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美学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新维度论集(文化研究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麦克卢汉是20世纪媒介理论大师,他提出的“地球村”、“媒介即信息”等概念和命题早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但是常常为人忽略的是他同时还是美学大师。我们认为,不仅存在一个“媒介麦克卢汉”,如莱文森说的“数码麦克卢汉”,也有一个“美学麦克卢汉”。而且更重要的是,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方法论是美学研究,如他本人所坦承的,其媒介研究是“应用乔伊斯”。因而理解麦克卢汉,美学便是jue佳的入口。不过,编辑本论文的目的并非仅仅要恢复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真容,我们更属意在媒介研究中开辟出一种美学研究的路向,同时在美学研究中开辟出一条媒介研究的路向,让媒介研究和美学研究彼此学习、各有增益。论文集的作者均为麦克卢汉研究专家,包括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部主任杜南教授、博洛尼亚大学兰贝特教授等等。
丛书简介:
文化研究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知识界,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学术现象,流派繁多,取向各异,众声喧哗;不过其中心任务却非常明晰,即研究各种文化形式即各种意指实践所蕴含的权力关系,以帮助认识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发挥对社会的引领作用。本丛书翻译、原创兼收并蓄,专著、论集一视同仁,谈玄务实悉听尊便,充分体现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和国际性。丛书主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惠敏研究员。
李西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和文化创意研究,著有《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2013)、《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1998)、《审美文化学》(1992)等。
金惠敏,陕西师范大学曲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消费他者》(2014)、《全球对话主义》(2013)、《积极受众论》(中文版2010,英文版2012)、《媒介的后果》(2005)等。
理解媒介的延伸
——纪念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发表50周年(代序)......................... .................金惠敏 1
五十年以远……
——回顾与展望...........................埃里克·麦克卢汉/ 著 王 蓓/ 译 10
麦克卢汉与新媒介之十二特性
............................................. 兰斯·斯特拉特/ 著 胡菊兰/ 译 16
媒介研究的诗学源泉:一些定量的初步理解
............ ............彼得·穆赖 多明尼克·谢菲尔—杜南/ 著 梁小静/ 译 40
后视镜中的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旋涡、螺旋和人文教育
............................................ 艾琳娜·兰伯特/ 著 梁小静/ 译 60
虚拟现实与麦克卢汉“作为艺术形式的世界”
............................................. 弗兰克·秦格龙/ 著 刘 宝/ 译 76
感性整体
——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与 ........................................金惠敏 85
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文学根源
........................................... 艾琳娜·兰伯特/ 著 李昕揆/ 译 109
“感知操练”: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李昕揆 125
艺术感知与技术感知的交合
——论麦克卢汉的电媒感知与现代主义艺术................... ......易晓明 140
为什么麦克卢汉说中国人是“听觉人”
——中国文化的听觉传统及其对叙事的影响..........................傅修延 161
冷媒介与艺术........................................................尤西林 185
麦克卢汉“Global Village”概念的四重内涵............................陈 海 202
理解“反环境”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一个新链接..................................刘玲华 221
消费时代的价值期待
——从《娱乐至死》看媒介生态学的人文理论面向及其
未来....................................................... 李西建 239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生态学思想..........................................张 进 255
《理解媒介》与北美媒介生态学的承传流转........................ .....何志钧 273
理解社交媒介:马歇尔会如何说?
...........................................马尔科·阿德里亚/ 著 刘 宝/ 译 290
理解大数据的温度
——以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为基础............................李 璐 301
媒介、文化、身份
——麦克卢汉思想映照下的当代媒介与文化转型分析
................................... .. 克里斯蒂娜·夏希特纳/ 著 唐 涛/ 译 312
技术与感性
——在麦克卢汉、海森伯和庄子之间的互文性阐释
....................................................................金惠敏 326
麦克卢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何道宽 359
延伸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媒介研究与当代文化理论”国际研讨会
学术综述 ..................................................陈 海 376
编后记....................................................................388
理解媒介的延伸(代序)
——纪念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发表50周年
(节选)
2014年是麦克卢汉堪称20世纪思想经典的《理解媒介》(1964)出版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最大变化也许不是什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新金融危机,甚至所谓“中国的崛起”或“美国的式微”,而是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媒介,它深入地改变了我们最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文化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切似乎都呈现为“媒介的后果”,连恐怖主义都是媒介的后果。恐怖主义的目的不是制造恐怖情绪,而是恐怖情绪的大众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的“文化理论”也是媒介的后果:试想一下文化理论的主要对象大众文化的由来吧!“大众”是被现代传媒建构起来的。
一切都要从媒介说起,一切都要从媒介获得解释。犹如“资本”曾经是理解19世纪社会的一把钥匙,如今媒介则成为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超级方法论!以前我们读马克思,今天我们读麦克卢汉,或者“倾听”麦克卢汉。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者的精神导师,麦克卢汉堪称全世界网民的至圣“法师”(guru)。但麦克卢汉之后,谈论“资本”而不同时谈论“媒介”将是野蛮的、言不及义的和不得要领的,因为今日的资本首先为媒介如电子媒介所显形。
站在电子媒介的制高点上,麦克卢汉指出,马克思是19世纪的“硬件人”,其全部思想都是建立在“硬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他想象不到20世纪最重要的商品是无形的“信息”(information)。由于“信息”为电子媒介所创造,是电子媒介将整个世界包括资本和商品数码化的,麦克卢汉所呼唤的由“产品”到“信息”的转换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媒介”转向了,即在观察社会巨变时对一个媒介视角的启动。
媒介是当代人的运命。“运命”意味着展开,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只能以某种方式而展开。柏拉图曾教诲我们要按照“理念”来观察世界,亚里士多德将此“理念”科学化为“形式”。康德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先验范畴”,我们必须经由它们方可“理解”对象。而麦克卢汉则是非常具体地告诉我们,“理念”、“形式”、“先验”其实一点儿也不玄虚,它就是我们每日都在与之打交道的媒介。他宣称“媒介即信息(message)”,强调媒介对于信息建构之决定性作用。这个决定性作用,在我看来甚至是前提性的,即是说,没有媒介,便没有信息!没有媒介,便没有我们对于对象世界的知识。霍尔说过,不经编码,无以成新闻。套用这个说法,不经媒介,无以成信息。
因而,问题不是我们要不要媒介,而是媒介根本上就内在于我们,它是我们先天的认识机能(faculties)或主体性。媒介是我们“内在的尺度”。要不要媒介,由不得我们,它最终是要由媒介说了算的。人类为媒介所定义!我们人类如果不只是一堆“质料”的话,那么它就还是或者说更是作为“形式”的“媒介”。没有媒介,我们将流为行尸走肉!
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即便不是当代世界的百科全书,也可谓理解这一急剧变化世界的工具箱。其“媒介”概念几乎无所不包,包括了人的一切“延伸”,其媒介理论已为人文社会科学所广泛使用。然而在使用或挪用中,我们发现,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内在精神却被模糊了或是被遗忘了,这个精神是美学精神,是以想象性文学为代表的人文价值。请记住,麦克卢汉首先是一位文学教授!文学是其媒介解释学的“前见”、“前结构”。例如,其“地球村”概念是一媒介概念,我们只是在媒介的意义上生活在“地球村”,然其根底里则是一个美学的或曰感性的概念。通过“地球村”以及电子媒介所创新的“听觉空间”,麦克卢汉发起了对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上的理性主义的猛烈批判,同时他在电子媒介的世纪看到了古老的整体感性的新生,看到了艺术和生态的复苏:
也许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最伟大的信息革命发生在1957 年10 月17 日(应为4 日——引注),其时人造卫星为地球创造了一个新环境。自然世界第一次被完全囊括在一个人造的容器之中。在地球走进这一新的人工制品时,自然终结了,而生态(ecology)却诞生了。一旦地球上升至艺术作品的位置,“生态”思维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麦克卢汉是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以其媒介洞识开辟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场域。我以为,所谓“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文学的思维——如果说这里提及“文学”而不致产生误解的话。有必要重申这个老生常谈吗?文学即艺术!
在西方文艺史上,或许有过所谓“审美现代性”之类的东西,如法兰克福学派所断称的,但对于麦克卢汉来说,美学或艺术,倘使失去了康德、席勒所要求的“自主性”,其在电子媒介时代就不再有“聚焦”、“中心”、“深度”,不再有“视觉性”而只有“听觉性”,不再有“自然”而只有“生态”,一句话,不再有坚硬的“主体性”,则将是“后现代”的。我们不必等待麦克卢汉亲手为我们铸造一个新术语——“审美后现代性”,因为,他已经将我们引领到这个术语面前。
古老的中国曾给麦克卢汉以后现代的灵感。也许有读者对麦克卢汉关于中国文化的总体论述不以为意。的确,麦克卢汉未必能够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和多面孔,然而其他人也未必,包括那些沉潜和濡染其中的中国学人。但是,具体于其对道家、对庄子的引述,我们倒是可以斗胆放言,麦克卢汉绝对是正确地接通了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与后现代主义,且恰切地用于支
撑他自己的“审美后现代性”的媒介观。在其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古登堡星汉》和《理解媒介》中,麦克卢汉都引用了庄子“抱瓮出灌”的故事——庄子不是麦克卢汉擦肩而过的陌路。
(…… ……)
组织本次会议当然是为着“纪念”的意义,为着缅怀麦克卢汉在媒介研究方面的丰功伟业,但纪念绝非考古式的复原,绝非建立一座睥睨众生的雕塑,纪念本身即是说有某物之延伸入现在,有某物织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重构着我们的经验世界。我们的纪念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我们关心的重点不是麦克卢汉实际说过什么,而是其言说对当下、对未来可能意味着什么。纪念绝
不只是为着逝者,更是为着现在,为着来者。纪念是继往开来!
在此意义上,本书选辑的这些以“理解媒介的延伸”相召唤的论文,既以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为本,同时也念想着其当代意谓,堪称《理解媒介》的一个延伸或曰一次文本的再生产。不止于此,我们的“理解媒介的延伸”一语还指向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的核心论点。在这部书中,所谓“理解媒介”就是理解“媒介的延伸”,以及此“延伸”的感性或美学后果——这仍可称之为“延伸”,因为“延伸”总是一种“后果”。
思想的延伸从来不是一条直线地往前走,它总是与波动、往复、迂回等结伴而行,从而呈现为婀娜多姿、异彩纷呈。“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当读者在这样一个“延伸”的意义上看待这些受邀而写就的文章,会发现它们是“延伸”而非“复制”我们的编辑意图。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立的存在和看点。最后,倘使有读者还能“延伸”这些文章的思路,延伸“延伸”,拙编将幸甚至哉,载歌载舞了!
美学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新维度论集(文化研究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