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測試驅動開發

Java測試驅動開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西] 維剋多·法西剋,阿列剋斯·加西亞(Viktor,Farcic,Alex,Garcia) 著,袁國忠 譯
圖書標籤:
  • Java
  • TDD
  • 測試驅動開發
  • 單元測試
  • Mockito
  • JUnit
  • 軟件測試
  • 開發實踐
  • 代碼質量
  • 測試
  • 編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65016
版次:01
商品編碼:1216388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靈程序設計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Java開發必讀!
從使用TDD開始,改善設計和代碼的質量、簡化重構工作、提高代碼覆蓋率。

-卓有成效地踐行測試驅動開發所需的工具和框架
-高效執行“紅燈-綠燈-重構”過程
-如何以獨立於其他代碼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單元測試
-使用各種技巧設計簡單而易於維護的代碼
-使用模擬框架和技巧輕鬆編寫測試並快速執行
-結閤行為驅動開發和單元測試進行TDD
-重構遺留代碼

內容簡介

  《Java測試驅動開發》介紹如何將各種TDD俱佳實踐應用於Java開發,主要內容包括:用Java語言進行TDD會用到的各種工具和框架,所需環境搭建;通過實際應用程序,展示TDD優點及開發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TDD是如何通過模擬內部和外部依賴來提升速度的;如何重構既有應用程序;詳細介紹所有TDD俱佳實踐。  《Java測試驅動開發》適閤所有Java開發人員,也適閤用其他語言編程的程序員瞭解TDD。

作者簡介

  Viktor Farcic   資-深軟件架構師,Docker船長,Java開發專傢,熱衷於測試驅動開發、行為驅動開發、持續集成、持續交付和持續部署。   他把多年經驗都分享在瞭博客上,深受讀者歡迎:http://TechnologyConversations.com。
  Alex Garcia   資-深Java程序員,敏捷實踐擁躉,熱衷於學習新語言、新範式、新框架。

目錄

目錄第1章為何要關心測試驅動開發11.1為何要使用TDD11.1.1理解TDD31.1.2紅燈綠燈重構31.1.3速度是關鍵41.1.4TDD並非測試方法41.2測試51.2.1黑盒測試51.2.2白盒測試51.2.3質量檢查和質量保證的差彆61.2.4更好的測試61.3模擬71.4可執行的文檔71.5無需調試91.6小結9第2章工具、框架和環境102.1Git102.2虛擬機112.2.1Vagrant112.2.2Docker132.3構建工具142.4集成開發環境152.5單元測試框架162.5.1JUnit172.5.2TestNG192.6Hamcrest和AssertJ212.6.1Hamcrest212.6.2AssertJ222.7代碼覆蓋率工具232.8模擬框架242.8.1Mockito262.8.2EasyMock282.8.3PowerMock292.9用戶界麵測試292.9.1Web測試框架302.9.2Selenium302.9.3Selenide312.10行為驅動開發332.10.1JBehave332.10.2Cucumber352.11小結37第3章紅燈綠燈重構——從失敗到成功再到完美383.1使用Gradle和JUnit搭建環境393.2“紅燈綠燈重構”過程413.2.1編寫一個測試413.2.2運行所有測試並確認最後一個未通過413.2.3編寫實現代碼423.2.4運行所有測試423.2.5重構423.2.6重復433.3“井字遊戲”的需求433.4開發“井字遊戲”433.4.1需求1443.4.2需求2493.4.3需求3523.4.4需求4573.5代碼覆蓋率583.6更多練習593.7小結60第4章單元測試——專注於當下而非過往614.1單元測試614.1.1何為單元測試624.1.2為何要進行單元測試624.1.3代碼重構624.1.4為何不隻使用單元測試634.2TDD中的單元測試644.3TestNG644.3.1注解@Test644.3.2注解@BeforeSuite、@Be-foreTest、@BeforeGroups、@AfterGroups、@AfterTest和@AfterSuite654.3.3注解@BeforeClass和@AfterClass654.3.4注解@BeforeMethod和@AfterMethod664.3.5注解參數@Test(enable=false)664.3.6注解參數@Test(expected-Exceptions=SomeClass.class)664.3.7TestNG和JUnit差彆小結664.4“遙控軍艦”的需求664.5開發“遙控軍艦”674.5.1創建項目674.5.2輔助類694.5.3需求1694.5.4需求2724.5.5需求3744.5.6需求4754.5.7需求5774.5.8需求6804.6小結81第5章設計——難以測試說明設計不佳825.1為何要關心設計825.2Connect4845.3完成Connect4實現後再測試855.3.1需求1855.3.2需求2865.3.3需求3875.3.4需求4885.3.5需求5895.3.6需求6895.3.7需求7905.3.8需求8915.4使用TDD實現Connect4925.4.1Hamcrest925.4.2需求1935.4.3需求2935.4.4需求3965.4.5需求4975.4.6需求5995.4.7需求6995.4.8需求71005.4.9需求81015.5小結103第6章模擬——消除外部依賴1046.1模擬1046.1.1為何使用模擬對象1056.1.2術語1066.1.3模擬對象1066.2Mockito1076.3“井字遊戲”第二版的需求1076.4開發“井字遊戲”第二版1076.4.1需求11086.4.2需求21186.5集成測試1246.5.1分離測試1246.5.2集成測試1256.6小結127第7章BDD——與整個團隊協作1287.1不同規範1287.1.1文檔1297.1.2供程序員使用的文檔1297.1.3供非程序員使用的文檔1307.2行為驅動開發1307.2.1敘述1317.2.2場景1327.3書店應用程序的BDD故事1337.4JBehave1367.4.1JBehave運行器1367.4.2待定步驟1377.4.3Selenium和Selenide1387.4.4JBehave步驟1397.4.5最後的驗證1447.5小結146第8章重構遺留代碼——使其重煥青春1478.1遺留代碼1478.2編碼套路1568.2.1遺留代碼處理套路1578.2.2描述1578.2.3技術說明1578.2.4添加新功能1578.2.5黑盒測試還是尖峰衝擊測試1578.2.6初步調查1588.2.7應用遺留代碼修改算法1618.2.8提取並重寫調用1668.2.9消除狀態的“基本類型偏執”壞味1708.3小結173第9章功能開關——將未完成的功能部署到生成環境1759.1持續集成、持續交付和持續部署1759.2功能開關1779.3功能開關示例1789.3.1實現fibonacci服務1819.3.2使用模版引擎1849.4小結187第10章綜述18810.1TDD概要18810.2最佳實踐18910.2.1命名約定18910.2.2流程19110.2.3開發實踐19210.2.4工具19510.3這隻是開始19610.4這並非終點196
《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 簡介 在軟件開發的世界裏,代碼的質量與演進是永恒的課題。當一款軟件的功能日益豐富,維護成本隨之增加,或者最初的設計已無法滿足新的需求時,我們常常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是冒著風險去修改錯綜復雜的現有代碼,還是花費巨大的代價重寫整個係統?《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為我們提供瞭一條優雅而高效的解決方案。 這本書並非一本關於“如何編寫新代碼”的入門教材,也不是一本“如何學習某種語言”的技術手冊。它的核心價值在於,為開發者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和一套實用的重構手法,幫助我們“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這意味著,即使麵對著一份充滿瞭“技術債務”、難以理解、難以擴展的舊代碼,開發者也能通過一係列小而安全的改進,逐步提升代碼的結構、可讀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最終將其轉化為更健壯、更靈活、更易於理解的優秀設計。 核心理念 《重構》的核心在於“小步快跑,持續改進”。它倡導一種“金絲雀測試”式的開發模式:在進行任何修改之前,首先要確保有可靠的測試能夠覆蓋現有代碼的行為。這樣,在進行重構時,我們就可以自信地進行一次小改動,然後運行測試,確保沒有破壞原有的功能。如果測試通過,就繼續下一個小改動;如果測試失敗,就可以快速定位問題並恢復。這種“測試驅動”的思維模式,雖然在某些場閤下與“測試驅動開發”(TDD)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精神——通過測試來保證代碼的正確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是共通的。 本書強調重構是一種“平衡技巧”。它不是為瞭顛覆性的創新,也不是為瞭追求某種理論上的完美設計。重構的目的是在不改變代碼外在行為的前提下,優化其內在結構。這種優化可以體現在: 增強可讀性: 讓代碼更容易被開發者理解,減少認知負荷,從而降低齣錯率。 降低復雜性: 分解大型函數、類,消除重復代碼,簡化邏輯,讓代碼更清晰。 提高可維護性: 使代碼更容易修改和擴展,為未來的功能添加打下堅實基礎。 減少 Bug: 通過清理和簡化代碼,暴露潛在的錯誤,並使其更容易被發現和修復。 加速開發: 一個結構清晰、易於理解的代碼庫,能夠顯著提升開發速度,因為開發者能更快地找到和修改所需代碼。 內容概覽 《重構》全書可以大緻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構的動機與基本原理 這部分闡述瞭為什麼我們需要重構,以及重構的根本原則。作者馬丁·福勒(Martin Fowler)深入剖析瞭“代碼壞味道”(Code Smells)的概念,即代碼中暗示著更深層問題的各種現象。例如: 重復代碼(Duplicated Code): 相同的代碼片段齣現在多個地方,違反瞭“一次寫,多處用”的原則。 過長的函數(Long Method): 函數承擔瞭過多的職責,難以理解和測試。 大類(Large Class): 類包含瞭過多的成員變量和方法,職責不清,難以維護。 過長的參數列錶(Long Parameter List): 函數需要太多參數,使得調用復雜,且容易齣錯。 散發氣味的代碼(Feature Envy): 一個方法對另一個類的成員變量或方法比對自己類的成員變量或方法更感興趣。 混亂的聲明(Mysterious Name): 使用模糊或無意義的命名,讓人難以理解其意圖。 過早優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 在未測量性能瓶頸的情況下進行優化,可能導緻代碼復雜化且效果不佳。 識彆這些“壞味道”是進行重構的第一步。作者會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認識到,這些看似小的代碼問題,長期纍積會嚴重阻礙軟件的健康發展。 第二部分:重構手法集錦 這是本書的精華所在,詳細介紹瞭大量實用的重構手法。這些手法被精心組織,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改動開始,逐步過渡到更復雜的重構。每一項重構手法都遵循“三個等價”的原則: 1. 保證代碼行為不變: 重構的最終目標是在不改變程序功能的前提下改善代碼結構。 2. 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 每次隻做一個小的、可控的改動,並隨時運行測試以驗證正確性。 3. 測試是重構的基石: 在進行任何重構之前,必須確保有完善的測試覆蓋。 書中介紹的重構手法多種多樣,涵蓋瞭從錶達式、語句到函數、類等各個層級的代碼改進。一些經典的重構手法包括: 提取方法(Extract Method): 將一段代碼抽取到一個新的方法中,並用方法調用替換原代碼。 內聯方法(Inline Method): 將一個方法的代碼復製到調用者中,然後刪除原方法。 提取變量(Extract Variable): 將一個復雜的錶達式的值賦給一個變量,並用變量替換錶達式。 閤並變量(Inline Variable): 將一個隻被使用一次的變量的引用替換為其定義。 替換臨時變量的引用(Replace Temp with Query): 如果臨時變量的值僅用於計算,可以將其替換為調用一個返迴該值的函數。 移動方法(Move Method): 將一個方法移動到另一個更適閤它的類中。 移動字段(Move Field): 將一個字段移動到另一個更適閤它的類中。 提取類(Extract Class): 當一個類承擔瞭過多的職責時,可以將其拆分成多個類。 隱藏委托(Hide Delegate): 客戶端代碼不應該知道一個對象是如何委托給另一個對象的。 移除設置方法(Remove Setting Method): 如果對象的狀態在創建時就確定瞭,並且之後不應該改變,那麼可以移除設置方法。 用對象取代參數(Replace Parameter with Method Call): 當參數的值可以通過調用某個方法獲得時,可以用該方法調用取代參數。 移除參數(Remove Parameter): 如果一個參數從未被使用,可以直接移除。 每一項手法都配以清晰的“代碼壞味道”描述、重構的目標、具體的步驟以及操作示例,讓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和實踐。 第三部分:重構的實踐與高級主題 這部分將重構的實踐提升到瞭一個更高的層麵。作者討論瞭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應用重構,以及一些更高級的重構場景。 大規模重構: 當需要對一個大型係統進行重構時,如何製定策略,分階段進行,避免一次性的巨大風險。 重構與測試: 強調測試在重構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編寫有效的測試來支持重構。 重構的挑戰與誤區: 討論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睏難,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重構陷阱。 重構工具: 介紹瞭一些集成開發環境(IDE)提供的重構工具,它們可以自動化許多重構操作,極大地提高效率。 為何閱讀《重構》 《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是一本“實踐導嚮”的經典之作。它所傳授的不僅僅是一些代碼技巧,更是一種“代碼哲學”。掌握瞭書中的方法,開發者能夠: 更自信地麵對“遺留代碼”: 擺脫對舊代碼的恐懼,將其視為一個可以被不斷優化的機會。 培養良好的編碼習慣: 逐漸形成對代碼質量的敏感度,並在日常編碼中主動規避“代碼壞味道”。 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當團隊成員都能理解和運用重構,代碼庫的質量會得到整體提升,溝通成本降低。 為軟件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持續的重構,軟件能夠更好地適應業務變化,保持活力。 這本書適閤所有參與軟件開發的人員,無論你是初入職場的菜鳥,還是經驗豐富的架構師。它提供瞭一個寶貴的視角,讓你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代碼的內在價值,並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來應對軟件開發中普遍存在的挑戰。閱讀《重構》,就是投資於你和你的代碼的未來。它會改變你審視代碼的方式,讓你成為一名更齣色的軟件工匠。

用戶評價

評分

在翻閱《Java測試驅動開發》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集成測試和端到端測試的論述相對有限,更多地集中在單元測試層麵。雖然單元測試是TDD的基礎,但一個完整的測試策略通常還需要涵蓋更高層級的測試。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更詳細地介紹如何將TDD的理念應用於集成測試。例如,在微服務架構下,如何通過TDD來設計和測試服務間的接口?如何使用Spring Boot Test等框架來簡化集成測試的編寫,並確保測試的穩定性和可維護性?書中對於構建復雜的測試環境(如數據庫、消息隊列等)的討論也相對較少,而這在實際的集成測試中是不可避免的。此外,端到端測試(E2E)對於驗證用戶體驗和業務流程的正確性至關重要,但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著墨不多。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使用Selenium、Cypress等工具,以及如何將TDD理念融入E2E測試的案例,例如如何設計可維護的E2E測試腳本,以及如何在E2E測試中進行數據管理。目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單元測試實踐指南”,對於如何構建一個全麵的、從單元到端到端的自動化測試體係,還有待充實。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是《Java測試驅動開發》,但當我翻開它時,我期待的TDD實操指導,比如如何從需求齣發,一步步構建齣高質量的測試用例,並以測試驅動代碼的開發流程,在我這裏並沒有得到充分滿足。書中的一些例子,感覺更像是對已有功能的解釋,而非從零開始的TDD實踐。例如,在某個章節,作者快速地展示瞭一段測試代碼,然後緊接著是實現這段測試的代碼,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順序,讓我覺得略微有些不清晰。我更希望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從需求分析到單元測試,再到集成測試,最後到係統測試的TDD全生命周期演示。書中對於測試驅動開發的核心理念——“測試先行,驅動設計”的闡述,雖然有提及,但在實際案例中的體現不夠深入,有時候感覺像是為瞭演示某個技術點而勉強套用瞭TDD的框架。我希望書中能有更多關於如何識彆可測試點、如何設計具有良好測試覆蓋率的代碼、以及如何在TDD過程中進行重構的詳細指導。比如,對於一個復雜的業務邏輯,作者是如何分解成可測試的小單元的?每個單元的測試用例是如何設計的?在測試通過後,又是如何進行代碼優化的?這些細節之處,我感覺這本書略有欠缺,更多的是偏嚮於知識的介紹,而非實戰的引導。

評分

在閱讀《Java測試驅動開發》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書中對於各種測試框架和工具的介紹,雖然涵蓋瞭JUnit、Mockito、Hamcrest等主流工具,但對於這些工具在實際項目中的最佳實踐,我感覺還可以更深入。例如,Mockito的mocking策略,書中提供瞭幾個基礎的用法,但對於如何有效地模擬復雜依賴、處理異常情況、或者在大型項目中使用Mockito進行分布式係統的測試,則點到為止。我更希望能夠看到一些更具挑戰性的場景,比如在模擬第三方API調用時,如何設計mock對象來覆蓋各種返迴情況(成功、失敗、超時等),以及如何用mock來隔離被測模塊,保證測試的獨立性和穩定性。此外,書中在講到斷言時,雖然列舉瞭一些常用的斷言方法,但對於如何編寫清晰、有意義的斷言,以至於測試失敗時能快速定位問題,我感覺還有提升空間。一個好的斷言,不僅要檢查結果是否正確,更要能傳達測試的意圖。例如,與其寫 `assertEquals(expected, actual)`,不如使用Hamcrest的 `assertThat(actual, is(equalTo(expected)))`,或者更具描述性的匹配器。書中對於這些更細緻的斷言設計,例如如何使用自定義匹配器來增強可讀性,或者如何用組閤匹配器來錶達復雜的校驗邏輯,我感覺可以更詳盡地闡述。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在某些方麵,更像是一本Java單元測試的入門指南,而非我期望的“測試驅動開發”的進階實操手冊。書中花費瞭相當大的篇幅來講解單元測試的基礎概念、JUnit的常用注解和斷言,以及如何使用Mockito進行對象模擬。這些內容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很有價值的,可以幫助他們快速上手編寫單元測試。然而,真正驅動開發過程的“測試優先”理念,在書中的體現相對薄弱。例如,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TDD的Red-Green-Refactor循環,並提供一係列真實的、從零開始的TDD開發案例。作者在講解某些功能時,似乎已經有瞭預設的代碼實現,然後纔去編寫測試來覆蓋它,這與TDD的“先寫測試”的核心思想有所偏差。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從一個模糊的需求齣發,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一個具體的、可執行的測試用例,然後基於這個測試用例來設計代碼。此外,書中對於測試的覆蓋率、代碼的健壯性以及如何通過TDD來提高整體代碼質量的探討,雖然有提及,但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和實踐指導。例如,如何評估一個測試套件的有效性?除瞭錶麵上的覆蓋率數字,還有哪些指標可以衡量測試的質量?如何利用TDD來避免設計上的缺陷,從而減少後期維護成本?這些問題,我在這本書裏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

評分

這本書在設計模式與TDD的結閤方麵,給我的感受是比較淺嘗輒止。雖然書中提到瞭TDD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設計齣符閤SOLID原則的代碼,並且在某些章節中隱晦地展示瞭重構的過程,但對於如何主動地運用TDD來探索和應用具體的設計模式,我感覺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討。例如,當我們在編寫測試用例時,如果發現代碼變得越來越復雜,或者需要重復編寫相似的代碼,這往往是某種設計模式可以派上用場。我希望書中能有更明確的指引,比如“當你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考慮使用XXX設計模式”,並提供一個完整的TDD流程,從需求齣發,通過編寫測試,逐步演化齣應用瞭某個設計模式的代碼。書中對於“重構”的部分,更多的是一種對已有代碼的優化,而不是在TDD的驅動下,通過測試來指導重構,從而發現並改進設計的不足。此外,對於一些常見的、與測試相關的設計問題,比如如何設計可測試的類、如何處理副作用、如何減少測試之間的依賴等,書中雖然有所提及,但缺乏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TDD實踐方法,幫助讀者在開發過程中,不僅僅是編寫測試,更是通過測試來驅動齣優雅、可維護、符閤設計原則的代碼。

評分

評分

嗯非常好幫公司設計買的

評分

還行

評分

很好很不錯,看完之後對單元測試有更好的瞭解瞭

評分

書是正版,還沒開始看。

評分

書比較薄,屬於總覽的類型,適閤瞭解概況

評分

還可以吧需要慢慢理解

評分

要多看看

評分

書中自有黃金屋,哈哈,不錯,加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