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英国有三件事情*容易引起交通堵塞:一是女王出行,二是获胜的足球队凯旋,三就是 “切尔西花展”开幕,可见花艺在英国文化中的地位。正如我们在《傲慢与偏见》、《唐顿庄园》、《暮光之城》等影视剧场景中看到的那些独具风格的花艺设计,在英国的现代生活中,插花艺术不单表现在家居、庆典和礼仪活动中,还体现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英伦风格。
其实,插花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已有数千年,*早的确切记载中国插花的文字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北周诗人庚信在《杏花诗》中*早记载了盘花的应用。
作为英国花艺界倍受尊敬的*者,英国皇家花艺师朱迪丝·布莱克洛克将充满英伦风情的花艺设计带到中国,你并不需要拥有很高的造诣或是经过多年学习才能够享受花艺设计的乐趣,只需要你多一点儿信心,学习一些技巧和原理,你也可以亲手打造独具个人风格的花艺美学。
全球花艺界倍受尊敬的*者之一,受邀为英国皇室成员和众多国际品牌做专属花艺设计,从英国的肯辛顿宫到享誉世界的“切尔西花展”,都能看到她的花艺作品。朱迪丝持续多年为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居住的肯辛顿宫做每周花艺设计。
拥有逾30年的花艺设计和教学经验,朱迪丝在英国伦敦创办的朱迪丝·布莱克洛克花艺学校被誉为“全球十大花艺学校”之一,教授从零基础学员到专业花艺师的不同进阶课程。朱迪丝·布莱克洛克*的花艺风格和其开创的花艺教学方法备受皇室贵族及花艺爱好者的推崇,并受邀到世界各地开设花艺讲座及培训课程。
朱迪丝曾成功组织并举办了英国大型现代花艺盛会(Flowers at Chicheley Hall),同时担任英国国家花艺联合会(NAFAS)创办的花艺畅销杂志《花艺师》(The Flower Arranger)的特约编辑、电视节目嘉宾以及各类国际花艺大赛的*评委,著有15本花艺设计系列畅销书。
2017年的农历新年,朱迪丝受邀为伦敦唐人街设计鸡年主题花艺,为传统的东方节日增添了西方庆典特色的风情。
推荐序
曾焱冰
生活是一束美丽的花
阿甘的妈妈说:“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滋味。”而我想说——生活就像一束花,它可以平淡甚至丑陋,也可以美、很美或具有惊人的美。
实际上,每一朵花本身都是美的,它们各有姿态,并无高下。但你也会发现,同样的花朵,不同的组合方式,在不同人的手里又有了差异。这就像拥有类似资源和天资的人,有人可以走得步步精彩,有人却把人生打成了一手烂牌,其根本在于后天的经营和个人的眼界、思路,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直学习和进步的原因。
学一些插花技巧,实际上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记得很多年前,当我*次知道剑山、看到插花用的花泥、触摸不同粗细的花艺铁丝时,这些普通的工具,在我一个外行人的眼里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我不禁感叹,那些美丽的花朵原来是借助这些辅助工具,才绽放出如此惊人的美丽!这其中的奥秘是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就仿佛世界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那种惊讶于我,一点不夸张,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不但强烈地吸引我去探索更多的花艺知识,也在心里开启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去探索更多的美,并*终找到自己能随心所欲表达的方式与技巧。
我做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尚杂志编辑工作,可以说与花艺毫无关联。但在日复一日与文字和图片打交道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内心的这份渴望。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开始研究餐桌布置的艺术,并出版了多本生活美学书籍,也成功举办了个人餐桌美学艺术展览。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不断地学习、研究、尝试和探索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心得是,对于美和艺术的追求与探索,要充满勇气和自信。这也正是朱迪丝·布莱克洛克女士给我的启发和鼓励。
记得*初在搜索英国花艺的相关资料时,总是会看到她的名字。作为世界花艺界倍受尊敬的*者之一,她的花艺作品、教学经验都值得研习。她曾在一篇访谈中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漂亮的花艺设计,只要学会一些技巧和多一点信心。”这种说法于她或许是举重若轻,但对于当时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徘徊在这门高深技艺门外的我,却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在后来的实践中,也确实证明了这点——只要怀着对花的爱,并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技术,只是带领你走向结果的手段,而希望享受花艺设计乐趣的欲望和不受约束的奇思妙想,才是推着你不断向前的动力。
若干年后,我终于高兴地看到朱迪丝女士的著作在中国出版,而此时的我,也已经离开了之前从事多年的行业,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份与花和美密切关联的事业。像一朵花的多种可能,我找到了让自己更好的方向。同时,我非常荣幸可以为朱迪丝女士的新书写这篇推荐序言,在她的书里,我再一次看到了她所阐述的核心观点,与当年激励我的那句话意思相同:“与许多固有的想法相反,您并不需要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或是经过多年学习才能够享受花艺设计的乐趣。如果您能够遵循本书清晰的逻辑,直接的讲解,您将很快能够创造出令您愉悦的花艺设计。”
是的,花艺设计并非是把火箭送上天这样严谨的科学技术,但也需要掌握基础的规则和手法。而这些,正是朱迪丝女士在这本书里要告诉我们的。要知道,学好一门技巧,通常需要三个条件:
*是喜欢。
第二是不仅喜欢,还有某种动机。于我,这种动机便是坚信自己可以做好自己所喜欢的餐桌布置艺术,并能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除了这两点,第三个必要条件是,你喜欢的这件事情,可以不断给你积极的回应。这说的便是爱花的人,可以不断从亲手做的花艺作品中得到成就感、好心情,同时,也能得到别人更多的赞美。对此,朱迪丝女士有更多的经验,她指出,分步学习是*容易让学习者获得信心和回应的方式。而这本书便是把花艺这项技能分解成了易学易懂的简单步骤,让学习者可以轻松快捷地掌握新的技巧并获得自信,从而发展个人风格。
*后,祝你通过这本书的指引,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亲自设计打理成一束更美更精彩的鲜花!
曾焱冰
2017年5月于北京
鲜花选购技巧
鲜花的叶子是生机蓬勃的绿色而不是黄色。重瓣花比单瓣花更能保持新鲜持久,比如洋桔梗和香雪兰。
如果花瓣上有散落的花粉,证明此花即将凋零。鲜花很难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所以尽量购买摆放在室内的鲜花。
鲜花的品种不同,生命周期也不同,比如康乃馨、菊花就比鸢尾、香豌豆和紫罗兰的寿命长。
右图中,像是风信子(以及银莲花、水仙和郁金香)这样在春天开放的花,浅水放置即可,但要注意经常换水。
通常剪了枝的鲜花,有香味的比没有香味的寿命要短。新鲜的花,比如菊花或者非洲菊,花头上不应该有花粉,花蕊中央应该清晰可见。不是所有花都有香味,在温暖的房间,鲜花散发的气味更浓。花越新鲜,香味越浓。水仙、银莲花、郁金香等宿根花卉,在浅水中存活时间更长,但要注意保持水分充足。
花材处理步骤详解
首先,确保所用花艺工具都是非常干净的。不干净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侵害花卉植物。这些花艺工具包括水、水桶、花瓶、剪刀、剪枝小刀等。用一把锋利的花艺剪刀在花枝底部十分之一处斜角剪切,这样带有角度的剪枝方法可以确保花枝吸收水分的面积更大,并且可以防止花枝底部封闭。注意要在枝节的上方或者在枝节的中部剪枝。因为如果切口的位置在枝节的正下方,会影响枝干吸收水分。将水位线以下的叶片全部清除,因为叶片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滋生细菌。将花材放在温水中(菊花以及十字花除外,因为它
们喜欢冷水),如果是花枝较坚挺的花,如玫瑰一类的花,则需要更多的水;如果是花枝较柔软的花,比如水仙、银莲花等宿根花卉,则需要浅一点的水。将放入水中的花材摆放在阴凉的地方。温暖而干燥的地方会使叶子的水分过快流失。同样的道理,花艺作品应该避免放在靠近暖气或者电视的地方,也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窗台上。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晚间采摘花卉以及枝叶。此时,它们已经*大限度地吸收并保存了一天的养分。晚上气温较低,也能让叶子的水分尽可能少地流失。某些花茎剪切后会有树液流出,注意不要用接触过汁液的手触碰眼睛或者嘴巴。剪后可以将花茎底部快速地用火烤,这样能防止汁液渗出,如果不这样做,汁液会封住切口而使它不能吸收水分。要将叶子上的所有污迹都去除掉,你可以在水中加入一滴洗涤液,然后将枝叶放在水中清洗干净。注意不要将未成熟的叶子放在水中太久,反之如果枝叶较为成熟,你可以将它们放在水中长达1 小时之久。使用前将枝叶冲洗干净,注意不要把银色或者灰色的叶子放在水中浸泡,因为浸泡以后叶子表面的茸毛容易掉落,从而使叶子的“灰度”减少。
成熟的蔬菜、水果以及枯萎了的花卉所散发出来的乙烯会使鲜花很快枯萎,要注意将枯萎的花朵去除。康乃馨、石头花、兰花等这类对乙烯敏感的花,要远离水果以及蔬菜放置。
亲爱的读者:
众所周知,中国的插花艺术已经盛传了数千年。从*初文人雅士追求的怡情娱乐,到后来上升到一种对自然的态度,插花艺术始终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得以自成一体。中国的插花艺术推崇朴实简洁的风格,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花艺设计通常只使用少量花材,更多讲究花材的色彩、形态以及材质的和谐搭配。
插花艺术虽然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流传到欧洲,但是随着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插花艺术在英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风格。在英国的现代生活中,插花艺术不单表现在庆典礼仪活动中,还通常体现在各具魅力的英伦建筑里的室内装饰中。
作为一个英国人,我非常高兴地可以将这本中文版的《英伦花艺完整手册》带回到插花艺术的文化起源地。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当代插花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现在我们通常讲究花材繁盛、色彩鲜艳丰富,以表现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同时我们也享受中国插花艺术推崇的简单朴实的花艺理念。所以在此要感谢中国,它独特的花艺魅力对全世界花艺艺术发展起到了不可多得的作用,让各国的插花艺术家得以享受到插花的无穷乐趣。
与许多固有的想法相反,你并不需要有很高的造诣或是经过多年学习才能够享受花艺设计的乐趣。如果遵循本书直接而清晰的讲解,您将能很快地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花艺设计。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花艺设计的快乐。虽然它不是某项高深严谨的科学技巧,但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例如:
· 了解花材:什么样的花和叶是可用的。就如同厨师要了解食材和香料一般。
· “器具”—— 学习使用器具将花材合理安排和放置的技巧。
· 如何将花和叶有效地结合,*好地呈现。
· 设计的要素和原则(这部分并不如您想象的那样复杂)
· 如何有效地护理花材,使它保持长久。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无论学员有着怎样的背景和从业经历,分步学习是他们*容易掌握并获取信心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将本书中所列举的设计方案,都分解为简单的步骤,易学易懂。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您轻松快捷地掌握到新的技巧。我并不希望教授您某种特定的风格,我相信,当您学习了本书的内容之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可以很快获得自信,并轻松地发展出自己的个人风格。
随着您兴趣的增长,您会留意到周围到处都有花艺作品的存在,您会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创作完成的。这本书还将帮助您探索更具挑战性的设计,您可以从中提取出某些设计理念,将它改进并与您的个人品味相结合,使用您可以使用到的花材,无论是自己种植的还是购买的,创作出更加丰富的作品。对于那些希望进一步学习的人,我撰写了许多更加全面的晋级书籍,但我相信这本入门书籍可以鼓舞到每个拥有花艺梦想的人,让他们接近成功,拥有成就感。
如果这本书激起了您对学习的兴趣,那么还有很多途径可以深入探索。也欢迎您来到位于英国伦敦骑士桥街区的花艺学校参观学习(www.judithblacklock.com)。多留意身边的花艺,多阅读相关书籍,走访酒店或园林,学习鉴赏花与花艺,学无止境,您将享受这一世界上*好的兴趣所带来的喜悦。
祝您学习愉快。
朱迪丝·布莱克洛克(Judith Blacklock)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愉快的英伦文化之旅,而不是枯燥的技能训练。作者的文笔非常优雅且富有感染力,让人在学习花艺技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历史轶事和著名英格兰花艺设计师的简短介绍。这些背景知识,让每一个花艺作品都仿佛拥有了一个故事。 比如,书中提到某位设计师如何从温室里的兰花中获取灵感,从而创作出具有戏剧性对比的作品,这对我触动很大。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花艺大师,一定是同时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技术功底的。此外,这本书在“工具与维护”部分的介绍也极其细致入微。它不仅列出了必备的剪刀、花泥等,还推荐了一些具有英伦特色的工具品牌和保养方法。我跟着书中的建议,购置了一套新的园艺手套和一把专门用于修剪月季的剪刀,手感和实用性都比我之前用的好太多了。这本书的整体体验,是那种让你想要收藏,并且愿意反复阅读和实践的类型,它真正做到了将“手册”的实用性与“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完美结合。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密度,让我觉得简直是淘到宝了。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完整”的花艺书,结果要么是图文分离,要么就是步骤描述得含糊不清。但《英伦花艺完整手册》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做几个固定的花束造型,而是深入到了基础技术层面。比如,它花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解析如何正确地处理不同种类的花材——从如何让郁金香保持挺立,到如何处理带刺的藤本月季。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恰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特别是对于不同季节花材的运用,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实用的“植物历法”。春季的球茎花、夏季的英式月季、秋季的浆果和叶材,以及冬季的松柏和冬青,每种植物的最佳处理方式和搭配原则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喜欢它介绍的“结构性插花”技巧,这让我的作品不再是松松垮垮的一团,而是有了内在的骨架和支撑。我按照书里的指导,尝试用一些非传统的材料(比如干枯的树枝和苔藓)来构建基底,效果出奇地好,作品瞬间就有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野趣。对于一个希望把花艺提升到专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深度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这本《英伦花艺完整手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英式花艺那种自然、随性又不失精致的风格情有独钟,但总觉得缺少一本真正能带我入门、深入了解其精髓的指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抓人眼球,那种低饱和度的复古色调,瞬间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椴树和玫瑰的英格兰花园里。 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对“英伦风”的理解,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元素堆砌。书中详细阐述了维多利亚时代花艺的演变,以及现代英式花艺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了当代的设计理念。比如,它会区分“自然式”和“田园式”的插花风格,并且通过大量的实景案例图解,展示了如何利用当地的植物材料,创造出那种“不经意的美”。光是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容器——从老旧的陶罐到精美的银制花瓶——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对色彩搭配的见解也极其独到,那种对大地色系和柔和粉彩的运用,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看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花艺的审美层次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只是单纯地把花插在一起,而是开始思考它们之间的对话和空间关系。
评分坦率地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英式花艺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精致的下午茶餐桌摆设上,觉得可能更偏向于装饰艺术,实用性可能不如日式或现代派。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英伦花艺的哲学与生活方式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作者似乎非常强调“就地取材”和“尊重植物本性”的理念。 书中有一个关于“花园式花艺”的章节,描绘了如何将户外花园的景观延伸到室内的花艺作品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更是一种空间叙事。它教我们如何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姿态,然后尝试在花束中复刻这种动态感和层次感。我尝试着在一个大花瓶里,用不同高度的植物材料来模拟灌木丛的层次,结果效果惊人,仿佛把一小块英式乡村的一角搬进了客厅。此外,书中对“氛围营造”的描述也十分到位,它不只关注花朵本身的美丽,更关注花艺作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如何通过光线、纹理和容器的选择,共同烘托出一种宁静、安逸的英伦气息。这本手册的价值,远超出了制作教程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花卉装饰生活的哲学书。
评分我通常对这种“完整手册”类型的书籍抱持谨慎态度,因为它们往往内容庞杂,但深度不够,蜻蜓点水。但《英伦花艺完整手册》给我的感觉是,它成功地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对我这种有着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关于“进阶造型”的探讨。它没有回避那些看起来很复杂的结构,比如大型拱门、悬挂装置或者季节性庆典花艺的设计思路。 作者在介绍这些宏大作品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清晰的逻辑拆解了每一步的执行要点。比如,在制作一个大型壁挂花环时,它详细说明了如何预先处理支撑结构,如何确保花材的吸水性和持久性,以及如何利用负空间来增加视觉的轻盈感。这种对“工程学”层面的关注,让花艺创作从一种纯粹的艺术行为,变得更加可靠和可执行。每次我完成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作品,都会忍不住回去翻阅书中的相关章节,确认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到令人赞叹,目录设计本身就像一个学习的路线图,让你知道每一步应该学什么,以及下一步该如何挑战自己。
评分书很好,京东价格便宜,就是甩了一角,懒得退换了
评分春节期间买的,还没来得及读
评分很全很精致的花艺手册,好好研究,受益匪浅
评分包装精美,送贸及吋信赖京东。谢谢。
评分京东自营,习惯性好评。
评分书很好,京东价格便宜,就是甩了一角,懒得退换了
评分东西不错哦~很喜欢,下次还会继续再来购买~五星好评~
评分好经历实惠的书,里面的内容也是棒棒的,希望京东图书多做活动,喜欢
评分很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