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極簡經濟學

哈佛極簡經濟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斯凱恩 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哈佛大學
  • 極簡主義
  • 通俗經濟學
  • 投資理財
  • 金融
  • 商業
  • 決策
  • 思維方式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0089551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78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輕型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哈佛極簡經濟學》:哈佛受歡迎的經濟學公開課,告訴人們如何理性思考感性選擇。
  ★你以為經濟學是一門高深不可探測的學問嗎?不,經濟學說到底隻是成功學和幸福學。
  ★你以為經濟學傢都是像神一般地存在嗎?不,我們每個人都是經濟學傢。
  ★《哈佛極簡經濟學》:
  ★無需基礎,讓你從入門到精通;
  ★扔掉復雜的演算公式和數學模型;
  ★避開晦澀的經濟術語和經濟理論;
  ★這本書隻講看得懂用得上的經濟學。
  ★在有得就有失的世界裏,普通人怎樣權衡取捨?
  ★經濟學博士帶你看懂金融世界的真實運作情形,更聰明更成熟地參與到經濟之中。

內容簡介

  《哈佛極簡經濟學》以輕鬆的筆調和有趣的故事,講述經濟學的知識,並穿插以豐富的知識鏈接,以此拉近經濟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使讀者零距離地感受到經濟學的魅力。本書的特色在於:運用大量生活事例、曆史故事,將那些高深的經濟學道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簡潔明瞭,通俗易讀,讓你擺脫啃大部頭經濟學著作時的費力和煩躁。即使你未曾學習過經濟學,也不會絲毫影響你閱讀本書的興緻。

作者簡介

  斯凱恩,男,生於20世紀70年代,擁有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是資深的金融圈人士,也是多傢財經媒體的專欄作傢和評論員。其作品《從零開始讀懂金融學》齣版後,深受讀者喜愛,長期位居各大網上書城金融與投資類排行榜TOP50。

目錄

經濟學基礎篇
01 讓彆人無私奉獻的人,99%是騙子1%是政客
理性經濟人:主觀上自私自利,客觀上服務社會 / 003
02 精於算計的理性人,為何也會被人看成是傻瓜
有限理性: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 / 006
03 如果有天堂,天堂裏一定沒有經濟學傢
資源的稀缺性:人類麵臨的永恒問題,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 009
04 到哈佛上學的女生,有的隻為釣到金龜婿
偏好:有人愛美女,有人愛豪車,有人兩者都不愛 / 012
05 人們賣弄的經濟學分析隻有50%是正確的
效用:隻懂得價值和價格的人,是經濟學的門外漢 / 015
06 技術進步和價格機製會解決人類社會的各種問題
供給與需求:不可再生的資源,其價格也不會永遠上漲 / 017
07 日本企業為何不把進入世界500強作為目標
成本與收益:不計成本的行為,是無法持續的 / 022
經濟學原理篇
08 適閤自己的,纔是最優的
選擇:在絕大多數時刻,衝動是魔鬼 / 027
09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機會成本與沉沒成本:可挽迴的與不可挽迴的 / 029
10 航空公司賣給學生低價機票,是一門好生意
邊際分析法:經濟學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 / 033
11 人選擇勤奮還是偷懶,取決於製度
激勵:人們隻有在被追趕和被督促中纔能進步 / 036
12 貿易能使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
比較優勢:用來衡量兩個生産者的機會成本 / 039
13 市場是組織經濟活動的好方法
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好在什麼地方? / 043
14 政府在一定時候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政府乾預:政府要充當一隻“看得見的手” / 046
15 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其生産的能力
生産率:用來解釋各國之間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彆 / 049
16 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如果不那麼嚴重或在預期內,就未必是什麼壞事 / 054
17 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權衡取捨
菲利普斯麯綫: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嚮變動的關係 / 057
微觀經濟學篇
18 專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取得成功
分工:社會生産率提高的秘密 / 063
19 如果沒有私有産權,人類可能還停留在原始社會
私有製:生産成果的歸屬不明確,人們就沒有增加生産的動機 / 066
20 什麼能賣,什麼不能賣
商品:産品成為商品的三個條件 / 069
21 市場的發展,導緻瞭城市的興起
市場: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産物 / 072
22 沒有曆史視野的經濟學傢,隻懂得一些皮毛
市場經濟:解決人類經濟問題的第三種方案 / 075
23 每個人都擁有,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將失去
效率與産權明晰:責權利一緻的自然人,能有效配置資源 / 084
24 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産權保護:為什麼有的富人要移民海外? / 088
25 世界各國為什麼都要控製食鹽的價格?
需求彈性與剛性需求: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薄利多銷 / 093
26 過剩與短缺都是暫時的
均衡價格:任何一種商品價格的調整都會使該商品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 / 097
27 全城唯一的補鞋匠殺人瞭,他該不該被處死
替代品與替代效應:越是難以替代的物品,價格越是高昂 / 100
28 你買得起車,但是你有停車位嗎?
互補品與互補效應:效用上互相補充的兩種商品,價格也會相互影響 / 103
29 互聯網如何改變瞭世界零售業的格局
交易費用:一筆隱藏在交易背後的成本 / 105
30 養狗的人,為何會被鄰居討厭
外部性:任何一種經濟活動都會對外部産生影響 / 109
31 提高效率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會損害公平
帕纍托最優:讓一部分人變富的同時不讓另一部分人變窮 / 111
32 危機可能遲到,但永不會缺席
市場失靈:源於市場機製配置資源的缺陷 / 115
企業經濟學篇
33 為瞭發現王子,你必須和無數個青蛙接吻
企業傢纔能:當代社會最稀缺的生産要素 / 121
34 美國現代工業的結構雛形是怎樣形成的?
兼並重組:通過生産要素重組提高生産率 / 127
35 生意不賺錢,為何也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企業短期決策不能隻看財務數據 / 131
36 企業一味追求大規模,未必就能實現高效益
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與長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和上升有關 / 134
37 企業多元化戰略的經濟學解釋
範圍經濟:生産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産品而引起單位成本的降低 / 137
38 增加産量,存在一個極限值
利潤最大化:企業要取得最大利潤,需循成本最小化原則 / 141
39 過去的錢、未來的錢與現在的錢
貼現率:利潤的時間成本 / 144
40 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什麼?
復利:投資的最大魅力就在於復利增長 / 147
41 逃離紅海就一定能避開競爭嗎?
藍海戰略:謹防你的藍海正是彆人的紅海 / 151
42 如何挖掘小眾市場中的金礦
長尾理論:二八定理的終結者 / 155
43 麥當勞和肯德基為何愛做鄰居?
集聚效應:在同行多的地方開店,是理性的 / 158
44 如何讓技術骨乾和管理階層都得到激勵?
激勵相容:兼顧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雙贏之道 / 161
45 為什麼員工工資隻能升不能降
工資剛性:人們往往會把“失去”看得比“得到”更重要 / 164
46 蘋果手機為何要給最好的硬件裝上最好的軟件
附加值:如何靠技術含量和文化價值賺錢 / 168
47 供過於求的根本原因不在於需求,在於産品結構
薩伊定律:供給自己創造自己的需求 / 172
48 企業為何會形成內部人控製?
委托代理與道德風險:誰值得信賴 / 175
博弈論經濟學篇
49 你在超市結賬時,用不著費勁去找最短的隊排
納什與納什均衡:經濟學巨星和他的偉大成就 / 181
50 你對自私的人類,是否還能給予信任?
囚徒睏境:閤作與背叛的遊戲 / 184
51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智豬博弈:搭個便車最省力 / 190
52 想要做齣一番大事,必須學會與彆人閤作
獵鹿博弈:從閤作走嚮共贏 / 194
53 在沒有100%的勝算時,及早退齣是明智的選擇
協和謬誤: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 200
54 談判時僵持的時間太長,會導緻利益縮水
蛋糕博弈: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 206
55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不完全信息博弈:占有信息的多少決定博弈結果的優劣 / 210
56 理性的人,也會選擇碰運氣
最後通牒博弈:人們會根據期望效益最大原則來決策 / 215
57 先發優勢與後發製人
槍手博弈: 你能否幸存不僅要看你的本事,還要看你威脅到瞭誰 / 218
58 當村裏所有女人都偷情時,丈夫們會做什麼?
髒臉博弈:共同知識會引發奇怪的推理 / 220
59 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動態博弈:在前一刻最優的決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為最優 / 223
宏觀經濟學篇
60 自由市場經濟,為何需要政府乾預
凱恩斯乘數:可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相媲美的經濟學發現 / 229
61 經濟蕭條的時候,必須喚醒人們消費的欲望
總供給與總需求:吃喝玩樂的人對經濟增長貢獻更大 / 233
62 兩個無聊的人,怎樣創造瞭1億元的經濟産值?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的總額 / 236
63 中國經濟的最近一輪周期,榖底會在2015年嗎?
經濟周期:經濟永遠在繁榮和衰退之間循環 / 239
64 有一種日子叫:錢在貶值還賺不到錢
經濟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又稱為蕭條膨脹或膨脹衰退 / 242
65 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泡沫經濟:總有一天會破,但不知道是哪天 / 245
66 身價暴漲的秘密
虛擬經濟:不直接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 / 248
67 不要輕易把“人口多”當成負擔和包袱
人口紅利:經濟增長的一個有利條件 / 251
68 不是所有的産品和服務都可由私人提供
公共物品:燈塔為什麼隻能由政府來興建 / 254
69 一定數量的失業不會帶來經濟問題
失業率:被稱為所有經濟指標的“皇冠上的明珠” / 257
70 經濟增長與失業有什麼關係
奧肯定律: 若想要使失業率下降,實際GDP增長須快於潛在GDP增長 / 263
71 剋林頓為何被評為20世紀最優秀的美國總統?
財政赤字與財政預算:政府如何花錢,又為何會入不敷齣 / 266
72 企業破産法,適用於國傢嗎?
國傢破産:不是一個動詞,更像是一個形容詞 / 270
73 裏根總統當演員時,為何每年隻願拍四部電影?
拉弗麯綫:稅率高於某一值時,人們就不願意工作 / 273
74 高社會福利必定會增長人們的惰性嗎?
福利國傢:“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 / 277
75 經濟學說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漏桶理論:為瞭公平而增加瞭開支,甚至喪失瞭公平,這就是效率的損失 / 281
76 為國傢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
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背後的貸款人 / 285
77 誰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 / 288
78 和平年代,國與國之間的閤作與戰爭
國際貿易:對一個國傢來說,有正麵和負麵的影響 / 295
79 過高的貿易順差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貿易順差與貿易逆差 / 298
80 市場開放的國傢,每天都在進行匯率戰爭
匯率政策: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杆 / 301

精彩書摘

  讓彆人無私奉獻的人,99%是騙子1%是政客
  理性經濟人:主觀上自私自利,客觀上服務社會
  有人杜撰瞭一個君子國。在君子國裏,人人都大公無私,絕不存有半點私心。
  君子國也有交易行為,但賣者卻少要錢,而買者卻要多給錢。以下是其中的一幕場景:
  買東西的人說:“我嚮你買東西所付的錢已經很少瞭,你卻說多,這是違心的說法。”
  賣東西的人說:“我的貨物既不新鮮,又很平常,不如彆人傢的好。我收你付價的一半,已經顯得很過分,怎麼可能收你的全價呢?”
  買東西的人說:“我能識彆好貨物,這樣好的貨物隻收半價,太有失公平瞭。”
  賣東西的人又說:“如果你真想買,就照前價減半,這樣最公平。如果你還說這價格太低瞭,那你到彆的商傢那兒去買,看還能不能買到比我這兒更貴的貨物。”
  一番爭執後,買東西的人給瞭全價,拿瞭一半的貨物轉身就走。賣主堅決不讓走,路人駐足觀看,都說買東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後,買東西的人拗不過大傢,隻好拿瞭上等與下等貨物各一半纔離開。
  經濟學傢發現所有人都是理性經濟人,就是一切行為的目標隻為個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國中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為是不會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齣現的。
  理性經濟人又稱經濟人假設,經濟學正是在理性經濟人的假設下研究資源既定時的利益最大化問題。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對理性經濟人作瞭這樣的闡述:“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齣自屠戶、釀酒傢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齣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好處。”
  由此來看,人和人之間是一種交換關係,能獲得食物和飲料,是因為每個人都要獲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理性經濟人是在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滿足的理性的人。這說明人是自利的,同時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說,每個人做事情都是為瞭有利於自己,並且每個人都知道做什麼事情和怎樣做事情纔能有利於自己。
  經濟人都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自己的追求。當一個人在經濟活動中麵臨若乾不同的選擇機會時,他總是傾嚮於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更大經濟利益的那種機會,即總是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
  當然,自利並不完全等於自私。例如,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由於相信上帝,充滿瞭行善的願望,他人得到幸福時,他會覺得自己也幸福——他是自利的,但並不自私。
  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人人都是理性經濟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會秩序不會變得紊亂?以亞當·斯密為代錶的經濟學傢給齣瞭迴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處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也就是說,人人都是理性經濟人,更能在客觀上維護社會的秩序。換句話說,理性經濟人主觀上一切為自己的私利打算,客觀上卻能增加整個社會的福利。
  經濟學認為所有人都是理性經濟人,並不是贊揚利己性,隻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承認理性經濟人的存在隻是對人類趨利本性的一個認識和引導。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人們不可能為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擇手段,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及法律製度的約束。
  極簡經濟學:經濟人與道德人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闡述瞭人性不同於經濟人的另外三個方麵:同情心,正義感,行為的利他主義傾嚮。這些方麵是人的道德性的體現,這種倫理思想後來被發展成“道德人”理論。
  如果有天堂,天堂裏一定沒有經濟學傢
  資源的稀缺性:人類麵臨的永恒問題,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位遊客在食人族聚居的島上旅行,路過一個人腦專賣店,見其櫥窗上貼著一張價目錶:
  藝術傢腦每磅9元,哲學傢腦每磅12元,科學傢腦每磅15元,經濟學傢腦每磅219元。
  遊客因此得齣經濟學傢的腦袋最受食人族歡迎的結論,因為根據供求定律,隻有越多人要買,價格纔會越高。
  詢問店主,哪知答案完全相反:“經濟學傢大多無腦,不知要多少個經濟學傢纔有一磅腦,物以稀為貴,經濟學傢腦的價格因而較高!”
  上述故事雖然是對經濟學傢的調侃,但是揭示齣一個經濟學的道理:“物以稀為貴。”在經濟學裏,稀缺用來描述資源的有限可獲得性。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但資源是有限的,相對於無限的欲望,有限的資源就是稀缺的。
  稀缺性是經濟物品的顯著特徵之一。“稀缺”兩字代錶著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稀有的;二是緊缺的。經濟物品的稀缺並不意味著它是稀少的,而是指它不可以免費得到,要得到這樣一種物品,必須自己生産或用其他經濟品來加以交換。
  稀缺是每個人都必須麵臨的問題,當你想要考取一所名牌大學時,當你想要追求一個可愛美女或“鑽石王老五”時,當你想買一個LV限量包時,都會麵臨資源稀缺的問題,那是不是億萬富翁就無須麵對稀缺的煩惱瞭呢?其實不是,對於比爾·蓋茨這樣的人來講,或許他想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慈善事業,或許他想要多拿些時間陪伴傢人,享受更多的傢庭溫暖,對於他們這樣的人來說,時間總是稀缺的。
  資源的稀缺性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問題,經濟學産生於稀缺性的存在。人類的欲望總是超過瞭能用於滿足欲望的資源,正是資源的稀缺性引起瞭競爭與閤作。競爭就是爭奪對稀缺資源的控製,競爭是社會配置資源,即決定誰得到多少稀缺資源的方式。
  所謂閤作,就是與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資源、共同工作,以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通過閤作的形式是為瞭以有限的資源生産齣更多的産品,閤作是解決資源稀缺性的一種途徑。
  因為資源稀缺,纔需要經濟學研究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資源,使人類的福利達到最大化。
  由於經濟學研究的問題是人類資源的稀缺性,因而有人杜撰瞭另一個笑話。
  有藝術傢、哲學傢、科學傢和經濟學傢結伴旅行,途中全部遇難。他們的靈魂一起走到瞭天堂的門口。
  天使問藝術傢,你是乾什麼的?藝術傢迴答說,我能讓你看到的變得更美麗、聽到的變得更悅耳。天使說天堂歡迎您!
  天使問哲學傢,你是乾什麼的?哲學傢迴答說,我能讓人在寂寞的時候,把思考當成生活的樂趣。天使說天堂歡迎你。
  天使問科學傢,你是乾什麼的?科學傢迴答說,我能讓人在自然界更好地生活,幫助人類看見上帝偉大的神跡,感受上帝對宇宙萬物的精巧設計。天使說天堂歡迎你。
  輪到經濟學傢瞭,天使問瞭同樣的問題。經濟學傢迴答說,人類的欲望無窮,而能夠滿足其欲望的資源有限,我專門解決人類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如何幸福地生活。天使聽完,搖瞭搖頭說,在我們天堂,不存在你說的問題,對不起,天堂不歡迎你。
  哈哈,聽完這個笑話,你是不是對經濟學的理解,又加深瞭一點點?
  極簡經濟學:資源的有效配置
  經濟學上的資源有效配置是指資源效用的最優化。最優化是講資源在利用的過程中不僅本身的效益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還要考慮資源在運用過程中與其他資源的協調配閤,從而産生更有效用的社會産品。
  ……

好的,這裏為您提供一個關於《哈佛極簡經濟學》的圖書簡介,內容力求詳盡,並避免任何錶明是AI生成的痕跡: --- 《經濟學簡明通識:洞察市場運行與社會決策的邏輯》 本書導讀:穿透迷霧,直抵經濟思維的核心 在這個日益復雜,由全球化、技術變革和政策變動共同塑造的時代,經濟學不再僅僅是金融學者的專屬領域,而是每一個現代公民理解世界運行、做齣明智生活決策的必備工具。然而,傳統的經濟學著作往往被晦澀的數學模型和冗長的理論條分縷析所包裹,令初學者望而卻步。 《經濟學簡明通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並非是對既有經典理論的簡單復述,而是一次深刻的、聚焦於“思維模式”的重構之旅。本書的宗旨是剝離經濟學中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縟節,直接呈現經濟學最核心、最具有解釋力的概念框架。它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穩健的、基於理性分析的思維工具箱,從而能夠清晰地審視日常生活、商業決策乃至宏觀社會議題背後的經濟驅動力。 核心內容與結構解析:構建你的經濟學雷達 本書的結構精心設計,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從最基礎的“稀缺性”概念齣發,逐步攀升至復雜的政策評估層麵。全書可以概括為四大核心模塊: 第一部分:微觀決策的基石——個體與企業的選擇藝術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經濟學分析的最小單位:個體和企業。我們首先探討稀缺性與權衡取捨的本質——為什麼我們必須做齣選擇,以及如何量化這些選擇的成本。 機會成本的深度解析: 我們不滿足於“失去的選項”的簡單定義,而是探討機會成本如何在實際的投資、職業規劃乃至時間分配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如何將隱性成本納入決策矩陣。 供需關係的動態平衡: 市場機製的核心在於供求雙方的相互作用。本書詳細闡述瞭價格信號如何成為調節資源分配的“無形之手”。重點解析瞭彈性理論——理解需求對價格變化的敏感程度,是企業定價和政府稅收政策設計的基礎。 市場結構與競爭格局: 從完全競爭到壟斷,市場結構的差異如何影響效率和創新?本書對比瞭不同結構下的企業行為,並探討瞭為何適度的競爭是社會福利最大化的關鍵。我們不陷入復雜的博弈論推導,而是聚焦於現實中反壟斷政策的經濟學邏輯。 外部性與公共物品的挑戰: 市場並非萬能。本部分將重點解析“市場失靈”的常見情景,特彆是負外部性(如汙染)對社會成本的扭麯,以及政府乾預的必要性與局限性。 第二部分:宏觀圖景的展開——理解國傢經濟的脈搏 微觀的決策匯集成宏觀的現象。本部分將視野拓展到整個國傢層麵,解析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關鍵宏觀指標及其背後的運行機製。 國民收入的衡量與陷阱: 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它如何被計算,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瞭社會福祉?我們將揭示GDP統計中的局限性,例如對非市場活動的忽略,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指示作用不足。 通貨膨脹的幽靈與應對: 貨幣購買力的侵蝕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書係統闡述瞭通貨膨脹的成因(需求拉動型與成本推動型),並詳細解讀瞭中央銀行工具箱中的主要武器——利率和準備金率,及其對經濟周期的調控作用。 失業的類型與治理: 失業不僅僅是個人不幸,更是社會資源的閑置。我們區分瞭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並討論瞭財政政策(政府支齣與稅收)和貨幣政策在平抑經濟波動、實現充分就業中的協同作用。 國際貿易的本質: 為什麼國傢之間會進行貿易?本書迴歸到最經典的比較優勢理論,闡明國際分工如何提升全球總産齣。同時,也會客觀分析貿易保護主義的短期誘因與長期代價。 第三部分:經濟學的演進與爭論——曆史的視角 經濟學思想的發展是一部充滿辯論與修正的曆史。本部分旨在幫助讀者理解,今天的經濟學理論是如何在曆史的交鋒中逐漸成型的。 古典主義的遺産與局限: 從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到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我們梳理瞭早期經濟學對自由市場和效率的信念。 凱恩斯革命的衝擊: 二戰後,麵對大蕭條遺留的巨大挑戰,凱恩斯主義如何將政府乾預提升到理論前沿,並深刻影響瞭戰後幾十年的政策製定。 新古典主義與自由放任的迴潮: 闡述自由市場學派(如弗裏德曼的貨幣主義)如何批判凱恩斯政策的滯後性,並重新強調貨幣政策的精準調控作用。 行為經濟學的視角: 探討傳統經濟學中“完全理性人”假設的漏洞,引入心理學洞察,解釋人類在儲蓄、投資和消費決策中錶現齣的係統性偏差。 第四部分:經濟學在現實中的應用——政策評估與個人理財 理論的價值在於應用。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旨在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讀者可以立即應用的分析框架。 政策的經濟學評估框架: 無論是醫療改革、氣候變化稅收,還是最低工資法的調整,任何政府乾預都伴隨著成本和收益。本書提供瞭一套結構化的方法,用以評估政策的效率(是否實現瞭目標)和公平性(成本如何在不同群體間分配)。 理性投資與負債管理: 解釋復利的力量,分析風險與迴報的關係,指導讀者建立閤理的儲蓄與債務管理策略,使其決策更加符閤長期的經濟理性。 理解泡沫與金融周期: 剖析資産價格波動的經濟學根源,幫助讀者識彆過度樂觀情緒(動物精神)如何驅動市場偏離基本麵,從而在金融周期中保持清醒。 本書特色 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高度的概括性和對直覺的強調。我們避免使用復雜的微積分或計量經濟學模型,而是通過清晰的圖示(非數學符號)、生活化的案例以及邏輯推導,來闡明經濟學原理。它是一本“經濟學思維的入門指南”,旨在讓你在麵對新聞報道、商業分析或公共辯論時,能夠迅速捕捉到其背後的經濟邏輯鏈條,做齣更加精明、少受情緒左右的判斷。 這本書是獻給所有希望掌握現代社會運作底層邏輯,並提高自身決策質量的求知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哈佛極簡經濟學",光是這個名字就讓人聯想到頂尖學府的智慧精華,濃縮成簡潔易懂的語言,對於我這種對經濟學一直心存敬畏卻又覺得門檻高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以為經濟學是那種充斥著復雜公式和晦澀理論的學科,隻有專業人士纔能窺探一二,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睿智的導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經濟現象,比如通貨膨脹是如何發生的,利率變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股票市場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用經濟學的思維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選擇,比如為什麼我們會做齣某些消費決策,又或者企業是如何定價的。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生動的案例,能將抽象的經濟理論與鮮活的現實世界聯係起來,讓我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如果這本書能讓我真正理解經濟學,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那將是最大的驚喜。我對手這本書的期待值很高,希望它不會讓我失望,能夠真的達到“極簡”的效果,讓我這個經濟學小白也能輕鬆入門,並且有所收獲。

評分

我購買《哈佛極簡經濟學》的初衷,是想為自己構建一個更清晰的世界觀。生活在這個時代,新聞裏充斥著關於經濟增長、市場波動、政策調整的信息,而我卻常常感到一知半解,無法真正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驅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經濟學翻譯器”,將那些復雜的經濟術語和概念,轉化為我能夠理解和消化的語言。我期待它能深入淺齣地解釋一些關鍵的經濟學原理,例如什麼是邊際效用,為什麼價格會發生變化,以及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解答我一直以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有些國傢經濟發達,而有些國傢卻相對落後?貧富差距是如何形成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直接影響?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提升我的信息辨彆能力,不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經濟解讀所誤導。它不一定需要提供給我具體的投資建議,但至少能讓我對經濟運行的規律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從而能夠更理性地看待和分析我所處的經濟環境。

評分

我被《哈佛極簡經濟學》這個書名深深吸引,覺得它聽起來就像是一本能幫助我快速掌握經濟學精髓的書。我一直以來都對經濟學感到好奇,但又覺得它是一門深奧的學科,難以入門。這本書的“極簡”二字,給瞭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我終於找到瞭能夠讓我輕鬆跨越門檻的工具。我期待它能用最簡潔明瞭的方式,解釋那些關於經濟運行的核心概念,比如什麼是市場失靈,國傢乾預經濟的閤理性在哪裏,以及為什麼會有經濟周期。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一些宏觀經濟現象,例如,為何全球經濟會受到某個事件的影響,國傢為何會發行債券,以及貨幣政策是如何運作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對經濟學有一個更全麵、更係統、但也更易於理解的認知。我不是想成為一名經濟學傢,隻是想讓自己在這個日益復雜的經濟社會中,擁有更多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名校情結”和對“極簡”的嚮往。我一直覺得,能被哈佛這樣頂尖學府認可的經濟學理論,一定有其獨到之處,而且“極簡”這個詞,本身就代錶著高效和精華。我曾經嘗試過閱讀一些經濟學入門的書籍,但總覺得內容過於龐雜,細節太多,反而讓我抓不住重點,感覺像是在大海裏撈針。所以,當我看到《哈佛極簡經濟學》時,就像是找到瞭救星一樣。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經濟學的迷宮,直達核心地帶。我期待它能用最精煉的語言,解釋最根本的經濟原理,比如稀缺性、機會成本、供求關係這些基礎概念。同時,我也希望它能涵蓋一些現代經濟學中比較重要的理論,但又是經過高度提煉和簡化的,能夠讓我快速建立起對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基本認識。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為什麼經濟學如此重要,它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在這個復雜的經濟世界中做齣更明智的決策。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次輕鬆愉快的經濟學啓濛之旅,讓我覺得經濟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學科。

評分

坦白說,我對《哈佛極簡經濟學》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種“掃盲”的願望。我承認自己是經濟學領域的“小白”,對於很多經濟常識的理解都停留在非常錶麵的層麵。我聽說過GDP、通脹、利率這些詞,但對其深層含義卻知之甚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經濟學知識上的空白,讓我不再因為對經濟學的無知而感到睏擾。我期待它能夠係統地介紹一些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例如供求定理、理性選擇理論、比較優勢等,並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我希望書中能夠避免過多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數學模型,而是側重於解釋經濟學思想的核心和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我更希望它能夠教會我如何用經濟學的邏輯去分析問題,例如,為什麼我們會選擇購買某個品牌的産品,為什麼一些商品會供不應求,又或者企業是如何製定營銷策略的。如果這本書能夠讓我對經濟學産生濃厚的興趣,並且能夠開始主動去瞭解更多相關的知識,那對我來說就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評分

速度,我隻想說速度啊?

評分

簡潔是高效的前提,看有沒獨特的視角。

評分

我是一個保安,平時沒事的時候,用看書來打發時間,說白瞭就是,總玩手機會讓領導發現,還不如看會書來充實一下自己,然後在京東又買瞭三支熒光筆,綠色代錶情感,橙色代錶商業,黃色代錶其他,到現在買瞭,快有十本書瞭吧

評分

《哈佛極簡經濟學》以輕鬆的筆調和有趣的故事,講述經濟學的知識,並穿插以豐富的知識鏈接,以此拉近經濟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使讀者零距離地感受到經濟學的魅力。本書的特色在於:運用大量生活事例、曆史故事,將那些高深的經濟學道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簡潔明瞭,通俗易讀,讓你擺脫啃大部頭經濟學著作時的費力和煩躁。

評分

本書作者還寫瞭經濟的,沒一起買,也不知道寫得好不好。

評分

喜歡京東自營,快,便宜,囤書,多少也能看一些!

評分

《哈佛極簡經濟學》以輕鬆的筆調和有趣的故事,講述經濟學的知識,並穿插以豐富的知識鏈接,以此拉近經濟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距離,使讀者零距離地感受到經濟學的魅力。

評分

這次買的書比較多,還得一個個評論,還行

評分

質量也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