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司法案例选读(判决原文·中英参照) [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英美司法案例选读(判决原文·中英参照) [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焦洪宝 编
图书标签:
  • 法律
  • 英美法
  • 案例分析
  • 司法判例
  • 法律英语
  • 法律翻译
  • 法学教材
  • 判决书
  • 英语学习
  • 法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00542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26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外文名称: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英美司法案例选读》主要内容包括:宪法案例,行政法案例,合同法案例,侵权法案例,知识产权法案例,公司法案例,商法案例,经济法案例,证券法案例,信托法案例,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一、宪法案例
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
The New York Times Co.V.Sullivan(1964)
二、行政法案例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Marbury V_Madison (1803)
三、合同法案例
哈德利诉巴克森德尔案
Hadley v.Baxendale (1854)
四、侵权法案例
帕斯格拉芙诉长岛火车站案
Palsgrafv. Long Island Railroad Co.(1928)
五、知识产权法案例
尼科尔诉环球电影公司案
Nichols v.Universal Pictures Co.(1930)
六、公司法案例
沃尔克沃斯基诉卡尔顿案
Walkovszky V.Carlton(1966)
七、商法案例
雷兰德船运公司诉诺维奇联合火灾保险公司案
Leyland Shipping Co.v.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1918)
八、经济法案例
美国诉微软公司案
United States v.Microsoft Corp. (2000)
九、证券法案例
美国诉奥海根案
United States v.O'Hagan(1996)
十、信托法案例
巴特利特诉巴克莱银行信托公司案
Bartlett V.Barclays Bank Trust co.(1980)
十一、劳动法案例
诺顿器具公司诉特森案
Norton Tool Co. Ltd V.Tewson(1972)
十二、环境保护法案例
布默诉大西洋水泥公司案
Boomer v. Atlantic Cement Co.(1970)
十三、民事诉讼法案例
伯纳姆诉加利福尼亚高级法院案
Burnham v.Superior Court of Califomia (1990)
十四、刑法案例
女王诉达德利和斯蒂芬斯案
R v. Dudley and Stephens(1884)
十五、刑事诉讼法案例
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
Miranda v.Arizona(1966)
十六、国际私法案例
巴贝科克诉杰克逊案
Babcock v.Jackson(1963)
十七、国际经济法案例
美国虾和海龟案
United States - 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1998)
十八、中外法制史案例
斯科普斯诉田纳西州案
John Thomas Scopes v.The State ofTennessee(1925)
附录美国法院判决书的一般体例
参考文献与案例索引
编者的话
法律的演进与思辨:西方判例法系的基石与脉络 图书名称:西方法律传统:从自然法到现代宪政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西方法律思想体系的演进历程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法律实践。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塑造了当代法律格局的关键理论思潮,而非具体的判例细节。全书将以宏大的历史视角,梳理从古希腊哲学对“正义”的初步探讨,到中世纪神学对“自然法”的重新阐释,直至启蒙运动时期社会契约论对主权和法律的根本性颠覆。 第一部分:古典与中世纪的法律思想源流 本部分着重探讨法律思想在西方文明初期的萌芽与发展。我们将考察古希腊城邦政治中对法律与德性的关系的反思,特别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想城邦中法治(Rule of Law)的构想。随后,视角转向罗马法在帝国体系中的发展,重点分析其理性化的特征及其对后世民法体系的深远影响。 进入中世纪,教会法与世俗法的张力构成了法律思想的主旋律。本书将详细阐述格拉提安和托马斯·阿奎那等人对自然法的再构建。阿奎那将神圣的永恒法、自然法、人类法和神启法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构建了一个层级化的法律秩序观。这一部分将分析这些理论如何为中世纪欧洲的法律实践提供了形而上的合法性基础,并探讨它们在限制君主权力方面的潜在意义。我们关注的是这些理论框架本身,而非特定案件中对这些框架的应用。 第二部分:近代法律哲学的转型与国家建构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法律思想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本书将重点分析主权理论的兴起,特别是让·博丹和托马斯·霍布斯对绝对主权的论述,以及他们如何将法律定义为君主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的转变标志着法律基础从神圣性向世俗性的重大转移。 随后的启蒙运动带来了对个体权利和政府权限的深刻质疑。我们会深入剖析约翰·洛克关于自然权利(生命、自由、财产)的理论,以及这些权利如何成为限制国家权力的内在约束。洛克的观点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宪政设计,特别是对立法权和司法权分离的早期思考,将是本部分的重点。此外,让-雅克·卢梭的“公意”(General Will)概念对法律民主性基础的构建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这些理论探讨了法律的终极目的和正当性来源,而非分析具体判例来确立某个权利的边界。 第三部分:法律实证主义与历史学派的交锋 进入19世纪,法律哲学面临两大核心挑战:对法律本身的界定以及对法律制定方式的反思。本书将详细阐述约翰·奥斯汀为代表的法律实证主义立场,即法律是主权者发出的命令,并辅以制裁的威胁。我们将梳理实证主义如何试图将道德因素从法律概念的纯粹分析中剥离出来,着重于对“法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方法论的探讨。 与此相对立的是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倡导的历史法学派。本书将阐述历史法学派对“民族精神”(Volksgeist)的强调,以及他们主张法律应是植根于民族传统和习惯的有机发展物。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理论如何反对欧洲大陆的立法运动,主张通过法学家的科学研究来系统化法律,而非仅仅依靠立法者的“创制”。本书将对比这两种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差异。 第四部分:20世纪的法律理论批判与现代法治的重塑 20世纪初,法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成为新的焦点。我们将考察美国法律现实主义运动(Legal Realism)如何对传统的形式主义法律推理提出挑战,强调社会环境、法官的个人倾向和政策考量在司法决策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关注的是其方法论上的颠覆性,即对“法律规则在纸面上和在实践中的差异”的揭示。 随后,本书将转向对法律中价值判断的重新审视。我们会探讨哈特(H.L.A. Hart)对奥斯汀实证主义的精妙修正,即“承认规则”(Rule of Recognition)的概念如何解决了法律体系的开放性和连续性问题。同时,罗纳德·德沃金对法律中“原则”(Principles)和“政策”(Policies)的区分,以及他对法律权利的“解释性”本质的论述,将作为对纯粹实证主义的有力回应。我们将侧重分析这些理论对现代法律系统如何处理价值冲突和道德难题提供了何种理论工具。 最后,本书将简要触及当代法哲学中关于司法能动性与法律解释的争论,侧重于对不同解释学派的理论构建进行分析,而非具体案例判决所体现的裁判结果。 总结: 本书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连贯的、跨越两千多年的法律思想地图,帮助读者理解西方法律体系在不同历史节点上是如何围绕“何为法律”、“法律的权威来自何处”以及“法律应追求何种正义”等核心问题进行理论构建和辩论的。全书以纯粹的法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梳理法律哲学的演变轨迹,为理解任何具体的法律实践提供深厚的理论背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就必须深入其司法案例。英美法系尤其如此,其判例法(common law)的特性使得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判决都构成了法律发展的重要基石。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深度学习的渴望。通过阅读英文原文,我可以感受到法律语言的严谨与力量,理解法官们在复杂事实面前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和先例进行推理。而配套的中文翻译,则像一位贴心的“翻译助手”,帮助我扫清了语言障碍,让我能够更专注于案例本身的法律逻辑和事实分析。我尤其喜欢这种“读原文,对照译文”的学习方式,它不仅锻炼了我的英语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同语言环境下法律概念的细微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代表性判决,例如涉及公民权利、商业纠纷、刑事审判等,这样可以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英美司法案例知识体系。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英美法治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既想深入了解英美法系,又苦于语言障碍的法律从业者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无论是工作中的案例检索,还是学术上的研究,都常常受限于原始案例的晦涩难懂。很多时候,即使查阅了二手资料,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少了那种直接面对法律智慧碰撞时的那种震撼和精妙。这本书的“判决原文·中英参照”模式,无疑是解决了这个痛点。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其中一个判例,左边是地道的英文,右边是严谨的中文翻译,这简直就像是请了一位顶级翻译全程陪读。我可以对照着阅读,理解英文原文的法律术语是如何被精准传达的,同时也能通过中文翻译快速把握案件的核心要点。这种双语对照的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我的阅读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种跨语言的法律思维模式,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同语言表述下法律原则的细微差异和共通之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收录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案例,比如在合同法、侵权法等领域,那些影响深远的判决,能够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呈现,对我来说将是宝贵的财富。相信通过反复研读,我的英美法知识体系将得到极大的巩固和提升。

评分

作为一个刚踏入法学院的本科生,我常常感到英美法系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之间的鸿沟。课堂上学习的条文和原则,在真实世界的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被运用和诠释的,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直到我发现了这本《英美司法案例选读》,才真正看到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书中的判决原文,让我得以一窥英美法官们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精湛的论证艺术。而中文翻译则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逐步理解那些充满法律术语和专业表达的复杂句子。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而是力求在法律专业性上做到严谨和准确。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因为翻译不当而产生的误解。我尝试着去分析每一个判决的起因、证据、法官的考量以及最终的裁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法律思维训练。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一些不同法域(例如英格兰和威尔士、美国联邦法院、不同州法院)的代表性案例,这样我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英美司法体系的多样性和特点。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真实法律世界的大门,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和期待。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翻译工作者,我深知在法律领域,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细微的词语差别,也可能导致整个判决的法律意义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一本高质量的双语法律案例选读,对我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英美司法案例选读(判决原文·中英参照)》这本书,从书名上就点明了其核心优势——“判决原文·中英参照”,这正是我在工作中渴求的。我需要时刻关注英文法律文本的细微之处,同时也要确保中文译文能够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法律含义。这本书提供的判决原文,让我能够直接与原始文本对接,进行对比和分析。中文翻译的质量,我也会仔细考量,希望它能够严谨、专业,并且能够体现出法律翻译的特有风格。如果书中能够收录一些在国际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这本书不仅能帮助我提升自身的翻译技能,更能为我提供宝贵的素材和灵感,让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客户。

评分

我对英美司法案例的兴趣由来已久,尤其是一些涉及人权、自由以及社会变革的标志性判决。然而,要真正读懂这些案例,尤其是理解其背后的法理和文化背景,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甚至还得具备一定的法律背景知识。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这种门槛。它所提供的判决原文,让我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原始的法律声音,而中文翻译则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了因语言理解偏差而带来的信息损失。我非常看重这种“原文+翻译”的呈现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体会到不同语言表达方式对法律解释的影响。我注意到书中包含的案例类型多样,这让我对英美法系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尤其期待其中能收录一些在宪法解释、行政法裁决或刑事辩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治理理念。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英美法治精神的绝佳机会,我对此充满好奇和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