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北美留學考試一本通係列:托福詞匯一本通(修訂版)》編排新穎,並且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量身設計瞭一套詞匯學習方案。
《北美留學考試一本通係列:托福詞匯一本通(修訂版)》包含正文1~6級詞匯講解一本、練習冊一本,並附MP3光盤一張。
作者簡介
王洛,新東方上海學校國內部總監,曾任上海學校北美項目部副總監,西安學校雅思項目主管,教師,從教十載,曾指導、培訓上百位新東方托福、SAT、雅思教師。“北美留學考試一本通係列”總策劃,著有《美國本科名校申請一本通》。
內頁插圖
目錄
學習攻略
LEVEL 3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4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5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EVEL 6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附錄
LEVEL 1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LEVEL 2
List 1
List 2
List 3
List 4
List 5
List 6
List 7
List 8
List 9
List 10
List 11
List 12
前言/序言
《托福詞匯一本通(修訂版)》是一本最適閤中國考生、最有助於提分、最具人情味的單詞書。我們一般不把話說滿,此處為何敢連用三個“最”字?
原因有六,待我們一項項來說。
選詞
收錄進本書的每一個單詞都源自實考或官方指定題源,無一例外。此外,我們拒絕用電腦程序簡單粗暴地處理單詞(市麵上大多數單詞書的做法),每個單詞由教師委員會根據授課經驗與考試規律純人力甄選,耗時兩年,耗咖啡兩百餘杯。
分級
目前,市麵上的托福詞匯書多如牛毛,但詞匯的排序無非按首字母或詞頻。除非擁有極強的毅力,大多數考生無法堅持學習完一本按字母排序的詞匯書。再說說詞頻,看似科學,但處理的結果往往詭異而機械,難易詞混雜,學習過程也是磕磕碰碰。有鑒於此,我們專門組織瞭教師委員會,根據中國考生學習習慣,兼顧難度與重要性,人工把單詞分成瞭6個級彆,無論是托福初學者還是接近滿分的大神都可以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級彆,循序漸進、拾級而上、升級提分,越背越有信心、越背越有成就感!
釋義
本書在詞條的編寫時秉著從考試中來到考試中去的原則,時時考慮閱讀的考試要求,希望能夠給考生一本提高閱讀能力的詞匯書。因此,對於釋義和例句的選擇從考生在實際的閱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詞匯問題齣發,逐一突破閱讀做題中的四大難題:1)在釋義中增加瞭【變】體現詞性變換;2)在釋義中增加瞭【同】刺激對同義詞替換的敏感度;3)針對每個單詞盡可能列全單詞的各種考法;4)在選取例句的時候精挑細選邏輯性更強的句子。
練習
在配套練習的編寫過程中,不局限於傳統機械的英譯中詞匯測試模式,更鼓勵考生將詞匯填入具有上下文語境和邏輯完整的句子中去,在檢測背單詞效果的同時鍛煉上下文推理能力和靈活掌握一詞多義的能力,真正將所背單詞轉化為分數。
雲課堂
我們隨書推齣視頻雲課堂(供新東方考生使用),每個List都由資深閱讀老師精挑細選重點單詞進行講解,幫助考生在記憶的同時能夠瞭解單詞的使用場景和考查要點。在單詞視頻中,我們除瞭提供傳統意義上的中英文釋義,還給大部分的單詞提供瞭圖片、詞根詞綴以及閱讀例句,多角度地展示一個單詞。平均每節課短短20分鍾講解視頻的背後,凝聚瞭多位老師長達10小時以上的付齣。
實踐與案例
《托福詞匯一本通》第一版於2016年6月齣版,由於深入貼閤考生需求,第一年就創下瞭喜人的銷量,隨之而來的是喜聞樂見的提分與高分案例。比較典型的是H同學,原本詞匯水平處於等級2,托福61分;4個月的時間,單詞升至等級4,托福提升至91分。還有Z同學,2周背完等級4與5,托福直接113分。平均來看,考生單詞水平每提升1級,托福分數可以提升10-15分,如果熟練掌握,提分甚至超過20分。
我們強烈建議考生務必從適閤自己的等級開始學習(單詞掌握率低於80%的等級/隨書練習冊內附有水平測試練習),拾級而上、穩紮穩打不越級,從而實現最快速穩定的提分。
綜上,本書編寫曆時之長、參與人數之廣、投入精力之深足以讓我們驕傲地將《托福詞匯一本通(修訂版)》稱作是最適閤中國考生、最有助於提分、最具人情味的單詞書。
主創團隊完成的初稿如果說是毛坯房,那最後精裝的功勞則要感謝以下老師。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非常感謝上海新東方國外部産品研發中心高級經理姚瑩老師。修書是一項要避世專注的工作,用時髦的話說就是需要“宅”的活。如果沒有姚瑩老師替團隊擋下瞭無數“瑣事”、提供瞭優質資源,本書的後期工作,尤其是測試部分,或許遠無法達到現在的標準。
非常感謝上海新東方張凱華和李虹老師為本書提供權威校訂。詞匯功底無比紮實的凱華老師為本書實力添加瞭易混淆詞部分,對文學佳句信手拈來的李虹老師將其巧妙地植入瞭本書詞匯的例句部分。
非常感謝上海新東方魏韆然、鄒麗及劉菲老師。全書的查漏補缺工作完全仰賴三位老師的專業知識及耐心細緻,她們數百小時的投入大幅縮短瞭本書的製作工期。
非常感謝上海譯文團隊,和譯文齣版社閤作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最後,特彆要感謝上海新東方國外部服務經理孫今悅老師和她的助教團隊,她們的高質量監督是本書真正可以幫助考生提升分數的堅實保障。你們辛苦瞭!
深入剖析全球名校申請:從學術準備到文化融入的全麵指南 (本書非《北美留學考試一本通係列:托福詞匯一本通(修訂版 附光盤)》)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子將目光投嚮瞭廣闊的北美高等教育市場。然而,從確定目標院校到最終踏入異國校園,這條道路充滿挑戰,需要周密的規劃和紮實的準備。本書旨在為有誌於前往美國、加拿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操作性極強的行動指南,涵蓋瞭留學準備的各個關鍵階段,重點在於策略規劃、申請材料的深度打磨,以及抵達後的成功適應。 第一部分:宏觀戰略布局與院校定位 留學並非僅僅是考試成績的堆砌,更是一場精準的自我定位和資源匹配的遊戲。本部分將指導讀者如何進行宏觀層麵的戰略思考。 第一章:自我認知與留學目標錨定 1. 專業興趣與職業前景的交叉分析: 如何通過深入的行業調研,結閤自身的學術優勢和興趣點,鎖定真正適閤自己的研究方嚮和專業領域?我們將分析當前北美就業市場的熱門趨勢和未來潛力學科。 2. 院校層級與匹配度模型構建: 傳統上將院校劃分為“衝刺”、“匹配”、“保底”是片麵的。本書引入“學術聲譽”、“地理位置對專業的影響”、“文化契閤度”和“經濟可行性”等多維度評估模型,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科學的院校篩選清單。 3. 時間軸的逆嚮規劃法: 針對申請截止日期倒推,製定詳細的兩年或三年準備時間錶。涵蓋標準化考試時間安排、文書初稿完成節點、推薦信的徵詢窗口期等關鍵裏程碑。 第二章:北美教育體係精覽 1. 本科學位(Undergraduate)與研究生學位(Graduate)的核心差異: 深入解析美國文理學院教育理念與研究型大學的教學側重;加拿大公立教育體係的特點及優勢。 2. 學分製度與轉學分機製詳解: 針對社區大學轉入四年製大學(2+2模式)的路徑分析,以及在研究生階段如何有效利用跨學科選課來豐富學術背景。 3. 助學金與奬學金體係的結構解析: 區分Need-based Financial Aid(基於需求的資助)和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於成績的奬學金)。特彆是針對國際學生,哪些奬學金項目更具可操作性,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申請誤區。 第二部分:申請材料的深度雕琢與策略呈現 標準化考試隻是敲門磚,真正決定申請成敗的是申請者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本部分將聚焦於文書寫作和背景提升的實戰技巧。 第三章:文書寫作——講齣你的獨特性 1.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SOP)的“敘事弧光”構建: 避免流水賬式的履曆復述。重點教授如何提煉核心“衝突-應對-成長”的故事綫,確保每一段文字都能體現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2. 針對不同項目(如商科、工程、人文學科)的文書側重點調整: 深度剖析不同學科對申請者軟性素質的不同偏好,例如對定量分析能力、跨文化溝通能力的要求差異。 3. 推薦信的“有效引導”策略: 如何在不直接乾預的情況下,通過與推薦人(導師、教授)的有效溝通,確保推薦信能夠緊密結閤申請者的核心優勢,並提供有力且具體的佐證材料。 第四章:課外活動與研究經曆的價值最大化 1. “影響力量化”的活動記錄法: 如何將參與的社團、誌願者工作或實習項目,用數據和成果來量化其帶來的影響,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做瞭什麼”。 2. 本科生研究(Undergraduate Research)的挖掘與實踐: 針對希望申請頂尖研究型碩士或博士項目的學生,指導如何主動聯係教授、參與實驗室工作,並産齣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如會議論文或Poster展示)。 3. 實習經驗的“學術轉化”: 如何將工作或實習中學到的技能和獲得的洞察,無縫對接並融入到學術申請文書中,展現齣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 第三部分:標準化考試的應試技巧與心態調整 本部分將側重於主流入學考試的備考方法論,強調效率和針對性練習。 第五章:語言能力考試(如雅思、PTE等)的聽說讀寫高分策略 1. 聽力場景的模式識彆: 針對講座(Lecture)和對話(Conversation)中信息點的快速捕捉技巧,以及如何處理口音和語速差異。 2. 閱讀的深度理解與快速定位: 教授如何識彆不同題型(如配對題、判斷題)的陷阱,並運用掃描、略讀、精讀的組閤策略,在限定時間內完成長難句的解析。 3. 口語與寫作的邏輯框架搭建: 重點在於建立可以靈活套用的論點結構和論證句式,以應對考試中可能齣現的陌生話題。 第六章:能力測試(如GRE/GMAT)的備考進階 1. 詞匯的係統性記憶與應用: 如何建立高效的詞匯復習循環體係,確保生詞能夠從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應用。 2. 數理邏輯題的思維定勢突破: 針對ETS和GMAC的齣題思路進行深度剖析,強調對“非常規解法”的敏感度訓練。 3. 寫作部分(AWA)的結構化論證: 教授如何快速審題並構建一個邏輯嚴密、論據充分的分析性議論文或觀點批駁文。 第四部分:簽證與行前準備的實操指導 通過考試和拿到錄取通知書隻是成功的一半,順利入境是關鍵的一步。 第七章:F-1/M-1/J-1 簽證的準備與麵談技巧 1. 資金證明的閤規性審查: 講解資金曆史記錄、擔保人資質的準備要點,避免因資金鏈問題被拒簽。 2. I-20/DS-2019錶格的核對要點: 確保個人信息、項目信息與SEVIS係統同步的必要步驟。 3. 簽證麵談的“非移民傾嚮”論證: 重點訓練如何清晰、自信地闡述迴國計劃、傢庭約束力以及學成後的職業發展路徑,以應對簽證官的質疑。 第八章:抵達後的文化融入與學術適應 1. 初到校園的實用清單: 銀行開戶、社保號(SSN)申請、手機卡辦理等行政事務的流程指導。 2. 跨文化溝通的“潛規則”: 深入解析北美課堂文化中對主動發言、課堂禮儀、小組閤作的要求,幫助學生快速適應新的交流模式。 3. 學術誠信與圖書館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詳細解讀剽竊的界限、引用規範(MLA/APA/Chicago Style),並指導如何有效使用大學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進行學術研究。 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實戰的指導方針,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從零開始的北美留學藍圖,幫助每一位有誌者高效、有策略地邁嚮夢想中的高等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