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简史》一书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著。全书论述了原始的农业组织形态、家庭、氏族、村落、庄园制,以及前资本主义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最终落脚到试图
解释近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整本书,作者遵循了由工业到商业再到金融货币的论述顺序,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在西方,不仅仅是因为地中海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还
因为其具备了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涉及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历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
马克斯·韦伯(1864年4月—1920年6月),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以及经济学家,是现代较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
确立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篇 家庭、氏族、村落以及庄园
第一章 农业组织和有关农业共产主义的问题
第二章 财产制度与社会团体
一、财产的占有形式 / 023
二、家庭团体与氏族 / 025
三、由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决定的家庭的发展演变 / 032
四、氏族的演变 / 037
五、家庭共同体的演变 / 040
第三章 领主所有权的起源
第四章 庄园
第五章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西方各国农民的地位
第六章 庄园中的资本主义发展
一、种植园 / 066
二、地产经济 / 072
三、庄园制度的解体 / 078
第二篇 资本主义发展之前的工矿业
第七章 工业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
第八章 工矿业的发展阶段
第九章 手工业行会
第十章 欧洲行会制度的起源
第十一章 行会的解体与家庭工业制度的发展
第十二章 工场生产、工厂及其先驱
第十三章 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之前的采矿业
第三篇 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商业与交换
第十四章 商业发展的开端
第十五章 商品运输的技术条件
第十六章 运输业与商业的组织方式
一、外国商人 / 170
二、坐商 / 180
三、集市贸易 / 184
第十七章 商业企业的各种形式
第十八章 商人行会
第十九章 货币史与货币
第二十章 前资本主义时期的银行和货币交易
第二十一章 资本主义时期之前的利息
第四篇 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第二十二章 现代资本主义的内涵和前提条件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现实
第二十四章 早期大规模投机危机
第二十五章 自由批发贸易
第二十六章 16~18世纪的殖民政策
第二十七章 工业技术的进步
第二十八章 市民
第二十九章 合理化的国家
一、国家、法律与官员 / 274
二、合理化国家的经济措施 / 278
三、重商主义 / 280
第三十章 资本主义精神的进化演变
家庭共同体的演变
原始的家庭共同体未必是纯粹的共产主义。在共同体内,所有权,即使是对儿女的所有权,往往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对纺织产品和铁制工具的所有权。其中,也存在女性从女性处继承及男性从男性处继承的特殊权利。此外,不仅存在作为正常状况的绝对父权,也存在这一权力被其他组织所削弱的情况,例如,图腾集团或者母系氏族。在某一点上而言,家庭共同体差不多一直都是纯粹的共产主义,即与消费有关的方面,尽管不是与财产有关的方面。但在此基础之上,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导致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小家庭可能发展演变成为扩大到一定规模的家庭,而且这个大家庭或者以自由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或者以土地贵族或皇族的庄宅之类的庄园家庭的形式存在,第一种情况通常是在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劳动集中化的产物,然而庄园的发展是根据政治条件产生的。
家庭共同体的发展演变,在南方斯拉夫人中间进化成了扎德鲁加,而在阿尔卑斯山脉一带则进化为公社。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一家之长通常都是选拔出来的,而且通常都可以将其罢免。在生产方面的原始状态是纯粹的共产主义。从这种团体退出的人会丧失分享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利。偶尔在其他一些地方,例如在西西里岛和东方,共同体不是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而是以股份为基础,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个人总是可以要求财产分割,因而可以把财产份额带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家长制是庄园发展的典型形式。家长制的突出特点是财产权完全归属于一个人,即一家之长,其他任何人都无权要求核查账目,并且这种独裁身份是可以继承的、终身制的。妻子、子女、奴隶、家畜以及工具根据这种专制权力都是可以世袭的,即罗马法律中所指的家产,这种专制权力的经典完备形式在罗马法律中呈现了出来。这是一种绝对的统治权,这种权力与对妻子的夫权或者对子女的父权的原则是有差异的。父亲在家中的权力可以大到将人处死,出卖妻子儿女,或者把他们作为劳动力出租出去,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仅仅受到一些仪式上的限制。按照巴比伦、罗马以及古代日耳曼人的法律,父亲除了自己的孩子,还可以收养别人的孩子,而且养子(女)处于与自己的子女完全平等的地位。女性奴隶与妻子之间、妻与妾之间以及养子与奴隶之间不存在什么区别。
养子之所以被称为自由人,仅仅因为他们和奴隶存在一点差异,即他们未来会有可能成为一家之长。总而言之,这种制度是纯粹的父系氏族制度。根据有关发现,这种制度与畜牧经济有关系,也与由独立作战的骑士所组成的军事阶层有关系,或者,还与祖先崇拜存在关系。不过,祖先崇拜绝不能和亡灵祭祀相混淆;亡灵祭祀行为可以在没有祖先崇拜的情况下单独发生,埃及的情况便属此例。祖先崇拜却必然将祭祀亡灵与氏族成员的身份融为一体,例如,中国和罗马的情况便是如此,父权不可动摇的地位即是以亡灵祭祀与氏族成员身份的结合为基础。
家长制条件下的家庭共同体不复以其未曾变动的原始状态存在了。由于在阶级内部实行内婚制而造成了家庭共同体的瓦解,根据这种婚姻制度,上层阶级的氏族仅愿把女儿许配给与其处于平等地位的人,而且要求婚后她们的家庭地位要高于女奴,一旦妻子基本上不再是劳动力——这一现象也首先在上层阶级中发生——男人因而就不再将她当作劳动力购买了。所以想要把女儿嫁出去的氏族就不得不为其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以便足以维持她的阶级标准。这一阶级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合法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与家长权力之间的差别。带嫁妆的婚姻成为正式婚姻,女方所在氏族约定必须让她作正妻,而且只有她的孩子才能作继承人。这一点并不像社会主义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男人对为其财产寻找合法继承人的关注开辟了婚姻发展的道路。男人拥有继承人的愿望可以用很多方式实现,反而是女人对于确保其子女继承她丈夫财产的关注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这种发展根本不是绝对只产生一夫一妻制。一般而言,一夫多妻制在局部范围内仍然存在;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副妻,副妻的儿女仅拥有有限的继承权,或者根本没有继承权。
据我们所了解的而言,一夫一妻制,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婚姻方式,首先产生于罗马,并且以罗马祖先崇拜的形式对其予以仪式上的规定。一夫一妻制在希腊很流行并为人所熟知,但却依然保持着很大的弹性。与希腊截然不同,罗马人则是严格执行这种制度。后来,基督教戒律的宗教力量开始支持这一婚姻制度,犹太人也仿效基督教的做法,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不过这直到加洛林王朝才发生。合法婚姻涉及正妻与妾的区别,不过女方氏族在保护女性权益方面走得更远。在罗马,女方氏族先是成功实现了女人在男人那儿经济与人身的彻底解放,建立了所谓的婚姻自由,这种婚姻的任何一方均可以随意解除婚姻关系,而且给予女人对自己财产的完全控制权,尽管如果婚姻关系被解除,她就失去了对于子女的所有权利。即使查士丁尼大帝也不能取消这种制度。在很多的法律制度中,都可以发现带嫁妆的婚姻和不带嫁妆的婚姻之间的区别,而带嫁妆的婚姻向合法婚姻的发展演变,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反映在这种区别上。埃及人与中世纪的犹太人均是这类情况的实例。
我很少会因为一本书而产生如此强烈的思想碰撞。《世界经济简史》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经济活动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们如今的世界。它没有回避那些血淋淋的现实,比如殖民主义的掠夺、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以及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它也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不断求索、创新和发展的力量。我尤其对书中所提及的“非对称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印象深刻,比如西方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与亚非拉地区的被动卷入,这种差异性至今仍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留有深刻的烙印。作者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他不仅仅关注宏观的经济指标,更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节,展现了经济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巨大影响。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引发了我对可持续发展、公平贸易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评分读完《世界经济简史》,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将人类经济发展的脉络徐徐展开,让我看到了从狩猎采集到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荣,又经历过怎样的曲折。书中对科技革命的描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对全球经济格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让我深有体会。我一直对“全球化”这个概念感到有些模糊,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生动地阐释了全球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以及它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并没有回避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比如跨国公司对本土经济的冲击,以及文化同质化的风险。但总体而言,它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克服挑战,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世界经济简史》真是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旅程!我一直对经济史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那些厚重的学术著作望而却步。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空白,它用一种极其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触手可及。从古代文明的早期贸易,到中世纪的庄园经济,再到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全球化浪潮,作者娓娓道来,仿佛我都置身其中,亲眼见证了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经济事件。尤其是关于工业革命的章节,我简直看得热血沸腾,那些蒸汽机的轰鸣,工厂的烟囱,以及由此催生的阶级变革,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史实堆砌,更充满了对当时人们生活状态、思维方式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探讨,它让我明白,经济的演进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受到地理、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读完这本书,我对经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动历史。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简”与“深”的完美结合。我本来以为“简史”会过于简化,流于表面,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世界经济简史》在保留了历史的宏大框架之余,又在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能窥见更深层次的经济逻辑。例如,在解读大英帝国崛起时,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殖民地扩张,而是细致地分析了金融体系、技术创新以及贸易网络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个叙述逻辑严密,令人信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经济理论流派的介绍,它们如何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产生、发展、又被修正,这种动态的视角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任何一种经济理论的诞生,都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读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上一堂高屋建瓴的经济史课,既有全局观,又不失对细节的把握,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说,《世界经济简史》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道。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够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我一直以为经济史是男性主导的叙事,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被忽视的声音和力量,女性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以及她们如何默默地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作者在描写农业革命时,对土地制度的演变以及家庭经济模式的改变的刻画,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艰辛与智慧。还有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与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让我明白了政治与经济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而是无数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网,而经济,则是这张网中最关键的经纬线之一。
评分韦伯写的非常客观
评分相当不错的好书,韦伯非常经典。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书中的内容是关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评分名著屯起来,要细读几遍
评分相当不错的好书,韦伯非常经典。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