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落梅 著
图书标签:
  • 张爱玲
  • 文学
  • 经典
  • 情感
  • 女性
  • 旧上海
  • 民国
  • 爱情
  • 散文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145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4014
品牌:博集天卷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4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白落梅珍爱之作,作者亲自修订,新增5000字全新内容。
“我曾告诉过许多人,这册书,是我传记里zui为喜爱的一本。时光虽简短,情意却深沉,其间的悲伤,感动,唯有自己深知。”——白落梅

★ 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

★ 和《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一起被称为“民国唯美三传”,是现象级畅销书,出版五年位居各大图书销售网站传记文学排行榜前列。

★ 精美插图,双色印刷,2017年全新升级版。

内容简介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的一部人物随笔集。主要内容是作者以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张爱玲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并结合人物经历,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鉴赏,尽显其传奇的艺术性与文学性。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随笔佳作。

作者简介

胥智慧(白落梅),原籍江西南城县,现栖居江南,一个带着梅花气息的隐世才女。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四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她开创了“唯美传记”这一全新畅销书领域,成为具影响力的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在zui深的红尘里重逢》《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等。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卷
民国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 002
簪缨世族- 008
春意迟迟- 014
归来海上- 020
时光如歌- 026

第二卷
当知出名要趁早
孤独的云- 034
青青校园- 040
劫后重生- 046
港岛岁月- 054
天才梦想- 060

第三卷
尘埃里开出花朵
乱世风烟- 068
风华绝代- 074
缘分路口- 081
爱情毒药- 087
尘埃花开- 093

第四卷
人生有情皆过往
倾城之恋- 100
情深不寿- 106
曾经沧海- 112
独自萎谢- 121
后会无期- 127

第五卷
倾城后华丽转身
红尘擦肩- 134
半生情缘- 140
华胥一梦- 146
穷尽人海- 155
执子之手- 161
故乡月明- 167

第六卷
今生只作最后一世
山穷水尽- 174
日影如飞- 180
倦掩心门- 186
离群索居- 193
急景凋年- 199
最后一世- 206
附录一 张爱玲作品选析
倾城之恋- 213
半生缘- 220
你也在这里吗?- 226
天才梦- 231

附录二 张爱玲年谱

后 记 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精彩书摘

今生只作最后一世

叶落空山,寒枝拣尽。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午后,采一束阳光,读几卷诗书,日子陶然忘己。走过山长水远的流年,以为世事早已面目全非,生出许多无端的况味。原来有一种岁月叫慈悲,因为它懂得,在这寥廓的人间剧场,一个人要从开场走到落幕,是多么不易,所以它如此宽厚,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民国就是一场散去的戏,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早已湮没在落落风尘中,不知所往。那个被光阴抛掷的女子,又从远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来。她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季节轮回,那散落一地的,是薄荷般清凉的记忆。

我是喜欢张爱玲的。喜欢一个人,无须缘由,不问因果。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喜欢她遭遇爱情后的痴心不悔,亦喜欢她人生迟暮的离群索居。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滩,不费吹灰气力,便舞尽了明月的光芒。浮沉几度,回首曾经沧海,她最终选择华丽转身,远去天涯。清绝如她,冷傲如她,从不轻易爱上一个人,亦不轻易辜负一个人。

民国男子多如星辰,却偏偏有那么无情的一颗点亮了张爱玲。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与无情的角色。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忘记许下一生的诺言,而张爱玲却要为一段爱情负责到底。她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之后,张爱玲又遇到过一段缘分,与那个叫桑弧的导演,有了一次清心寡欲的相逢。再后来,她又邂逅了一段异国爱情,和一个叫赖雅的老者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十一年。但滚滚红尘终究没能给得起她要的那份现世安稳。也许爱情一定要将你伤到无以复加,你才可以看得清醒明透。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无须经历多少世事,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她不美丽,却能够以任何一种姿态倾城。就是这个传奇女子,和月亮结下了一世情缘,生于月圆之日,死于月圆之时。民国的月亮早已下沉,而她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算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再与之相遇。因为她只有一生,她不会转世,亦不会依附于某个人或某种物。但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所以,你寻她,她在这里;你不寻她,她也在这里。

水寒江静,月明星疏。在散场之前,我竟落下泪来。也许我们都该持有一颗良善的心,把今生当作最后一世,守候在缘分必经的路口,尊重每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要知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要修多少年的缘分!

时光无涯,聚散有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白落梅

前言/序言

前言
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叫张爱玲。

她一直都在这清平俗世的某个角落,过着不为人知的生活。很多年前,她给自己安排好了命途,从此漫无边际地迁徙,随心所欲地飘零。

她是一个不爱生活的人,尽管也曾学着和这个迷幻的尘世相处,但终究徒劳无益。她算来是个无情的人,却在年轻之时没能守住淡然心性,放纵自己爱了一场。后来的背离是真的别无他法,但凡有一点转机,她亦无须假装冷漠,故作坚强。

原以为民国烟雨能够滋养性情,以为上海风云能够续写传奇,以为人间草木能够成为知己,可她还是抛掷一切,丢下倾城故事、风华文章,不与任何人道别离。她选择漂洋过海,去一个谁都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谁的地方,被遗忘地活着。任你穷尽人海,都不能将之寻找。

纷乱山河,荆棘岁月,带给她太多的伤。只因洞明世事,知强极则辱、情深不寿,故而在人生荣盛之时,自减锋芒,华丽转身。坚守孤独,是为了有一处宁静的归宿,得以无所畏惧,从容度日。

她沉浸在虚无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以为光阴慈悲,许她缓慢老去;以为世人宽容,许她半生安稳。她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无波。那些书中故事,戏里人物,原本就只是别人的传奇,为何独要她一人承?担?

如果可以,她愿意将人生改写成一本平淡简洁的书册,而她做那个微小的人物,无多爱恨,淡漠悲欢,只将生命里一次短暂的邂逅留在永远的回忆里。至于以后谁来过,谁又走了,再无瓜葛。

她什么也没有带走,仅择了一件旗袍裹身。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一生,她说过许多的话,有些被时光淡忘,模糊不清,唯独这句,清醒明透,不离不舍。离世的那一天,她穿着一件赭红色旗袍,这是她留给世人唯一的念想。

“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没有谁,值得她等到迟暮。她之所以活到白发苍颜,是为了偿还人间给过的山石草木,偿还岁月给过的冷暖朝夕。她真的无情吗?不,她分明有情有义,她爱得生动、深沉。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生命中的过客,如尘埃一般淡淡来去,是我们缘薄,不得与她同修因果。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一生隐居在茫茫人海里,却走不出心灵寂寞的樊篱。

她只有自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 一本穿越时空的温暖慰藉,一次回望时代的深刻洞察 在这浩瀚的文学星空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的星辰,即便岁月流转,光芒依旧。张爱玲,便是其中一颗永恒的明珠。她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动荡年代里,人情世故的冷暖,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以及在乱世浮沉中,女性细腻而坚韧的内心世界。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2017年全新升级版)》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带领读者深入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体味她笔下那些“倾城”的往事,感受那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深刻情感。 本书并非简单的故事罗列,而是试图以一种更为宏观且细致的视角,去解读张爱玲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它将带领我们走进那个纸醉金迷、烽火连天的民国上海,那个充满爱恨纠葛、人性挣扎的时代。从《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在战争阴影下,虚情假意与真实情愫交织的复杂感情;到《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男人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之间摇摆不定,最终陷入无尽的懊悔与迷失;再到《小团圆》中,作者本人与其家族、与其爱人之间,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这些故事,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折射出人性的多面性与时代的烙印。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复述,而是深入挖掘张爱玲作品背后的文化语境、历史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创作理念。它将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何张爱玲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苍凉”的底色,为何她的笔下人物,不论是男是女,都仿佛在命运的巨大漩涡中,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又在绝望中寻觅着一丝微弱的希望。 穿越时空的女性群像,刻画入骨的人性百态 在张爱玲的笔下,女性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符号,她们是鲜活的生命,有着自己的欲望、无奈、挣扎与抗争。从上海滩十里洋场的交际花,到江南水乡的大家闺秀;从风尘仆仆的市井女子,到深闺中的寂寞少妇。她们或在物质与情感的夹缝中求生存,或在旧礼教与新思潮的碰撞中寻求自我。 例如,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倾城”并非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在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运用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手段,最终在兵荒马乱中,以一种近乎交易的方式,换来了看似圆满的婚姻。这其中,有女性的无奈,也有女性的坚韧,更有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智慧。张爱玲没有简单地褒扬或批判,而是呈现了事件的复杂性,让读者看到了在绝境中,人性的光辉与阴影如何交织。 再如《花凋》中的婉香,她有着姣好的容貌,却因病而逐渐凋零。她的命运,似乎是那个时代许多美丽而脆弱女性的缩影,她们的美丽如易碎的瓷器,在时代的风雨中,难以长久。然而,即便面对生命的凋零,婉香依然保留着自己最后的尊严与骄傲。这种对于生命逝去的深沉描绘,没有煽情,却有着催人泪下的力量。 本书将着重分析张爱玲笔下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她们的心理活动,她们的选择与妥协,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她们如何努力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作者将带领读者一同品读,那些被隐藏在华丽辞藻下的,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同情与理解。 “苍凉”背后的温暖,解读“懂得”与“慈悲”的真谛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已然成为张爱玲文学思想的代名词,也构成了本书的核心。那么,张爱玲的“懂得”,究竟懂得什么?她的“慈悲”,又慈悲了谁? 本书将深入探讨张爱玲作品中那种独特的“苍凉”美学。这种苍凉,并非绝望的虚无,而是一种对世事洞察后的清醒,一种对人性弱点与局限性的深刻理解。她懂得人性的复杂,懂得欲望的不可控,懂得情感的易逝,懂得命运的无常。她懂得,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童话,而是一场充满挑战与困顿的旅程。 正是因为这份“懂得”,张爱玲的文字才没有落入简单的批判或说教,而是充满了深沉的悲悯。她对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声名狼藉的风尘女子,还是机关算尽的世故之人,都怀揣着一种近乎同情的理解。她并非要为他们的行为辩护,而是试图去体谅他们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她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看到了他们身不由己的处境,看到了他们在冰冷现实中,依然闪烁的人性微光。 本书将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细致解读,来阐释这种“懂得”与“慈悲”是如何体现在张爱玲的叙事中的。比如,她如何看待那些“坏”女人,她如何描绘那些“不堪”的情感,她如何处理那些“不幸”的结局。她没有选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而是选择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痛苦与无奈,然后,用一种温和而有力的笔触,给予他们一份迟到的理解与释怀。 拨开迷雾,回归经典,全新的阅读体验 “2017年全新升级版”的标签,预示着本书不仅仅是对过往经典的重新梳理,更是融入了时代发展的视角,为读者带来更加精进与深刻的阅读体验。在新的版本中,或许会更着重于张爱玲作品在当代语境下的解读,探讨她的思想与情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的现实意义。 作者或许会运用更新的研究方法,结合最新的史料发现,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张爱玲。那些曾经被误读、被曲解的部分,将得到更清晰的阐释。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也将被更深入地挖掘。 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张爱玲的导读,更像是一次与这位伟大作家跨越时空的对话。它鼓励读者在阅读中,去感受张爱玲文字的温度,去体会她对生命的洞察,去品味那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普世情怀。它将带领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的慰藉,一份深刻的启示,一份对人性最本真的理解。 无论你是张爱玲的老读者,还是初次接触她的作品,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你重新认识这位传奇女作家,重新品味那些“倾城”的往事,并从中汲取一份温暖的力量,去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他人,也理解自己。这本书,将是一场温柔的旅程,一次深刻的洗礼,一份值得珍藏的馈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动声色”。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拨动你的心弦。作者的文字,就像一块温润的玉,没有张扬的光芒,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光泽。她对人物的塑造,极其真实,不是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而是有着复杂内心世界的普通人。她笔下的情感,也同样真实,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是生活中那种细水长流、却又足够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情感。读完后,你会对生活有种新的认识,会意识到,很多时候,决定我们命运的,并非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在无数个平凡的瞬间,我们做出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能让你在平静中体会到生命厚重感的好书。

评分

坦白说,最初是被“倾城往事”这四个字勾起了好奇心。以为会是那种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故事。但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一种更内敛、更深沉的情感体验。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擅长从日常的点滴中挖掘出人生的况味。那些故事,与其说是轰轰烈烈的“倾城”,不如说是一种渗透到生活细微之处的、改变人生的“微妙”。每一个人物,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配角,似乎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一段关于选择、关于错过、关于成长的深刻印记。我尤其欣赏作者的笔力,能够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那些难以言说的思绪,捕捉并用文字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读这本书,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入口时或许平淡,但越品越能咂摸出其醇厚的韵味。

评分

这是一本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书。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舒缓悠长,描绘出时光的沉淀感;时而又如电光火石,瞬间捕捉到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情绪变化。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无论是茶馆里飘出的丝竹声,还是旧时街头巷尾的市井喧嚣,都被她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更难得的是,她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对生活真相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并非冷酷的现实主义,而是带着一种温情的洞察。她不会轻易评判人物的对错,而是试图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因,去体察他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选择。读完后,你会觉得,即使是那些曾经让你感到不解的人物,似乎也变得可以理解了,因为你看到了他们背后更复杂的人性光谱。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搭配着褪色的老照片,仿佛能闻到纸张穿越时光的味道。翻开书页,第一感觉就是文字的精致。不是那种雕琢过度、生硬的辞藻堆砌,而是如同水墨画一般,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人物的神韵,点染出场景的氛围。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尤其细腻,那种藏在眉梢眼角、欲言又止的深情,那种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妥协,都写得入木三分。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故事里的某个人,感受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忧伤与浪漫。那些故事,不落俗套,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动人力量,在不经意间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次读完,都会有种淡淡的怅然若失,仿佛刚刚告别了一群熟悉的老朋友,又好像回到了那个已逝去的年代,品味着其中的悲欢离合。

评分

初拿到这本书时,是被它的标题所吸引,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油然而生。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的文字具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能轻易地将读者拉入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中。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推开一扇尘封的窗户,窥探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碎片,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描绘,不是简单的控诉或同情,而是一种带着理解的悲悯。她笔下的女性,尽管身处时代洪流,被命运裹挟,但她们依然保有内心的坚韧与独立,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未曾放弃对生活一丝丝美好的希冀。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讲述故事的书,更像是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哲学追问,引人深思。

评分

白落梅的十年精选集,文字优美,配图漂亮,不忍掩卷!

评分

物流很快!商品包装完好无损!商品不错的。

评分

是祥和之气。吾惊之余甚是欣喜若程,鸣呼哀

评分

因为懂得对方的想法,才会懂得去包容对方,张爱玲给胡兰成的情书,寥寥八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评分

意胆侠情绕指生。

评分

绿柳轩窗,细微药香。

评分

铿锵纷披凌稼轩。

评分

大唐盛世,有着旷古未闻的璀璨繁华。每一座城,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首诗。朝堂之上,王公子弟,出口成章;寻常乡野,市井凡人,亦知平仄。纵为盛世锦年,也有灾劫风雨,但总能巧妙走过,不轻易扰乱人世,更不能惊动河山。

评分

非常不错哦,是正品图书。首先,价格比线下便宜许多。其次,图书完好无损,也附带赠品。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