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全2册)

“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其仔,郭朝先,白玫,邓洲,胡文龙 ... 著
图书标签:
  • 一带一路
  • 产业竞争力
  • 国家发展
  • 经济分析
  • 国际贸易
  • 区域经济
  • 战略规划
  • 投资
  • 中国经济
  • 全球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69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73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字数:9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及其优劣产业、与中国经贸合作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书中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等类型,对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变化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其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产业发展的任务和中国在其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并分别对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中东和中东欧等各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变化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

作者简介

张其仔,男,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1982-198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专攻经济管理。1986-198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专攻农村经济与发展,获硕士学位。1992-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攻经济社会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9月-1998年2月在荷兰社会福利部和马斯特里赫管理学院学习社会与经济政策设计。2000年1月-6月赴英国曼彻斯特商学院进行学术访问。2001年8月-2002年8月赴汉城大学社会科学大学经济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1989-1990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1991年2月—1991年12月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洛南县农业局锻炼。1992-1999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1999-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2006-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研究员、产业组织室主任。201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集团联络处处长,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导,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
郭朝先,男,1971年生,江西鄱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曾就读于上饶师范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理学学士(1993年)、经济学硕士(1997年)和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2002年)、韩国对外经济研究院(2009年)等做访问学者。2013年,在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挂职锻炼一年,任管委会副主任一职。研究领域包括产业经济学、工业化与经济增长、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白玫,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参与以“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十二五’新兴能源优先发展领域及其战略任务”“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研究”为代表的30多项国家重大(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点)以及有关部委、地方委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邓洲,男,1981年生,四川内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先后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管理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工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等领域的研究。
胡文龙,男,1980年12月生,四川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BA讲师。1999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11月-2008年4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审计局挂职锻炼)。2009年7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财务会计理论、企业竞争力、财务战略、业绩评价、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等。
张航燕,管理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政策和工业经济运行方面的研究。在《经济与管理研究》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合著及教材等多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中央企业等委托课题共计30多项。

目录

·上册·
总 论
第一章 “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001

东南亚地区篇
第二章 越南产业竞争力分析/032
第三章 老挝产业竞争力分析/046
第四章 柬埔寨产业竞争力分析/061
第五章 泰国产业竞争力分析/073
第六章 马来西亚产业竞争力分析/087
第七章 新加坡产业竞争力分析/101
第八章 印度尼西亚产业竞争力分析/115
第九章 文莱产业竞争力分析/130
第十章 菲律宾产业竞争力分析/142
第十一章 缅甸产业竞争力分析/154
第十二章 东帝汶产业竞争力分析/167

南亚地区篇
第十三章 印度产业竞争力分析/181
第十四章 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206
第十五章 孟加拉国产业竞争力分析/234
第十六章 尼泊尔产业竞争力分析/251
第十七章 斯里兰卡产业竞争力分析/271
第十八章 马尔代夫产业竞争力分析/288
第十九章 不丹产业竞争力分析/304
第二十章 阿富汗产业竞争力分析/319

中亚地区篇
第二十一章 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335
第二十二章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345
第二十三章 塔吉克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357
第二十四章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371
第二十五章 土库曼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385

俄罗斯和蒙古篇
第二十六章 俄罗斯产业竞争力分析/394
第二十七章 蒙古产业竞争力分析/406

·下册·
西亚与中东地区篇
第二十八章 土耳其产业竞争力分析/419
第二十九章 伊朗产业竞争力分析/432
第三十章 叙利亚产业竞争力分析/446
第三十一章 伊拉克产业竞争力分析/460
第三十二章 阿联酋产业竞争力分析/473
第三十三章 沙特阿拉伯产业竞争力分析/487
第三十四章 卡塔尔产业竞争力分析/502
第三十五章 巴林产业竞争力分析/515
第三十六章 科威特产业竞争力分析/526
第三十七章 黎巴嫩产业竞争力分析/536
第三十八章 阿曼产业竞争力分析/547
第三十九章 也门产业竞争力分析/558
第四十章 约旦产业竞争力分析/569
第四十一章 以色列产业竞争力分析/580
第四十二章 巴勒斯坦产业竞争力分析/593
第四十三章 亚美尼亚产业竞争力分析/604
第四十四章 格鲁吉亚产业竞争力分析/615
第四十五章 阿塞拜疆产业竞争力分析/627
第四十六章 埃及产业竞争力分析/636

中东欧地区篇
第四十七章 波兰产业竞争力分析/646
第四十八章 捷克产业竞争力分析/657
第四十九章 斯洛伐克产业竞争力分析/669
第五十章 匈牙利产业竞争力分析/680
第五十一章 斯洛文尼亚产业竞争力分析/690
第五十二章 克罗地亚产业竞争力分析/697
第五十三章 罗马尼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05
第五十四章 保加利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12
第五十五章 塞尔维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19
第五十六章 黑山产业竞争力分析/730
第五十七章 马其顿产业竞争力分析/740
第五十八章 波黑产业竞争力分析/752
第五十九章 阿尔巴尼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63
第六十章爱 沙尼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74
第六十一章 立陶宛产业竞争力分析/785
第六十二章 拉脱维亚产业竞争力分析/796
第六十三章 乌克兰产业竞争力分析/807
第六十四章 白俄罗斯产业竞争力分析/817
第六十五章 摩尔多瓦产业竞争力分析/825

前言/序言

序  言

在撰写《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的过程中,“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对“一带一路”62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但由于篇幅所限,《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没有包括这部分内容。为了全面呈现“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发展情况,在《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发布后,课题组即着手对原有“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分析进行深化,增加和补充一些课题组认为必要的新内容。《“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就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集体成果。
全书包括了对64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本书设定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把握事实,在对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所以,本书不以理论分析见著,其特色是资料丰富,得出的结论力图建立在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之上。为了比较,对64个国家的分析尽可能采取相同的分析指标和分析框架,这虽然限制了各章作者创造力的发挥,但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较是有益且必要的。
课题组对“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支持。在此,我谨代表课题组对院科研局、人事局、院创新工程办公室表示衷心感谢!没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的大力支持,没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的大力支持,没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吴敏的艰苦而出色的劳动,这本书不可能这么快面世,在此,我谨代表课题组对谢寿光社长、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吴敏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与本书撰写的课题组成员多数长期和我一起从事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工作,且为本研究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在此,我对参与本书撰写的所有课题组成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张其仔
2017年3月30日
丝路新篇: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与区域发展新动能(全两卷) 引言:全球化遭遇逆流,区域合作重塑未来 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全球化进程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然而,近年来,地缘政治的复杂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使得原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各国和地区无不寻求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与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稳定世界经济、激活增长潜力的关键抓手。 本书《丝路新篇: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与区域发展新动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脉络下,聚焦于一系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宏大倡议及其对沿线乃至全球经济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旨在提供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框架,审视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通过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应对随之而来的结构性挑战。 第一卷:互联互通的经济学:基础设施、标准与治理的交织 第一部分:全球互联互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 本卷开篇深入探讨了“互联互通”(Connectivity)概念的演进及其在当代国际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我们不仅分析了传统的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学效应,更将其拓展至数字经济、金融市场和人员交流等“软联通”领域。 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 通过对多个大型跨国基础设施项目的案例分析,量化了港口、铁路、油气管道等硬联通项目对沿线国家GDP增长、贸易流量提升和就业拉动的长期影响。重点剖析了不同融资结构(公私合营、多边银行融资等)对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 数字丝绸之路的战略意涵: 探讨了5G网络、数据中心、跨境光缆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战略价值。分析了数据流动、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在重塑区域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数据主权与跨境数据治理的复杂性。 区域贸易协定(RTA)与互联互通的协同效应: 研究了区域贸易协定如何通过降低关税、统一技术标准、简化通关程序等“软联通”措施,与硬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合力,有效降低贸易成本,激活区域内生产网络。分析了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对互联互通效率的影响差异。 第二部分:标准、规则与制度性建设的博弈 互联互通的成功不仅依赖于“铁公基”的物理铺设,更依赖于规则、标准和制度的对接与兼容。本部分将重点聚焦于在跨国合作中,如何协调不同国家在技术标准、环境法规、劳工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差异。 技术标准的竞争与合作: 深入剖析了在交通运输、能源传输和信息通信等关键领域,不同标准体系之间的竞争态势。研究了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如ISO、ITU)在塑造区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中的作用,以及新兴经济体如何通过自身的标准输出,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未来走向。 可持续性与韧性: 探讨了如何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融入大型跨国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中。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生态保护要求对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和技术选择带来的约束与机遇,旨在构建更具环境韧性和社会公平的合作模式。 多边金融机构的角色重塑: 考察了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新型和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在提供资金支持、设置项目治理标准和促进知识共享方面的作用。对比了不同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和技术援助模式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第二卷:区域经济集群与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第三部分:新兴经济走廊的产业集聚与升级 本卷着眼于宏大倡议背景下,沿线关键经济走廊的产业布局变化和区域集群的形成过程。这不仅是简单的资源流动,更是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结果。 走廊经济带的产业梯度转移: 考察了制造业从高成本地区向成本更具竞争力的区域转移的最新趋势。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基础设施改善如何加速了特定产业集群(如汽车零部件、纺码纺织、电子装配)在走廊沿线城市的集聚效应,并评估了这种转移对源出地和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压力。 供应链的多元化与区域化趋势: 分析了近年来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对区域化生产网络的推动作用。研究了沿线国家如何利用地理邻近性和互联互通的便利,构建更短、更灵活的区域供应链,以增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能源转型与区域能源安全: 探讨了跨国能源管道、电网互联等项目在保障区域能源供应安全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项目在跨国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合作促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第四部分:面向未来的区域发展动能与治理挑战 本卷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投向区域合作的长期效应及面临的治理难题。 人力资本流动与知识溢出: 研究了跨国人才交流、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对沿线国家劳动力技能提升和技术吸收能力的贡献。分析了教育合作与研究机构间的联合,如何促进知识的有效溢出,从而驱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小经济体的机遇与风险: 重点关注了地处偏远或经济基础薄弱的中小经济体,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大型区域合作项目,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警示了其在债务可持续性、主权风险以及经济过度依赖方面的潜在脆弱性。 治理透明度与社会接受度: 探讨了大型跨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ESIA)的独立性和透明度。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和负责任的合作治理框架,以最大化项目的社会效益,减少摩擦和抵触情绪。 结语:迈向更加均衡和包容的全球经济新图景 本书综合运用宏观经济模型、计量分析与定性案例研究方法,力图为政策制定者、国际投资者和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工具,以理解和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复杂挑战,共同探索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加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新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全球性议题之一。这本书的两册组合,让我看到了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设想,第一册可能侧重于宏观的框架和战略分析,比如“一带一路”的整体发展思路、核心目标、以及对全球产业格局的影响。而第二册,我猜测会更加聚焦于具体的国家案例,深入剖析它们在不同产业领域,例如能源、交通、通信、制造业等方面的竞争力对比、合作模式以及面临的挑战。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案例的深度解读,比如某个国家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那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大气和严谨,米色的主色调,配上烫金的“一带一路”字样,庄重又不失品味。我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就是看中了它的“全2册”这个配置,感觉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系统。拿到手后,果然沉甸甸的,翻开第一页,就感受到一种学术研究的厚重感,字体清晰,排版也比较舒服,不像有些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凭这初步的印象,就觉得它是一部值得深入钻研的力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国家在产业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它们各自具备的独特优势。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比较模糊,停留在新闻报道和一些零散的解读层面。但当我看到这套书的书名时,就觉得它可能能给我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视角。我特别关注书中的“产业竞争力分析”这部分,因为我理解,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才是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衡量和评估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具体方法论,并且能够结合“一带一路”的特点,分析出哪些产业最有可能在沿线国家形成新的增长点,哪些国家又具备发展这些产业的先天优势。

评分

我是一名对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比较感兴趣的学者,这次入手这套“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主要是看重它作为研究资料的价值。我预期这本书会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方法论,来分析不同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量化的指标,比如GDP增长、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专利申请数量等等,来支撑其竞争力分析的结论。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对“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关键国家,如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的产业特点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找出其中的共性与差异,从而为制定更有效的合作策略提供依据。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激动,之前就关注“一带一路”的动态很久了,一直想找一本既有宏观视野又能深入到具体产业层面的书来读读,没想到还一下子出了两册!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产业竞争力”这个概念的,是单单看经济指标,还是会纳入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等更全面的维度?尤其是对于“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多元化的国家,它们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作者是如何做到在分析中既照顾到共性,又能突出个性的呢?我很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详实的数据支撑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每个国家在这一宏大战略中的定位和潜力。

评分

京东就是快。相信京东。相信自营的。

评分

泛泛而谈,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京东就是快。相信京东。相信自营的。

评分

比较官方,学术化

评分

书不错,值得一读!

评分

泛泛而谈,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

方便实惠,很好,值得推荐

评分

评分

东西已经收到了,给公司买的,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