以及如何設計有效的乾擾設備。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會讓人望而卻步。作者在運用專業術語的同時,也會適當地進行解釋和說明,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非常有幫助。它讓我能夠逐步積纍通信對抗方麵的知識,而不是被大量的專業術語淹沒。而且,書中對案例的分析也非常到位,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增加瞭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其實挺糾結的。我對“通信對抗”這個概念一直有一種模糊的認知,總覺得它充滿瞭神秘感和技術含量,但又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麼,能用在哪些方麵。拿到《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後,我抱著學習的態度翻開瞭它。第一感覺是,這本書的編寫思路非常清晰。它沒有一開始就深入到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裏,而是先從通信的基本原理講起,然後循序漸進地引入對抗的概念。這一點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感到非常友好,因為我不需要有深厚的通信背景纔能理解。它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比如將通信比作一場博弈,一方試圖發送信息,另一方則試圖乾擾或截獲。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
評分這本書對於想要瞭解現代軍事通信技術的人來說,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詳細闡述瞭通信對抗在軍事行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種對抗技術是如何相互配閤,形成完整的作戰體係的。書中對不同兵種之間的通信對抗,以及如何對抗敵方的偵察和乾擾,都有非常深入的討論。它讓我看到瞭通信技術如何在現代戰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並且理解瞭為什麼掌握通信對抗技術,能夠為贏得戰爭提供關鍵優勢。
評分總的來說,《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啓示。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像是一部關於信息博弈的百科全書。它讓我看到瞭通信技術背後隱藏的智慧和策略,也讓我對信息安全和信息戰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感興趣的人,相信你們也會從中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有條理,讓我能夠按部就班地學習。它從基礎的通信原理入手,然後逐漸深入到各種對抗技術。每一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核心主題展開,並且配以豐富的圖錶和示例。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復雜技術時,會先給齣簡明的概述,然後再逐步分解。這種方式讓我在理解一個復雜的概念時,不會感到 overwhelming。例如,在介紹頻譜分析技術時,它先解釋瞭什麼是頻譜,為什麼頻譜分析很重要,然後纔深入到具體的算法和實現。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
評分讀完《通信對抗原理及應用》,我對於“信息安全”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之前認為信息安全就是防火牆、加密等等,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通信對抗是信息安全更深層次的較量。它涉及到如何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進行信息傳輸,如何識彆和規避潛在的威脅,以及如何利用通信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來達到戰略目的。書中對各種隱蔽通信和反隱蔽通信技術的介紹,讓我對信息安全有瞭更宏觀和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好
評分就一個外包裝,啥都沒有,書沒有太大的破損。不然我就退瞭
評分東西不錯,用的還可以,贊!
評分很好的書籍,專業性很強,能學到很多東西。
評分很經典,一直我追求的極緻!!!
評分就一個外包裝,啥都沒有,書沒有太大的破損。不然我就退瞭
評分東西不錯,用的還可以,贊!
評分自營的書,質量有保證,方便快捷!
評分很好的書籍,專業性很強,能學到很多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