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位被美国患者尊称为 “明星医生”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作者将多年行医经验总结了“明星医生生存法则”,通过严格执行这12法则,作者赢得了许多患者的称赞、吹捧和追随,获得了许多的“粉丝”。本书不仅可作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行医准则,还可作为新入职医生的岗前培训教程。
明星医生法则
1.任何时候与患者相处, 都要记住你是在“舞台上”
2.在有疑问时,要常常问问自己:“这符合患者**利益吗?”
3.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服务
4.学会表达同理心
5.倾听你的患者
6.让“问题清单”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7.学会通过观察获取身体检查结果
8.健康维护:融入到每次看诊中
9.尽量增加医患面对面时间
10.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答案,只需要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
11.不要低估自己的工作
12.把心理健康当做重中之重
Rebekah bernard, MD is a Family Physician in private practice in Estero ,FL. Dr.Bernard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whit a degree form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she completed her residency at Florida Hospital in Orlando. Dr.Bernard has served as an adjunct professor for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目 录
第一章 你为什么要成为明星医生(1)
第二章 走上舞台: 扮演“医生”的角色(4)
第三章 背景和资历(7)
第四章 什么是明星医生?(10)
第五章 找到你的观众(12)
第六章 明星医生可及性(14)
第七章 明星医生如何安排日程表(19)
第八章 管理日程表中的棘手问题(21)
第九章 利用日程表来避免医生职业倦怠(28)
第十章 有“亲和力”的医生(30)
第十一章 明星医生具备的品质(33)
第十二章 明星医生的现场: 舞台设置(46)
第十三章 明星医生团队(57)
第十四章 明星医生的初次亮相——走到“台上”(65)
第十五章 多给患者六秒钟(70)
第十六章 同理心与展示兴趣(77)
第十七章 制定和完善患者的问题记录(80)
第十八章 使用问题清单制定医生日程(84)
第十九章 明星医生秘诀: 高度针对性的身体检查(90)
第二十章 快进快出做妇科检查(93)
第二十一章 解释诊断并沟通治疗方案(95)
第二十二章 患者初次就诊(100)
第二十三章 健康维护(104)
第二十四章 健康体检和筛查代码(106)
第二十五章 走下舞台(115)
第二十六章 复诊的重要性(118)
第二十七章 优化办公流程和最大化医患面对面时间(121)
第二十八章 如何开具管制药物处方(126)
第二十九章 处理化验结果——“没有消息并不是好消息!”(129)
第三十章 预先授权和表格准备(132)
第三十一章 医学中的临床挑战——明星医生解决方案(136)
第三十二章 如何对付刺儿头患者(143)
第三十三章 如何管理刺儿头患者(152)
第三十四章 那些令人抓狂的患者(158)
第三十五章 解除对患者服务(161)
第三十六章 死亡与濒临死亡——临终患者(165)
第三十七章 找到答案(168)
第三十八章 使用循证医学(EBM)(170)
第三十九章 外脑(常用辅助资源)(172)
第四十章 寻找答案(176)
第四十一章 实践、 实践、 再实践(178)
第四十二章 与会诊医生和医疗小组一起工作(180)
第四十三章 管理住院治疗(185)
第四十四章 明星医生常用图表(191)
第四十五章 明星医生图表秘诀——高效笔记记录技巧(193)
第四十六章 电脑要诀和技巧——让电子病历发挥效力(199)
第四十七章 诊所手术操作和伤口护理(203)
第四十八章 明星医生诊所就诊的收费和费用编码窍门(208)
第四十九章 医生的心理健康(216)
第五十章 女医生的压力管理(222)
第五十一章 寻找工作-生活的平衡和满足感(226)
第五十二章 明星医生实践选择(231)
第五十三章 发起倡议(238)
第五十四章 总 结(240)
致谢(245)
鸣谢表(247)
注 释(249)
附表清单(260)
你要学医吗?你要当医生吗?你要做一个明星医生吗?二十五年前,也就是我离开北京协和医院到美国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当然,一定,必须。现在呢?
2016年7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90%的医生不会再让他们的孩子学医。这是中国医疗史上的悲剧!更可怕的是,几所国内知名的医学院校为了吸引学生,不得不降低入学分数线。是我们的医疗市场饱和了吗?不是!国内每千人医生数量仅为1.73,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其中优质的医生资源又都集中在大型的医疗机构。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到可信赖的医生更难!中国医改成功的关键除了医生资源重新再分布外,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纯粹和高同质化的医生队伍。
一个国家整体医疗质量与家庭医疗(Primary Care Medicine)的完善与否直接相关。完善和标准化的家庭医疗可以延长大众的寿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住院率,减少医疗差错,改善患者满意度,以及降低医疗成本。随着中国医改和分级诊疗的深入展开,家庭医疗尤显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要满足老百姓对家庭医疗的需求,每1000人口中至少要有1个家庭医生。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在中国只是0.2~0.3。美国每年有9亿门诊就医量,其中54.6%是由家庭医生完成的。本人预见,成千上万家标准和同质化的家庭诊所出现之日将是中国医改和分级诊疗成功之时。
为重建一个健康平衡的家庭医疗生态圈,丁香园根据美国家庭医生诊所的模式,结合中国医疗市场的特点,独资创办了丁香诊所。它是国内第一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终身学习和实践(LLLP)的培训及智能化的电子病历管理,为目标客户提供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互联网+诊所一站式连锁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将诊所医生培养成明星医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明星医生呢?我认为,首先他/她必须是一个纯粹的医生,既符合当代版Hippocrates要求,又能够在提供以人-家庭-社区-大众为本的高质量、 高效率医疗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Bernard医生是一个明星医生的代表。作为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家庭医生,她根据自己及同事的经验,将医生诊所比喻为“舞台”,将医生一天的工作比喻为一个明星在“舞台”上的表演。她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明星医生应该如何设计舞台(诊所),登台前应做哪些准备(熟悉患者的病史),在舞台上表演时如何关注观众(以患者为中心),以及如何谢幕(有效的掌控时间)。Bernard医生在书中强调了一个明星医生应有的素质,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技巧,以及如何解决日常运营中的问题。
中国在医疗体制,文化背景,医生行医和老百姓就医理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当前国内很多医生,受大环境影响,执业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岗位角色当中,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不良的外界影响因素,工作和生活失衡,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有鉴于此,学习、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经验对现在和未来的医生都极为重要。
希望Bernard医生总结的成为明星医生的十二个准则,对国内广大医生执业理念的更新有所促动,对他们的执业生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感谢丁香园李天天董事长推荐此书!感谢全科/家庭医学前辈,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和顾湲家庭医生咨询工作室顾湲教授和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曾昭教授为本书作序!
感谢丁香诊所杨泽方医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为本书作序!感谢丁香诊所全体医生对初稿进行了分章节审读,保证在语言上更易懂和准确。同时本人又对几个美国医疗系统特有的术语做了简要描述。
祝大家早日成为一个明星医生!
肖锋,MD
丁香诊所创始人,首席医学官(CMO)
2016年12月于杭州
初读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所提供的视角是如此的独特且具有前瞻性。它没有落入俗套地去谈论那些空洞的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务实的角度,揭示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一个医生想要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所需要具备的那些“软实力”。我曾一度认为,只要医术够好,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观察,为我展示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复杂的“明星医生”画像。它不像一本简单的励志读物,更多的是一种对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医疗人才发展的趋势的准确把握。读完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一名医生,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还需要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更要学会如何有效地与患者、家属、同事,甚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进行沟通和互动。书中对于“个人品牌建设”的探讨,让我眼前一亮,它并非鼓励医生去追求虚名,而是强调通过专业能力和服务来自然地建立信任和口碑,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认识到,在追求医学卓越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关注自身在整个医疗生态中的定位和价值。
评分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于“明星医生”这个概念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带有一丝浮夸和不切实际。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让我大跌眼镜,它以一种极其稳健和专业的方式,探讨了这个话题。我曾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各种“秘诀”或者“捷径”,但事实证明,我错了。作者并没有提供任何所谓的“魔法棒”,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导致医生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的深层原因。它强调的更多是持续的专业精进,包括对前沿医学知识的掌握,对复杂病症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所谓的“明星医生”,并非天生如此,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在专业领域建立起不可动摇的地位。它还重点突出了医生在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方面的重要性,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但却是建立医患信任的关键。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终身学习”的强调,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它让我认识到,医学的进步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医生,必须保持谦逊和好奇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真正成为患者信赖的“明星”。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对它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一本教导医生如何运用各种技巧来吸引眼球的“营销指南”,但实际内容却截然不同。作者以一种极其严谨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探讨了医生如何在医疗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以及与患者建立的深厚信任关系,从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书中并没有任何关于“捷径”的暗示,而是强调了持续的学术研究、严谨的临床实践以及对医学伦理的坚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沟通艺术”的论述,它不仅仅是语言的技巧,更是建立同理心和理解的桥梁,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医生”,并非依靠某种外在的光环,而是源于其内在的实力和对职业的敬畏。它鼓励医生去追求卓越,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并以此来回馈社会。读完此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也找到了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未来道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评分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些怀疑的心态。我一直认为,医生这个职业,其核心价值在于救死扶伤,而“明星”这个词汇,似乎与这个神圣的职业有些距离。但是,作者在书中为我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并非教导医生如何去“炒作”自己,而是深刻地剖析了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生如何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术贡献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赢得公众的尊重和认可。书中大量引用了国内外知名医生的案例,这些案例并没有刻意去渲染他们的“光环”,而是聚焦于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所谓的“明星效应”,其实是建立在深厚的专业实力之上的,是患者和同行对其专业能力、职业操守以及人文关怀的高度评价。它并非鼓励医生去追求一时的名利,而是引导他们去思考,如何在医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如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职业发展的指导书,更是一次关于职业精神的深刻洗礼。
评分这本书简直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一直以来模糊不清的职业生涯规划。当我第一次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如何成为明星医生”时,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答案吗?” 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医疗领域,光有医术和仁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被更多人认可,如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声誉,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直接给我一套“速成秘籍”,而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出发,引导我思考“明星医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不是简单的流量堆砌,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表演,而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精湛的医术、卓越的沟通能力、持续的学习精神、对患者的同理心,以及在复杂医疗环境中解决问题的智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医者仁心”的重新解读,它强调的不是被动地施予,而是一种主动的关怀和赋能,让患者在疾病面前感受到力量和希望。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现有的不足,并迫使我去思考,我真正想要成为的医生是什么样的,我的职业理想又在哪里。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成为”,更是关于“为何要成为”,以及“怎样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