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全真题库(套装3册)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全真题库(套装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公教育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教师招聘
  • 广东省
  • 公考
  • 教育综合知识
  • 真题
  • 模拟题
  • 题库
  • 中公
  • 2018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121838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3873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9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由中公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结合数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考情及考试要求详情倾力编写而成。立足教学研发,紧随考情变化,不断更新试卷结构及内容。试卷参考答案务求详尽准确,试题解析在精简明确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对相关考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四位一体陪伴考生备战。教材和历年真题试卷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题库》中公教育广东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立足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考查内容,结合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总结命题规律,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教师招聘考试,把握考试方向,提高学习效率。本题库具有以下特点:
  (1)突破思维,专项特训模拟演练
  本题库以专项特训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并对真题归纳整理,剖析命题规律,科学预测考试趋势,旨在帮助考生夯实知识基础,掌握知识要点。
  (2)紧扣考情,梳理复习备考脉络
  本题库依据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要求,在每章伊始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知识框架图,帮助考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此外,结合考试要求和历年真题梳理出考试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抓住考试热点,轻松备考。
  (3)详解真题,洞悉考试命题方向
  本题库“历年真题精讲”板块收录了广东省各地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2013—2017年真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帮助考生梳理答题思路。“真题分析与预测”板块对历年真题的难易程度、出题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命题规律,对考生起到提示和指引作用。
  (4)精选习题,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本题库所涉及的每一道预测试题都是依据考试要求和真题的特点,精挑细选而成。题型较为全面,题量丰富,以期考生能融会贯通,提高实战能力。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是中公教师招聘研发人员在深入研究广东省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以下特色:
  考情梳理备考有序
  在本书正文前,设置了备考指导。通过“考情分析”和“题型解读”两个模块,帮助考生从总体上了解考情,明确考查内容,再根据不同题型,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备考策略,为考生的备考提供了指导,让考生能明确思路,有序备考。
  精选内容体系合理
  一方面,本书比较全面地讲解了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内容,力求涵盖考试的重要考点;另一方面,本书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涉及的纷繁复杂的内容以合理的体系进行建构,方便考生构建其合理的知识体系,对全书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较好的把握。
  真题再现直击考点
  本书在正文讲解部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近年来的考试真题,以考题再现的形式帮助考生直观了解知识考查形式,直击历年真题考点,让考生的备考更有针对性。
  双色设置明确重点
  本书内文采用双色印刷的方式,并在重点的知识点下以浪纹线进行标注,帮助考生明确知识的要点,让考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高效地复习备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结合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命题特点及考试真题对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命题趋势进行预测,编辑了本套试卷。帮助考生从整体把握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范围,熟悉题型,未雨绸缪。本试卷包含8套真题与8套全真模拟试卷,题型全面,题量丰富,题目难易度与真题吻合,参考答案解析详细,让考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题库》一、前言:前言对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情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书的特点,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本书的使用方法,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正文内容:正文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五部分内容,并设置了以下板块:
  知识梳理:以提纲形式列出复习内容涉及的知识点。
  考试重、难点:明确考试中的重难点内容,使考生对重难点内容一览无余。
  历年真题精讲:回放2013—2017年真题,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试题型和出题动态。
  真题分析与预测:梳理2013—2017年以来广东省各地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解析考试热点。
  预测试题:丰富的精编试题,确保考生“熟能生巧”。
  参考答案及解析:专业研发团队的详细解答,帮助考生“答疑解惑”。
  三、中公移动自习室: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编者认真研究了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在教材编写时,追求内容的实用性、全面性、针对性,精心选编内容,不断优化教材体系。全书包含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五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介绍了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一般要求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常规知识,教师职业素养,课堂教学技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等。教材的讲解更辅以真题再现和章后的模拟练习,帮助考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目录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及全真模拟试卷》
试卷部分
2017年6月18日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1)
2017年6月3日广东省茂名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12)
2017年5月28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招聘教职员教育理论试题(A卷)(精选)(22)
2017年5月28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招聘教职员教育理论试题(B卷)(精选)(29)
2017年4月15日广东省中山市教体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36)
2017年2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试题(42)
2016年5月22日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49)
2016年3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岗招聘考试试题(59)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65)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75)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85)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四)(91)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五)(97)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六)(103)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110)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八)(120)
答案部分
2017年6月18日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25)
2017年6月3日广东省茂名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类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34)
2017年5月28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招聘教职员教育理论试题(A卷)(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41)
2017年5月28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招聘教职员教育理论试题(B卷)(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47)
2017年4月15日广东省中山市教体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52)
2017年2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58)
2016年5月22日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63)
2016年3月19日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岗招聘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69)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76)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84)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91)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95)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200)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205)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210)
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216)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全真题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知识梳理(2)
考试重点(3)
考试难点(3)
历年真题精讲(3)
真题分析与预测(9)
考前预测(10)
参考答案及解析(13)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17)
知识梳理(17)
考试重点(18)
考试难点(18)
历年真题精讲(18)
真题分析与预测(24)
考前预测(25)
参考答案及解析(29)
第三章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33)
知识梳理(33)
考试重点(34)
考试难点(35)
历年真题精讲(35)
真题分析与预测(43)
考前预测(43)
参考答案及解析(49)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54)
知识梳理(54)
考试重点(55)
考试难点(55)
历年真题精讲(55)
真题分析与预测(71)
考前预测(71)
参考答案及解析(77)
第五章课程(83)
知识梳理(83)
考试重点(84)
考试难点(84)
历年真题精讲(84)
真题分析与预测(91)
考前预测(92)
参考答案及解析(99)
第六章教学(105)
知识梳理(105)
考试重点(106)
考试难点(106)
历年真题精讲(106)
真题分析与预测(142)
考前预测(142)
参考答案及解析(153)
第七章德育(166)
知识梳理(166)
考试重点(166)
考试难点(166)
历年真题精讲(167)
真题分析与预测(176)
考前预测(176)
参考答案及解析(181)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186)
知识梳理(186)
考试重点(186)
考试难点(186)
历年真题精讲(187)
真题分析与预测(201)
考前预测(202)
参考答案及解析(207)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212)
知识梳理(212)
考试重点(213)
考试难点(213)
历年真题精讲(213)
真题分析与预测(213)
考前预测(214)
参考答案及解析(214)
第二章认知(216)
知识梳理(216)
考试重点(217)
考试难点(217)
历年真题精讲(217)
真题分析与预测(228)
考前预测(228)
参考答案及解析(235)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241)
知识梳理(241)
考试重点(241)
考试难点(241)
历年真题精讲(241)
真题分析与预测(246)
考前预测(246)
参考答案及解析(249)
第四章个性心理(252)
知识梳理(252)
考试重点(252)
考试难点(253)
历年真题精讲(253)
真题分析与预测(258)
考前预测(259)
参考答案及解析(261)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264)
知识梳理(264)
考试重点(265)
考试难点(265)
历年真题精讲(265)
真题分析与预测(268)
考前预测(268)
参考答案及解析(269)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72)
知识梳理(272)
考试重点(272)
考试难点(272)
历年真题精讲(272)
真题分析与预测(273)
考前预测(273)
参考答案及解析(274)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75)
知识梳理(275)
考试重点(275)
考试难点(275)
历年真题精讲(276)
真题分析与预测(283)
考前预测(283)
参考答案及解析(287)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90)
知识梳理(290)
考试重点(291)
考试难点(291)
历年真题精讲(291)
真题分析与预测(296)
考前预测(297)
参考答案及解析(301)
第四章学习动机(304)
知识梳理(304)
考试重点(304)
考试难点(304)
历年真题精讲(305)
真题分析与预测(311)
考前预测(311)
参考答案及解析(313)
第五章学习迁移(316)
知识梳理(316)
考试重点(316)
考试难点(316)
历年真题精讲(317)
真题分析与预测(318)
考前预测(319)
参考答案及解析(320)
第六章学习策略(323)
知识梳理(323)
考试重点(323)
考试难点(323)
历年真题精讲(324)
真题分析与预测(326)
考前预测(327)
参考答案及解析(328)
第七章知识的学习(330)
知识梳理(330)
考试重点(330)
考试难点(330)
历年真题精讲(331)
真题分析与预测(336)
考前预测(336)
参考答案及解析(339)
第八章技能的形成(341)
知识梳理(341)
考试重点(341)
考试难点(341)
历年真题精讲(342)
真题分析与预测(343)
考前预测(344)
参考答案及解析(345)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347)
知识梳理(347)
考试重点(347)
考试难点(347)
历年真题精讲(348)
真题分析与预测(351)
考前预测(351)
参考答案及解析(353)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355)
知识梳理(355)
考试重点(355)
考试难点(356)
历年真题精讲(356)
真题分析与预测(359)
考前预测(360)
参考答案及解析(362)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365)
知识梳理(365)
考试重点(365)
考试难点(365)
历年真题精讲(366)
真题分析与预测(370)
考前预测(371)
参考答案及解析(373)
第十二章教师心理(376)
知识梳理(376)
考试重点(376)
考试难点(376)
历年真题精讲(377)
真题分析与预测(380)
考前预测(380)
参考答案及解析(382)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386)
知识梳理(386)
考试重点(387)
考试难点(387)
历年真题精讲(387)
真题分析与预测(391)
考前预测(391)
参考答案及解析(394)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397)
知识梳理(397)
考试重点(398)
考试难点(398)
历年真题精讲(398)
真题分析与预测(399)
考前预测(400)
参考答案及解析(400)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402)
知识梳理(402)
考试重点(404)
考试难点(404)
历年真题精讲(405)
真题分析与预测(408)
考前预测(408)
参考答案及解析(410)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411)
知识梳理(411)
考试重点(411)
考试难点(411)
历年真题精讲(412)
真题分析与预测(438)
考前预测(439)
参考答案及解析(453)
广东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46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66)

《中公版·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专用教材: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8)
牛刀小试(11)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13)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13)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17)
牛刀小试(23)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25)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25)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29)
第三节教育制度(34)
第四节我国的学制(36)
牛刀小试(38)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40)
第一节学生(40)
第二节教师(42)
第三节师生关系(49)
牛刀小试(52)
第五章课程(54)
第一节课程概述(54)
第二节课程目标(58)
第三节课程设计(60)
第四节课程资源(63)
第五节新课程改革(64)
牛刀小试(70)
第六章教学(73)
第一节教学概述(73)
第二节教学过程(74)
第三节教学原则(78)
第四节教学方法(82)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88)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90)
第七节教学模式(95)
第八节教学评价(99)
第九节课堂教学技能(102)
牛刀小试(116)
第七章德育(119)
第一节德育概述(119)
第二节德育过程(122)
第三节德育的实施(125)
牛刀小试(130)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133)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133)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37)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40)
牛刀小试(142)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145)
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概述(145)
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146)
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与要求(147)
牛刀小试(149)
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150)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150)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52)
牛刀小试(154)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56)
第一节心理学基本知识(156)
第二节心理学流派(157)
牛刀小试(158)
第二章认知(160)
第一节注意(160)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163)
第三节记忆(166)
第四节想象(169)
第五节思维(171)
牛刀小试(176)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180)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180)
第二节意志(182)
牛刀小试(185)
第四章个性心理(188)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188)
第二节能力(190)
第三节人格(193)
牛刀小试(200)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202)
第一节社会态度与社会知觉(202)
第二节印象形成(204)
第三节人际关系(205)
第四节群体心理(206)
牛刀小试(207)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10)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况(210)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13)
牛刀小试(214)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15)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215)
第二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218)
第三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220)
第四节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224)
牛刀小试(226)
第三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29)
第一节学习概述(229)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31)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35)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8)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41)
牛刀小试(242)
第四章学习动机(245)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245)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249)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252)
牛刀小试(254)
第五章学习迁移(257)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257)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259)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260)
牛刀小试(261)
第六章学习策略(263)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263)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培养(268)
牛刀小试(270)
第七章知识的学习(272)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272)
第二节知识的获得(275)
第三节知识的遗忘与保持(277)
牛刀小试(279)
第八章技能的形成(281)
第一节技能概述(281)
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282)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285)
牛刀小试(286)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288)
第一节问题解决(288)
第二节创造性的培养(292)
牛刀小试(295)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297)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概述(297)
第二节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298)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与培养(300)
牛刀小试(303)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306)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306)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治疗(307)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311)
第四节学生心理辅导(315)
牛刀小试(319)
第十二章教学心理(321)
第一节教学设计(321)
第二节课堂管理(326)
第三节教师心理(329)
牛刀小试(337)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340)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340)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341)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43)
牛刀小试(346)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348)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348)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349)
牛刀小试(351)
第一章教育法律基础(354)
第一节教育法基本理论(354)
第二节教育立法、实施与监督(356)
第三节教育法律责任与教育法律救济(358)
牛刀小试(362)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汇编(36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6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7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7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8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88)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393)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95)
八、《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399)
九、《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402)
十、《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403)
牛刀小试(404)
广东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40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08)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师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主任与班级
  ●课外、校外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日常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这些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如“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如“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还是第一种用法,因为无论是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如果不伴随着教育对象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都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教育。
  2.教育的词源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的概念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教育的定义
  一般说来,可以从社会和个体两个角度给“教育”下定义,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3)更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教育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来说,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其具有的特点包括:①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②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③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④教育者是受教育者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⑤教育者也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4)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法。就教育者的教法而言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与实践的方法;就受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
  关于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除上述分类外,还有一种典型说法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看,主要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一种本能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
  因此,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依据作用的对象不同,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又称本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教育个体功能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等。
  社会功能又称派生功能、工具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衍生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发挥具有制约作用。
  2.依据作用的方向不同,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是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如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强调教育的正面的、积极的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表现在:①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②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018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模拟试卷+全真题库(套装3册) 全新升级,助力您圆梦广东教师梦! 2018年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竞争日趋激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考试命题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备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套装精选三册权威备考资料,力求为广大考生提供最全面、最贴合考试趋势的学习方案,助您自信迎考,脱颖而出。 第一册: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详解 本册是您构建扎实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我们深入研究历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及考试方向,精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标准等核心知识点,并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梳理与阐释。 教育学原理精讲: 涵盖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职能、教育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宏观教育理论。深入剖析教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教育家思想,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等,帮助您建立系统、完整的教育学知识框架。重点解读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等,并对每种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如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以及班级管理与学校组织等。 教育心理学深入解析: 聚焦与教师职业紧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详细阐述了学习心理学,包括学习的定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课堂管理中的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教学的指导意义,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引导学生协作学习中的价值。重点讲解了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特征,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深入分析了学习动机的理论与激发方法,如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及如何运用奖励、表扬、目标设定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涵盖了教师心理,如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应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师生关系的处理策略。 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与教师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详细解读了国家及广东省在教育领域出台的重要政策,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特别关注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如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性学习的推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帮助您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做到依法执教,科学施教。 学科教育学与教学论: 针对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普遍涉及的学科教育学基础知识,提供了小学、中学各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概述。如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创新方法;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技能训练、应用题解决策略;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同时,梳理了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如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并结合新课改理念,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手段: 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包括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PPT、教学软件、在线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教材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结合广东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教材的编写理念、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历年考试真题的宏观梳理,归纳出考试的重点、难点、常考题型及设题角度,为考生把握考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本册特色: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关联性进行编排,便于考生系统学习和理解。 内容详实,重点突出: 紧扣考试大纲,提炼核心考点,并配以大量实例进行阐释,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 将枯燥的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帮助考生理解理论的实践意义。 与时俱进,紧跟改革: 充分 반영 新课改理念和教育政策,确保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第二册:历年真题模拟试卷 本册是您检验学习成果、熟悉考试节奏、掌握解题技巧的利器。我们精选了近几年来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的历年真题,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多套高质量的模拟试卷。 历年真题精选: 搜集整理了往年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真题,力求全面覆盖各个科目和题型。每套真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对正确选项的选取、错误选项的排除,以及关键知识点的回顾,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您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高仿真模拟试卷: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考试大纲和广东省历年考试的命题风格,设计了多套与真实考试难度、题型、分值分布高度一致的模拟试卷。这些模拟试卷涵盖了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各个考查模块,题量与正式考试相当,旨在帮助考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提前适应考试压力。 科学解析,点拨迷津: 对每一道模拟试题都提供了详尽的解析,不仅给出了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对解题思路、关键考点、易错点进行了深入讲解。解析旨在帮助考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掌握有效的解题策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一些疑难错题,还会提供多种解题方法,拓展考生的思维。 考点回顾与归纳: 在解析中,我们会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和归纳,帮助考生巩固记忆,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反复练习和解析,考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哪些知识点是考试的重点和高频考点,从而调整复习策略。 全真题库配套: 本册模拟试卷的题目来源与第三册的全真题库密切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的题海训练体系,确保考生能够接触到最全面、最贴近考情的题目。 本册特色: 紧贴考情: 题目紧扣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的最新考情和命题趋势,有效避免“考偏”、“考难”的无效训练。 实战演练: 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掌握时间分配技巧,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诊断评估: 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可以准确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找出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 点拨提升: 详尽的解析能够帮助考生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册:全真题库 本册是您构建题海优势,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终极法宝。我们整合了海量高质量的题目,覆盖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的各个考查维度,是您提升答题熟练度和准确率的必备武器。 海量精选题目: 汇集了广东省近年来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真题,以及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与真题风格高度相似的精选练习题。题目类型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全面覆盖了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各个考查模块。 分章节、分模块编排: 题目按照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标准、教学论等不同的学科模块进行细致的划分,方便考生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反复练习,做到有的放矢。 权威标准答案与解析: 每道题目都配有详细、准确的答案解析。解析不仅提供了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题目的考查意图、解题思路、关键知识点和相关联的常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还会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帮助考生理解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 重难点题目精选: 针对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高、难度较大的重难点题目,本题库进行了特别的标记和重点讲解,帮助考生攻克难关,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常考题型深度训练: 针对选择题的干扰项设置、简答题的答题要点、论述题的结构组织等常考题型,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机会,帮助考生熟悉题型特点,掌握得分技巧。 动态更新与补充: 随着考试政策和内容的变化,题库将持续进行更新和补充,以确保内容的最新性和有效性,让您永远走在备考的最前沿。 本册特色: 题量充足,覆盖全面: 满足考生大量的刷题需求,确保对各个知识点的反复巩固。 质量可靠,贴近真题: 题目源于真实考题或与真题风格高度一致,有效提升备考的针对性。 解析详尽,点拨到位: 帮助考生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掌握解题方法,而非死记硬背。 分类明确,便于训练: 方便考生进行个性化训练,针对性地弥补知识短板。 巩固提升,强化记忆: 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答题的熟练度和准确率。 套装优势: 本套装将“理论学习 + 模拟实战 + 题海巩固”的学习模式完美结合,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的备考体系。 第一册 构建您的知识根基,让您知其所以然。 第二册 模拟考试环境,检验您的学习效果,让您熟悉考试节奏。 第三册 提供海量练习,强化您的应试能力,让您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三册内容相互呼应,环环相扣,为您提供了一条清晰、高效的备考路径。我们相信,凭借这套精心打造的备考资料,您将能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信心满满地迎接2018年广东省公开招聘教师考试,最终实现您的教育梦想!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让我来谈谈这套书里“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这部分的使用体验,这简直就是我复习过程中的“照妖镜”。我不是那种只满足于做完一套卷子就算完事的人,对我来说,真题的价值在于“剖析”。我试着做了其中一套模拟卷,发现它的出题思路和难度设置,确实非常贴合我了解到的往年考试风格,那种似是而非的选项设置,总能精准地戳中你知识点掌握不牢的软肋。我尤其欣赏它在解析部分的处理——不是简单的给出正确答案和对应知识点的页码,而是会详细分析“为什么这个选项是错的,错在哪里”,这种深度的解析,比单纯的对答案重要一万倍。我希望它对那些计算题或者案例分析题的步骤分解能更详尽一些,尤其是涉及到教育法律法规和心理学实验情境题的分析,能给出一些解题的通用框架或者思维导图,这样我才能真正学会如何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特定的真题范例。毕竟,考试的形式会变,但背后的考察逻辑是不变的。

评分

这套书拿到手,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光是外包装就透着一股“干货满满”的气势。我最近正准备考2018年那会儿广东教师的公招,市面上的资料看得我眼花缭乱,但看到“中公版”这三个字,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毕竟他们在大大小小的考试培训领域还是有点名头的。不过,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的梳理深度。说实话,我对那些陈词滥调的教育理论已经快要产生免疫了,最怕的就是那种东拼西凑、把所有教纲上的名词堆砌在一起的资料。我希望它能真正做到“基础知识”的精讲精粹,比如对那些核心教育家思想的解读,能不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与实际教学案例相联系的逻辑链条。另外,对于新课标的要求,它是否能做到与时俱进地解析,而不是用几年前的旧标准来套用。我非常看重教材的编排逻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让我能看到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在考场上遇到灵活的、需要综合判断的题目时,才不会束手无策。如果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做备课笔记一样,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那就太棒了。

评分

这套书给我的另一个直观感受是“题量爆炸”的“全真题库”部分。坦白讲,当你面对海量的题目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题海战术”的焦虑感。我更希望这个题库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精细化分类和难度梯度设计。比如,它能不能把基础巩固题、中等难度应用题和高难度综合拔高题区分开来?这样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果只是把所有题目混在一起,我可能会浪费大量时间在那些我已经完全掌握的简单题上,或者被那些难度过高的怪题打击信心。此外,我非常期待题库中的“错题本”功能或者至少是方便记录错误的设计。因为对于我们这种非师范专业出身的考生来说,很多知识点是需要反复接触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的,如果能方便地把做错的题目集中起来反复刷,那效率能提高一大截。

评分

最后,我想从备考的整体策略角度来评价这套组合的适用性。对于一个时间紧迫、需要高效突破的考生而言,一套好的复习资料必须能提供从“入门”到“冲刺”的全流程支持。我希望这套书的编排顺序是:先用基础知识部分建立起理论框架,然后通过真题模拟卷来检验学习效果和适应考试节奏,最后利用全真题库进行高强度的查漏补缺和应试技巧的打磨。如果这个流程是顺畅且互相印证的,那么它就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我最担心的是,如果基础知识讲得太深奥,而真题又过于简单,或者反之,这种不匹配会极大地消耗复习精力。总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备考体验,能让我明确知道在复习的哪个阶段,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哪一册书上,从而实现复习效率的最大化。

评分

从纸质和排版上看,这三册书的装帧设计确实体现了一定的用心。试卷的纸张厚度适中,写字不容易洇墨,这对于需要大量演算和批注的我来说非常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目录结构和章节划分是否合理。我发现很多教辅资料在知识点划分上过于随意,导致我自己在做知识点串联时非常吃力。我期待这套书在基础知识部分能做到逻辑严密,比如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这三大块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交叉标注,而不是孤立地处理。例如,在讲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时,如果能顺带在旁边标注出它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管理”中对应的应用原则,那就太赞了。这种跨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才是真正高分选手的必备素质。

评分

很喜欢,努力学习中。

评分

同事的

评分

内容很全面很有针对性

评分

还是挺不错的哦。知识全面

评分

希望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可以突破突破加油

评分

书很厚,还没看,没有二维码讲解题目的吗?

评分

不错,还好,减了30

评分

正版,估计这个也没有盗版的,很好,满意。

评分

合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