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

中公版·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公务员考试
  • 言语理解
  • 成语
  • 提分
  • 中公
  • 联考
  • 备考
  • 词汇
  • 高频
  • 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36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652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9
字数:16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 由中公教育考试研究院的多位专职师资,根据近几年多省市联考行测考试内容的特点和难度水平特别设计。

本书精选联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中高频成语199条,采用特殊装订形式及双色印刷给考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轻松备考。

便携的口袋书形式——帮考生充分利用每一分钟随时随地轻松学;

双色印刷——给考生营造轻松、明快的学习氛围;

“考点+真题+模拟”式科学体例——学习、巩固、实战一体化、帮助考生快速全面提升。

内容简介

《公务员联考提分系列·言语必考成语199条》精选联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板块中高频成语199条。每条成语包括“题库检索”“说文解字”“成语辨析”“引经据典”。

“题库检索”标注近年来该成语涉及考试出处;

“说文解字”“成语辨析”详细讲解每条成语释义及相关近义词的联系与区别;

“引经据典”精选近年真题,深入探究联考导向;。

目录

按部就班(14)

按图索骥(166)

百无一用(138)

百折不挠(107)

包罗万象(38)

抱残守缺(139)

杯水车薪(182)

背道而驰(39)

比比皆是(29)

闭门造车(69)

鞭长莫及(142)

标新立异(15)

别出心裁(40)

波澜壮阔(98)

不孚众望(148)

不胫而走(152)

不拘一格(11)

不刊之论(66)

不谋而合(9)

不胜枚举(67)

层出不穷(5)

差强人意(143)

车水马龙(68)

出奇制胜(144)

处心积虑(158)

吹毛求疵(1)

从容不迫(103)

大相径庭(60)

当务之急(104)

当之无愧(102)

得天独厚(113)

独辟蹊径(12)

独善其身(63)

断章取义(18)

耳熟能详(172)

耳闻目睹(55)

方兴未艾(43)

防微杜渐(125)

纷至沓来(4)

风生水起(187)

凤毛麟角(44)

浮光掠影(6)

釜底抽薪(145)

高屋建瓴(73)

高瞻远瞩(46)

根深蒂固(45)

功亏一篑(62)

光怪陆离(88)

鬼斧神工(10)

海纳百川(149)

汗牛充栋(191)

讳疾忌医(190)

浑然不觉(117)

积重难返(146)

见微知著(32)

矫枉过正(108)

脚踏实地(36)

截然不同(47)

泾渭分明(157)

惊心动魄(188)

咎由自取(175)

居安思危(49)

举棋不定(19)

举重若轻(74)

举足轻重(31)

刻不容缓(196)

口若悬河(153)

苦心孤诣(110)

夸夸其谈(185)

老生常谈(112)

乐不思蜀(141)

力不从心(116)

历久弥新(42)

立竿见影(61)

量体裁衣(93)

良莠不齐(109)

寥若晨星(154)

琳琅满目(192)

屡见不鲜(51)

洛阳纸贵(119)

络绎不绝(28)

门庭冷落(75)

面面俱到(156)

面目全非(83)

妙趣横生(114)

名副其实(198)

明察秋毫(52)

明日黄花(184)

摩肩接踵(120)

莫衷一是(16)

墨守成规(76)

目不暇接(20)

能言善辩(118)

泥沙俱下(90)

盘根错节(30)

披沙拣金(70)

破釜沉舟(159)

千姿百态(99)

前车之鉴(181)

潜移默化(121)

浅尝辄止(21)

悄无声息(160)

翘首以盼(161)

轻描淡写(130)

曲高和寡(54)

屈指可数(22)

趋炎附势(169)

人迹罕至(34)

如虎添翼(71)

如履薄冰(162)

如日中天(122)

入木三分(106)

杀鸡取卵(189)

舍本逐末(123)

深谋远虑(163)

深入浅出(78)

声名鹊起(56)

事与愿违(124)

势不两立(164)

守株待兔(126)

首当其冲(23)

殊途同归(7)

孰轻孰重(165)

顺理成章(140)

瞬息万变(167)

司空见惯(3)

泰然自若(127)

弹冠相庆(150)

昙花一现(79)

谈虎色变(80)

醍醐灌顶(24)

天花乱坠(168)

天马行空(132)

同日而语(41)

徒劳无益(137)

推波助澜(77)

脱颖而出(193)

唾手可得(35)

万人空巷(170)

妄自菲薄(92)

望尘莫及(25)

望其项背(151)

危机四伏(128)

危言耸听(115)

微不足道(82)

微言大义(84)

惟妙惟肖(17)

娓娓动听(100)

未雨绸缪(8)

文不加点(101)

闻风丧胆(173)

无人问津(129)

无师自通(174)

无所适从(26)

毋庸讳言(177)

五花八门(186)

息息相关(58)

细大不捐(147)

相得益彰(13)

相辅相成(48)

削足适履(85)

薪尽火传(194)

信手拈来(59)

休戚与共(86)

栩栩如生(195)

喧宾夺主(111)

雪上加霜(197)

言之凿凿(89)

一蹴而就(2)

一挥而就(131)

一劳永逸(64)

一鳞半爪(178)

一文不名(199)

以管窥天(183)

以邻为壑(105)

义无反顾(33)

异想天开(72)

易如反掌(179)

因地制宜(91)

因噎废食(87)

引人入胜(37)

悠然自得(180)

鱼目混珠(155)

缘木求鱼(171)

越俎代庖(81)

运筹帷幄(133)

责无旁贷(57)

真知灼见(134)

振聋发聩(27)

纸上谈兵(50)

掷地有声(176)

众所周知(95)

珠联璧合(96)

卓有成效(94)

捉襟见肘(53)

孜孜不倦(135)

子虚乌有(136)

自成一体(97)

走马观花(65)

精彩书摘

  【说文解字】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也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成语辨析】近义词:求全责备
  “吹毛求疵”是不怀好意,故意挑剔;“求全责备”的动机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它要求的是完美无缺。
  ■
  (2014国家-23) 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 的地步。他们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非常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抱残守缺 B.宁缺勿滥 C.冥顽不灵 D.吹毛求疵
  【答案】D。解析:由“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和最后一句“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可知,句意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对细节苛求到了过分的地步。显然此处要填一个贬义词,“宁缺勿滥”偏褒义,故首先排除B。“抱残守缺”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句中没涉及陈旧、保守的问题,排除A。“冥顽不灵”形容愚昧无知。用来形容消极完美主义者不恰当,排除C。“吹毛求疵”形容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契合句意,故答案为D。
  【说文解字】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成语辨析】近义词: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多用于否定句中表规劝;“一挥而就”多用于肯定句中表赞叹。
  ■
  (2013吉林乙-15) 值得肯定的是,与铁路货运改革方案相配套的机构改革、资源整合、人员转岗,已在全国各个铁路局推行,反响良好,说明这第一步迈得不错。然而,与其他改革一样,铁路改革不会 ,更难 。在推进改革、赢得市场的同时,防止内部恶性竞争,防范运输安全事故,既是铁路应汲取的历史教训,也是新一轮改革路上的重大考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步到位 一蹴而就 B.一路顺风 一举成功
  C.顺风顺水 一步登天 D.一帆风顺 一蹴而就
  【答案】D。解析:先看四个选项,“一路顺风”指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一步登天”指某些事物一下子提高到很高的程度。常用以讽刺人突得高位。而题干中两空都是用来形容“铁路改革”,这两个成语显然不合题干,排除B、C。再看题干,根据两空之间的“更难”可知,第二空与第一空构成递进关系,语义程度应比第一空更深。A项“一步到位”与“一蹴而就”意思相近,不存在递进关系,故排除。D项契合题意,当选。
  【说文解字】“司空见惯”来源于刘禹锡的一首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故该成语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辨析】近义词: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偏重指经常看到的事情;“习以为常”适用范围比较广,还指自身的言行和故事。
  ■
  (2013陕西-31) 在许多大城市中,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似已 ,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给予施舍或提供援助,一般都会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听过这样的告诫:一味地给这些人钱,只会养成他们懒惰、依赖的生活方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蔚然成风 视而不见
  C.司空见惯 呼啸而过 D.见怪不怪 一笑而过
  【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显然,“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流落街头”的现象并不是好风气,排除B。“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和“见怪不怪”词义相近。再看第二空,对应“没几个驾驶者会停下来”,选“呼啸而过”最恰当,故答案为C。
  【说文解字】纷:多;杂乱。沓:重复;多。“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成语辨析】近义词: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和“络绎不绝”都有“连续不断”的意思。“纷至沓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络绎不绝”专指人、车、马、船的来来往往。
  ■
  (2011江苏B-74) 知识和书写不再是一副严肃模样,不再被固定于纸媒,时尚、娱乐、即时、分享、互动、便捷、环保等新鲜感受 。未来,“书”不仅仅是文字与图片的内容,而是嵌入触摸手控、视频、音频、动效、360度视图、跨文本、超链接、在线升级等多媒体技术的混搭型内容,阅读概念在无限 。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 展开 B.纷至沓来 拓展
  C.眼花缭乱 延伸 D.目不暇接 壮大
  【答案】B。解析:第一空直接修饰“新鲜感受”,而“眼花缭乱”和“目不暇接”的适用对象为人,一般构成“使人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的固定搭配形式,不直接修饰事物,排除C、D。第二空“概念展开”搭配不当,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B。
  【说文解字】层:重复;层出:重复地出现;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
  【成语辨析】近义词:层见叠出
  “层出不穷”与“层见叠出”均有“接连不断出现”的意思。“层出不穷”强调没有穷尽;“层见叠出”强调反复出现。
  ■
  (2012河南-4) 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种公益组织和项目 ,在运行中却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爱心捐赠是否基于自愿?项目运作是否足够规范?信息披露是否透明专业?这些无不在 着大大小小的公益慈善组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 质问 B.司空见惯 考验
  C.层出不穷 拷问 D.不断涌现 质疑
  【答案】C。解析:“屡见不鲜”“司空见惯”均可用来表示见得多了就不觉得新奇,主语一般为人,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A、B两项。分析句意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语义程度应较重,“拷问”与“质疑”相比,程度更重,更能体现公益慈善组织所面临的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说文解字】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成语辨析】近义词:走马观花
  两者都有“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可用于人或事物,而“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粗略”,只用于人。两者均可用于形容看书学习。“浮光掠影”强调马虎、不深入;“走马观花”强调看得匆忙、速度快。
  ■
  (2013下半年江西-64)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不少人已习惯于浅阅读,这虽在所难免,其 也是明显的。浅阅读虽能够收获一些印象式的谈资,但 之中透露出的是浮躁心气,很难 为提升阅读者主体素质的扎实“文化准备”。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代价 走马观花 转换 B.影响 浅尝辄止 汲取
  C.弊端 浮光掠影 沉淀 D.局限 言谈举止 锤炼
  【答案】C。解析:此题从第二空和第三空入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均可用来修饰阅读,指印象不深刻,并与“浅阅读”“浮躁心气”构成呼应关系,“言谈举止”不可用,排除D。“汲取”为吸取的意思,不能与“文化准备”搭配,排除B。再看第一空,由“这虽在所难免”可知,接下来应论述不好的方面,“弊端”符合文意,应选C。
  【说文解字】殊:不同的。“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可用于人生、道路、学习、工作、艺术、外交等方面。
  【成语辨析】近义词:异曲同工
  “殊途同归”和“异曲同工”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之意。“殊途同归”不强调结果的好坏;“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
  ■
  (2012江苏事业单位-35)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 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瑕瑜互见 酣畅淋漓 甚嚣尘上 B.殊途同归 酣畅淋漓 蓬勃发展
  C.殊途同归 淋漓尽致 层出不穷 D.瑕瑜互见 淋漓尽致 屡见不鲜
  【答案】C。解析:“虽然……但……”提示第一空与“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存在逆对应关系。“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瑕瑜互见”比喻优点、缺点都有。根据词意,“殊途同归”能与前文内容构成逆对应关系,排除A、D。再看第三空,“蓬勃发展”指发展的势态迅速、积极、向上,不能与“手段”搭配。故第三空填“层出不穷”更恰当。因此本题选C。
  【说文解字】绸缪:紧密缠缚、修缮。“未雨绸缪”即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成语辨析】近义词:有备无患
  “未雨绸缪”和“有备无患”都是“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的意思。“未雨绸缪”没有强调“无患”,前面可以加“必须”“应该”等词;“有备无患”明确提出“无患”,意思较“未雨绸缪”多了一层。
《精选古今成语活用指南》 一、 内容概述 《精选古今成语活用指南》是一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尤其是致力于提升文学素养、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参考书。本书跳脱出任何特定考试的框架,以纯粹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为导向,精选了约1500条精妙绝伦、内涵丰富的成语,覆盖了从古代经典到当代鲜活的各类成语。本书不仅仅是成语的罗列,更是一次深度挖掘成语背后故事、透视其文化意蕴、探究其使用语境的旅程。每一条成语都经过精心筛选,力求做到既有代表性,又兼具实用性,能够真正丰富读者的词汇宝库,提升语言的精准度和感染力。 二、 核心特色与内容详解 1. 精选与分类:匠心独运,脉络清晰 广度与深度兼备的精选原则: 本书的成语选取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广度与深度兼备”的原则。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成语库中,精挑细选出1500条最具代表性、最富表现力、最常用也最值得深入理解的成语。选取的标准包括: 典籍渊源深厚: 优先选取出自《诗经》、《尚书》、《论语》、《孟子》、《史记》、《汉书》等经典古籍,以及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名著的成语,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积淀。 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选取那些含义多层、寓意深刻,能够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的成语。 使用频率高,实用性强: 关注日常交流、文学创作、公文写作等多个场景下常用的成语,确保读者学以致用。 趣味性与教育性并存: 包含一些生动有趣、故事性强的成语,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避免过于冷僻或生僻: 尽管追求深度,但本书避免收录过于晦涩难懂、脱离实际使用语境的成语,力求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 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 为了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查找,本书构建了一个科学而灵活的分类体系。 按主题分类: 如“人生哲理类”(励志、品德、处世)、“社会百态类”(人际关系、政治经济、风俗民情)、“自然景物类”(山川景色、花鸟鱼虫)、“情感表达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能力与状态类”(智谋、勤奋、困境)、“历史典故类”(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等。这种分类方式能够帮助读者在特定语境下快速找到所需成语,并能理解成语在不同主题下的应用差异。 按功能分类(辅助): 在主题分类的基础上,也可能辅以按功能(如形容人物、描述事件、表达观点等)的提示,使理解更加立体。 索引体系: 配备详尽的笔画、拼音、主题检索索引,确保读者能够快速定位到目标成语。 2. 深度解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字面义与引申义: 对每个成语,不仅会解释其字面上的意思,更会深入剖析其引申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刻舟求剑”不仅是字面上的“在船上刻记号以求落水的剑”,更引申出“死守教条、不知变通”的道理。 出处考证与故事解读: 绝大多数成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生动的故事背景。本书将对成语的出处进行严谨考证,并详细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传说故事、文学典故等。通过故事的讲述,让读者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体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退避三舍”背后是春秋时期晋国对楚国的战略退让;“画蛇添足”则来自一个寓言故事,揭示了多此一举的荒谬。 词义辨析与近反义辨析: 许多成语在含义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别,或者与某些近义词容易混淆。本书将对这些成语进行细致的词义辨析,并列举其近义词和反义词,帮助读者准确掌握成语的适用范围,避免使用错误。例如,区分“兴高采烈”与“欣喜若狂”;辨析“一视同仁”与“不偏不倚”。 用例分析与语境指导: 纸上谈兵终觉浅。本书强调成语的“用”。每个成语都配有精心设计的例句,这些例句力求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涵盖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多种表达方式。例句会提示读者成语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与前后文衔接,以及在何种语境下使用最为恰当。此外,还会针对一些容易用错的成语,给出“辨误”提示,说明错误的用法和原因。 3. 活用与拓展: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仿写与拓展练习: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本书会设计一些仿写练习,鼓励读者尝试用新学的成语造句,模仿例句的结构和用法,从而加深对成语的掌握。同时,也会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拓展,比如围绕一个成语故事,思考其延伸的道理,或者与其他相似主题的成语进行关联。 主题性学习模块: 除了独立的成语解析,本书还可能设置一些主题性的学习模块。例如,“关于‘坚持’的成语群”、“描写‘友情’的成语集锦”、“如何用成语表达‘智慧’”,通过将相关的成语集中学习,帮助读者在某个特定主题下构建丰富的词汇体系。 文化延伸: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本书在讲解成语的同时,也会适时地引申到相关的文化常识、历史背景、哲学思想等方面,让读者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例如,讲解“滥竽充数”时,可以引申到古代音乐文化;讲解“愚公移山”时,可以探讨其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鼓励独立思考: 本书不鼓励死记硬背,而是引导读者理解成语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内涵,鼓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主动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体会和修正。 三、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 文学爱好者: 渴望提升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文学创作素材的读者。 学生群体: 中小学生、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成语的学生。 职场人士: 希望在公文写作、商务沟通、日常交流中展现更专业、更具文化底蕴形象的职场人士。 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者: 愿意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语言之美的所有读者。 所有希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个人素养的读者。 四、 结语 《精选古今成语活用指南》不追求“提分”,不锁定任何特定“联考”,它旨在成为您在语言学习道路上的忠实伙伴,一本能够陪伴您在文字的海洋中航行,感受古今智慧、体味文化韵味的得力助手。通过对这1500条精选成语的深度学习和灵活运用,相信您定能如同拨开迷雾,洞察语言的精妙,让您的文字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学习成语,不仅仅是掌握词汇,更是开启一扇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愿本书能为您带来一场充实而愉快的文化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最大的疑虑是内容是否真的能覆盖到“必考”的那些核心成语。毕竟市面上的资料汗牛充栋,真正有价值的凤毛麟角。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编者对历年真题的把握精准得令人咋舌。它不像某些教辅那样堆砌大量冷僻的、几乎不可能出现在考场上的晦涩词汇,而是聚焦于那些反复考察、能直接拉开区分度的“高频战术点”。书中对每一个成语的解释,都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释义层面,还融入了具体的语境分析和辨析技巧,比如如何区分形近易混淆的成语,这一点对我这种经常“张冠李戴”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种高度的实战导向,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信心,感觉每背诵一个,就成功排除了一个考场上的陷阱。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学习方法论”上的构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从基础的分类梳理,到进阶的语境应用练习,再到最后的模拟测试巩固,整个流程如同精心编排的武功心法,层层递进,缺一不可。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单元后面设置的“错误模式分析”,它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是什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其他选项是错的”,这种反向思维的训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成语深层含义的理解力。这种教学设计,体现出编者深厚的教学经验,而不是停留在内容搬运的层面,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高效”和“精准”。在备考时间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最怕的就是做无用功。而这本《言语必考成语199条》完全符合我们对“提分利器”的期待。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直接把最有可能得分的“黄金知识点”提炼出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无论是对成语的溯源考究,还是对特定语境下的应用把控,都做到了深入浅出,直击要害。对于那些希望在言语部分实现突破,将成语知识点转化为实际分数的朋友们,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有效地压缩了我的无效学习时间,让我的复习重点更加突出和明确。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翻开每一页,都能感受到编者在细节上的用心。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时间面对文字材料的备考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目录设计得非常清晰,每一部分的划分都逻辑严谨,让我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装帧的坚固程度也让人放心,时不时地翻阅和携带,书脊依然保持得很好,没有出现松散或者脱页的迹象。整体来看,这本书在硬件制作上绝对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让人有一种踏实感,觉得这笔投入物超所值。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丝毫没有那种传统教辅的枯燥和说教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我们考生的心理,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偶尔穿插的幽默感也让我在高压的学习之余能得到片刻的放松。更重要的是,在讲解那些较为抽象的成语时,编者会用非常贴近生活或古代典故的生动例子来辅助理解,使得原本干巴巴的知识点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记忆的持久性也大大增强。例如,某个关于气度的成语,作者引用了一个非常现代的职场小故事来佐证,让我立刻就抓住了那个“度”的精髓,这种跨时代的联想能力,是死记硬背绝对无法达到的效果。

评分

成语词典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图书背面上随意贴标签

评分

好很好很好好

评分

书翻了下不错。但是快递小哥真的那态度也是醉了,不愿意干快递就转行嘛。都送了好多次了,每次都是死鱼脸,但前几次都是给的五星好评。我笑脸相迎连说谢谢麻烦了。别人甩都不甩你。地址是在一楼。从送到走一句话都没说感觉像失语了一样。也没问是不是收快递的人啊。还是之前那个李姓快递小哥服务态度超级好

评分

不咋滴,中公的书,纸张不行,有待加强,内容就那样吧

评分

质量不错,关键是有易混成语辨析这点很适合考试用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是想象中的书。。。就把真题汇总复制过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