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産品和服務供給要突齣抓好提升消費品品質、促進製造業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三個方麵。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消費升級和零售革命已經是勢不可擋,品質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也是眾多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嚮所在。
劉強東力作,提齣品質三角等創想,以品商戰略擁抱新經濟、重構新秩序,基於國內主流電商的實踐和宏觀研究,對品質經濟、未來企業競爭新趨勢做瞭深度闡述。
《品質經濟:未來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圖景》對品質三角的具體研究和論述,有助於幫助其他企業根據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産品和服務的品質。
周其仁做序推薦,董明珠、吳曉波力薦。
《品質經濟:未來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圖景》是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關於消費升級和品質經濟的力作。
報告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就意味著,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開始從“溫飽型”嚮“品質型”躍遷,消費升級的大幕已然拉開,“品質陷阱”的威力開始顯現。
消費升級、零售革命給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既帶來瞭機會,也帶來瞭挑戰。供給品質的高低通過産品質量、消費體驗和品牌影響力加以體現。提高産品質量不能再僅僅依靠製造業的自發和自覺,要在消費需求的指引下,藉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力量來統一組織、協調和驅動,形成涵蓋研發、設計、生産、流通、交付和售後服務全流程的“品質供應鏈”,打造品牌産品和品牌文化,全麵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
《品質經濟:未來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圖景》立足於品質經濟和未來零售革命的宏觀圖景,以品質三角為基礎,基於國內主流電商的發展與實踐,闡述瞭如何對從産品、服務到體驗等的一係列環節做改造升級,最終擴散到整個社會經濟體係,從而形成一個品質經濟係統,進而推動整個中國經濟嚮著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方嚮良性發展。
劉強東,男,1974年2月14日齣生於江蘇省宿遷市,京東商城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中國*有影響力的企業傢之一。2015年,入選《財富》“全球50位*偉大的領導者”。
我們的消費品市場正麵臨一場“品質革命”,誰帶這個頭,誰就能上去。不要光喊創新、炒新概念,我們現在生産的很多産品,要是品質改善一點,提升一點,就有巨大的市場。再不發動一場提升品質的革命,中國的過剩産能將越來越多。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
“中國製造”從模仿到創造,從形式學習到本質創新,已經在品質控製上取得瞭巨大突破。與京東的跨界閤作,就是把格力的品質産品藉助互聯網平颱推送給消費者。品質是中國製造的靈魂,也是企業創新的根本,如果沒有品質做支撐,一切都會歸零。
——格力集團董事長 董明珠
當今中國齣現瞭數以億計的中産階層人士,他們開始認真地關注商品的質量,是典型的性能偏好者、精明的廣告辨識者、願為高品質買單者和以價值認同衡量價格者,毫無疑問,一個品質經濟的時代真的已經來瞭。劉強東領導的京東,是中國零售業的顛覆者,他的這本《品質經濟》,也將嚮我們介紹未來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圖景。
——知名財經作傢 吳曉波
推薦序 中國正麵臨一場“品質革命” 周其仁/V
自 序/IX
第1章 品質消費時代來臨 001
消費新現象/004
從品質消費到品質經濟/009
品質經濟的背後/015
第2章 品質在時間的淬火中誕生 023
質量沉澱為品牌/025
中國品質發展的酸甜苦辣/033
工業時代品質經濟的缺陷和不足/040
第3章 從十節甘蔗到品質三角 047
全麵理解供應鏈/050
品質消費的特點/063
品質製造的特點/066
品質流通的核心/069
品質背後的精神驅動力/074
第4章 平颱的定力與追求 079
京東平颱發展史/081
平颱品控體係/089
平颱的大數據資源/112
京東正品行貨實踐錄/122
第5章 感知物流的溫度 133
物流“3+1”/136
傳統物流的痛點/140
京東是如何把痛點變優勢的/146
物流智慧化/161
物流社會化/176
第6章 反哺和倒逼生産商 179
保良幣驅劣幣/182
與上遊分享效率紅利/197
倒逼製造品質升級/207
助品牌商做大做強/218
助力農産品上行/223
第7章 提升和塑造新場景 231
“三超”凝練超級動能/233
移動互聯新場景/239
智能消費的未來/246
金融助力消費升級/255
第8章 砥礪前行,品質強國 261
大國崛起的背後/264
京東的認知/268
發展品質經濟的策略/272
第1章
品質消費時代來臨
2017年6月18日是京東13歲的生日,在中國經濟長足發展的大背景下,京東成長為一傢世界500強企業。13年來,我們砥礪前行,參與並推動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品牌的崛起和消費的升級不斷創造著價值。我們一直身處中國零售業變革的前沿,經曆瞭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改造,也看到瞭很多問題: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很多中國企業顯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中低端産品過剩、高端産品不足、生産體係與消費需求的不匹配等是諸多行業麵臨的突齣問題,産品質量、品牌塑造一直與我國經濟發展相脫節。我們時刻思索著對於行業和社會的擔當,也去勾勒未來,去審視成長的煩惱。我們思考的結果是:品質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符閤供給側改革的方嚮。
消費新現象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經曆瞭短期波動後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從2012年起,由超高速步入瞭中高速增長通道,經濟結構與增長方式發生瞭較大變化,被稱為新常態。“三駕馬車”中投資與齣口對經濟的貢獻度逐年下降,消費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瞭64.6%。與此同時,也誕生瞭一個亮眼的詞匯:“新消費”。
消費之新,首先在於新型消費方式的崛起。作為新型消費的領頭羊,電子商務增勢強勁。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是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兩倍多。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銷售交易額近4.2萬億元,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5%,占比較上一年同期提高瞭近2個百分點。
消費之新,還體現在消費理念的提質升級。國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境外消費迎來瞭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中國國民正以驚人的齣境消費增長速度與消費熱情為全球消費市場提供著無限動力。世界旅遊組織(UNWTO)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境外消費總額為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瞭12%,占總消費額的20.9%;齣境旅遊的遊客數量同比增長6%,達到1.35億人次。
搶貨:從奶粉到馬桶蓋
從商品品類上看,中國人境外“搶貨”目標不斷迭代:2012年掀起瞭奶粉搶購潮,使得美國、英國、中國香港等地紛紛齣颱奶粉限購政策。2013年、2014年齣境購買奢侈品成為消費主流。2015年春節,傳說中的馬桶蓋登場。在日本售賣的馬桶蓋並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它有抗菌、可衝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並且適閤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有消息稱,日本某商場一小時大約就會賣掉50隻馬桶蓋,其中絕大部分由中國人買走,有的中國遊客一次會購買三四隻。因此隻要有中國遊客來,日本的免稅店很快就會賣斷貨。不僅馬桶蓋,電飯煲、吹風機、電動牙刷等日用品也競相成為熱捧的對象。2016年以來,感冒藥、紙尿褲、化妝品等日常消耗用品又成為新的搶購目標。
追求品質成為潮流
齣境消費數據顯示,近幾年,在境外購買奢侈品箱包的國人數量變化並不大,購買iPhone(蘋果手機)等電子産品的人數開始減少,而高品質日用品的購買人數卻持續增長,奢侈品已不再是追逐的重點,一些輕奢、新興及中檔品牌逐漸進入購買行列。“奢侈品消費”轉嚮“品質消費”,不僅說明國人如今越來越會生活,更預示著一個消費行為更加成熟的中高收入階層正在形成。他們已經從追求奢侈品牌轉變為享受品質生活,他們是理性消費的中堅,不易被廣告洗腦,他們的消費主要投嚮更耐用、更安全、更舒適的高品質商品。同時,他們也很關注商品的服務品質和服務體驗,願意接受新技術。
電商消費新特徵
根據京東數據,26~35歲的80後年齡段用戶占比很高,是電商消費的主力人群。這個消費群體與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各代消費群體有很大的不同,其消費特點是對國外品牌接受度高、注重商品品質、重視多元的精神和文化體育消費。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研究也顯示,37.4%的網購消費者認為自己會因為商品的品質而忽略價格,有51%的網購消費者會品質、價格並重,僅有11.6%的消費者會因為價格而選擇略微犧牲品質。
品牌價值得到凸顯
對於處於信息弱勢的消費者來說,在購買前判斷商品品質的依據是什麼呢?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品牌知名度。知名度越高的品牌,越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麥肯锡《2016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在不斷提高。在每個品類裏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隻關注少數幾個品牌,甚至一個品牌,也就是“品牌短名單”。可喜的是,部分品類中的國産品牌也越來越多地得到瞭國人的認可。京東數據顯示,2016年手機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7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手機整體銷售額的占比達55%;冰箱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5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冰箱整體銷售額的占比高達75%;國産品牌電視銷售也增長強勁,平闆電視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3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平闆電視銷售額的占比達74%。這些研究都說明,品牌,包括國産品牌已經成為網購消費者的主要決策依據。
關注用戶口碑
對於不太知名的品牌,網購消費者做齣購買判斷的另外一個重要依據是用戶口碑,也就是“看看彆人怎麼評價的”。甚至對於知名品牌,許多消費者也不再一味地盲目崇拜和迷信,也要比比看看。在傳統的流通渠道裏,消費者瞭解其他用戶的評價並非易事,在互聯網時代卻輕而易舉。因為大多數的網購消費者能夠如實地對産品做齣評價,不會因為賣傢的要求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所以,使用過該産品的人所講的故事、做齣的評價、上傳的圖片和最終的評分都能夠提升或降低瀏覽者對一個品牌的信任感。京東數據顯示,用戶評論對購買的影響非常明顯。以“影音娛樂”類目為例,對評論高度敏感的網購人群為31%,輕度敏感的占20%,閤計超過瞭50%;購買空氣淨化類産品的用戶中,對評論不敏感的隻有27.09%,大部分人會顯著地受到他人評論的影響。其他類目也有同樣的現象。
服務成為産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産品為核心的服務是完整地傳遞企業的價值主張、解決用戶問題的重要環節,是企業責任心的外延,是企業信譽的體現。所以,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服務已經成為産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體積和重量比較大的商品,或者涉及安裝和調試的復雜商品,或者比較昂貴的産品,能否妥善地送貨上門、安裝到位、調試好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直接影響到用戶的購買決策、購物體驗和品牌忠誠度,對産品的銷量也有顯著的影響。在有些時候,消費者甚至可以允許産品存在一些因為技術發展的局限性而導緻的不足,但是需要企業能夠提供及時的服務作為“補償”。
第1章
品質消費時代來臨
2017年6月18日是京東13歲的生日,在中國經濟長足發展的大背景下,京東成長為一傢世界500強企業。13年來,我們砥礪前行,參與並推動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品牌的崛起和消費的升級不斷創造著價值。我們一直身處中國零售業變革的前沿,經曆瞭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改造,也看到瞭很多問題: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很多中國企業顯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中低端産品過剩、高端産品不足、生産體係與消費需求的不匹配等是諸多行業麵臨的突齣問題,産品質量、品牌塑造一直與我國經濟發展相脫節。我們時刻思索著對於行業和社會的擔當,也去勾勒未來,去審視成長的煩惱。我們思考的結果是:品質經濟是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符閤供給側改革的方嚮。
消費新現象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經曆瞭短期波動後進入結構性調整階段,從2012年起,由超高速步入瞭中高速增長通道,經濟結構與增長方式發生瞭較大變化,被稱為新常態。“三駕馬車”中投資與齣口對經濟的貢獻度逐年下降,消費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瞭64.6%。與此同時,也誕生瞭一個亮眼的詞匯:“新消費”。
消費之新,首先在於新型消費方式的崛起。作為新型消費的領頭羊,電子商務增勢強勁。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是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的兩倍多。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銷售交易額近4.2萬億元,占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5%,占比較上一年同期提高瞭近2個百分點。
消費之新,還體現在消費理念的提質升級。國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境外消費迎來瞭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中國國民正以驚人的齣境消費增長速度與消費熱情為全球消費市場提供著無限動力。世界旅遊組織(UNWTO)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境外消費總額為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瞭12%,占總消費額的20.9%;齣境旅遊的遊客數量同比增長6%,達到1.35億人次。
搶貨:從奶粉到馬桶蓋
從商品品類上看,中國人境外“搶貨”目標不斷迭代:2012年掀起瞭奶粉搶購潮,使得美國、英國、中國香港等地紛紛齣颱奶粉限購政策。2013年、2014年齣境購買奢侈品成為消費主流。2015年春節,傳說中的馬桶蓋登場。在日本售賣的馬桶蓋並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它有抗菌、可衝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並且適閤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有消息稱,日本某商場一小時大約就會賣掉50隻馬桶蓋,其中絕大部分由中國人買走,有的中國遊客一次會購買三四隻。因此隻要有中國遊客來,日本的免稅店很快就會賣斷貨。不僅馬桶蓋,電飯煲、吹風機、電動牙刷等日用品也競相成為熱捧的對象。2016年以來,感冒藥、紙尿褲、化妝品等日常消耗用品又成為新的搶購目標。
追求品質成為潮流
齣境消費數據顯示,近幾年,在境外購買奢侈品箱包的國人數量變化並不大,購買iPhone(蘋果手機)等電子産品的人數開始減少,而高品質日用品的購買人數卻持續增長,奢侈品已不再是追逐的重點,一些輕奢、新興及中檔品牌逐漸進入購買行列。“奢侈品消費”轉嚮“品質消費”,不僅說明國人如今越來越會生活,更預示著一個消費行為更加成熟的中高收入階層正在形成。他們已經從追求奢侈品牌轉變為享受品質生活,他們是理性消費的中堅,不易被廣告洗腦,他們的消費主要投嚮更耐用、更安全、更舒適的高品質商品。同時,他們也很關注商品的服務品質和服務體驗,願意接受新技術。
電商消費新特徵
根據京東數據,26~35歲的80後年齡段用戶占比很高,是電商消費的主力人群。這個消費群體與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各代消費群體有很大的不同,其消費特點是對國外品牌接受度高、注重商品品質、重視多元的精神和文化體育消費。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研究也顯示,37.4%的網購消費者認為自己會因為商品的品質而忽略價格,有51%的網購消費者會品質、價格並重,僅有11.6%的消費者會因為價格而選擇略微犧牲品質。
品牌價值得到凸顯
對於處於信息弱勢的消費者來說,在購買前判斷商品品質的依據是什麼呢?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品牌知名度。知名度越高的品牌,越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麥肯锡《2016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在不斷提高。在每個品類裏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隻關注少數幾個品牌,甚至一個品牌,也就是“品牌短名單”。可喜的是,部分品類中的國産品牌也越來越多地得到瞭國人的認可。京東數據顯示,2016年手機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7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手機整體銷售額的占比達55%;冰箱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5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冰箱整體銷售額的占比高達75%;國産品牌電視銷售也增長強勁,平闆電視銷售額最高的20個品牌中,有13個品牌是國産品牌,在平闆電視銷售額的占比達74%。這些研究都說明,品牌,包括國産品牌已經成為網購消費者的主要決策依據。
關注用戶口碑
對於不太知名的品牌,網購消費者做齣購買判斷的另外一個重要依據是用戶口碑,也就是“看看彆人怎麼評價的”。甚至對於知名品牌,許多消費者也不再一味地盲目崇拜和迷信,也要比比看看。在傳統的流通渠道裏,消費者瞭解其他用戶的評價並非易事,在互聯網時代卻輕而易舉。因為大多數的網購消費者能夠如實地對産品做齣評價,不會因為賣傢的要求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所以,使用過該産品的人所講的故事、做齣的評價、上傳的圖片和最終的評分都能夠提升或降低瀏覽者對一個品牌的信任感。京東數據顯示,用戶評論對購買的影響非常明顯。以“影音娛樂”類目為例,對評論高度敏感的網購人群為31%,輕度敏感的占20%,閤計超過瞭50%;購買空氣淨化類産品的用戶中,對評論不敏感的隻有27.09%,大部分人會顯著地受到他人評論的影響。其他類目也有同樣的現象。
服務成為産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産品為核心的服務是完整地傳遞企業的價值主張、解決用戶問題的重要環節,是企業責任心的外延,是企業信譽的體現。所以,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服務已經成為産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體積和重量比較大的商品,或者涉及安裝和調試的復雜商品,或者比較昂貴的産品,能否妥善地送貨上門、安裝到位、調試好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直接影響到用戶的購買決策、購物體驗和品牌忠誠度,對産品的銷量也有顯著的影響。在有些時候,消費者甚至可以允許産品存在一些因為技術發展的局限性而導緻的不足,但是需要企業能夠提供及時的服務作為“補償”。
自 序
在過去的13年裏,京東的年均復閤增長率超過150%,交易額增長瞭9萬倍。在過去的12個月裏,京東的GMV(銷售額)超過瞭萬億元。在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中京東排名第261位,比上年前進瞭105位。人傢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關於京東的各種看法非常多,但說實話,真正懂我們的還是很少。
京東自創立之初就堅持對假冒僞劣商品“零容忍”,倡導“正品行貨”理念,我們在電商市場亂象叢生的年代贏得瞭口碑和信譽,引領瞭品質消費的潮流,尤其在近幾年品質電商逐漸興起的過程中持續發力,釋放齣“品質化、品牌化”所帶來的巨大勢能。目前,京東已成為中國綫上綫下最大的零售商,服務中國億萬傢庭和十幾萬品牌商,聯手騰訊打造全球獨有的社交電商新模式。
改革開放近40年,我國穩定解決瞭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人們在消費中越來越重視商品品牌、品質和體驗,重視多樣化的精神滋養和文化追求。我們強烈感受到,中國品質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正如十九大報告指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品質流通是品質經濟循環得以形成的關鍵,也是支撐品質經濟的重要支點。不同於工業時代生産驅動的供應鏈,互聯網時代是消費者需求驅動的供應鏈,最終,消費者會融閤在整個價值鏈條的各個環節,與企業一起創造價值。
我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認識: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這場革命變革的不是零售,而是零售的基礎設施。零售的基礎設施將變得極其可塑化、智能化和協同化,推動“無界零售”時代的到來,實現成本、效率和體驗的升級。過去消費者都知道京東商品好、服務好,用戶體驗非常棒,但是對技術沒有更多的感知。我相信隨著我們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會有更多讓消費者直接感知的前沿技術不斷齣現,帶來“機器比你懂你”“隨處隨想”“所見所得”的體驗升級。今天服務於京東體係的功能業務未來會逐漸模塊化、市場化,從一體化走嚮開放。同時,各個模塊之間的組閤又會極其靈活,可以像積木一樣進行適應性建構,滿足閤作夥伴差異化的需要。我們會與整個行業一起推動效率、體驗的升級,共同構建未來的零售生態。
從宏觀層麵看,麵對環境壓力、産能過剩等危機,中國經濟現在正麵臨重要拐點,正如周其仁先生所說,經濟下行逼迫我們進行品質升級,需要啓動一場中國的品質革命。不講究品質的社會現象由來已久,原因復雜,但是現在的形勢逼著我們必須麵對這個問題,逼著企業傢們要從價格戰嚮品質戰轉型。品質經濟是解決當前中國經濟難點問題的鑰匙,是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符閤供給側改革的方嚮,將在大國崛起的曆程中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前一段有關“虛實經濟”之爭炮聲隆隆,讓我們對互聯網産業和傳統經濟之間的“衝突”憂心忡忡。爭論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互聯網和製造業能否形成閤力的問題。俗話說,閤則兩利,分則兩敗。如果能夠形成閤力,中國經濟將升級為品質經濟,嚮上提升;如果形不成閤力,中國産品依然隻能拼價格戰,中國經濟潛在增速無疑將會繼續放慢。京東自成立以來,我們始終不忘初心,秉承“科技引領、正道成功”的企業發展理念,不斷提高供應鏈績效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消除上下遊的信息鴻溝,增加産業鏈價值,並努力將京東打造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創新融閤體。
我們要結閤時代背景和國情,汲取教訓、少走彎路。推動國民經濟的主導産業實現“品質製造”、“品質流通”和“品質消費”的良性循環,在全社會構建起品質供應鏈和品質經濟體係,實現中國製造嚮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嚮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嚮中國品牌轉變。在中國經濟品質化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有京東的貢獻,我們將無比自豪,甚至超過我們自己在商業上的成功!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沉靜的力量,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簡約而充滿未來感的字體,仿佛在預示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我一直對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尤其是近幾年來,從綫上購物的崛起,到實體店的艱難轉型,再到新興的社區零售和社交電商,整個行業都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顛覆。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解讀這場“未來零售革命”,它是否能揭示齣隱藏在紛繁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是關於技術驅動的革新,還是消費者心理的演變,抑或是商業模式的重塑?書中會深入探討“品質”在這次革命中的核心地位嗎?我理解的品質不僅僅是産品的優良,更包含瞭服務、體驗、甚至品牌價值的整體升華。這本書能否為我們勾勒齣一幅清晰的商業圖景,讓我們看到在新的語境下,企業如何通過提升品質來贏得未來?我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讓我看到理論如何在實踐中落地,是否能為身處轉型期的零售企業提供可藉鑒的思路和策略。比如,麵對日益精明的消費者,如何纔能真正打動他們,建立起持久的信任和忠誠度?這本書是否會觸及供應鏈的優化、數據分析的應用、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更加敏捷和響應迅速的組織架構?種種疑問在我心中盤鏇,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啓迪。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視角和深度上都給我帶來瞭驚喜。它沒有流於錶麵,而是深入到瞭零售業變革的“靈魂”層麵。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革命”的闡釋,它是否意味著一種顛覆性的、係統性的改變,而不僅僅是局部的微調?“品質”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核心角色?它是否會成為驅動這場革命的關鍵引擎?我一直在思考,在如今這個信息極度透明、消費者話語權空前強大的時代,一個品牌的光鮮亮麗是否能持久?是否終究要迴歸到産品的本質和服務的溫度?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對品質的極緻追求,重塑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它是否會揭示齣,那些真正能夠贏得未來的企業,是如何在細節中見真章,在體驗上做文章?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構建品質文化”的洞察,這不僅僅是製度層麵的要求,更是企業內在精神的體現。例如,如何讓每一個員工都成為品質的守護者?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和反饋機製,鼓勵持續的品質改進?我對書中對“未來商業圖景”的展望充滿瞭好奇,它是否會描繪齣一個更加注重價值、尊重個體、並能實現共贏的商業生態?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地上,俯瞰著零售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在於對“品質”這一概念的重新定義和深刻挖掘。我原本以為品質更多地停留在産品本身,但這本書卻將其延展到瞭更廣闊的領域,包括品牌價值、用戶體驗、社會責任,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引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革命”的敘述,它沒有使用煽動性的語言,而是以一種理性而深刻的筆觸,揭示瞭零售業正在經曆的結構性變革。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中,重新找迴“人”的溫度和“心”的連接?我一直在思考,當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能夠提供極緻的效率和個性化推薦時,消費者真正渴望的,是否是那些能夠觸動心靈、引發共鳴的品質?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那些能夠通過提升品質,實現逆風翻盤、甚至引領潮流的企業?例如,它們是如何在看似飽和的市場中,開闢齣新的藍海?又是如何通過對品質的執著,構建起難以逾越的競爭壁壘?我希望書中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指導企業如何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穩健地邁嚮“品質經濟”的未來。
評分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對當前零售業所麵臨的挑戰的冷靜剖析。我深有同感,在這個信息爆炸、選擇過剩的時代,消費者早已不再僅僅滿足於基本的功能性需求,他們追求的是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和價值認同。那種粗放式的、以價格戰為主要手段的競爭模式,顯然已經走到瞭盡頭。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品質”的多元維度?它是否會超越物質層麵,觸及品牌文化、人文關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我尤其關心書中對“用戶體驗”的論述,在數字化浪潮下,如何纔能創造齣既高效便捷又不失人情味的服務?實體店的價值是否會重新被定義,從單一的交易場所轉變為品牌互動和情感體驗的空間?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綫上綫下渠道,實現全渠道融閤的創新模式?我一直認為,未來的零售業一定是更加個性化、社群化和價值導嚮的。這本書是否會描繪齣這樣一幅藍圖,並為我們指明實現路徑?例如,如何通過精準的數據洞察,為消費者提供量身定製的産品和服務?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和社群的力量,構建更具粘性的品牌生態?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前瞻性的觀點和實踐案例,幫助我們理解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品質之路”。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零售業的“現在進行時”,更是一次對“未來時態”的深刻預言。它並沒有停留於對現狀的簡單描述,而是試圖穿透迷霧,去捕捉那些正在孕育中的新趨勢和新可能。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品質經濟”的定義和解讀,它是否會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商業範式?在這個範式下,企業競爭的焦點是否會從規模和效率轉嚮價值創造和長期可持續性?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通過對品質的精耕細作,構建起強大的品牌護城河,抵禦同質化競爭的侵蝕?我一直在思考,當技術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産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時,什麼纔是真正能夠支撐企業穿越周期的關鍵?是技術?是渠道?還是某種更本質的力量?或許,這本書會給齣答案,它是否會強調“品質”作為一種核心競爭力,能夠跨越行業和技術壁壘,成為企業最堅實的基石?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策略和方法論,幫助企業識彆並提升自身的“品質力”。例如,如何構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持續迭代和優化的産品研發體係?如何通過精細化的運營管理,確保每一個接觸點的品質都達到最優?我對書中關於“商業圖景”的描繪充滿瞭好奇,它是否會勾勒齣一個更加人性化、有溫度、有責任感的未來零售世界?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應該不錯的一部書
評分絕對正版好書,物流超快,一天到貨,最完美的一次購物體驗。支持東哥!
評分買來就看瞭,相信中信齣版社的書。書的內容有邏輯,錶述清楚。外行也能看得明白
評分相當好的書,促銷時購入收藏。
評分報告指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評分一個企業從創建初期到存活到發展壯大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像京東這種零售業電商,將采購,倉儲,配送,售後連成一起,全部自營的模式更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環節多,齣現的問題也可能會多,不過即使這樣,但因為自營所以也更可控,所以我也比較喜歡買自營的東西,有瞭問題找京東很容易解決。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給瞭我很大啓發,
評分不止一次的選擇京東,好想念以前的配送員,5年瞭知道什麼時間段配送我在傢,有時候米麵油牛奶不方便放小賣部會錯開配送,特彆貼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