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司法案例選讀(判決原文·中英參照) [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英美司法案例選讀(判決原文·中英參照) [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焦洪寶 編
圖書標籤:
  • 法律
  • 英美法
  • 案例分析
  • 司法判例
  • 法律英語
  • 法律翻譯
  • 法學教材
  • 判決書
  • 英語學習
  • 法律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南開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00542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4260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涉外法律人纔培養係列教材
外文名稱:Antholog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Judicial Case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2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英美司法案例選讀》主要內容包括:憲法案例,行政法案例,閤同法案例,侵權法案例,知識産權法案例,公司法案例,商法案例,經濟法案例,證券法案例,信托法案例,等。

內頁插圖

目錄

一、憲法案例
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
The New York Times Co.V.Sullivan(1964)
二、行政法案例
馬伯裏訴麥迪遜案
Marbury V_Madison (1803)
三、閤同法案例
哈德利訴巴剋森德爾案
Hadley v.Baxendale (1854)
四、侵權法案例
帕斯格拉芙訴長島火車站案
Palsgrafv. Long Island Railroad Co.(1928)
五、知識産權法案例
尼科爾訴環球電影公司案
Nichols v.Universal Pictures Co.(1930)
六、公司法案例
沃爾剋沃斯基訴卡爾頓案
Walkovszky V.Carlton(1966)
七、商法案例
雷蘭德船運公司訴諾維奇聯閤火災保險公司案
Leyland Shipping Co.v.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Society Ltd.(1918)
八、經濟法案例
美國訴微軟公司案
United States v.Microsoft Corp. (2000)
九、證券法案例
美國訴奧海根案
United States v.O'Hagan(1996)
十、信托法案例
巴特利特訴巴剋萊銀行信托公司案
Bartlett V.Barclays Bank Trust co.(1980)
十一、勞動法案例
諾頓器具公司訴特森案
Norton Tool Co. Ltd V.Tewson(1972)
十二、環境保護法案例
布默訴大西洋水泥公司案
Boomer v. Atlantic Cement Co.(1970)
十三、民事訴訟法案例
伯納姆訴加利福尼亞高級法院案
Burnham v.Superior Court of Califomia (1990)
十四、刑法案例
女王訴達德利和斯蒂芬斯案
R v. Dudley and Stephens(1884)
十五、刑事訴訟法案例
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
Miranda v.Arizona(1966)
十六、國際私法案例
巴貝科剋訴傑剋遜案
Babcock v.Jackson(1963)
十七、國際經濟法案例
美國蝦和海龜案
United States - Import Prohibition of Certain Shrimp and Shrimp Products(1998)
十八、中外法製史案例
斯科普斯訴田納西州案
John Thomas Scopes v.The State ofTennessee(1925)
附錄美國法院判決書的一般體例
參考文獻與案例索引
編者的話
法律的演進與思辨:西方判例法係的基石與脈絡 圖書名稱:西方法律傳統:從自然法到現代憲政的理論與實踐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西方法律思想體係的演進曆程及其在不同曆史階段的具體法律實踐。我們將聚焦於那些塑造瞭當代法律格局的關鍵理論思潮,而非具體的判例細節。全書將以宏大的曆史視角,梳理從古希臘哲學對“正義”的初步探討,到中世紀神學對“自然法”的重新闡釋,直至啓濛運動時期社會契約論對主權和法律的根本性顛覆。 第一部分:古典與中世紀的法律思想源流 本部分著重探討法律思想在西方文明初期的萌芽與發展。我們將考察古希臘城邦政治中對法律與德性的關係的反思,特彆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關於理想城邦中法治(Rule of Law)的構想。隨後,視角轉嚮羅馬法在帝國體係中的發展,重點分析其理性化的特徵及其對後世民法體係的深遠影響。 進入中世紀,教會法與世俗法的張力構成瞭法律思想的主鏇律。本書將詳細闡述格拉提安和托馬斯·阿奎那等人對自然法的再構建。阿奎那將神聖的永恒法、自然法、人類法和神啓法進行瞭係統的整閤,構建瞭一個層級化的法律秩序觀。這一部分將分析這些理論如何為中世紀歐洲的法律實踐提供瞭形而上的閤法性基礎,並探討它們在限製君主權力方麵的潛在意義。我們關注的是這些理論框架本身,而非特定案件中對這些框架的應用。 第二部分:近代法律哲學的轉型與國傢建構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為法律思想的近代轉型奠定瞭基礎。本書將重點分析主權理論的興起,特彆是讓·博丹和托馬斯·霍布斯對絕對主權的論述,以及他們如何將法律定義為君主意誌的錶達。這種觀念的轉變標誌著法律基礎從神聖性嚮世俗性的重大轉移。 隨後的啓濛運動帶來瞭對個體權利和政府權限的深刻質疑。我們會深入剖析約翰·洛剋關於自然權利(生命、自由、財産)的理論,以及這些權利如何成為限製國傢權力的內在約束。洛剋的觀點如何影響瞭後來的憲政設計,特彆是對立法權和司法權分離的早期思考,將是本部分的重點。此外,讓-雅剋·盧梭的“公意”(General Will)概念對法律民主性基礎的構建也進行瞭細緻的探討。這些理論探討瞭法律的終極目的和正當性來源,而非分析具體判例來確立某個權利的邊界。 第三部分:法律實證主義與曆史學派的交鋒 進入19世紀,法律哲學麵臨兩大核心挑戰:對法律本身的界定以及對法律製定方式的反思。本書將詳細闡述約翰·奧斯汀為代錶的法律實證主義立場,即法律是主權者發齣的命令,並輔以製裁的威脅。我們將梳理實證主義如何試圖將道德因素從法律概念的純粹分析中剝離齣來,著重於對“法是如何形成的”這一方法論的探討。 與此相對立的是弗裏德裏希·卡爾·馮·薩維尼倡導的曆史法學派。本書將闡述曆史法學派對“民族精神”(Volksgeist)的強調,以及他們主張法律應是植根於民族傳統和習慣的有機發展物。我們關注的是這種理論如何反對歐洲大陸的立法運動,主張通過法學傢的科學研究來係統化法律,而非僅僅依靠立法者的“創製”。本書將對比這兩種理論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差異。 第四部分:20世紀的法律理論批判與現代法治的重塑 20世紀初,法律的社會功能和價值取嚮成為新的焦點。我們將考察美國法律現實主義運動(Legal Realism)如何對傳統的形式主義法律推理提齣挑戰,強調社會環境、法官的個人傾嚮和政策考量在司法決策中的實際作用。我們關注的是其方法論上的顛覆性,即對“法律規則在紙麵上和在實踐中的差異”的揭示。 隨後,本書將轉嚮對法律中價值判斷的重新審視。我們會探討哈特(H.L.A. Hart)對奧斯汀實證主義的精妙修正,即“承認規則”(Rule of Recognition)的概念如何解決瞭法律體係的開放性和連續性問題。同時,羅納德·德沃金對法律中“原則”(Principles)和“政策”(Policies)的區分,以及他對法律權利的“解釋性”本質的論述,將作為對純粹實證主義的有力迴應。我們將側重分析這些理論對現代法律係統如何處理價值衝突和道德難題提供瞭何種理論工具。 最後,本書將簡要觸及當代法哲學中關於司法能動性與法律解釋的爭論,側重於對不同解釋學派的理論構建進行分析,而非具體案例判決所體現的裁判結果。 總結: 本書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連貫的、跨越兩韆多年的法律思想地圖,幫助讀者理解西方法律體係在不同曆史節點上是如何圍繞“何為法律”、“法律的權威來自何處”以及“法律應追求何種正義”等核心問題進行理論構建和辯論的。全書以純粹的法理學、曆史學和社會學視角,梳理法律哲學的演變軌跡,為理解任何具體的法律實踐提供深厚的理論背景。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英美司法案例的興趣由來已久,尤其是一些涉及人權、自由以及社會變革的標誌性判決。然而,要真正讀懂這些案例,尤其是理解其背後的法理和文化背景,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閱資料,甚至還得具備一定的法律背景知識。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降低瞭這種門檻。它所提供的判決原文,讓我能夠直接接觸到最原始的法律聲音,而中文翻譯則確保瞭信息的準確傳達,避免瞭因語言理解偏差而帶來的信息損失。我非常看重這種“原文+翻譯”的呈現方式,它不僅可以幫助我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我體會到不同語言錶達方式對法律解釋的影響。我注意到書中包含的案例類型多樣,這讓我對英美法係的廣度和深度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尤其期待其中能收錄一些在憲法解釋、行政法裁決或刑事辯護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的案例,這些案例往往能深刻反映一個國傢的價值觀和治理理念。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案例集,更是一次深入瞭解英美法治精神的絕佳機會,我對此充滿好奇和期待。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既想深入瞭解英美法係,又苦於語言障礙的法律從業者量身定做的。一直以來,無論是工作中的案例檢索,還是學術上的研究,都常常受限於原始案例的晦澀難懂。很多時候,即使查閱瞭二手資料,總感覺少瞭些什麼,少瞭那種直接麵對法律智慧碰撞時的那種震撼和精妙。這本書的“判決原文·中英參照”模式,無疑是解決瞭這個痛點。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其中一個判例,左邊是地道的英文,右邊是嚴謹的中文翻譯,這簡直就像是請瞭一位頂級翻譯全程陪讀。我可以對照著閱讀,理解英文原文的法律術語是如何被精準傳達的,同時也能通過中文翻譯快速把握案件的核心要點。這種雙語對照的學習方式,不僅提升瞭我的閱讀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建立起瞭一種跨語言的法律思維模式,讓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不同語言錶述下法律原則的細微差異和共通之處。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收錄一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經典案例,比如在閤同法、侵權法等領域,那些影響深遠的判決,能夠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呈現,對我來說將是寶貴的財富。相信通過反復研讀,我的英美法知識體係將得到極大的鞏固和提升。

評分

作為一名法律翻譯工作者,我深知在法律領域,精確性是至關重要的。即使是細微的詞語差彆,也可能導緻整個判決的法律意義發生根本性轉變。因此,一本高質量的雙語法律案例選讀,對我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英美司法案例選讀(判決原文·中英參照)》這本書,從書名上就點明瞭其核心優勢——“判決原文·中英參照”,這正是我在工作中渴求的。我需要時刻關注英文法律文本的細微之處,同時也要確保中文譯文能夠準確、忠實地傳達原文的法律含義。這本書提供的判決原文,讓我能夠直接與原始文本對接,進行對比和分析。中文翻譯的質量,我也會仔細考量,希望它能夠嚴謹、專業,並且能夠體現齣法律翻譯的特有風格。如果書中能夠收錄一些在國際法、知識産權法等領域具有代錶性的案例,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提升自身的翻譯技能,更能為我提供寶貴的素材和靈感,讓我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我的客戶。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國傢的法律體係,就必須深入其司法案例。英美法係尤其如此,其判例法(common law)的特性使得曆史上的每一個重要判決都構成瞭法律發展的重要基石。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這種深度學習的渴望。通過閱讀英文原文,我可以感受到法律語言的嚴謹與力量,理解法官們在復雜事實麵前如何運用法律條文和先例進行推理。而配套的中文翻譯,則像一位貼心的“翻譯助手”,幫助我掃清瞭語言障礙,讓我能夠更專注於案例本身的法律邏輯和事實分析。我尤其喜歡這種“讀原文,對照譯文”的學習方式,它不僅鍛煉瞭我的英語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讓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不同語言環境下法律概念的細微差異,以及翻譯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戰。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代錶性判決,例如涉及公民權利、商業糾紛、刑事審判等,這樣可以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全麵、更係統的英美司法案例知識體係。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探索和理解英美法治的精髓。

評分

作為一個剛踏入法學院的本科生,我常常感到英美法係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之間的鴻溝。課堂上學習的條文和原則,在真實世界的司法實踐中是如何被運用和詮釋的,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模糊的概念。直到我發現瞭這本《英美司法案例選讀》,纔真正看到瞭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書中的判決原文,讓我得以一窺英美法官們嚴謹的邏輯推理和精湛的論證藝術。而中文翻譯則像一位耐心的嚮導,帶領我逐步理解那些充滿法律術語和專業錶達的復雜句子。我特彆欣賞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將英文翻譯成中文,而是力求在法律專業性上做到嚴謹和準確。這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避免瞭因為翻譯不當而産生的誤解。我嘗試著去分析每一個判決的起因、證據、法官的考量以及最終的裁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法律思維訓練。我希望書中能夠涵蓋一些不同法域(例如英格蘭和威爾士、美國聯邦法院、不同州法院)的代錶性案例,這樣我就可以更全麵地瞭解英美司法體係的多樣性和特點。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真實法律世界的大門,充滿瞭學習的動力和期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