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文选评

王安石诗文选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克勤,撰 著
图书标签:
  • 王安石
  • 诗词
  • 宋诗
  • 文学
  • 古诗文
  • 经典
  • 选评
  • 文化
  • 历史
  • 宋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497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4916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字数:1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按时间排序,将王安石的一生分为“入仕前后”、“转宦州县”、“在京为官”、“居丧讲学”、“执政变法”、“退隐钟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详细介绍该时期王安石的行迹、思想特色、创作风格等,俾读者有一总体的了解;随后精选若干具代表性的作品,对每一首详加注释,并做点评,评论中既包括创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技巧,使读者对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都能有所体会。

作者简介

  高克勤,1962年7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江。1979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3年大学毕业后又考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6年7月毕业后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历任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总编、副社长兼副总编。2009年12月起调任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总编辑。2013年1月起任上海古籍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编审。兼任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中青年编辑称号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2006年获上海出版人奖。责编和二审、终审的图书获全国和上海市各类图书奖20余种。其中,《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1997)、《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2002)、《战国策笺证》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提名奖(2008)、《上海图书馆藏明清名家手稿》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装帧设计奖(2008)。出版有《王安石与北宋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北宋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王安石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新译曾巩文选》(台湾三民书局,2008年版)等著作,整理有《宋诗精华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王荆文公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等,发表有《〈陈寅恪文集〉出版述略》、《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关于〈陈寅恪先生遗稿〉》、《普及读物的四个定位》(获全国第五届出版科研优秀论文奖,2005)等文章,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目录

出版说明

导言

一、入仕前后(1021—1046)

送孙正之序

张刑部诗序

灵谷诗序

伤仲永

同学一首别子固

赠曾子固

次韵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上人书

河北民

二、转宦州县(1047—1054)

与马运判书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鄞县经游记

天童山溪上

秃山

收盐

鄞县西亭

答姚辟书

登飞来峰

若耶溪归兴

葛溪驿

到舒州次韵答平甫

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

壬辰寒食

宣州府君丧过金陵

老杜诗后集序

杜甫画像

兼并

郊行

促织

芝阁记

游褒禅山记

乌江亭

答钱公辅学士书

三、在京为官(1055—1063)

奉酬永叔见赠

平山堂

桃源行

明妃曲二首

王逢原墓志铭

示长安君

永济道中寄诸舅弟

白沟行

涿州

出塞

入塞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思王逢原三首(选一)

试院五绝(选一)

详定试卷二首(选一)

上时政疏

风俗

材论

读孟尝君传

读柳宗元传

四、居丧讲学(1063—1067)

金陵怀古四首(选一)

桂枝香(登临送目)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五、执政变法(1067—1076)

松间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选一)

夜直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答司马谏议书

元日

众人

孟子

商鞅

贾生

壬子偶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泊船瓜洲

周礼义序

六、退隐钟山(1076—1086)

登宝公塔

定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

后元丰行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答吕吉甫书

谢公墩二首(选一)

两山间

半山春晚即事

雪干

金陵即事三首(选一)

钟山即事

初夏即事

即事

岁晚

题舫子

江上

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生查子(雨打江南树)

谒金门(春又老)

渔家傲二首(选一)(平岸小桥千嶂抱)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木末

题齐安壁

南浦

杖藜

北山

回苏子瞻简

梅花

北陂杏花

孤桐

题张司业诗

后记



《王安石诗文选评》:字里行间,洞察千古文心 千载之下,王安石的名字依然闪耀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他不仅是北宋时期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更是以其雄浑磅礴、寄寓深邃的诗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安石诗文选评》并非简单地罗列王安石的文学作品,而是深入挖掘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通过精细的选篇与恳切的评析,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本书的编纂,旨在以一种既尊重原著精髓,又兼顾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呈现王安石诗文的独特魅力。我们深知,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其辞藻的华美,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因此,《王安石诗文选评》在选材上,力求精挑细选,涵盖王安石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代表性作品,既有其豪迈奔放、激浊扬清的政治抒情诗,也有其沉郁顿挫、寄情山水的田园山水诗;既有其针砭时弊、富含哲理的散文,也有其言辞恳切、情真意切的书信。每一篇作品的选录,都经过了审慎的考量,力求展现王安石诗文创作的广度与深度。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的“选评”二字,承载了编纂者对王安石诗文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选评》并非生硬的注解,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王安石的内心世界。评析部分,我们避免了繁复的学术术语,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作品的背景、寓意,以及王安石在创作过程中所倾注的心血与情感。例如,在解读《梅花》一诗时,我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直观感受,而是会追溯王安石在政治改革屡遭挫折、内心备受煎熬的时代背景下,为何会将梅花作为自己精神的象征。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气质,恰恰是他不屈不挠、坚持理想的精神写照。我们将这种精神层面的解读,融入对诗句意象、炼字遣词的分析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意境之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背后坚韧不拔的品格。 在散文的评析方面,《王安石诗文选评》同样注重揭示作品的思想深度。王安石的散文,尤其是其政论文章,往往洋溢着改革家的锐气与深邃的洞察力。在对《答司马谏议书》进行评析时,我们不仅会分析其文辞的犀利与逻辑的严谨,更会深入探讨王安石在面对非议与攻击时,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我们将通过对文章语气的分析,还原当时语境下王安石的心态,理解他为何能够以如此冷静、理性的姿态,回应那些不理解甚至敌视他改革的人。字里行间,我们期望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位政治家在改革道路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本书的评析,并非是简单的“赞美”或“批判”,而是力求客观公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分析作品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揭示其创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我们鼓励读者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将编纂者的解读作为一种参考,而非终极答案。在解读王安石的诗歌时,我们会关注其“拗”的风格,解释这种风格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为了表达更强烈的情感或更复杂的思想而采取的创新尝试。我们会分析这种“拗”是如何在音韵、节奏上与内容形成一种独特的张力,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王安石诗文选评》的编纂,还特别关注王安石诗文的语言特色。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象鲜明,既有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同时又带有自己独特的犀利与凝练。例如,在《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短短四句,通过对地点、季节、景物的描写,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绿”字的妙用,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我们的评析,将深入剖析这些“炼字”的精妙之处,解释为何一个字的改变,就能让诗句焕发新生。 在散文方面,王安石的语言风格则更为庄重、严谨,却又不失辩才。他的文章,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往往能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我们会解析他在《上仁宗皇帝书》等文章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复杂的政治理念阐释得条理分明,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领略其政治思想的深邃,更能感受到其语言的逻辑力量。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力求展现王安石诗文创作的思想发展脉络。我们相信,任何一位伟大的作家,其思想和情感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的丰富而不断演进的。因此,在选篇和评析时,我们会尝试梳理王安石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观察其思想的变化,例如,从早期对改革的积极乐观,到后期在改革遭遇阻力后的沉思与反省。通过这种梳理,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王安石的思想体系,以及他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探索与前进的。 《王安石诗文选评》不仅仅是一本供人阅读的文学读物,更是一扇通往北宋时代思想文化的大门。通过王安石的诗文,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了解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观念,感受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在评析中,我们会适时地引入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例如,在解读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看法时,我们会简要介绍当时的科举现状,以及王安石为何要提出改革的必要性。 本书的编纂,也倾注了编纂者对王安石本人深深的敬意。我们认为,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他的精神,至今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因此,在评析中,我们不仅仅是分析他的文字,更是试图挖掘其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品格与精神。他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他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他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都应该在我们的评析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我们希望,《王安石诗文选评》能够成为一本读者爱不释手的书。无论您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抑或是仅仅对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感到好奇,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王安石诗文世界的绝佳途径。我们相信,当您细细品读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字,并结合我们真诚的解读时,您定会被王安石诗文的博大精深、气象万千所折服,并在字里行间,洞察这位千古文心的独特风采。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品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与伟大灵魂的深度交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本以为,《王安石诗文选评》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但出乎意料,它读起来却如同品茗一般,韵味无穷。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将王安石那些曾经令我望而却步的诗词,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诗句,而是旁征博引,将王安石的诗文置于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例如,在解读《浪淘沙》时,作者细致地分析了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的内心挣扎与无奈,那种“欲说还休”的复杂情绪,通过作者的笔触,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王安石诗文“意境”的把握,他能够捕捉到那些潜藏在文字深处的微妙情感,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阐释清楚。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阅读王安石的作品,更是在感受一位伟大政治家、文学家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王安石,也让我对宋代文学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这本《王安石诗文选评》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一直以为王安石是一位以“改革家”形象闻名于世的诗人,他的诗歌也因此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然而,这本书的评析角度非常新颖,作者着重挖掘了王安石诗文中那些更为“人性化”的一面。例如,书中对王安石晚年一些作品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温情,以及对往事的回顾与反思。作者的语言充满智慧,他在分析王安石诗歌的艺术技巧时,常常会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但又不会显得生硬,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我特别赞赏作者对王安石诗歌“象征意义”的探讨,他能够将看似平常的意象,解读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这本书让我对王安石这位历史人物,以及他的文学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评分

翻开《王安石诗文选评》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座文学的宝库。作者的学识渊博,但评析却一点也不显得高高在上,而是将王安石的诗文“翻译”得非常接地气。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王安石一些咏物诗的解读,比如他写梅花、写竹子的诗。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这些诗描写了什么,更是深入探讨了王安石借景抒情的意图,他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政治理想,甚至是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我曾经觉得有些诗句拗口难懂,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作者对诗句的拆解,对典故的考证,都做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一步一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这本书让我觉得,阅读王安石的诗文,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

评分

这本《王安石诗文选评》真是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宋代文学颇感兴趣,但王安石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看似晦涩的诗文,总觉得难以完全领会其精髓。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作者的评析视角非常独特,没有局限于传统的考据,而是深入挖掘了王安石诗文背后的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明妃曲》的解读,将王安石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现实政治的隐喻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对这位“歌女”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一些名篇佳作的鉴赏,更是鞭辟入里,仿佛在与王安石本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如此,作者还选取了一些较为冷门但同样精彩的篇章进行评析,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王安石文学创作的认知边界。读罢此书,我感觉自己对王安石这位文学巨匠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对人生、对政治、对自然的思考,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解读,变得鲜活而立体。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王安石及其文学成就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对于《王安石诗文选评》这本书,我只能用“豁然开朗”来形容我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觉得王安石的诗文,尤其是他的散文,有些过于说教,不够“感性”。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看法。作者选取了王安石大量的散文作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看到了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之外,作为一位文人,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对《答司马谏议书》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政治立场的解读,更是挖掘了其中蕴含的对友情、对道义的坚守,以及在逆境中表现出的铮铮风骨。作者的评析语言,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人的情趣,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还讨论了王安石散文的艺术特色,比如他如何将说理与抒情融为一体,如何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哲理。这本书让我对王安石这位“拗相公”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

一样的内容,已经三个版本了,这个版本的字体真不怎么样

评分

就是贵了

评分

就是贵了

评分

一样的内容,已经三个版本了,这个版本的字体真不怎么样

评分

就是贵了

评分

就是贵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就是贵了

评分

物流神速,书也好,满意的购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