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

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专利
  • 初审
  • 流程
  • 实务
  • 指南
  • 知识产权
  • 审查
  • 申请
  • 法律
  • 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5051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17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字数:229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三章,从专利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专利申请需要的文件、期限及费用要求,专利申请文件及请求书的准备,特殊专利申请的相关手续及专利审批过程中的注意问题;介绍在专利审批流程中涉及的手续,如专利授权及更正、救济程序、专利申请的撤回与放弃、延长、恢复及中止程序、缴费及退款、著录项目变更等相关手续的办理须知,此外,还对PCT相关程序及办理相关手续的问题进行说明。内容上重点关注专利申请程序及相关手续的设置目的、基本要求及办理手续的注意事项。

作者简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前身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2011年9月正式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主要职能: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委托,中心承担部分专利申请的审查工作。业务范围主要有: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PCT国际申请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专利复审案件的审查;做出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为企业提供技术与法律咨询服务。业务涵盖机械、计算机、生物技术、电力、航空航天、能源、通信、医药等全部技术领域。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专利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专利概述 1
一、专利的特点 1
二、专利的作用 2
三、专利的类型 3
四、不能申请专利的内容 4
第二节 文件与期限 11
一、文件 11
二、期限 14
第三节 专利费用 16
一、费用基本知识 16
二、费用的缴纳 18
三、常见问题解答 19
第二章 专利申请文件的形式撰写 22
第一节 专利申请文件概述 22
第二节 形式撰写要求 24
一、撰写注意事项 24
二、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27
三、说明书及附图的撰写 29
四、摘要及摘要附图的撰写 33
第三章 请求书的填写及相关手续 35
第一节 请求书的著录项目 35
一、请求书概述 35
二、常见问题解答 37
第二节 著录项目的填写注意事项 38
一、发明名称 38
二、发明人 39
三、申请人 40
四、联系人 42
五、专利代理 43
第四章 特殊专利申请的手续 47
第一节 涉及优先权的申请 47
一、优先权概述 47
二、优先权要求的提出 48
三、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获取 49
四、优先权证明材料的准备 52
五、常见问题解答 52
第二节 分案申请 55
一、分案申请概述 55
二、分案相关手续的办理 55
三、常见问题解答 57
第三节 涉及新颖性宽限期的申请 59
一、新颖性宽限期概述 59
二、宽限期相关手续的办理 60
三、常见问题解答 61
第四节 涉及生物材料的申请 63
一、生物材料样品保藏概述 63
二、生物保藏相关手续的办理 64
三、常见问题解答 66
第五节 涉及遗传资源的申请 68
一、遗传资源概述 68
二、遗传资源相关手续的办理 68
三、常见问题解答 69
第五章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 70
第一节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概述 70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提交及受理 71
一、提交申请时的注意事项 71
二、电子申请注意事项 72
三、受理的条件及意义 72
第三节 申请日的确定 74
一、申请日概述 74
二、申请日的重新确定 75
第四节 保密审查 77
一、保密申请概述 77
二、保密审查的流程 79
第五节 专利申请的分类 80
一、分类概述 80
二、分类的作用和方法 80
第六节 初步审查程序 81
一、初步审查程序概述 81
二、手续及文件的审批流程 81
三、初审程序通知书的答复 89
第七节 公布及实质审查程序 92
一、公布程序 92
二、实质审查程序 94
第六章 专利授权及更正手续 97
第一节 专利授权、办理登记手续 97
一、授权及办登手续概述 97
二、登记手续的办理 98
三、常见问题解答 99
第二节 专利证书、副本及证明文件 100
一、专利证书及副本 100
二、专利授权文件副本 107
三、专利登记簿 107
四、专利文件副本及专利证明文件 110
第三节 专利授权更正 112
一、专利授权更正手续概述 112
二、授权更正手续的办理 113
第七章 救济程序相关手续 114
第一节 行政复议 114
一、行政复议程序概述 114
二、行政复议的提出 115
三、常见问题解答 116
第二节 复审 118
一、复审程序概述 118
二、复审的提出 119
三、常见问题解答 120
第三节 无效宣告 121
一、无效宣告程序概述 121
二、无效宣告请求的提出 122
三、常见问题解答 123
第四节 行政诉讼 123
一、行政诉讼概述 123
二、行政诉讼的提起 125
三、常见问题解答 126
第八章 撤回与放弃手续 128
第一节 撤回专利申请 128
一、撤回手续概述 128
二、撤回手续的办理 129
三、常见问题解答 131
第二节 放弃专利权 132
一、放弃手续概述 132
二、放弃手续的办理 132
三、常见问题解答 137
第三节 同日申请的放弃 139
一、同日申请概述 139
二、同日申请放弃手续的办理 139
三、常见问题解答 140
第九章 延长、恢复和中止手续 142
第一节 延长期限 142
一、延长期限程序概述 142
二、延长期限请求手续的办理 142
三、常见问题解答 143
第二节 权利恢复 144
一、权利恢复程序概述 144
二、权利恢复请求手续的办理 145
三、常见问题解答 149
第三节 中止 150
一、中止程序概述 150
二、中止手续的办理 151
三、常见问题解答 156
第十章 费用相关手续 158
第一节 费用减缴 158
一、费用减缴手续概述 158
二、费用减缴手续的办理 159
三、常见问题解答 161
第二节 退款 162
一、退款手续概述 162
二、退款手续的办理 162
三、常见问题解答 166
第十一章 著录项目变更手续 168
第一节著录项目变更基本知识 168
一、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概述 168
二、著录项目变更手续的办理 170
三、变更申报书的准备 171
四、常见问题解答 173
第二节 权利转移的变更 174
一、权利转移概述 174
二、变更申报书的准备 175
三、证明文件的准备 176
四、常见问题解答 180
第三节 权利人事项的变更 186
一、权利人的姓名/名称变更 186
二、权利人国籍的变更 192
三、代表人的变更 193
四、其他信息变更 194
第四节 发明人、联系人及专利代理事项的变更 195
一、发明人的变更 195
二、专利代理事项的变更 199
三、联系人的变更 201
第五节 复合变更 201
一、复合变更概述 201
二、多项变更注意事项 202
三、多次变更注意事项 206
第十二章 PCT申请国际阶段的手续 208
一、PCT申请概述 208
二、PCT申请的提出 210
三、国际申请费用的缴纳 213
四、国际检索程序概述 215
五、国际公布的主要内容 217
六、国际初步审查程序概述 218
七、PCT申请的咨询途径 219
第十三章 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 221
一、国家阶段程序概述 221
二、国家阶段相关事项的确认 223
三、国家阶段相关文件的准备 225
四、国家阶段相关手续的办理 225
五、常见问题解答 227
附表1:专利收费项目和标准表 230
附表2:《布达佩斯条约》认可的生物材料样品国际保藏单位 233

前言/序言

专利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也是一种无形财产,它可以为权利人带来技术创新的保护,也是权利人获得经济利益的保障。但是,创新成果的拥有者并不是自然而然地获得专利权。要想获得专利权,需要经过专利审批流程,经审查符合相关规定的,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专利审批流程是以《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及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包括从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开始到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或者专利申请失效为止的全部审查程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履行一系列的法定手续,并接受专利局的依法审查。这对于致力于专业技术的发明人或设计者来说,由于不熟悉专利法的规定及相关工作流程的要求,若一旦提交的文件或办理的手续不符合规定,可能会延误审查的进程,甚至会丧失相应的权利。比如,若未能在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内答复,该专利申请将视为撤回;对于要求优先权的专利申请,若未能在规定的期限缴纳优先权费,优先权将视为未要求。
因此,为了使申请人对专利审批流程有整体、系统的了解,本书编写组精心编写,希望能给拥有创新成果的技术精英们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及在专利审批流程中办理各种专利事务提供帮助,使申请人顺利通过各个程序并及时获得相关权益。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重点关注专利申请程序及相关手续的设置目的、基本要求及办理手续的注意事项。在内容上,从专利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专利申请需要的文件、期限及费用要求,专利申请文件及请求书的撰写,特殊专利申请的要求及专利审批流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介绍了专利审批流程中涉及的各种手续,如专利授权及更正、救济、撤回及放弃、延长、恢复及中止、费用减缴及退款、著录项目变更等程序中涉及的手续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还对PCT程序及办理相关手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
每章由一系列的问题组成,一共538个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答。对于比较复杂的专利手续,提供手把手的案例支持,以有利于申请人进行实务操作。
本书各章撰写分工为:第一章 第一节 张清涛,第二节 朱峰,第三节 王曦;第二章 第一节 曹晴云,第二节 李书蝶;第三章 徐楠楠;第四章 许彤彤;第五章 刘文静 陈嘉威;第六章 第一、第三节 马紫光,第二节 董震宇;第七章 肖彭娣;第八章 第一、第三节 俞可嘉, 第二节 钟毓;第九章 第一、第二节 杨波,第三节 朱鹏斌;第十章 第一节 王曦,第二节 赵晓丹;第十一章 第一、第二、第四节 宋爽,第三、第五节 施毓俏;第十二章 郭建;第十三章 周学平。本书由朱骥、王靖、陈敏泽、曲燕统稿。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称谓,本书在多数情况下均统一使用“专利局”。但在涉及主体法律地位或行政职能不适于用“专利局”称谓时,则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表述。
在本书中,描述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办理各种手续,通常是指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情形;若已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则相关手续可以由专利代理机构代为办理。
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所限,本书中难免会存在缺陷及不足,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编写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若读者还需要了解其他关于初审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初审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在线咨询服务!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您的图书内容的图书简介,聚焦于其他领域,力求详实且自然: 《光影交织:现代电影摄影的艺术与技术》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电影摄影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视觉原理到前沿的数字影像技术,旨在为电影制作人、摄影师、学生以及对电影美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指南。我们不仅仅探讨如何“拍摄”,更着重于“如何思考”——如何通过光线、构图和镜头运动来塑造叙事、引导情感,并构建独特的视觉世界。 第一部分:光影的语言——基础原理与视觉构建 本部分是理解电影摄影美学的基石。我们从人眼视觉的生物学特性入手,探讨光线如何被感知和解读,进而引申出电影中光线的本质作用:它不仅是照明,更是叙事的工具。 1. 光的物理特性与电影应用: 详细介绍了光的色温、显色指数(CRI)以及不同光源(如钨丝灯、LED、自然光)的特性。重点分析了硬光与柔光在情绪营造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利用光比(Contrast Ratio)来定义场景的戏剧张力。我们提供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控制光线的角度和强度,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或烘托环境氛围。 2. 色彩理论在电影中的深度运用: 突破了简单的色彩搭配,深入探讨了色彩心理学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从传统的互补色、邻近色运用,到现代数字调色流程中对色彩空间(如Rec. 709, DCI-P3, ACES)的管理,本书清晰阐述了色彩如何服务于主题、地域和时间背景的构建。 3. 构图的几何学与动态平衡: 传统的三分法、黄金分割在现代宽屏电影中的演变。本章侧重于“动态构图”,即如何在镜头运动中保持画面的平衡或故意打破平衡以制造不安感。探讨了景深(Depth of Field)的艺术性控制,分析了浅景深对观众注意力的聚焦作用,以及大景深在展现宏大场景时的叙事效能。 第二部分:镜头的选择与视角的力量 镜头是摄影师的眼睛,其选择直接决定了观众的观看体验。本部分致力于解析不同镜头系统对画面质感、透视关系和情感距离的影响。 1. 焦距的心理学效应: 对广角、标准和长焦镜头的功能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特别是对广角镜头所带来的空间夸张感和长焦镜头带来的压缩感,如何在特定类型片(如恐怖片或史诗片)中被策略性地运用。我们还会讨论“畸变”——无论是光学畸变还是运动畸变——如何被转化为一种风格化的表达。 2. 运动的意义: 电影摄影的精髓在于运动。本章详细区分了平移(Pan/Tilt)、升降(Boom/Pedestal)、轨道(Dolly/Tracking)和摇臂(Crane)等基本运动的技法与目的。更重要的是,探讨了手持摄影(Handheld)在模拟主观体验和制造纪实感方面的强大潜力,并提供了稳定器(Gimbal)操作的进阶技巧。 3. 对焦的叙事工具: 从手动对焦的精细控制到自动对焦在高速运动场景下的应用。重点讲解了“推拉对焦”(Rack Focus)的节奏控制,分析了它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在不同主体之间快速转移,从而实现信息传递或制造悬念。 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影像技术与工作流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师的角色也日益演变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体。本部分聚焦于当前主流的数字电影设备与后期制作的桥接。 1. 数字传感器与成像特性: 深入解析了全画幅、Super 35mm 等画幅的优劣对比。详细比较了不同品牌电影机在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原生ISO性能以及色彩科学方面的差异。理解这些硬件特性是确保影像质量的关键。 2. 工作流的建立与数据管理: 详述从现场 RAW 格式采集、色彩空间转换(Log/Scene-referred workflow)到数据备份和代理文件制作的完整流程。强调了LUTs(查找表)在监看和前期色彩预设中的应用,确保现场意图能准确传递至后期调色阶段。 3. 高帧率(HFR)与特殊格式的探索: 探讨了高帧率在慢动作和常规叙事中的潜在影响,以及3D立体摄影的基本几何学原理。此外,还涉及了 HDR(高动态范围)电影制作的基础概念及其对未来观影体验的变革。 第四部分:摄影指导的创作实践与团队协作 本书最终落脚于电影制作的实践层面,强调摄影指导(DP/Cinematographer)作为视觉总设计师的角色。 1. 从剧本到现场的视觉预演: 如何通过分镜脚本(Storyboarding)和技术预演(Tech Scouting)来确定光照方案和机位设计。强调与导演、美术指导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视觉方案与整体电影语言的一致性。 2. 片场管理与安全规范: 讨论了高效的灯光组(Grip & Electric)编排、时间管理以及在复杂场景中保障摄影器材和人员安全的最佳实践。 3. 风格的建立与传承: 通过分析费德里克·阿莱(Freddie Francis)、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等大师的作品案例,总结不同流派和时代的视觉风格是如何通过对上述所有技术元素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 本书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包含了大量技术图表和电影画面解析,旨在成为电影制作领域一本经久不衰的参考书。它不仅是技术的讲解,更是对电影艺术本质——如何用光线讲述故事——的深刻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初入专利行业的新人,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每天面对海量的技术文档和复杂的法律术语,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当涉及到专利初审这个关键阶段时,更是觉得摸不着头绪。《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一盏明灯,希望能为我指引方向。我最渴望了解的是,初审流程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有哪些常见的问题是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非常清晰、条理分明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内容,避免使用过多专业的法律术语,或者对术语有详尽的解释。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一些基本的专利检索技巧,以及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申请打下基础。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学习教材,更是一本操作手册,我希望能够通过它,快速建立起对专利初审工作的基本概念和技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利从业者。

评分

我一直对法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深感着迷,尤其是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制度的精妙设计更是让我倍感兴趣。作为一名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的人,我深知专利对于激励创新、保护发明的重要性。然而,理论的学习往往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专利初审这样关键且复杂的流程中,《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专利初审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申请文件的准备、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的要点,以及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准确把握技术方案,将其转化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权利要求,以及如何有效地回应审查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规避常见的审查意见,或者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分析和解决思路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深入了解和掌握专利初审流程的入门和进阶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是《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 我一直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过程中的法律细节很感兴趣,尤其是专利这个领域。最近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专利申请相关的事务,感觉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常常因为对流程和细节的不熟悉而效率低下,甚至走弯路。朋友推荐了我这本《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说它内容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掌握核心要点。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书,希望能通过阅读,深入了解专利申请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开始的申请准备,到中间的审查过程,再到最后的授权,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在初审阶段的具体区别和注意事项,以及在实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操作指南一样,为我提供清晰的指引,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专业地处理专利初审相关的事务,最终有效地保护创新成果。

评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聚焦于特定领域,且内容翔实的工具书是相当不容易的。我的工作涉及科技创新管理,其中专利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虽然我不是直接负责专利申请,但对于如何更好地与专利代理机构沟通,理解专利审查的逻辑,以及如何基于专利信息来制定研发策略,我都有着迫切的需求。我听说《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在业内口碑不错,很多同行都在推荐。我非常看重的是它“实用”二字,这意味着书中应该不会充斥着过于晦涩的法律条文,而是会更贴近实际操作,包含那些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能够用得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我特别想了解,在专利申请的各个阶段,有哪些细节容易被忽视,却可能导致申请失败?在与审查员沟通时,如何才能有效地表达和解释?如果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规定,书中是否有清晰的解读和指引?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对专利初审流程的完整认知,并且掌握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从而提升整个团队在专利事务上的专业度和效率,也为公司的技术创新保驾护航。

评分

我的公司一直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的保护,近年来,我们也积极地推动公司内部的专利申请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环节都存在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与外部专利代理机构对接,以及理解专利局的审查反馈时,常常感到有些吃力。我们希望能够有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专利初审流程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个环节的逻辑和要求,从而更有效地与代理机构协作,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分析。《专利初审流程事务实用手册》这个书名正合我们的心意。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界定发明点、如何撰写清晰的权利要求、以及如何应对审查意见的实用建议。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不同行业、不同技术领域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总而言之,我们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团队在专利初审事务上的得力助手,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