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加尔 雷纳德是一位幻灯片设计师,也是一位全球知名的交流专家。他用朴素的道理、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幻灯片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根本原则。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职场人士以一个独特、简便、直观、自然和有针对性的角度看待幻灯片演说,使其从设计和演示幻灯片的苦海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作者把禅宗秉持的简约原则与幻灯片制作演示相互关联,更可以使我们能够从思想之高峰看待如何制作幻灯片。
这本书是使读者从幻灯片演示制作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好读物。与目前市场中关于幻灯片制作方面的其他图书不同,本书讲解的不是幻灯片软件的功能和操作,而是如何从思想上、方法上来思考幻灯片演示。在这个新版中,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示例,帮助读者获取灵感,展示了如何利用简约原则和讲故事的方式与观众建立良好的联系。因此本书适合于那些经常使用幻灯片,但是希望使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更赏心悦目、形神兼具的读者所使用。
加尔 雷纳德(Garr Reynolds),一位幻灯片设计和演说方面的专家。他也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说家和企业顾问,其客户遍布多家全球500强公司。
王 佑:现为格源培训(www.vlearning.com.cn)专家讲师。拥有多年的企业咨询实践,为国内几十家企业提供过管理咨询服务。作为主要创办人,王佑先生还参与创立了国内*大的咨询服务集团――AMT Group,并长期负责咨询顾问的培养工作。在培训方面,王佑先生每年为上百家企业提供结构化思维、图形呈现和演示方面的培训服务。在国内较早开设了《像咨询顾问一样思考――结构化思维训练》、《用图表说话》、《你也能成为演示专家》等一系列课程,深受学员的好评和赞誉。 汪亮:格源培训研发顾问,一直从事幻灯片演示方面的研究工作。
——南希·杜瓦特 杜瓦特公司CEO《演说:用幻灯片说服全世界》(Slide:ology) 和《沟通:用故事产生共鸣》(Resonate)作者
——卡迈恩·加洛《史蒂夫·乔布斯的演说秘密》(The Present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作者
——传奇演说者赛斯·高汀 《我们都不是寻常人》(We Are All Weird)作者
——丹尼尔·平克《驱动力》(Drive)和《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作者
引言
第1 章 演示是科学,也是艺术 3
准备篇
第2 章 创造、限度和约束 25
第3 章 一切从构思开始 37
第4 章 讲述内容巧安排 65
设计篇
第5 章 简约是一种美 99
第6 章 幻灯片形式设计:从方法到技巧 113
第7 章 幻灯片运用范例:图文并茂 165
呈现篇
第8 章 全身心投入 189
第9 章 建立沟通的纽带 203
第10 章 吸引人和打动人 223
新征程
第11 章 开始幻灯片旅行 251
演示是科学,也是艺术
在东京顺利做完演说后,我带上在日本车站买的便当和朝日啤酒,于下午五点零三分搭上了去往大阪的新干线。对我而言,在日本最典型的体验就是搭乘拥有尖端科技的新干线列车,从郊外的田野上呼啸而过;在列车上,一边用筷子尝着美味的日式料理,一边啜饮着啤酒;同时透过宽大的玻璃窗饱览寺庙和神祠,甚至还可以观赏富士山。这种体验可谓新旧事物的完美交融,有时我的一天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
在吃着可口的便当时,我无意间发现过道旁的一位日本商人,他正盯着面前一套PPT 打印稿,满脸忧心忡忡。我注意到每页纸上印有两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上都排有文本框,里面挤满了不同颜色的日语文字。根本没有空余的地方!所有幻灯片上除了公司标识外,再没有其他图片了!其内容也是一成不变:标题,下边插入文本框,输入要点,然后就是公司标识了。
他是否打算现场演示这些幻灯片,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其想法呢?如果是的话,我对其观众深表同情。观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边听边读的能耐了(即便他们看清了荧屏上列出的数条要点,那又能怎样)?幻灯片难道仅仅是充当文档记录的一个载体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要对演说者以及观众均表同情了。要知道,幻灯片绝不是记录文档的工具,仅有要点和公司标识的幻灯片对于做一场优秀的演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从那位日本商人在PPT 打印稿中翻前顾后的情况看,他显然是被那些模棱两可、晦涩难懂的内容搞得晕头转向了。
我想到了面前便当里的丰盛菜肴,它们大小适量、制作精良,让人毫无半点多余、过剩的感觉。而对面则是一堆PPT 打印稿,它们的布局杂乱无章、内容又晦涩难懂。呵呵,两者的对比多么强烈!现场演说时经常要使用含有商业和技术内容的PPT 做演示,而它们的设计为何不能像在日本车站出售的便当那样清清楚楚、简明扼要呢?便当提供了适量的佳肴,同时搭配合理,令人赏心悦目。从便当中体现出的是一种简约和均衡之美。不多不少,设计精湛,不矫揉造作,一切恰到好处,让人看着赏心悦目,尝着更是美味可口。在吃便当的那20 分钟里,你所感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鼓舞。且问,你在做幻灯片演示时有过类似的感吗?如果有,那又是什么时候呢?
美味可口的便当和幻灯片乍一看毫不相干,然而就是多年前的这一刻,当我坐在时速高达200 千米的新干线上时,一下子悟出了两者的共同点。我突然意识到有必要做些什么,使类似制作粗糙、内容干瘪的幻灯片销声匿迹。同时,我感到自己的确能在这个问题上出谋划策。无论在日本还是世界其他国家,职场人士都会因每天接触到各种粗制滥造的演示文稿而困苦不堪。那些幻灯片枯燥乏味、效果甚微,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我清楚地知道,或许我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帮助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审视演说的设计与呈现,使演说者和观众间的交流变得更流畅、更有效。也就是在新干线列车从横滨驶往名古屋的路上,我开始提笔创作此书,旨在分享我个人网站(www.presentationzen.com)上提到的与演说设计和幻灯片演示相关的点点滴滴。相信在未来,较同类网站而言,这个网站的点击率将继续保持领先。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准备篇、设计篇和呈现篇。在每个篇章中,我都进行了合理的编排,力求做到原理和实例相辅相成。至于我在新干线上享用的那份便当——此书的创作灵感,其照片我也会在下文中向大家作展示。
你也能成为演说专家
随着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的一统天下,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幻灯片的时代。从公司的会议室到大学的教室,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在幻灯片前侃侃而谈的演说者。公司的会议纪要也逐渐被幻灯片文件所替代,原来要提前散发的文案也变成了幻灯片的演说文稿。幻灯片越来越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伴随着对幻灯片的依赖不断加大,人们也有了新的烦恼。每个人都在为如何使自己的幻灯片更炫、更酷而烦恼。面对别人的困惑,我也经常问自己,幻灯片究竟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记得几年前有一部电影,画面非常唯美,描写了刺客和君王的故事。电影由堪称豪华的制作团队完成,耗资上千万美元,众多明星的加盟使其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影片也的确达到了制作团队当初的预期,刷新了当时的票房记录。但是与票房上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的评价。很多观众看了电影之后,唯一的印象是画面很美,但是再进一步问问电影在讲什么,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探寻其内在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导演过分地追求影片感官上的刺激,而忽略了最能打动观众的故事情节。
我常常在想,其实幻灯片演说和电影又有什么不同呢?在幻灯片演说中,演说者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演说者在演说过程中要做的事情就是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记住自己想传递的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幻灯片、语音、语调,还是肢体语言,都是演说者在演说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而已。
然而遗憾的是,相当多做演说的人忽略了这些基本准则。在他们自己主演的影片中,忽略了故事情节和逻辑结构这些基本因素,而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如何制作漂亮的画面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等这些细节上。这种误区造成很多人离开了幻灯片就不知道如何演说;而还有一些人,则以在网上或者会议后搜集各种幻灯片模板和图形为一大乐事,但浑然不去考虑其使用场景和演说目的。
毋庸置疑,幻灯片作为承载思想的工具,深深地影响了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这是因为用幻灯片来阐述观点,更容易被别人所记住和接受。因此,我们可以预言,这种影响还将持续下去。既然不能摆脱这种影响,那就让我们领先于潮流,从事物本质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也许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可以说,这本书是使读者从幻灯片制作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最好读物。与目前市场中关于幻灯片制作方面的其他图书不同,本书讲解的不是幻灯片软件的功能和操作,而是如何从思想、方法上来思考幻灯片演说。因此本书适合那些经常使用幻灯片,但是希望使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更赏心悦目、形神兼具的读者所使用。
本书的作者加尔·雷纳德是一位幻灯片设计师,也是一位全球知名的交流专家。他用朴素的道理、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幻灯片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根本原则。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职场人士以一个独特、简便、直观、自然和有针对性的角度看待幻灯片演说,使其从设计和演示幻灯片的苦海中解脱出来。特别是作者把禅宗秉持的简约原则与幻灯片制作演示相互关联,更可以使我们能够从思想之高峰看待如何制作幻灯片。
可以说,这本书为那些深受幻灯片演说所困扰的读者点燃了希望之光。这些朴素的设计理念和原则不但可以使演说内容栩栩如生,更可以为演说者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演说专家。
如果你想使你的幻灯片演说更上一层楼,那么从本书这里开始启程吧!
格源培训 专家讲师
我一直觉得,职场上的沟通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制作幻灯片的能力,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的启发是颠覆性的。我以前总犯一个错误,就是恨不得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塞进一张PPT里,结果观众的注意力全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抢走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比如“一页只讲一个核心观点”的原则,彻底改变了我的制作习惯。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排版和选择字体,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进行“信息提炼”。书中的“Less is More”的理念贯穿始终,指导我如何用最少的视觉元素传递最强大的信息。特别是关于数据可视化的那一章,它对比展示了不同图表类型的优缺点,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饼图在某些情况下会比柱状图更有效,反之亦然。现在,我做出来的幻灯片更加干净、专业,每次演示完,同事们都会主动过来问我使用的模板和设计思路。这不仅仅是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明白了视觉呈现的力量远超文字堆砌。
评分这本关于演讲技巧的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最近接手了一个大项目,需要经常在部门内部做汇报,每次面对老板和同事的目光,我的心跳都会加速,大脑一片空白。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如何克服紧张情绪开始,到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再到如何利用视觉辅助工具(比如图表和图片)来增强说服力,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它强调的“听众中心”原则,让我明白演讲不是自我表演,而是与听众的有效沟通。书中提供的许多实操案例,让我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好的演讲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给我提供了很多可以立即应用到我下一场汇报中的小技巧,比如如何设计一个强有力的开场白,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利用停顿来制造悬念和强调重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照着PPT念稿子的“复读机”了,而是有了一些能够掌控全场、自信表达的底气。它真的帮我把一个曾经让我头疼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可以期待展示自我的机会。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这本书时,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又是那种老生常谈、充斥着“多微笑”、“多做眼神交流”这类废话的指导书。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深入骨髓的“心理学与传播学”结合的指南。比如,它详细分析了听众的认知负荷极限,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大脑更容易记住画面而非文字信息,这背后的科学依据让我对它的建议深信不疑。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精彩,它们不是那种虚构的完美场景,而是剖析了职场中真实存在的沟通失败案例,并精准指出了问题所在——往往不是内容不好,而是表达方式出了岔子。这种拆解式的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并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更具科学性的演讲模型。对于那些想从“能完成任务”迈向“实现卓越影响”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职场人,我深知“会说话”和“会用工具说话”是两码事。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紧密结合了现代职场对效率和视觉冲击力的要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故事板思维”的介绍,作者引导读者像导演一样去构思整个演示流程,哪里需要高潮,哪里需要情绪铺垫,这使得原本枯燥的业务汇报也变得生动起来。此外,书中对不同演示场景的应对策略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突发提问如何巧妙化解、时间被压缩时如何取舍重点,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战场经验”。我尝试着运用书中学到的“三明治反馈法”来组织我的项目周报,效果立竿见影,上级反馈说我的汇报结构更清晰,逻辑性更强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解决问题的工具箱,而不是零散的建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且效果显著。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手把手地指导你。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语言上的幽默感和亲和力,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让人感到压力的演讲技巧变得非常容易接受和吸收。它不仅关注“术”——即PPT制作的技巧和演讲的流程,更深入地探讨了“道”——即如何通过真诚和对听众的尊重来建立信任感。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听众群体(比如技术人员、高管、跨部门同事)来调整你的语言风格和视觉呈现,这个细节处理得极其到位,让我意识到,成功的沟通需要极强的“情境感知能力”。自从开始应用书中的方法论,我感觉我在团队中的话语权明显提升了,不再是那个只能等待提问的发言者,而是能主动引导会议方向的关键人物。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做演示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影响他人的职场生存指南。
评分书还没看,但是这次买书真的是超值,真的很优惠。
评分不一样的视角,很有帮助
评分印刷质量好,内容不错。
评分精致,非常实用,印刷质量也不错。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正版
评分学习学习好好学习
评分用来学习PPT的,被PPT搞疯了
评分挺好的,公司购书,纸质很好,信赖。有用
评分不一样的视角,很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