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芥川奖获奖后首部作品,被先后翻译成法语、阿拉伯语。
当代日本拟古典奇幻小说。
中国古典志怪和日本古代怪谈的现代性演绎
对现代爱情叙事的反叛之作
《一月物语》讲述的是,日本明治三十年(1897),一位生活在东京的青年诗人井原真拆为了排解忧郁症而踏上旅途,在旅途中,因为迷于蝴蝶而误入深山被毒蛇咬伤,幸得到住在山中的僧人所救。养伤期间每日做着相同的梦魇。此后井原下山,在旅馆里得知了梦魇的秘密,并揭开了当地十几年前一段可悲却奇幻的往事……
平野启一郎(Hirano Keiichiro 1975—),
日本新生代杰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音乐人。
出生于日本爱知县蒲郡市。后移居福冈县北九州市。中学时期在电车中读完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
至此便爱上读书,一发而不可收。
后考入京都大学法学部。因行为个性突出,被称为“戴耳钉的栗发京大生”。大学期间正式开始从事小说创作。
23岁时凭借小说《日蚀》,一举闻名日本文坛,荣获第120届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
此后笔耕不辍,作品在日本和法国获奖不断,已先后被翻译成法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
其小说写作融合日、欧风格,主题贯穿古典和现代,情节曲折离奇,打破传统叙事手法,以视觉描写的奇幻和哲理思辨的深度著称。
精通古典、摇滚音乐。在日本乐坛有“速弹名手”之称。
关心时事,热心媒体活动,是当代日本文坛话题性的作家。
主要作品:
1998年《日蚀》、1999年《一月物语》、2003年《高濑川》、2004年《时钟们滴落的波纹》、2006年《决口》《没有脸的裸体们》、2009年《黎明》、2010年《徒有形式的爱》《填满空白》、2016年《剧演的终章》
试读章节一:
“……啊,即使樱花已经落了,吉野也是风光旖旎之地呀。”
这样说着莞尔笑着的,是一位三十岁不到的女子,斜撑着阳伞、望着旁边母亲模样的人的脸。法兰西发髻上斜插着玫瑰花簪,之上又戴了帽子。头发颜色很深。脖颈白皙,如莲茎一般亭亭细长。淡红色的阳伞撑开,好像荷花的花瓣。圆圆的帽檐翻上去,宛若一圈鲜丽的雄蕊。怎么看都是一位华族千金,把一身华丽的白色礼服穿得自然得体,显得高雅娴静。她在拥挤的人群中遽然停下脚步,那姿态让真拆想起了莫奈画里的女子,以前他曾在叔父的书斋里看到过。
和那副复制的名画中的女子相比,这位毫不逊色,洋装非常合身,并不令人讨厌。高跟鞋搭配得也很好。这样一身装扮,很有些古典气质。头上的饰品也是如此,微妙地融合了日本和西方的意韵,散发出神奇的魅力。
那位女子忽然回过头来望着真拆,若有所思地略歪着头。唇上涂着淡淡的口红,彬彬有礼地微微张开,皓齿隐约可见。她是想要说什么吧。真拆不禁盯住女子的眼睛。但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口。不过,那专注的脸庞紧绷着,彷佛已经诉说了什么似的。
试读章节二:
今天早晨做完这个梦后,真拆马上无端想起了“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这首诗中的一节。不,说是想起并不恰当。语言并未表现为文字或声音,就那样突然浮现,自行从嘴里冒了出来。那过于突然,真拆觉得像是有人借了自己的口倾诉一般,多少有些不快。
其实真拆一时之间未能想起这一节究竟是什么。走到院子里,翻来覆去思考良久,终于近乎偶然地撞到了那题目上。
那是李贺的苏小小歌开头的几行诗。这又是出乎真拆意料的。
真拆平日并不是很爱读李贺的诗。只不过在很久之前曾读过《李长吉歌诗》,背诵了其中几篇而已。苏小小歌就是其中的一篇,现在已经不再诵读。
那几句诗骤然从记忆深处醒来,在尚未完全从梦中醒来时来到了他那干燥的唇边。就好像有人从其他数量众多的句群里面,故意只挑出了这几句。就好像把小捞网伸到鱼塘养鱼笼里,对那一群群鲜活的鱼视而不见,特地捞出了那已经沉底的濒死的鱼。
从主题深度来看,这本书抛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议题,远超出了普通消遣读物的范畴。它不动声色地探讨了时间、记忆与个体存在的本质,没有说教式的宣言,而是通过人物命运的曲折和环境的变迁,将这些宏大的哲学命题温柔地植入读者的意识之中。我读到某一处关于“选择的重量”的描写时,深有感触,仿佛作者窥探到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未曾言说的困惑。这本书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这正是我欣赏它的地方。它更像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我们生活中无数个复杂的侧面,迫使我们停下来,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行的方向。这种智慧的呈现方式,不卖弄学识,只以故事为载体,让深刻的思考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后留下的那种回味无穷的思辨余韵,久久不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令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微微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真的触摸到了某种古老的记忆。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几笔淡雅的留白,让整个画面疏朗有致,不落俗套。装帧的设计师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去揣摩文字背后的意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舍得翻开它,生怕粗鲁的翻动会破坏了这份精心的构造。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带着一丝温暖的米黄色调,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也不会感到强烈的疲劳感。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细小的印刷体也显得格外清晰有力。这种由外而内的精致感,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完美地平衡了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审美,让人在捧读之前,就已经经历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我甚至觉得,仅仅是放在书架上,它也能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宁静而深邃的气质。
评分这本书所塑造的人物群像,活灵活现得如同从历史中走出的鲜活个体。他们身上那种既有普遍性又具独特性的复杂人性,让人难以忘怀。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描摹,那种抽丝剥茧般的细腻,精准地捕捉到了人类情绪中的微妙矛盾——比如爱与疏离、勇气与怯懦的并存。他们的缺陷和挣扎,反而让这些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我能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这些角色的生命力,甚至超越了故事本身,让我感觉他们已经脱离了纸页的束缚,成为了某种精神符号。他们之间的关系网也构建得极为精妙,每一次的误解、每一次的释怀,都充满了戏剧张力,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同时也深刻地阐释了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和维系过程中的不易与珍贵。
评分翻开书页,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那行云流水的文字叙事方式,简直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丝线,巧妙地编织成一幅错综复杂却又和谐统一的锦缎。他的笔触时而如同细雨绵绵,轻柔地拂过读者的心房,描绘出那些细腻到几乎难以捕捉的情感波动;时而又如同疾风骤雨,掷地有声地抛出直击灵魂的哲思。我尤其欣赏他对于环境氛围的刻画,那种对光影、气味乃至空气中微小尘埃的捕捉能力,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读到某个场景时,我甚至能清晰地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触感,这种强烈的沉浸感,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这种叙事的高超之处在于,它既有古典文学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散文的灵动与节奏感,读起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又在读完后怅然若失,立刻想重温那些精彩的段落。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处理上,展现出一种近乎数学般的严谨与逻辑性,尽管内容是如此富有情感和想象力,但其骨架却异常坚实。作者似乎非常擅长运用“回环”和“递进”的结构技巧,每一个章节的收尾,都像是为下一个章节埋下了一颗精确计时的问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我发现,一些看似独立的片段,在读到后半部分时,会突然以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揭示出作者精心设计的宏大蓝图。这种层层剥茧、逐步深入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满足了我对情节推演和逻辑链条的探求欲。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精妙的布局和留白,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推断,这种互动的阅读过程,远比被动接受信息要有趣得多。每次当我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故事的走向时,作者总能用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将我的认知推向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商品不错,关键是我眼光好!
评分送货迅速,谢谢京东!
评分送货迅速,谢谢京东!
评分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价格实惠 活动给力哦
评分商品不错,关键是我眼光好!
评分好用………………………………
评分送货迅速,谢谢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