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美留学考试一本通系列:托福词汇一本通(修订版)》编排新颖,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量身设计了一套词汇学习方案。
《北美留学考试一本通系列:托福词汇一本通(修订版)》包含正文1~6级词汇讲解一本、练习册一本,并附MP3光盘一张。
作者简介
王洛,新东方上海学校国内部总监,曾任上海学校北美项目部副总监,西安学校雅思项目主管,教师,从教十载,曾指导、培训上百位新东方托福、SAT、雅思教师。“北美留学考试一本通系列”总策划,著有《美国本科名校申请一本通》。
内页插图
目录
学习攻略
LEVEL 3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4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5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6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附录
LEVEL 1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LEVEL 2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前言/序言
《托福词汇一本通(修订版)》是一本最适合中国考生、最有助于提分、最具人情味的单词书。我们一般不把话说满,此处为何敢连用三个“最”字?
原因有六,待我们一项项来说。
选词
收录进本书的每一个单词都源自实考或官方指定题源,无一例外。此外,我们拒绝用电脑程序简单粗暴地处理单词(市面上大多数单词书的做法),每个单词由教师委员会根据授课经验与考试规律纯人力甄选,耗时两年,耗咖啡两百余杯。
分级
目前,市面上的托福词汇书多如牛毛,但词汇的排序无非按首字母或词频。除非拥有极强的毅力,大多数考生无法坚持学习完一本按字母排序的词汇书。再说说词频,看似科学,但处理的结果往往诡异而机械,难易词混杂,学习过程也是磕磕碰碰。有鉴于此,我们专门组织了教师委员会,根据中国考生学习习惯,兼顾难度与重要性,人工把单词分成了6个级别,无论是托福初学者还是接近满分的大神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级别,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升级提分,越背越有信心、越背越有成就感!
释义
本书在词条的编写时秉着从考试中来到考试中去的原则,时时考虑阅读的考试要求,希望能够给考生一本提高阅读能力的词汇书。因此,对于释义和例句的选择从考生在实际的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词汇问题出发,逐一突破阅读做题中的四大难题:1)在释义中增加了【变】体现词性变换;2)在释义中增加了【同】刺激对同义词替换的敏感度;3)针对每个单词尽可能列全单词的各种考法;4)在选取例句的时候精挑细选逻辑性更强的句子。
练习
在配套练习的编写过程中,不局限于传统机械的英译中词汇测试模式,更鼓励考生将词汇填入具有上下文语境和逻辑完整的句子中去,在检测背单词效果的同时锻炼上下文推理能力和灵活掌握一词多义的能力,真正将所背单词转化为分数。
云课堂
我们随书推出视频云课堂(供新东方考生使用),每个List都由资深阅读老师精挑细选重点单词进行讲解,帮助考生在记忆的同时能够了解单词的使用场景和考查要点。在单词视频中,我们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中英文释义,还给大部分的单词提供了图片、词根词缀以及阅读例句,多角度地展示一个单词。平均每节课短短20分钟讲解视频的背后,凝聚了多位老师长达10小时以上的付出。
实践与案例
《托福词汇一本通》第一版于2016年6月出版,由于深入贴合考生需求,第一年就创下了喜人的销量,随之而来的是喜闻乐见的提分与高分案例。比较典型的是H同学,原本词汇水平处于等级2,托福61分;4个月的时间,单词升至等级4,托福提升至91分。还有Z同学,2周背完等级4与5,托福直接113分。平均来看,考生单词水平每提升1级,托福分数可以提升10-15分,如果熟练掌握,提分甚至超过20分。
我们强烈建议考生务必从适合自己的等级开始学习(单词掌握率低于80%的等级/随书练习册内附有水平测试练习),拾级而上、稳扎稳打不越级,从而实现最快速稳定的提分。
综上,本书编写历时之长、参与人数之广、投入精力之深足以让我们骄傲地将《托福词汇一本通(修订版)》称作是最适合中国考生、最有助于提分、最具人情味的单词书。
主创团队完成的初稿如果说是毛坯房,那最后精装的功劳则要感谢以下老师。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非常感谢上海新东方国外部产品研发中心高级经理姚莹老师。修书是一项要避世专注的工作,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需要“宅”的活。如果没有姚莹老师替团队挡下了无数“琐事”、提供了优质资源,本书的后期工作,尤其是测试部分,或许远无法达到现在的标准。
非常感谢上海新东方张凯华和李虹老师为本书提供权威校订。词汇功底无比扎实的凯华老师为本书实力添加了易混淆词部分,对文学佳句信手拈来的李虹老师将其巧妙地植入了本书词汇的例句部分。
非常感谢上海新东方魏千然、邹丽及刘菲老师。全书的查漏补缺工作完全仰赖三位老师的专业知识及耐心细致,她们数百小时的投入大幅缩短了本书的制作工期。
非常感谢上海译文团队,和译文出版社合作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最后,特别要感谢上海新东方国外部服务经理孙今悦老师和她的助教团队,她们的高质量监督是本书真正可以帮助考生提升分数的坚实保障。你们辛苦了!
深入剖析全球名校申请:从学术准备到文化融入的全面指南 (本书非《北美留学考试一本通系列:托福词汇一本通(修订版 附光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子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北美高等教育市场。然而,从确定目标院校到最终踏入异国校园,这条道路充满挑战,需要周密的规划和扎实的准备。本书旨在为有志于前往美国、加拿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南,涵盖了留学准备的各个关键阶段,重点在于策略规划、申请材料的深度打磨,以及抵达后的成功适应。 第一部分:宏观战略布局与院校定位 留学并非仅仅是考试成绩的堆砌,更是一场精准的自我定位和资源匹配的游戏。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宏观层面的战略思考。 第一章:自我认知与留学目标锚定 1. 专业兴趣与职业前景的交叉分析: 如何通过深入的行业调研,结合自身的学术优势和兴趣点,锁定真正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我们将分析当前北美就业市场的热门趋势和未来潜力学科。 2. 院校层级与匹配度模型构建: 传统上将院校划分为“冲刺”、“匹配”、“保底”是片面的。本书引入“学术声誉”、“地理位置对专业的影响”、“文化契合度”和“经济可行性”等多维度评估模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科学的院校筛选清单。 3. 时间轴的逆向规划法: 针对申请截止日期倒推,制定详细的两年或三年准备时间表。涵盖标准化考试时间安排、文书初稿完成节点、推荐信的征询窗口期等关键里程碑。 第二章:北美教育体系精览 1. 本科学位(Undergraduate)与研究生学位(Graduate)的核心差异: 深入解析美国文理学院教育理念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侧重;加拿大公立教育体系的特点及优势。 2. 学分制度与转学分机制详解: 针对社区大学转入四年制大学(2+2模式)的路径分析,以及在研究生阶段如何有效利用跨学科选课来丰富学术背景。 3. 助学金与奖学金体系的结构解析: 区分Need-based Financial Aid(基于需求的资助)和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于成绩的奖学金)。特别是针对国际学生,哪些奖学金项目更具可操作性,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申请误区。 第二部分:申请材料的深度雕琢与策略呈现 标准化考试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申请成败的是申请者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本部分将聚焦于文书写作和背景提升的实战技巧。 第三章:文书写作——讲出你的独特性 1.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SOP)的“叙事弧光”构建: 避免流水账式的履历复述。重点教授如何提炼核心“冲突-应对-成长”的故事线,确保每一段文字都能体现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2. 针对不同项目(如商科、工程、人文学科)的文书侧重点调整: 深度剖析不同学科对申请者软性素质的不同偏好,例如对定量分析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要求差异。 3. 推荐信的“有效引导”策略: 如何在不直接干预的情况下,通过与推荐人(导师、教授)的有效沟通,确保推荐信能够紧密结合申请者的核心优势,并提供有力且具体的佐证材料。 第四章:课外活动与研究经历的价值最大化 1. “影响力量化”的活动记录法: 如何将参与的社团、志愿者工作或实习项目,用数据和成果来量化其带来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做了什么”。 2. 本科生研究(Undergraduate Research)的挖掘与实践: 针对希望申请顶尖研究型硕士或博士项目的学生,指导如何主动联系教授、参与实验室工作,并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会议论文或Poster展示)。 3. 实习经验的“学术转化”: 如何将工作或实习中学到的技能和获得的洞察,无缝对接并融入到学术申请文书中,展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部分:标准化考试的应试技巧与心态调整 本部分将侧重于主流入学考试的备考方法论,强调效率和针对性练习。 第五章:语言能力考试(如雅思、PTE等)的听说读写高分策略 1. 听力场景的模式识别: 针对讲座(Lecture)和对话(Conversation)中信息点的快速捕捉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口音和语速差异。 2. 阅读的深度理解与快速定位: 教授如何识别不同题型(如配对题、判断题)的陷阱,并运用扫描、略读、精读的组合策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长难句的解析。 3. 口语与写作的逻辑框架搭建: 重点在于建立可以灵活套用的论点结构和论证句式,以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陌生话题。 第六章:能力测试(如GRE/GMAT)的备考进阶 1. 词汇的系统性记忆与应用: 如何建立高效的词汇复习循环体系,确保生词能够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应用。 2. 数理逻辑题的思维定势突破: 针对ETS和GMAC的出题思路进行深度剖析,强调对“非常规解法”的敏感度训练。 3. 写作部分(AWA)的结构化论证: 教授如何快速审题并构建一个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分析性议论文或观点批驳文。 第四部分:签证与行前准备的实操指导 通过考试和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成功的一半,顺利入境是关键的一步。 第七章:F-1/M-1/J-1 签证的准备与面谈技巧 1. 资金证明的合规性审查: 讲解资金历史记录、担保人资质的准备要点,避免因资金链问题被拒签。 2. I-20/DS-2019表格的核对要点: 确保个人信息、项目信息与SEVIS系统同步的必要步骤。 3. 签证面谈的“非移民倾向”论证: 重点训练如何清晰、自信地阐述回国计划、家庭约束力以及学成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应对签证官的质疑。 第八章:抵达后的文化融入与学术适应 1. 初到校园的实用清单: 银行开户、社保号(SSN)申请、手机卡办理等行政事务的流程指导。 2. 跨文化沟通的“潜规则”: 深入解析北美课堂文化中对主动发言、课堂礼仪、小组合作的要求,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的交流模式。 3. 学术诚信与图书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详细解读剽窃的界限、引用规范(MLA/APA/Chicago Style),并指导如何有效使用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学术研究。 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实战的指导方针,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从零开始的北美留学蓝图,帮助每一位有志者高效、有策略地迈向梦想中的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