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 [European monastery]

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 [European monaster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古岷 著
圖書標籤:
  • 世界文化遺産
  • 歐洲修道院
  • 修道院
  • 歐洲曆史
  • 建築
  • 宗教
  • 文化遺産
  • 曆史遺跡
  • 中世紀
  • 旅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東南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172329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4641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European monaster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3
字數:38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關於歐洲修道院建築的發展與變遷。第二部分詳細介紹瞭80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歐洲修道院。第三部分為歐洲名修道院,它們沒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但絕大部分都是所在國的重點文物,有的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申報文物。

內頁插圖

目錄

1 歐洲修道院概述
1.1 歐洲曆史概述
1.2 修道院的發展和變遷

2 歐洲修道院——世界文化遺産部分
2.1 德國毛爾布龍修道院
2.2 保加利亞裏拉修道院
2.3 亞美尼亞薩納欣修道院
2.4 亞美尼亞哈格帕特修道院
2.5 亞美尼亞格加爾德修道院
2.6 俄羅斯費拉伯托夫修道院遺址群
2.7 俄羅斯謝爾吉耶夫鎮謝爾吉聖三-大修道院
2.8 俄羅斯莫斯科新聖女修道院
2.9 俄羅斯索洛維茨基曆史遺址群——俄羅斯北方的文化明珠
2.10 葡萄牙阿爾科巴薩修道院
2.11 葡萄牙巴塔利亞修道院
2.12 葡萄牙托馬爾修道院
2.13 葡萄牙裏斯本哲羅尼姆斯修道院
2.14 希臘帕特莫斯島天啓洞穴和聖約翰修道院
2.15 希臘達夫尼修道院
2.16 希臘阿索斯山(聖山)修道院
2.17 德國賴興瑙島修道院
2.18 西班牙聖米延尤索和素索修道院
2.19 西班牙波布萊特修道院
2.20 西班牙瓜達盧佩聖馬利亞皇傢修道院
2.21 西班牙埃斯科裏亞爾修道院
2.22 科索沃代查尼修道院
2.23 塞爾維亞斯圖德尼察修道院
2.24 塞爾維亞索波查尼修道院
2.25 羅馬尼亞霍雷祖修道院
2.26 羅馬尼亞蘇恰瓦縣沃霍奈修道院
2.27 烏剋蘭基輔洞窟修道院
2.28 德國洛爾施修道院
2.29 匈牙利蓬農豪爾毛修道院
2.30 英國噴泉修道院遺址
2.31 英國坎特伯雷聖奧古斯丁修道院
2.32 英國荷裏路德修道院
2.33 意大利阿西西聖達米亞諾修道院
2.34 意大利阿西西卡塞裏修道院
2.35 意大利米蘭聖馬利亞感恩修道院和教堂
2.36 意大利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和修道院
2.37 法國豐特萊西多會修道院
2.38 法國蘭斯聖雷米修道院
2.39 法國聖塞文-梭爾-加爾坦佩修道院
2.40 聖雅各-德孔波斯特拉之路
2.41 法國聖米歇爾修道院
2.42 法國阿基坦聖瑟韋修道院
2.43 法國拉索韋修道院
2.44 法國阿基坦勒比鬆德卡杜安前修道院
2.45 法國勃艮第韋茲萊修道院
2.46 法國朗格多剋-魯西永前吉楊修道院
2.47 法國朗格多剋-魯西永聖吉爾-迪加爾前修道院教堂
2.48 法國穆剋薩瓦聖彼得修道院
2.49 法國普瓦圖-濱海夏朗德聖約翰當熱利皇傢修道院
2.50 法國阿基坦聖約翰索爾德修道院
2.51 荷蘭和比利時的佛蘭德貝居安會修女院
2.52 愛爾蘭斯凱利格邁剋爾島修道院
2.53 瑞士聖加盧斯女修道院
2.54 瑞士米斯泰爾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
2.55 希臘邁泰奧拉空中修道院
2.56 世界文化遺産及評價標準

3 歐洲修道院——著名修道院部分
3.1 愛爾蘭蒂珀雷聖十字修道院
3.2 愛爾蘭凱利莫修道院
3.3 愛爾蘭基爾代爾修道院
3.4 愛爾蘭基爾肯尼郡哲伯恩特修道院
3.5 愛爾蘭梅裏豐特修道院
3.6 愛爾蘭威剋洛郡格蘭達洛圓塔修道院
3.7 愛爾蘭莫那斯特博伊斯修道院
3.8 愛爾蘭裏斯剋修道院遺址
3.9 奧地利聖弗洛裏安修道院
3.10 瑞士阿爾高州魏廷根修道院
3.11 奧地利梅爾剋修道院
3.12 奧地利薩爾茨堡州林茨剋雷姆斯修道院
3.13 保加利亞巴奇科夫修道院
3.14 比利時布魯塞爾森林修道院
3.15 比利時布魯塞爾康博修道院
3.16 比利時奧瓦德聖母修道院(特拉普修道院)
3.17 波蘭盧比阿什修道院
3.18 德國愛爾福特奧古斯丁修道院
3.19 瑞士明斯特聖特魯德皮亞特修道院
3.20 德國卡爾夫希紹聖奧裏利厄斯修道院
3.21 德國雷根斯堡聖雅各修道院教堂
3.22 德國科布倫茨馬利亞·拉赫修道院
3.23 德國特裏爾聖馬提亞修道院
3.24 俄羅斯沃洛格達市基裏爾一彆洛澤爾斯剋修道院
3.25 法國勒·托羅內修道院
3.26 法國阿爾卑斯濱海省嘎納利昂修道院
3.27 法國封特華德修道院
3.28 法國楓忒弗洛皇傢修道院
3.29 法國卡昂聖司提反男子修道院
3.30 法國卡昂女修道院
3.31 法國剋呂尼修道院
3.32 法國格蘭德沙特勒茲修道院
3.33 法國巴黎魯瓦約濛修道院
3.34 法國南比利牛斯伊斯凱拉久修道院
3.35 法國諾曼底桑特女修道院
3.36 法國普羅旺斯努馬如奧修道院
3.37 法國沙特勒斯杜瓦爾祝福聖母院
3.38 法國盧瓦爾河畔聖本篤修道院
3.39 法國聖馬丁-傑尼榖修道院
3.40 法國聖伊萊爾修道院
3.41 法國沃思科聖母修道院
3.42 法國塞南剋修道院
3.43 英國約剋郡半島修道院
3.44 格魯吉亞瓦爾達西亞洞窟修道院
3.45 格魯吉亞格拉特修道院
3.46 格魯吉亞卡赫基大衛·蓋瑞佳修道院群
3.47 荷蘭海斯維剋博恩修道院
3.48 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剋方濟各修道院
3.49 馬其頓奧赫裏德市聖潘特雷濛修道院和教堂
3.50 葡萄牙裏斯本卡爾莫修道院
3.51 葡萄牙埃武拉洛伊斯聖約翰修道院
3.52 瑞典瓦斯泰納修道院
3.53 瑞士艾因西德倫修道院
3.54 瑞士瓦萊州聖莫裏斯修道院
3.55 土耳其特拉布宗蘇美拉修道院
3.56 土耳其塞浦路斯貝拉佩斯修道院
3.57 烏剋蘭基輔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
3.58 西班牙阿維拉皇傢化身女修道院
3.59 西班牙阿維拉聖德肋撒修道院
3.60 西班牙馬德裏皇傢赤足女修道院
3.61 西班牙托萊多聖約翰一德洛斯雷耶斯修道院
3.62 西班牙馬德裏王室化身女修道院
3.63 希臘米科諾斯島帕納賈托裏阿尼修道院
3.64 希臘剋裏特島阿卡迪修道院
3.65 希臘中馬其頓大區西嵐達修道院
3.66 敘利亞迪·馬·穆薩修道院
3.67 敘利亞馬勞拉聖泰剋拉修道院
3.68 敘利亞塞乃亞聖母宗法修道院
3.69 意大利彭波薩修道院
3.70 意大利卡薩馬裏修道院
3.71 意大利拉齊奧法爾法修道院
3.72 意大利拉齊奧卡西諾山頂修道院
3.73 意大利瑪利恩堡修道院
3.74 意大利諾南托拉修道院
3.75 意大利薩伯卡聖本篤修道院
3.76 意大利聖加爾加諾修道院
3.77 意大利斯波萊托聖龐提安修道院
3.78 意大利羅馬特拉斯提維勒聖切奇利亞修道院
3.79 意大利濛塔爾奇諾聖安提默修道院
3.80 意大利福索諾發修道院
3.81 意大利聖尼羅·格羅塔菲羅塔修道院
3.82 意大利奧利維托·馬焦雷山地修道院
3.83 英國巴特爾修道院
3.84 英國北愛爾蘭班戈修道院
3.85 英國北愛爾蘭莫維拉修道院
3.86 英國北約剋郡惠特比修道院
3.87 英國北約剋郡裏沃修道院
3.88 英國闊爾修道院
3.89 英國格拉斯頓伯裏修道院
3.90 英國格洛斯特郡黑爾斯修道院
3.91 英國夏普(赫普)修道院(聖抹大拉的馬利亞修道院教堂)
3.92 英國爵堡修道院
3.93 英國林迪斯法恩修道院
3.94 英國馬姆斯伯裏修道院
3.95 英國諾丁漢紐斯特德修道院
3.96 英國珀肖爾修道院
3.97 英國蘇格蘭梅爾羅斯修道院
3.98 英國蘇格蘭西部群島愛奧納修道院
3.99 英國威爾士廷特恩修道院
3.100 英國圖剋斯伯裏聖母馬利亞修道院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
  2.2 保加利亞裏拉修道院
  裏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古修道院,位於索非亞以南約60 km處,是巴爾乾半島最大的修道院,在巴爾乾半島最高山峰裏拉山的裏奧斯卡山榖中。這座新拜占廷建築始建於10世紀中期,由隱士聖伊萬裏拉(St.Ivan of Rila)建造,當時這裏還曾是巴爾乾國傢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聖徒裏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是一座很小的修道院;13—14世紀遷至現址,山榖的空地正好成為修道院的基地。14世紀初期,裏拉修道院毀於地震。後來修道院得到重建。最早的建築是建於1335年的防禦塔,有22m高,四周修築瞭堅固的城堡。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834—1860年間。在它的裏麵至今仍保存著中世紀修道院的遺跡和聖伊萬裏拉的紀念物。整個建築被雲霧縈繞的青山所包圍,建在一條溪流之上,海拔1200m,占地8800m2,像一座風景十分美麗的中世紀的城堡,布局嚴謹。而建築形式參雜瞭土耳其帝國的拜占廷建築風格和西方羅馬建築風格,例如外圍的一圈房屋,就是西方建築風格,而中央的教堂則是典型的拜占廷風格。裏拉修道院的修道士最盛時有上萬人,後來減少到幾百人。1963年,保加利亞當局將修道士們都趕齣瞭修道院,除瞭身上的衣服,什麼都不許帶齣去。現在雖然修道士迴來瞭,但也隻有9名修道士。半圓形的四層樓又分為東西南北四部分,共有300多個房間,過去曾經同時供上萬名朝聖者在此住宿,其中突齣的是北側的廚房,煙囪高22m。而柱廊為文藝復興式,有趣的不是每一層都有廊柱,而是一排廊柱之間有兩個樓層,所以從修道院裏麵看,四周的房屋隻有兩層廊柱。
  裏拉修道院是建築、藝術、宗教、教育的中心。它由11座建於不同時期的教堂、20座建於14—19世紀的住宅樓、防禦塔和1座半圓形的4層樓所組成。防禦塔分為5層。全部由紅磚和石頭砌成。塔的窗戶很窄,塔身有許多射擊孔。塔的最高一層為私人祈禱室,室內用錶現耶穌幻化場景的繪畫裝飾,還有其他富麗堂皇的16世紀壁畫。塔頂平坦,四周有近似掩體的雉堞牆。該塔的一部分曾在土耳其入侵時被大炮轟壞。建於1834—1837年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裏拉修道院的中央,內有三座大殿;兩個唱詩颱分列兩側,上方有三個穹頂,外麵有柱廊環繞,十分壯觀。此外,裏拉修道院裏還有聖盧卡斯廟和聖鬍安教堂等古跡。聖盧卡斯廟是由聖盧卡斯教堂、多塞爾聖母堂和一所修士學校組成的建築群。而聖伊萬教堂則是在10世紀一個自然洞穴 聖伊萬洞穴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聖伊萬的墓就在裏麵。這一將自然洞穴與人類文明結閤在一起的創造使這座教堂在整個巴爾乾半島首屈一指。1983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裏拉修道院殿堂的牆壁上,還有許多壁畫和神像,它們大都齣自名師之手。教堂內的壁畫,是公元19世紀保加利亞宗教畫中最傑齣的作品。然而,在保加利亞歸屬於土耳其帝國後,有500年和西方基本沒有來往,牆麵上的壁畫,與羅馬的壁畫有著巨大的差異;同樣描述聖經中的故事,這裏壁畫中的人物都穿戴著保加利亞的民族服裝。迴廊就像一本巨大的圖畫書,以一種接近民間藝術的簡單易懂的手法,在牆壁和天花闆畫齣上帝的各種傳說和天下的萬事萬物,所以,坐在長廊下的遊客們,都會認真地閱讀這本巨大的圖畫書。1961年,裏拉修道院被闢為國傢博物館,其中收藏有600多件文物,有保加利亞第一架地球儀、盲僧拉法爾的十字架、曆代主教權杖、織錦法衣、古代皇室器物、朝聖婦女捐贈的銀帶扣、修道院衛士用的各種武器以及大量的手工藝品等,特彆是上韆冊各個時代曆史和宗教文獻的手抄本,都彌足珍貴。同時它也是國傢級旅遊區之一。
  幾個世紀以來,作為保加利亞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傑作和保加利亞人民的“民族精神的堡壘”,裏拉修道院一直都是該國最重要的修道院,在這裏甚至還曾興起過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在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它又成瞭民族的象徵。土耳其人入侵時,修道院曾三次被焚,但保加利亞各地的居民嚮這裏運送瞭大量的石塊、木材、灰漿等建築材料,開始修道院的恢復工作。不久,裏拉修道院又重現昔日的風姿,成為保加利亞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傑作。通過這座修道院,保加利亞人民頑強地抵禦瞭外族的奴化政策,將自己民族的旗幟保存下來。
  ……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綜閤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國外去看看成瞭當下人民豐富自己文化生活的一項熱門選擇;古老的歐洲文化深受中國人仰慕,歐洲也成為最先齣國旅遊的路綫之一。十多年來到歐洲去旅遊的路綫從幾條發展到幾十條,2012年到歐洲旅遊的人數大約達到400萬人次。我接觸瞭許多歐洲旅行歸來的遊人,他們對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傾斜5.5。依然站立瞭好幾百年十分感嘆!從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宏偉的穹頂和裏麵精美的青銅華蓋領略到宗教的神聖氛圍!但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裏,對巴洛剋風格的大廳照瞭幾張照片,迴國後,迴想大廳裏麵許多舉著華麗燭颱的金色女子和在鏡子中映齣穹頂上麵的壁畫,以及外側一排女子和室外華麗園林的層層疊疊的影像,你在一個位置,可通過不同的鏡麵看到各處變化的景象,然而卻很難想象它美在何處!①兩個星期,在匆匆的行程之外,能夠有多少永遠留住的迴憶130年前,我第一次到日本,在東京、大阪、京都和岡山等地方待瞭半個多月。在東京旅遊時,東京旅遊大巴帶我們繞著東京轉瞭一圈,東京最著名的國會議事堂,一轉眼就過去瞭,隻看到瞭尖屋頂的一個角;對於新宿的高樓,根本沒有天際綫的感覺;唯一印象較深的是京都的“金閣寺”,可是遊人不能夠入內,對它的瞭解還是迴國後在書中找到的。也到過幾個園林,後來有人問我日本的“枯山石水”是怎麼迴事,我居然想不起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前幾年,我的一位同事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來來迴迴旅行瞭兩個月,迴來後特彆感慨,除去阿爾勒的奧朗日角鬥場(Orange Arena)、提比略凱鏇門(Archof Tiberius)、神廟等古羅馬時期的古建築以及14世紀阿維尼翁教廷宏偉的城堡和大教堂外,山丘中大片藍紫色的薰衣草田和偏僻山榖裏的中世紀修道院也給他留下瞭深刻印象,說起這些來,繪聲繪色、頭頭是道。著名畫傢黃永玉先生2006年齣版瞭一本小冊子《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裏麵圖文並茂,寫瞭他在巴黎和佛羅倫薩居住一年來的感受,生動地介紹瞭他所接觸到的歐洲文化的方方麵麵。看上去一般的旅遊,即使是所謂的“深度遊”,由於時間的限製,也很難像黃先生那樣地瞭解歐洲人和歐洲文化。
  在歐洲文化中,一個基本上被旅遊者忽略的地方是“修道院”。除瞭常年在歐洲工作或留學的同學,假期時到居住國(或毗鄰國)各地去做“深度旅遊”外,對歐洲各地的修道院依然知之不多。然而“修道院”正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學術界將9-13世紀法國到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城的聖雅各一德孑L波斯特拉之路比作中國和中亞之間的“絲綢之路”,期間有幾十所修道院成為這條朝聖之路的重要驛站,它們成為文化交流的中心;甚至於連臭名昭著的“十字軍東徵”也對東西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影響。當然由於曆史的變遷,許多修道院現在隻留下“遺跡”瞭,一般導遊不願意安排這樣的“景點”,他們更願意安排像“沙特爾大教堂”、“科隆大教堂”那樣吸引人的景點。於是在最近10年內到過歐洲的2000萬中國人中,對歐洲修道院有深刻印象的很少。
  這些年,退休的人多瞭,年輕時,他們為共和國做瞭奉獻,沒有機會到國外去看看。現在孩子也大瞭,自己也有時間瞭,不少人自動地組織起來到國外去做自助旅遊。另一方麵,到國外的留學生也成倍地增加,他們在國外會有更多的機會到處去看看。於是産生瞭這樣一個問題:在國外的旅遊中,我們主要看什麼?更進一步說,通過什麼方式讓我們的旅遊變得更有意義?
  2006年我編寫瞭一冊《現當代教堂建築藝術賞析》,其中一節是“休斯敦教堂博物館”,為瞭妥善保存20世紀70年代塞浦路斯莉西小禮拜堂穹頂處被盜走的全能神聖潘托剋拉托(Pantokrator)的壁畫,將被盜走的38塊碎片拼好後,希望建一所博物館來保管它。我發現在建築史上有許多書籍對中世紀建築結構的發展有較詳細的說明,但對中世紀的宗教文化,特彆是修道院文化(包括修道院教規、曆史背景、文化藝術、建築形式與建築藝術等)做介紹的通俗讀物很少。
沉澱韆年,靜觀紅塵:一段穿越歐洲心靈史的漫步 在這本《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中,我們並非簡單地呈現一組古老建築的圖錄,而是邀請您一同踏上一段深入歐洲心靈史的旅程。本書緻力於捕捉那些遍布歐洲大陸,沉默矗立於山林之巔、海岸之旁、古老城鎮之中的修道院,它們不僅僅是曆史的遺跡,更是承載著信仰、藝術、知識與人類精神追求的寶庫。 我們將目光聚焦於那些被列入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傑齣修道院,它們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深厚的曆史底蘊和對歐洲文明發展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人類共同的瑰寶。本書將引領您走進這些神聖的空間,感受那穿越時空的寜靜與莊嚴。 一、 建築的凝固祈禱:風格流轉與信仰的具象 歐洲修道院的建築本身就是一部詳盡的藝術史和宗教史。從早期基督教的樸素風格,到羅馬式建築的厚重敦實,再到哥特式建築嚮上升騰的尖頂與輝煌的彩色玻璃,直至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性迴歸,每一種風格都烙印著時代的精神和對神明的敬畏。 本書將深入剖析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修道院建築特點。例如,我們會探究那些擁有悠久曆史的本篤會修道院,它們往往以宏偉的教堂、嚴謹的迴廊、寬敞的食堂以及作為知識傳播中心的圖書館為標誌,如剋呂尼修道院(Cluny Abbey)的輝煌遺址,其曾經的規模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也會審視那些在偏遠地區崛起的修道院,它們在荒野中建立起宗教的燈塔,如蘇格蘭的艾奧娜修道院(Iona Abbey),其簡樸而堅韌的風格,訴說著在艱苦環境中堅持信仰的決心。 哥特式修道院的崛起,則將垂直的綫條、尖拱、飛扶壁和肋狀穹頂推嚮極緻,營造齣一種直達天際的宗教體驗。米爾剋修道院(Melk Abbey)在多瑙河畔的壯麗景色,聖加侖修道院(St. Gallen Abbey)的精美圖書館,以及法國北部那些以巍峨著稱的修道院,都將通過細緻的圖文呈現,展現它們獨特的結構之美和空間敘事。 本書將不僅僅關注宏觀的建築風格,更會深入到每一個細節:石雕的精美、彩繪玻璃的光影、木質天花闆的雕刻,以及那些作為生活空間的修士居室、廚房、藥房和庭院。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當時工匠的智慧與信仰的力量,它們共同構築瞭一個凝固的祈禱世界。 二、 知識的燈塔與文明的守護者:書籍、藝術與科學的搖籃 在漫長的中世紀,歐洲修道院扮演瞭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宗教活動的中心,更是知識與文明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避風港。在社會動蕩、戰亂頻仍的年代,修道院的修士們肩負起瞭抄寫、整理、保存古代文獻的重任。 本書將詳細闡述修道院圖書館的功能和重要性。它們是古代智慧的寶庫,保存瞭古典哲學、文學、科學以及早期基督教思想的珍貴手稿。我們將描繪修士們在昏暗的抄寫室中,用羽毛筆和羊皮紙,一絲不苟地復製文獻的場景。那些精美的插圖手抄本,如《凱爾經》(Book of Kells),更是將藝術與文字完美融閤,成為無價的文化遺産。 聖加侖修道院的圖書館,以其獨特的建築設計和豐富的藏書聞名於世,它至今仍是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展示瞭中世紀知識傳播的規模和係統性。本書將通過對這些文獻和圖書館的介紹,揭示修道院如何成為連接古代與現代、保存歐洲文化基因的關鍵環節。 此外,修道院在音樂、繪畫、雕塑以及醫學、農業等實用科學領域也做齣瞭卓越貢獻。格裏高利聖歌(Gregorian Chant)便是起源於修道院的宗教音樂形式,其悠揚而神聖的鏇律至今仍迴蕩在人們心中。修道院的藝術創作,也為歐洲藝術史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 精神的綠洲與社會的影響:信仰的實踐與社區的聯係 修道院並非孤立的宗教機構,它們深深地融入瞭歐洲的社會結構和精神生活。本書將探討修道院在不同曆史時期扮演的角色。 在基督教傳播的早期,修道院是重要的傳教中心,它們吸引著人們皈依信仰,也為流浪者和窮人提供庇護。修道士們的生活,遵循著嚴格的戒律,他們的自律、勤勞和奉獻精神,成為社會的一種道德榜樣。 修道院還積極參與當地社區的建設。它們往往擁有廣闊的土地,通過精耕細作,發展農業技術,為當地民眾提供食物和工作機會。許多修道院還設有醫院、學校,為社會提供醫療和教育服務。 本書將通過對本篤會、西多會、方濟各會等不同修會 Order 的介紹,展現它們各自的組織形式、生活方式和對社會的影響。例如,西多會(Cistercians)修道院以其強調簡樸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在歐洲的土地開墾和農業發展中扮演瞭重要角色。 我們將審視修道院如何處理與世俗權力機構的關係,它們有時是王室的庇護所,有時又是獨立的精神力量,甚至在政治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 四、 穿越時空的迴響:現代視角下的修道院遺産 在現代社會,當許多修道院已經停止瞭傳統的宗教生活,它們依然以世界文化遺産的身份,吸引著來自全球的訪客。本書將思考這些古老空間在當代的意義。 它們是曆史的活教材,讓人們得以觸摸過去,理解歐洲文明的演進。它們是藝術的殿堂,展示著人類創造力的輝煌。它們更是精神的棲息地,即使對於非信徒而言,那些靜謐的空間、莊嚴的建築,依然能引發內心的沉思與寜靜。 我們將關注這些修道院的保護現狀,以及它們在旅遊、文化交流等領域所發揮的作用。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這些承載著韆年曆史與信仰的建築的興趣,鼓勵他們去親身感受這些歐洲修道院所蘊含的深刻魅力,去聆聽那來自過去的、關於信仰、知識與文明的低語。 《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是一次邀請,邀請您暫彆喧囂,踏入那些沉澱瞭歲月痕跡的聖地,與曆史對話,與心靈對話,感受歐洲大陸上永恒的精神迴響。

用戶評價

評分

終於有機會捧讀這本《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這本書的厚重感和精美的印刷就已經讓我愛不釋手。扉頁的設計充滿瞭曆史的韻味,仿佛能聞到古老羊皮紙和淡淡香燭的氣息。翻開第一頁,我便被那些宏偉的建築插圖深深吸引,每一張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光影的運用恰到好處,將修道院的雄偉壯麗與寜靜神秘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關於剋呂尼修道院的部分,它不僅介紹瞭這座修道院的建築藝術,更深入地探討瞭它在歐洲中世紀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麵扮演的關鍵角色。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輝煌的時代,感受著修道士們虔誠的生活和他們對知識、藝術的追求。書中的文字清晰流暢,盡管涉及曆史和建築等專業知識,但並不會讓人感到晦澀難懂,反而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更多關於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的珍貴手稿,以及聖塞瓦·德·濛特塞拉特修道院如何成為朝聖者的重要目的地。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建築的圖冊,更是一扇通往歐洲曆史深處的大門。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人類文明的瑰寶充滿瞭好奇,而《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這本書,則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歐洲古老心靈世界的窗戶。本書不僅僅是對歐洲修道院建築外觀的簡單展示,它更深入地挖掘瞭這些建築所承載的深厚曆史文化底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各個修道院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角色的詳細闡述,它們不僅僅是宗教場所,更是中世紀歐洲重要的文化、教育、藝術和經濟中心。從保存著珍貴手稿的圖書館,到孕育瞭無數藝術傑作的畫室,再到作為知識傳播和慈善救助的搖籃,修道院在歐洲文明的進程中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書中的圖片質量極高,色彩飽滿,細節豐富,讓我仿佛能夠觸摸到那些古老的石牆,感受到歲月的痕跡。作者的文筆也十分流暢,語言生動形象,將枯燥的曆史知識變得鮮活有趣,讀來讓人受益匪淺。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修道士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古老文明的火種傳承下來的故事感到震撼。這本書無疑是一部關於信仰、智慧和堅韌的史詩。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建築充滿瞭敬畏,而《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這本書,無疑將我的這份敬畏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歐洲修道院的圖錄,更是一次深入歐洲曆史與文明肌理的探索。我被書中那些關於修道院如何在中世紀社會扮演關鍵角色的敘述深深吸引,它們不僅是宗教的中心,更是知識的殿堂、藝術的熔爐,甚至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作者的語言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同時又不失生動和可讀性,仿佛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那些古老而迷人的故事。書中的插圖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每一張圖片都如同穿越時空的窗口,將我帶入那些神聖而莊嚴的殿堂。我尤其被那些描繪修道院內部裝飾的圖片所吸引,那些精美的壁畫、雕塑以及彩繪玻璃,無不展現齣那個時代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修道院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價值,它們不僅是物質的瑰寶,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象徵。

評分

讀完《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獨特而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瞭歐洲修道院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它並非僅僅是建築學的教科書,更是一部關於信仰、藝術和曆史的百科全書。我驚嘆於作者對每一個修道院背後故事的挖掘,那些關於修道士們的日常生活、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他們對藝術的貢獻,都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齣來。書中穿插的大量高清圖片,每一張都仿佛訴說著一段古老的故事,從宏偉的建築外觀到內部精美的壁畫和雕塑,都讓人嘆為觀止。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修道院如何適應當地環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計理念的介紹,這讓我看到瞭人類在建造宏偉建築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的尊重。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清晰,將歐洲的修道院按照地理區域和曆史發展脈絡進行瞭梳理,讓讀者能夠係統地瞭解它們的演變過程。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觸動靈魂、開闊眼界、充滿智慧的佳作。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給我這樣的曆史愛好者注入瞭一劑強心劑!《世界文化遺産:歐洲修道院》帶我進行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壯麗旅行。我一直對歐洲中世紀的宗教建築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簡直是滿足瞭我所有的想象。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各地修道院的名字和照片,而是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繪瞭這些古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我特彆被那些關於修道院如何在大片荒野中拔地而起,如何成為知識的燈塔,如何影響瞭周圍社區發展的敘述所打動。書中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修道院建築風格的細緻對比,讓我對哥特式、羅馬式等建築風格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它們在曆史長河中不斷演變和融閤的痕跡。我甚至能在閱讀中想象齣修道士們在靜謐的庭院中沉思,在古老的經堂裏吟唱的場景。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也堪稱一流,大量的精美圖片配閤文字,讓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衝擊力,仿佛真的置身於那些神秘而莊嚴的殿堂之中。它讓我看到瞭信仰的力量,看到瞭人類在追求精神高度的同時,也創造瞭如此令人驚嘆的物質文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