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病因、基础检查、临床诊断等基础知识,重点阐述了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西药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药方剂、自然疗法、饮食调养及运动疗法等。本书内容科学实用,深入浅出,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高血压患者及大众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高血压基础知识1
一、血压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1
(一)血压的形成机制1
(二)血压形成的影响因素1
(三)影响血压的因素5
(四)血压的正常值6
二、高血压的界定与测量15
(一)高血压的定义15
(二)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15
(三)高血压病15
(四)高血压和高血压病的区别16
(五)我国高血压有何特点16
(六)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17
(七)白大衣性高血压18
(八)直立性高血压18
(九)年龄与血压的关系18
(十)同一地区冬天与夏天血压的区别19
(十一)如何测量血压和注意事项20
(十二)如何选用血压计23
(十三)动态血压计具体使用方法和指征24
(十四)如何评价3种血压测量方法25
(十五)顽固性高血压25
(十六)缓进型高血压26
(十七)急进型恶性高血压26
(十八)高血压病急症28
(十九)高血压危象28
(二十)高血压脑病29
(二十一)人体如何调节血压30
(二十二)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31
(二十三)高血压的特点32
(二十四)血压为什么会发生波动33
(二十五)血压不安症33
三、高血压的分类34
(一)原发性高血压34
(二)继发性高血压35
四、高血压的分期与分级36
(一)高血压的分期36
(二)高血压的分级37
五、高血压的危害37
(一)高血压对患者的危害38
(二)减少高血压危害的有效措施46
六、高血压的预防47
(一)高血压一级预防47
(二)高血压二级预防49
(三)高血压三级预防50
七、高血压的相关知识52
(一)情绪与高血压52
(二)性格与高血压53
(三)外界环境与高血压53
(四)肥胖与高血压54
(五)糖尿病与高血压55
(六)高血压常见并发症55
(七)高血压与眼底检查56
(八)高血压与脑出血57
(九)高血压肾病58
(十)高血压与糖尿病58
(十一)饮酒与高血压59
(十二)吸烟与高血压59
(十三)饮茶与高血压60
(十四)钙离子与高血压60
(十五)高钠、低钾膳食与高血压61
(十六)高血压前期该不该用药干预61
(十七)高血压的早期症状有哪些64
(十八)高血压需要做哪些检查65
(十九)不同阶段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66
(二十)降压过度也会导致脑卒中68
(二十一)高血压患者应睡前3小时服药69
(二十二)高血压治疗遵循5项原则70
(二十三)每天服降压药仍遭遇“魔鬼时刻”怎么办71
(二十四)H型高血压患者应补充叶酸72
(二十五)高血压用药从小剂量开始73
(二十六)降压药物的联合常识74
(二十七)高血压患者要终身服药,不得随意停药76
(二十八)根据年龄降血压事半功倍80
(二十九)用药安全,降压药什么时候吃好82
(三十)会潜伏的高血压84
(三十一)治疗高血压先分清类型85
(三十二)高血压应注意调整睡眠87
第二章高血压治疗原则91
一、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91
(一)个体化原则91
(二)时效性原则93
(三)终身性原则94
(四)稳定性原则94
(五)标准化原则95
二、非药物治疗原则96
(一)减轻体重96
(二)改变膳食结构96
(三)限制饮酒97
(四)加强体育锻炼97
(五)充足的睡眠97
(六)心理护理和干预97
三、高血压的治疗目标98
(一)高血压治疗要达到的4个目标98
(二)抗高血压治疗的6项原则99
(三)抗高血压治疗达标因人而异101
第三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104
一、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评估104
(一)抗高血压药物的现状104
(二)短、中、长效抗高血压药的特点107
(三)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利与弊108
(四)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110
二、抗高血压药物的六大种类111
(一)利尿药111
(二)β受体阻滞药117
(三)钙离子拮抗药123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31
(五)α受体阻滞药139
(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147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方案150
(一)高血压治疗的目的150
(二)单类药治疗高血压的原则151
(三)联合降压药用药的原则和方案151
(四)抗高血压联合用药也应个体化154
(五)抗高血压药复方制剂的应用160
(六)降血压药物最大疗效产生时间与药物调整时间164
四、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65
(一)高血压在治疗上的误区165
(二)高血压用药的注意事项177
第四章高血压的中医治疗179
一、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179
(一)肝在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180
(二)肾在高血压的中医病机中亦占重要地位180
(三)心是内脏的主宰181
(四)脾为后天之本181
(五)冲任属于奇经八脉181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原则和方法182
(一)治标原则182
(二)治本原则183
三、高血压中医分型治疗183
(一)高血压证型184
(二)高血压证型变化185
(三)中医治疗的方法185
四、中医学对高血压的分级预防指导186
(一)正常高值186
(二)1级高血压186
(三)2级高血压187
(四)3级高血压187
五、降血压的单味中药、方剂和中成药187
(一)常用单味中草药187
(二)中药方剂分型治疗191
(三)中成药治疗211
六、膏方治疗高血压229
(一)膏方的使用229
(二)膏方用药原则230
(三)膏方治疗高血压诸证231
第五章高血压的自然疗法235
一、足浴疗法235
(一)辨证降血压足浴方236
(二)足浴降血压方238
(三)足浴降血压验方248
二、针灸疗法257
(一)体针疗法257
(二)针罐结合259
三、耳针疗法降血压263
四、足针疗法降血压271
五、艾灸疗法降血压274
(一)艾灸定义274
(二)艾灸疗法常用材料274
(三)艾灸疗法操作方法275
(四)艾灸的疗法作用277
(五)常用艾灸穴位278
六、推拿疗法降血压280
(一)推拿降压操281
(二)顺气按摩降压法284
(三)按穴降压法285
七、耳穴贴压疗法降血压295
(一)降压作用机制295
(二)取穴与操作方法297
八、刮痧治疗降血压298
(一)刮痧降压作用机制298
(二)刮痧操作方法299
(三)刮痧注意事项301
九、药枕疗法降血压301
(一)药枕作用机制301
(二)常见药枕降压方305
(三)其他常用药枕310
(四)药枕治疗注意事项314
十、高血压的饮食疗法315
(一)高血压保健菜315
(二)高血压保健汤338
(三)高血压保健主食354
(四)高血压保健药粥370
(五)高血压保健药茶391
(六)高血压患者吃盐的学问397
(七)高血压患者食品宜与忌399
(八)降压保健醋400
(九)降血压的奶类及奶制品401
(十)降血压的水果402
(十一)降血压的蔬菜403
十一、高血压的运动疗法415
(一)运动疗法的意义和作用415
(二)常见的运动疗法419
(三)运动锻炼注意事项441
(四)运动疗法中存在的误区444
十二、高血压的心理疗法446
(一)性格与高血压有特殊关系446
(二)生物与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关系447
(三)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450
第六章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诊断、治疗457
一、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分析457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461
三、继发性高血压治疗470
前言/序言
本书自出版至今已多次印刷,深受读者青睐,本次再版在保持第一版风格的同时,增加了一些治疗高血压的新理念和新的药物,力求本书内容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完善。
目前,我国有高血压病患者1.6亿,高血压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有专家认为是“中国第一疾病”,也有人称它为引起其他疾病的“导火索”。患上高血压病,一般没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这个“导火索”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点燃人体内的某个“炸药包”,导致一场摧毁健康、危及生命的“大爆炸”,如高血压所导致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肾衰竭、脑卒中等。其中,脑卒中是最易点燃,危害最大的一个“炸药包”。
当前,我国未得到治疗的高血压病死亡病例中,70%~80%死于脑卒中,10%~15%死于冠心病,5%~10%死于肾功能衰竭;与血压正常人群相比,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15~20年。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给患者、家庭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的一大疾病,我国每年用于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费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在我国,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严重影响了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众所周知,药物降低血压可有效防治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抗高血压和保护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是控制血压的两大主要目的。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时刻牢记这两大目标。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上一定要采用早期、长期、个体化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坚持长期、平稳的有效治疗,平时应定期监测血压,尽可能使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减少高血压病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生活质量。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对书中存在的缺点、错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高血压药物治疗与调养(第2版)/名医世纪传媒》是一部深入浅出、集临床经验与科学循证于一体的权威著作,旨在为广大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本书共分三大部分,紧密围绕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科学调养两大核心,力求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部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科学前沿与个体化策略 本部分重点聚焦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与个体化选择。首先,本书系统梳理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类降压药物,包括但不限于: 利尿剂: 详细阐述了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等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不同类型利尿剂在不同合并症患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中的选择原则,以及与其他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策略。 β-受体阻滞剂: 深入剖析了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以及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特性。详细介绍了它们在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焦虑等情况下的优势,以及在特殊人群(如哮喘患者、妊娠期妇女)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钙通道阻滞剂(CCBs): 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详细解释了它们的降压机制,以及在不同类型高血压(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中的疗效。特别强调了CCBs在合并心绞痛、雷诺现象等情况下的应用选择,并对常见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水肿)的处理进行了指导。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 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关键作用。详细介绍了ACEIs和ARBs在保护心、脑、肾功能方面的卓越表现,尤其是在糖尿病、蛋白尿、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书还特别提醒了ACEIs引起的干咳等不良反应,以及ARBs在妊娠期使用的禁忌。 α-受体阻滞剂: 介绍了它们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达到降压的目的,并分析了其在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额外益处,以及在体位性低血压方面的警示。 直接肾素抑制剂(DRIs): 作为新一代降压药物,本书也对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进行了介绍。 中枢性降压药、周围血管扩张剂 等其他降压药物也得到相应篇幅的阐述。 在药物选择策略方面,本书秉持“个体化”原则,强调“千人千方”的治疗理念。它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如糖尿病、肾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症等)、生活方式、药物经济学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最适合的降压药物。本书还重点介绍了: 起始治疗药物的选择: 针对不同危险分层和合并症的患者,提供起始降压药物的推荐方案,并解释其背后的循证医学证据。 联合用药的原则与时机: 详细阐述了为何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以及常用的两药、三药联合方案(如ACEI/ARB + 利尿剂/CCB)的优势与选择依据。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本书也提供了升级治疗的思路和药物组合建议。 血压控制目标: 明确了不同类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并根据最新指南精神,讨论了联合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预防的获益。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针对每类药物的常见和少见不良反应,提供了详细的识别方法、处理原则和替代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 重点关注老年高血压、儿童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伴有肾脏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等特殊情况下的药物治疗策略,强调了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平衡。 第二部分:高血压的非药物调养与生活方式干预 本书深知,高血压的有效管理离不开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因此,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多方面的非药物调养策略,强调其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合理膳食: 食盐限制: 详细解释了长期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提供了每日食盐摄入量的建议(如<6克),并指导读者如何识别隐形盐(加工食品、腌制品等),以及选择低钠食品。 膳食结构调整: 倡导“DASH饮食”等科学的膳食模式,强调增加富含钾、钙、镁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全谷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饮水与饮酒: 指导适量饮水,并明确酒精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建议限制饮酒,特别是对已有高血压的患者。 规律运动: 运动类型与强度: 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适度的阻抗性训练,并根据个体情况指导运动频率、时长和强度(如中等强度)。 运动注意事项: 强调运动前后的热身与放松,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运动,以及高血压患者运动时应注意的危险信号。 运动的益处: 详细阐述了规律运动对改善心血管功能、控制体重、降低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控制体重: 理想体重指数(BMI)与腰围: 解释了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的密切关系,提供BMI和腰围的测量方法,并设定健康的体重目标。 体重管理策略: 结合膳食调整和运动,提供科学有效的减重和维持体重的方法。 戒烟限酒: 烟草的危害: 详细阐述了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及戒烟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巨大益处。 戒烟方法指导: 提供戒烟的动力、技巧和可能的戒烟辅助手段。 酒精的适量原则: 再次强调限制酒精摄入,并给出具体建议。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 压力与血压: 解释了长期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血压升高的影响。 放松技巧: 介绍冥想、深呼吸、瑜伽、正念等有效的减压方法。 社会支持: 强调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充足睡眠: 睡眠与血压: 指出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与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关系。 改善睡眠质量: 提供建立规律作息、营造良好睡眠环境、避免睡前进食过量或饮用咖啡因饮料等建议。 第三部分:高血压的长期管理与并发症防治 本部分着眼于高血压的长期管理,强调持续监测、遵医嘱用药和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血压的自我监测: 监测的意义: 强调家庭自测血压对于评估药物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发现血压波动规律的重要性。 准确的测量方法: 详细指导血压计的选择、测量时间和频率、测量前的准备(如休息、避免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及如何正确解读血压值。 血压记录: 建议患者建立详细的血压记录本,以便与医生沟通。 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依从性: 强调按时、按量、按医生处方服药是保证血压控制达标的关键。 常见误区: 指出患者常见的“感觉血压正常就停药”、“自己调整剂量”等错误认识,并进行纠正。 药物漏服或过量: 提供漏服药物的处理原则,以及过量服药时的应对措施。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心血管系统: 详细介绍了高血压对心脏(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部(如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如高血压性肾病、慢性肾脏病)、眼部(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器官的影响。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 针对每种并发症,列举了其常见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指导患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并发症的预防: 强调通过严格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合并症的管理: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本书也给出了综合管理的建议,强调多靶点、多方面的干预。 定期随访与复诊: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合并症以及治疗方案的调整需求,给出合理的随访建议。 随访内容: 明确了随访时需要与医生沟通的关键信息,包括血压监测结果、用药感受、生活方式调整情况、出现的任何不适等。 医患沟通: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与医生交流,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高血压药物治疗与调养(第2版)/名医世纪传媒》不仅是一本药物治疗的百科全书,更是一位贴心的健康顾问。它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人性化的关怀,帮助每一位高血压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掌握有效的治疗方法,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血压的平稳控制,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拥抱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本书的出版,必将为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