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

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尼克·麦克卢尔(Nick McClure) 著
图书标签:
  • TensorFlow
  • 机器学习
  • 深度学习
  • Python
  • 神经网络
  • 计算机视觉
  • 自然语言处理
  • 数据分析
  • 模型训练
  • 实战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948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163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资深数据科学家撰写,从实战角度系统讲解TensorFlow基本概念及各种应用实践。真实的应用场景和数据,丰富的代码实例,详尽的操作步骤,为你深度实践TensorFlow提供翔实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由资深数据科学家撰写,从实战角度系统讲解TensorFlow基本概念及各种应用实践。真实的应用场景和数据,丰富的代码实例,详尽的操作步骤,带你由浅入深系统掌握TensorFlow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实现。

全书共11章,第1章介绍TensorFlow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如何在计算图中连接算法组件,创建一个简单的分类器;第3章重点介绍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各种线性回归算法;第4章介绍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第5章介绍如何使用数值度量、文本度量和归一化距离函数实现最近邻域算法;第6章讲述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神经网络算法;第7章阐述TensorFlow实现的各种文本处理算法。第8章扩展神经网络算法;第9,解释在TensorFlow中如何实现递归神经网络(RNN)算法;第10章介绍TensorFlow产品级用例和tips;第11章展示TensorFlow如何实现k-means算法、遗传算法和解决常微分方程(ODE)等。


  

作者简介

Nick McClure 资深数据科学家,目前就职于美国西雅图PayScale公司。曾经在凯撒娱乐集团工作。他在蒙大拿大学和圣本尼迪克与圣约翰大学学院的应用数学专业获得学位。他热衷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Nick有时会把想法写成博客(http://fromdata.org/)或者推特(@nfmcclure)。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作者简介

审校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TensorFlow基础 1

1.1 TensorFlow介绍 1

1.2 TensorFlow如何工作 1

1.3 声明张量 3

1.4 使用占位符和变量 6

1.5 操作(计算)矩阵 7

1.6 声明操作 10

1.7 实现激励函数 12

1.8 读取数据源 14

1.9 学习资料 19

第2章 TensorFlow进阶 20

2.1 本章概要 20

2.2 计算图中的操作 20

2.3 TensorFlow的嵌入Layer 21

2.4 TensorFlow的多层Layer 23

2.5 TensorFlow实现损失函数 26

2.6 TensorFlow实现反向传播 30

2.7 TensorFlow实现随机训练和批量训练 34

2.8 TensorFlow实现创建分类器 37

2.9 TensorFlow实现模型评估 40

第3章 基于TensorFlow的线性回归 45

3.1 线性回归介绍 45

3.2 用TensorFlow求逆矩阵 45

3.3 用TensorFlow实现矩阵分解 47

3.4 用TensorFlow实现线性回归算法 49

3.5 理解线性回归中的损失函数 52

3.6 用TensorFlow实现戴明回归算法 55

3.7 用TensorFlow实现lasso回归和岭回归算法 58

3.8 用TensorFlow实现弹性网络回归算法 60

3.9 用TensorFlow实现逻辑回归算法 62

第4章 基于TensorFlow的支持向量机 66

4.1 支持向量机简介 66

4.2 线性支持向量机的使用 67

4.3 弱化为线性回归 72

4.4 TensorFlow上核函数的使用 77

4.5 用TensorFlow实现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82

4.6 用TensorFlow实现多类支持向量机 85

第5章 最近邻域法 90

5.1 最近邻域法介绍 90

5.2 最近邻域法的使用 91

5.3 如何度量文本距离 95

5.4 用TensorFlow实现混合距离计算 98

5.5 用TensorFlow实现地址匹配 101

5.6 用TensorFlow实现图像识别 105

第6章 神经网络算法 109

6.1 神经网络算法基础 109

6.2 用TensorFlow实现门函数 110

6.3 使用门函数和激励函数 113

6.4 用TensorFlow实现单层神经网络 117

6.5 用TensorFlow实现神经网络常见层 120

6.6 用TensorFlow实现多层神经网络 126

6.7 线性预测模型的优化 131

6.8 用TensorFlow基于神经网络实现井字棋 136

第7章 自然语言处理 143

7.1 文本处理介绍 143

7.2 词袋的使用 144

7.3 用TensorFlow实现TF-IDF算法 149

7.4 用TensorFlow实现skip-gram模型 155

7.5 用TensorFlow实现CBOW词嵌入模型 162

7.6 使用TensorFlow的Word2Vec预测 167

7.7 用TensorFlow实现基于Doc2Vec的情感分析 172

第8章 卷积神经网络 181

8.1 卷积神经网络介绍 181

8.2 用TensorFlow实现简单的CNN 182

8.3 用TensorFlow实现进阶的CNN 188

8.4 再训练已有的CNN模型 196

8.5 用TensorFlow实现模仿大师绘画 199

8.6 用TensorFlow实现DeepDream 205

第9章 递归神经网络 211

9.1 递归神经网络介绍 211

9.2 用TensorFlow实现RNN模型进行垃圾短信预测 212

9.3 用TensorFlow实现LSTM模型 218

9.4 Stacking多个LSTM Layer 226

9.5 用TensorFlow实现Seq2Seq翻译模型 229

9.6 TensorFlow实现孪生RNN预测相似度 235

第10章 TensorFlow产品化 243

10.1 简介 243

10.2 TensorFlow的单元测试 243

10.3 TensorFlow的并发执行 247

10.4 分布式TensorFlow实践 250

10.5 TensorFlow产品化开发提示 252

10.6 TensorFlow产品化的实例 254

第11章 TensorFlow的进阶应用 257

11.1 简介 257

11.2 TensorFlow可视化:Tensorboard 257

11.3 Tensorboard的进阶 260

11.4 用TensorFlow实现遗传算法 262

11.5 TensorFlow实现k-means算法 266

11.6 用TensorFlow求解常微分方程问题 270


前言/序言

The Translator’s Words

译 者 序

2017年3月底,华章公司的编辑邀请我翻译这本书。当时收到原书目录和样章时,大体浏览了一遍,感觉翻译难度不大。因为TensorFlow比较火,加上自身对机器学习及其算法有一定功底,前期也翻译了不少国外优秀的技术文章(可参见公众号:神机喵算),加之国内可学习的TensorFlow资料太少,所以我希望做出一些努力来帮助对TensorFlow感兴趣的读者。

Google公司开发的TensorFlow深度学习库因其简单易学、应用场景广泛已经快成为各家公司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标配了。TensorFlow采用数据流图进行数值计算。节点代表计算图中的数学操作,计算中的边表示多维数组,即张量。TensorFlow灵活的架构使其可以在多种设备(台式机、服务器或移动设备)的CPU或者GPU上进行计算。自从TensorFlow诞生以来,其开发版更新和功能优化非常快,当前已经发布到1.2.0。并且基于TensorFlow开发的深度学习库也越来越多,其中比较优秀的是Keras。Keras是基于TensorFlow或者Theano的,由Python编写的高级神经网络API,并且TensorFlow也提供支持Keras的API。

本书详细讲解了TensorFlow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读者能够坚持踏踏实实做完本书所有实战项目,则基本可以开始使用TensorFlow实际工作。最后本书还给出了TensorFlow产品级应用的最佳实践,以及扩展用法。

总之,本书适合广大对TensorFlow感兴趣的初中级读者。随着AI的兴起,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学习TensorFlow,希望本书能帮到大家。如果想进一步学习,那就要多看机器学习算法相关的书籍或者论文,并把TensorFlow的源代码研读几遍。

最后,感谢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翻译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读者可通过本人公众号——神机喵算,反馈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一定会虚心接受批评并立即改正,并实时在公众号更新勘误,避免其他读者再入“坑”。


曾益强

2017年6月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简介

Nick McClure,资深数据科学家,目前就职于美国西雅图PayScale公司,曾经在Zillow公司和Caesar抯 Entertainment公司工作,获得蒙大拿大学和圣本尼迪克与圣约翰大学的应用数学专业学位。

他热衷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Nick有时会把想法写成博客(http://fromdata.org/)或者发推特(@nfmcclure)。

感谢父母,他们总是鼓励我追求知识。也感谢朋友和同事能够给出很好的建议。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开源社区的不懈努力,以及TensorFlow相关项目的良好文档说明。

这里,要特别感谢Google公司TensorFlow开发人员。他们给出了优秀的官方文档、教程和示例。


About the REVIEWERS

审校者简介

Chetan Khatri,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数据科学研究者。他现在是印度Accion Labs公司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曾就职于印度手游巨头Nazara Games公司,领导负责游戏与电信业务。

他在 KSKV Kachchh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分析专业取得硕士学位,致力于数据科学、机器学习、AI和IoT等方面的学术和会议演讲交流。他在学术研究和工业实践两方面都有特长,所以在排除两者间的隔阂方面有不错的成就。他是Kachchh大学多门课程的合作者,比如数据分析、IoT、机器学习、AI和分布式数据库。他也是Python社区(PyKuth)的建立者之一。

目前,他正致力于智能IoT设备与机器学习、增强学习和分布式计算方面的结合。

感谢Kachchh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evji Chhanga教授引导我走上数据分析研究的道路。

感谢Shweta Gorania教授介绍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

最后,感谢家人的支持。



PREFACE

前  言

2015年11月,Google公司开源TensorFlow,随后不久TensorFlow成为GitHub上最受欢迎的机器学习库。TensorFlow创建计算图、自动求导和定制化的方式使得其能够很好地解决许多不同的机器学习问题。

本书介绍了许多机器学习算法,将其应用到真实场景和数据中,并解释产生的结果。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1章介绍TensorFlow的基本概念,包括张量、变量和占位符;同时展示了在TensorFlow中如何使用矩阵和各种数学操作。本章末尾讲述如何访问本书所需的数据源。

第2章介绍如何在计算图中连接第1章中的所有算法组件,创建一个简单的分类器。接着,介绍计算图、损失函数、反向传播和训练模型。

第3章重点讨论使用TensorFlow实现各种线性回归算法,比如,戴明回归、lasso回归、岭回归、弹性网络回归和逻辑回归,也展示了如何在TensorFlow计算图中实现每种回归

算法。

第4章介绍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展示如何在TensorFlow中实现线性SVM算法、非线性SVM算法和多分类SVM算法。

第5章展示如何使用数值度量、文本度量和归一化距离函数实现最近邻域法。我们使用最近邻域法进行地址间的记录匹配和MNIST数据库中手写数字的分类。

第6章讲述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神经网络算法,包括操作门和激励函数的概念。随后展示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并讨论如何建立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层。本章末尾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教TensorFlow玩井字棋游戏。

第7章阐述借助TensorFlow实现的各种文本处理算法。我们展示如何实现文本的“词袋”和TF-IDF算法。然后介绍CBOW和skip-gram模型的神经网络文本表示方式,并对于Word2Vec和Doc2Vec用这些方法来做预测。

第8章扩展神经网络算法,说明如何借助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在图像上应用神经网络算法。我们展示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CNN进行MNIST数字识别,并扩展到CIFAR-10任务中的彩色图片,也阐述了如何针对自定义任务扩展之前训练的图像识别模型。本章末尾详细解释TensorFlow实现的模仿大师绘画和Deep-Dream算法。

第9章解释在TensorFlow中如何实现递归神经网络(RNN)算法,展示如何进行垃圾短信预测和在莎士比亚文本样本集上扩展RNN模型生成文本。接着训练Seq2Seq模型实现德语-英语的翻译。本章末尾展示如何用孪生RNN模型进行地址记录匹配。

第10章介绍TensorFlow产品级用例和开发提示,同时介绍如何利用多处理设备(比如,GPU)和在多个设备上实现分布式TensorFlow。

第11章展示TensorFlow如何实现k-means算法、遗传算法和求解常微分方程(ODE),还介绍了Tensorboad的各种用法和如何查看计算图指标。

阅读本书前的准备

书中的章节都会使用TensorFlow,其官网为https://www.tensorflow.org/,它是基于Python 3(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编写的。大部分章节需要访问从网络中下载的数据集。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本书适用于有经验的机器学习读者和Python程序员。有机器学习背景的读者会发现TensorFlow的代码很有启发性;有Python编程经验的读者会觉得代码注释极具参考性。

模块说明

在本书中,你会频繁看到开始、动手做、工作原理、延伸学习和参考这几个模块。

为了系统地学习相关技术,下面简单解释一下:

开始

该节告诉读者该技术的内容,描述如何准备软件或者前期的准备工作。

动手做

具体的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详细解释前一节发生了什么。

延伸学习

附加资源,以供读者延伸学习。

参考

提供有用的链接和有帮助的资源信息。

下载示例代码

读者可登录华章网站(www.hzbook.com)下载本书示例代码文件。



《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与优化实践》 目录 第一部分:深度学习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 第一章:神经网络的基石 1.1 人工神经元模型:从生物神经元到数学抽象 1.1.1 生物神经元的工作原理概述 1.1.2 数学模型:感知器(Perceptron) 1.1.3 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 1.1.3.1 Sigmoid函数及其局限性 1.1.3.2 ReLU函数及其优势 1.1.3.3 Tanh函数与Leaky ReLU 1.1.4 权值与偏置:模型的学习参数 1.2 多层感知器(MLP):构建深度网络的雏形 1.2.1 输入层、隐藏层与输出层 1.2.2 前向传播(Forward Propagation):信息流动过程 1.2.3 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学习的核心算法 1.2.3.1 链式法则的应用 1.2.3.2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及其变种 1.2.3.2.1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1.2.3.2.2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1.2.3.2.3 小批量梯度下降(Mini-batch Gradient Descent) 1.2.3.3 学习率(Learning Rate)的重要性与调整策略 1.3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衡量模型性能的标尺 1.3.1 回归问题中的损失函数 1.3.1.1 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 MSE) 1.3.1.2 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 1.3.2 分类问题中的损失函数 1.3.2.1 交叉熵(Cross-Entropy)损失 1.3.2.1.1 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Entropy) 1.3.2.1.2 分类交叉熵(Categorical Cross-Entropy) 1.3.2.2 Hinge损失(用于支持向量机) 1.4 评估指标(Evaluation Metrics):量化模型性能 1.4.1 分类任务: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ROC曲线与AUC 1.4.2 回归任务:R²分数、RMSE 第二章: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原理与应用 2.1 卷积操作的本质:特征提取器 2.1.1 卷积核(Kernel)或滤波器(Filter) 2.1.2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2.1.3 步长(Stride)与填充(Padding) 2.2 关键层解析 2.2.1 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 2.2.1.1 不同类型的卷积(2D、3D、可分离卷积) 2.2.1.2 感受野与特征提取能力的关系 2.2.2 池化层(Pooling Layer) 2.2.2.1 最大池化(Max Pooling) 2.2.2.2 平均池化(Average Pooling) 2.2.2.3 池化的目的:降维与特征鲁棒性 2.2.3 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分类或回归的最终阶段 2.3 经典CNN架构剖析 2.3.1 LeNet-5:早期CNN的典范 2.3.2 AlexNet:深度学习突破的关键 2.3.3 VGGNet:通过深度构建性能 2.3.4 GoogLeNet(Inception):模块化设计与计算效率 2.3.5 ResNet(Residual Network):解决深度网络训练难题 2.3.5.1 残差连接(Residual Connection)的创新 2.3.5.2 深度网络的训练稳定性 2.4 CNN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2.4.1 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2.4.2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 2.4.3 图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 2.4.4 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 第三章:循环神经网络(RNN)与序列数据建模 3.1 RNN的原理:处理序列信息的机制 3.1.1 隐藏状态(Hidden State):记忆的能力 3.1.2 时间步(Timestep) 3.1.3 RNN的展开(Unfolding) 3.2 RNN的局限性:长程依赖问题 3.2.1 梯度消失(Vanishing Gradient) 3.2.2 梯度爆炸(Exploding Gradient) 3.3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解决长程依赖的方案 3.3.1 LSTM单元的结构:门控机制 3.3.1.1 输入门(Input Gate) 3.3.1.2 遗忘门(Forget Gate) 3.3.1.3 输出门(Output Gate) 3.3.2 细胞状态(Cell State):信息的高速公路 3.4 GRU(Gated Recurrent Unit):LSTM的简化版本 3.4.1 GRU单元的门控结构:更新门与重置门 3.5 RNN在序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3.5.1 自然语言处理(NLP) 3.5.1.1 文本生成(Text Generation) 3.5.1.2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3.5.1.3 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3.5.1.4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 3.5.2 时间序列预测(Time Series Forecasting) 3.5.3 音乐生成(Music Generation) 第四章: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与Transformer模型 4.1 注意力机制的灵感来源:人类的视觉焦点 4.1.1 为什么需要注意力?处理长序列的挑战 4.1.2 注意力机制的基本原理:查询(Query)、键(Key)、值(Value) 4.1.2.1 计算注意力分数(Attention Score) 4.1.2.2 Softmax归一化 4.1.2.3 加权求和得到注意力输出 4.2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Transformer的核心 4.2.1 多头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并行计算多样的关注点 4.3 Transformer架构解析 4.3.1 编码器(Encoder)与解码器(Decoder) 4.3.2 位置编码(Positional Encoding):融入序列顺序信息 4.3.3 前馈网络(Feed-Forward Network) 4.3.4 层归一化(Layer Normalization)与残差连接 4.4 Transformer模型的优势与应用 4.4.1 在NLP领域的革命性影响(BERT, GPT系列) 4.4.2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探索(Vision Transformer, ViT) 4.4.3 其他领域的潜力 第二部分: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与训练实践 第五章:数据预处理与增强 5.1 数据收集与清洗: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的基础 5.1.1 数据源的识别与获取 5.1.2 缺失值处理:插补、删除或模型预测 5.1.3 异常值检测与处理 5.1.4 数据格式统一与标准化 5.2 特征工程:提取有意义的信息 5.2.1 数值特征:归一化(Normalization)与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5.2.2 类别特征: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标签编码(Label Encoding) 5.2.3 文本特征:词袋模型(Bag-of-Words)、TF-IDF 5.2.4 时间序列特征:滑动窗口、滞后特征 5.3 数据增强(Data Augmentation):扩充数据集与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5.3.1 图像数据增强:翻转、裁剪、旋转、颜色抖动 5.3.2 文本数据增强: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删除/交换 5.3.3 时间序列数据增强:噪声注入、时间扭曲 5.4 数据集划分:训练集、验证集与测试集 5.4.1 划分的比例与原则 5.4.2 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更可靠的模型评估 第六章:模型构建与实现 6.1 选择合适的模型架构:任务驱动 6.1.1 根据数据类型(图像、文本、序列)选择CNN、RNN、Transformer等 6.1.2 参考经典模型架构与最新研究成果 6.2 选择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与TensorFlow生态 6.2.1 PyTorch:动态图、易于调试 6.2.2 TensorFlow:静态图(早期)、生态系统完善 6.3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以某个框架为例) 6.3.1 定义网络层:Sequential API vs Functional API (TensorFlow) 6.3.2 组合层以构建复杂模型 6.3.3 实现自定义层与模型 6.4 模型编译:配置训练参数 6.4.1 选择优化器(Optimizer):SGD, Adam, RMSprop等 6.4.2 选择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 6.4.3 定义评估指标(Metrics) 第七章:模型训练与调优 7.1 训练循环(Training Loop):迭代优化过程 7.1.1 前向传播、计算损失、反向传播、更新权值 7.1.2 批次(Batch)处理的重要性 7.2 学习率调度(Learning Rate Scheduling):动态调整学习率 7.2.1 步进衰减(Step Decay) 7.2.2 指数衰减(Exponential Decay) 7.2.3 余弦退火(Cosine Annealing) 7.3 正则化技术(Regularization Techniques):防止过拟合 7.3.1 L1和L2正则化 7.3.2 Dropout:随机失活神经元 7.3.3 Early Stopping:基于验证集性能的提前停止 7.4 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加速训练与提升稳定性 7.4.1 BN层的原理与作用 7.5 超参数调优(Hyperparameter Tuning) 7.5.1 网格搜索(Grid Search) 7.5.2 随机搜索(Random Search) 7.5.3 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 第八章:模型评估与部署 8.1 详细的性能评估 8.1.1 在测试集上的最终评估 8.1.2 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分析 8.1.3 ROC曲线与AUC的解读 8.2 模型可解释性(Model Interpretability) 8.2.1 特征重要性分析(Feature Importance) 8.2.2 可视化技术:Grad-CAM, LIME等 8.3 模型压缩与优化 8.3.1 模型剪枝(Pruning) 8.3.2 量化(Quantization) 8.3.3 模型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8.4 模型部署策略 8.4.1 部署环境:服务器、边缘设备、移动端 8.4.2 常见的部署工具与框架(TensorFlow Serving, TorchServe, ONNX Runtime) 8.4.3 API接口设计 第三部分:高级主题与前沿探索 第九章:生成对抗网络(GAN) 9.1 GAN的生成器(Generator)与判别器(Discriminator) 9.1.1 对抗学习过程 9.1.2 损失函数的选择 9.2 常见的GAN变体 9.2.1 DCGAN(Deep Convolutional GAN) 9.2.2 WGAN(Wasserstein GAN) 9.2.3 StyleGAN:高质量图像生成 9.3 GAN在图像生成、风格迁移中的应用 第十章: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基础 10.1 RL的核心概念:智能体(Agent)、环境(Environment)、状态(State)、动作(Action)、奖励(Reward) 10.2 RL的类型:模型基(Model-Based)与无模型基(Model-Free) 10.3 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方法 10.4 值函数(Value Function)方法:Q-Learning 10.5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结合深度学习 10.5.1 DQN (Deep Q-Network) 10.5.2 A3C (Asynchronous Advantage Actor-Critic) 第十一章:图神经网络(GNN) 11.1 图数据的表示与挑战 11.2 GNN的基本原理:节点嵌入(Node Embedding) 11.2.1 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机制 11.3 GNN在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药物发现等领域的应用 第十二章:模型部署与服务化实践 12.1 了解不同部署场景的需求 12.1.1 实时性要求 12.1.2 资源限制 12.1.3 吞吐量需求 12.2 容器化技术(Docker)与编排(Kubernetes) 12.2.1 简化部署与管理 12.3 API开发与集成 12.3.1 RESTful API设计 12.3.2 gRPC等高效通信协议 12.4 模型监控与更新 12.4.1 性能漂移检测 12.4.2 A/B测试与滚动更新 附录 A. 常用数学工具回顾(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 B. 深度学习常用缩写与术语表 C. 推荐阅读资源与社区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指南。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涵盖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各类经典与前沿模型架构,以及完整的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训练、评估与部署流程。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读者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深度学习的核心技术,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机器学习领域很感兴趣,但因为工作比较忙,总是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最近偶然发现了《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这本书,真的太惊喜了!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技术手册,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和你聊天,循循善诱地引导你学习。最让我喜欢的是,它非常注重概念的理解,不会上来就讲代码,而是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每一个概念背后的逻辑,然后再给出相应的代码实现。这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神经网络基础的讲解,它从最简单的感知机讲起,然后逐步构建出多层感知机、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等,每一个模型的讲解都非常清晰,而且配有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书中的代码示例也写得非常规范,而且都附带了详细的注释,让我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一行代码的作用。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去运行代码,然后修改一些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这个过程让我对模型的行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书中的案例也选择得非常贴切,涵盖了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热门领域,让我能够感受到TensorFlow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这本书真的帮我打下了坚实的TensorFlow基础,让我对机器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给了我继续深入学习的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在学术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研究者,我一直对TensorFlow在实际部署和生产环境中的应用充满好奇。《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这本书,可以说是在这个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以为TensorFlow只是一个适合原型开发和实验的工具,但这本书向我展示了它在应对大规模数据集、构建高性能模型、甚至是在边缘设备上部署方面的强大能力。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模型优化和部署的部分,让我大开眼界。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 Lite进行移动端和嵌入式设备的部署,以及如何利用TensorFlow Serving进行高吞吐量的模型服务。这些内容对于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非常有价值。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模型可解释性的探讨,它并没有回避这个重要但常常被忽视的议题,而是提供了多种利用TensorFlow工具进行模型解释的方法。这对于提升模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于分布式训练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认识到,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单机训练已经远远不够,而TensorFlow提供的分布式训练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模型量化和剪枝等方面的技术介绍,这些都是提升模型效率的关键手段。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使用TensorFlow,更是教你如何利用TensorFlow去解决实际生产环境中的复杂问题。它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也让我对TensorFlow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我最近刚入手了《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说实话,我之前对深度学习的一些概念总是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特别是涉及到具体的框架实现,更是觉得复杂难懂。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书那样,上来就扔一堆公式和理论,而是从一个非常实际的应用场景出发,然后逐步引出所需的TensorFlow知识点。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解决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书中的代码示例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不仅仅是代码本身,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每一行代码的解释都非常到位,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甚至还会提供一些替代的写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去敲代码,然后自己去修改一些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这个过程让我对模型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模型调优的那一部分,作者详细讲解了学习率、批量大小、正则化等各种超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很多实用的调优技巧。我之前一直为模型的过拟合问题头疼,看完这一章后,我找到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法。此外,书中对于数据管道的讲解也非常细致,它让我意识到,在机器学习项目中,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模型本身。书中的插图也相当精美,将复杂的网络结构描绘得一目了然,这对于我这样的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我非常肯定这本书的实践性,它让我相信,理论与实践是可以完美结合的,而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正在转型到机器学习领域的数据分析师,我一直被TensorFlow的强大和灵活性所吸引,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优秀教材。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从我拆开包装的那一刻起,我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专业与细致。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但内涵却十分丰富。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和序言,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阐述了本书的写作初衷和目标读者,这让我立刻感到亲切。随后的章节更是让我惊喜连连,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循序渐进,概念的解释清晰易懂,而且紧接着就是精彩的代码示例,这些示例不仅仅是简单的“Hello World”,而是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训练、评估等一系列真实项目会遇到的关键环节。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堆砌,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讲解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可行的代码,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的图表运用得恰到好处,将复杂的算法原理和模型结构可视化,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而且,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的痛点,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之后,都会有“注意事项”或者“常见问题解答”之类的提示,这真的太贴心了!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模型的章节,它会从模型的起源、核心思想讲起,然后深入到具体的实现细节,并且还会探讨不同模型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这让我在选择合适的模型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我迈向TensorFlow的精通之路。

评分

我是一位有一定Python编程基础,但对机器学习了解不深的开发者。《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这本书,完美地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空白。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模型和技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中的“实战”精神,每一个理论点后面都紧跟着相应的代码实现,而且这些代码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易于理解和修改。书中的内容覆盖了TensorFlow的核心API,包括数据加载、模型构建、训练、评估以及部署等各个环节。我尤其喜欢它关于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在机器学习项目中,数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模型的上限。书中提供的多种数据预处理技术和技巧,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而且,作者在讲解不同模型(如CNN、RNN、Transformer等)时,都非常注重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更是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模型部署和优化的内容,这让我看到了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可能性。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教程去搭建一个简单的图像识别模型,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并且最终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这本书的内容详实,讲解清晰,代码示例丰富,是我学习TensorFlow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

评分

当天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明天就可以到达客户的家中,为什

评分

每年的京东读书节都会囤点书,快递很赞,书还没看先不说

评分

423读书日优惠多多,真心划算,而且快递也是相当给力

评分

代码有点多啊,满满的代码

评分

强烈推荐!真正的深入浅出,很容易看下去,不像有些书,纯粹的列公式,晒程序。

评分

大家制之作,内容不错,好书要一起分享!

评分

书很不错啦 看不懂 看不懂是我自己有问题。。。。。。

评分

上11点前动动手指,购买的商品,第二天上午就送到单位或

评分

技术畅销书《白话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姊妹篇,YY大数据专家撰写,李学凌、朱频频、王庆法、王海龙联袂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