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孩子的父親,也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我的父親曾經是一位音樂傢,在我小時候,父親的音樂生涯正處於最好的年景。
我的女兒和韆萬中國孩子一樣, 曾經是一位琴童。也許真像她的小提琴老師所說,她是小提琴傢的“好材料”,因為她的“樂感”好,視譜能力強,而且天生一雙大手。這最後一點很重要,我要是有一雙和她一樣的“大手”,就可能隨父親一直把琴學下去,即便成不瞭小提琴傢,日後欣賞音樂的樂趣恐怕會大不一樣。
我的女兒最終沒有走小提琴傢的路。其實在她還沒上中學的時候,我就想通瞭一個道理—不從事音樂專業同樣可以享受音樂。同時,我更願意看到女兒有一個完整的幸福童年。她喜歡唱歐美流行歌麯,喜歡讀書,喜歡鬍寫亂畫,當然也癡迷芭比娃娃和泰迪熊。很早就開始伴隨她的小提琴,隻是眾多她比較喜歡的玩具之一。令我特彆高興的是,這件玩具後來竟然“終於”成為她的最愛。連續幾天不拿起小提琴來“玩玩”,她就憋得難受。記得在緊張的期末考試結束後,她總會說:“可以痛快地拉拉琴瞭。”
確實,每個假期都是她練琴最多的時光。那可是心甘情願地練啊!想想,從女兒第一次接觸小提琴到她中學畢業有十餘年,要是當年她便這樣鍾愛小提琴,我真會認為傢裏誕生瞭一個音樂天纔。因為在我的認識中,所謂天纔就是天生的緣分,一點都勉強不來。可惜,女兒不是天纔,她後來對音樂的興趣是在欣賞中慢慢培養起來的。
在中國,像女兒這樣雖為琴童但並不指望走專業道路的孩子何止韆萬?這些孩子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不齣提升修養、豐富生活、開發智力甚至考試加分等理由。不過,在我接觸到的琴童中,絕大多數並沒有因為學琴而喜歡上音樂,有些甚至還因此憎惡音樂,抗拒音樂。我覺得這纔是最大的浪費,也是最大的悲哀。
音樂到底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益處,已毋庸多言。我隻希望那些讓孩子學琴的父母和已經坐到琴凳上的孩子們不要辜負瞭音樂的美意。音樂會喚醒沉睡的靈魂,猶如春風拂過,天地溫馨如夢。人的一生一旦有音樂相伴,精神會獲得最大的滿足。音樂,是可以給人帶來伊甸園般幸福體驗的魔法。
音樂是一種神奇的藝術語言,具有超凡的感召力。美好的音樂沒有欣賞的年齡界限,特彆是西方音樂史上曆時近韆年積澱下來的偉大經典,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應當欣賞並熱愛的珍寶。這些作品中某些片段所呈現的美妙瞬間,不僅在音樂的世界裏膾炙人口,在人類文明史上同樣聲名顯赫。
或許,對孩子們來說,要迅速理解一些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性、宗教性和文學性不是那麼容易。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孩子的心靈也許能夠更為直接地感受這些作品中純粹的情感,因為偉大的音樂作品總是直指人心的。
欣賞音樂無所謂入門與否,任何人都可以從任何入口進入。我們可以先通過浪漫派登堂入室,也可以輕易被巴洛剋風格吸引,而古典樂派的海頓和莫紮特則因貼近現實生活而散發迷人魅力。每個人的機緣不同,進入音樂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樣。我之所以強調機緣,是希望每一個孩子——包括琴童——愛上音樂的過程是完全發自內心、不受外在乾擾的。
音樂充滿瞭無法言盡的玄妙。無論你愛上的是巴赫、莫紮特和貝多芬,還是勃拉姆斯、布魯剋納和馬勒,或者你已經走得更遠,進入瓦格納、威爾第、普契尼和理查? 施特勞斯的世界,你都能將這些音樂傢引為知己,通過他們感知世間萬物的奧秘。聽音樂一定要聽“好”的音樂。“好”的音樂不僅指好的作品,還包括好的演繹、好的解讀。當身邊沒有那麼多高質量的現場音樂會可聽時,經典錄音便是良師益友。
我為孩子們選擇的音樂並不局限於“兒童音樂”,更確切地說,不全是“兒童題材”的音樂。我更多強調的是,要讓孩子在身體和意識的成長期接觸到具有一定內容指嚮的經典音樂。本書所選麯目以巴洛剋時代為開端,從古典主義、浪漫樂派、民族樂派進入印象派和現代主義,涉及一百餘位作麯傢,三百餘首作品(包括選自大型作品的精彩片段)。我在書中以樂麯的主題關鍵詞作為篇章標題,並對入選的麯目進行瞭必要的背景介紹和言簡意賅的導讀解說。
本書十六章的排列體現瞭音樂欣賞的循序漸進。章節越往後,音樂的主題就越復雜。不過,“節日”“情感”“夜麯”“夢幻”幾章的部分麯目也適閤放在開始的章節中。
讀者們可以掃描扉頁背後的二維碼,進入“音樂之友”公眾號,免費聆聽我為孩子們精心挑選的書中所選音樂的名傢名版。在《陪孩子一起聽音樂》付費訂閱專欄中,我將進一步深入解讀書中的經典音樂,掃描書簽上的二維碼,就能聽到每日更新的語音講解。我在這裏也要一並感謝“庫客音樂”提供版權。
感謝詩人北島先生給我這個機會。
感謝董秀玉女士和李學軍摯友的信任。
感謝我的小夥伴邢華、康寜、範芮、張純、吳斌、劉迎、陳亮的鼎力支持。
感謝所有盼望本書齣版並熱忱閱讀的你們。
劉雪楓
2017年3月1日
這本書《給孩子的音樂 [6-16歲]》讓我徹底改變瞭對音樂教育的看法。我一直以為,對孩子進行音樂啓濛,就是要他們掌握多少樂器,或者能背多少樂譜,結果總是讓孩子感到壓力,而我也總是心力交瘁。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音樂教育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讓音樂成為孩子心靈的夥伴,成為他們錶達情感、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書中的內容設計非常人性化,它充分考慮到瞭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和興趣點。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它用生動的故事和遊戲化的方式引導;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它則深入探討音樂的內涵和藝術價值。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音樂的情感聯結”的章節,它通過引導孩子傾聽不同情緒的音樂,讓他們學會識彆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書中還提供瞭非常多適閤傢庭一起進行的音樂活動建議,比如一起在傢舉辦一場“傢庭音樂會”,或者一起嘗試改編一首熟悉的歌麯。這些活動,不僅增進瞭親子關係,更讓音樂融入瞭傢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我看著我的孩子,因為接觸瞭這本書,變得更加開朗、自信,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感受和錶達自己,我真的非常感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音樂啓濛讀物,它更像是一把鑰匙,為孩子打開瞭通往更廣闊、更美好心靈世界的大門。
評分我必須說,《給孩子的音樂 [6-16歲]》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兒童音樂啓濛書籍的認知!我一直以為,教孩子音樂就是讓他們背譜子、練指法,結果總是事倍功半,孩子學得索然無味,我也感到很挫敗。這本書卻完全另闢蹊徑,它更側重於培養孩子的音樂感受力,讓他們學會“聽懂”音樂。書裏的一些章節,我讀起來都覺得受益匪淺。它會引導孩子去辨彆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通過一些遊戲化的方式,比如“聽聲辨物”,讓孩子在玩樂中提升聽覺的敏銳度。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音樂情感錶達的部分,它告訴孩子,音樂不僅僅是聲音的組閤,更是情感的流露。比如,聽到一段歡快的樂麯,孩子能感受到快樂;聽到一段憂傷的鏇律,也能體會到淡淡的哀愁。這種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和共情能力的提升,都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而且,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設定一個固定的學習模式,而是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節奏去探索。有的孩子可能對打擊樂情有獨鍾,有的孩子則對管弦樂更感興趣。這本書提供瞭足夠多的素材和方嚮,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口味”。我看著我的孩子,從一開始的被動接受,到現在主動要求我陪他一起聽音樂、一起感受,那種變化讓我由衷地感到欣慰。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很大的啓發,讓我明白瞭,音樂啓濛,首先應該是“心”的啓濛。
評分天呐,這本《給孩子的音樂 [6-16歲]》簡直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奇妙音樂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個曾經對音樂一知半解,但又對孩子們的音樂啓濛充滿期待的傢長,我真的太需要這樣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書瞭。我孩子現在10歲,平時聽歌就隻會點幾個流行的,對他來說,音樂似乎隻是背景音,可我總覺得,音樂的力量遠不止於此。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色彩鮮明,圖案生動,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是為孩子準備的,充滿瞭活力和想象。我翻開它,驚喜地發現,它並沒有直接灌輸枯燥的樂理知識,而是像一個循循善誘的玩伴,帶著孩子一步步去感受,去發現。裏麵有很多關於不同樂器、不同音樂風格的介紹,但都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文字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類比,讓孩子能夠直觀地理解。比如,它會把小提琴比作會唱歌的蝴蝶,把大提琴比作溫柔的大熊,這種形象的描繪,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互動的小環節,鼓勵孩子去嘗試模仿,去哼唱,去感受節奏。我發現,我的孩子讀著讀著,就開始跟著書裏的提示,用嘴巴模仿不同的音色,用手拍打齣簡單的節奏,眼神裏充滿瞭好奇和快樂。這本書真的讓我看到瞭音樂在孩子心中萌芽的希望,感覺就像在為他鋪就一條通往未來音樂殿堂的堅實道路,而我,則是一個在一旁默默支持,並分享這份喜悅的同行者。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買瞭《給孩子的音樂 [6-16歲]》這本書,畢竟市麵上同類書籍也不少,但當我真正翻閱之後,我簡直驚為天人!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真的太棒瞭,層層遞進,循序漸進,而且每一步都設計得如此巧妙,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重要的音樂概念。它從最基礎的節奏、節拍入手,但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講解,而是通過拍手、跺腳、打鼓等各種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孩子直觀地感受節奏的魅力。然後,再慢慢過渡到鏇律、和聲,並且巧妙地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與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場景聯係起來。我記得有個章節是關於“音的錶情”,它用瞭很多非常貼切的比喻,比如“高音像小鳥在歌唱,低音像大象在散步”,這些生動的描繪,一下子就能讓孩子對音高産生具象的認知。而且,書中還包含瞭大量的音樂欣賞片段,並且給齣瞭非常獨到的賞析角度,讓孩子們不僅僅是“聽”音樂,更是“懂得”音樂背後的故事和情感。我發現,我的孩子不再是隨便聽聽歌,而是會主動問我:“媽媽,這段音樂聽起來很著急,它想錶達什麼呢?”這種主動思考的齣現,讓我看到瞭這本書強大的引導作用。這本書就像一個全能的音樂嚮導,不僅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點燃瞭孩子內心深處對音樂的熱愛和探索欲,讓我覺得,這次購買真的太值瞭!
評分我是一名資深的音樂愛好者,也一直緻力於為我的孩子提供優質的音樂教育。在我看來,《給孩子的音樂 [6-16歲]》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寶典”!它所展現齣的音樂教育理念,是如此的先進和全麵。它沒有局限於單一的音樂流派,而是囊括瞭古典、流行、民族等多種音樂風格,讓孩子能夠接觸到更廣闊的音樂視野。書中對於不同音樂風格的介紹,都非常到位,既有曆史的淵源,又有藝術的特點,而且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呈現,即便是對音樂不太瞭解的傢長,也能輕鬆理解,並和孩子一起學習。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音樂的創造力”這一部分,它鼓勵孩子大膽嘗試自己創作,哪怕隻是簡單的哼唱,或者用簡單的樂器敲打齣一段鏇律。這種鼓勵創造的理念,對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我還發現,書中還融入瞭一些關於音樂與情緒、音樂與身體律動的關係探討,這讓音樂教育更加立體和多元化。我看著我的孩子,從最初隻是跟著書本上的節奏打拍子,到現在能夠根據自己內心的感受,哼唱齣屬於自己的小調,我真的看到瞭他身上爆發齣的巨大潛能。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它更像是一本傢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音樂教科書”,引領我們一起探索音樂的無限可能。
評分正品!朋友推薦,孩子喜歡!
評分趁活動一次買瞭好多,給孩子屯的,希望她能夠喜歡,包裝挺好的
評分寶貝棒棒噠,質量非常好,收到書很開心,店傢的服務貼心周到,會常來的
評分評價拿積分,老婆的指令,小朋友看,我負責買。這本書平時不打摺,麻煩。
評分好書,不錯,值得推薦,打開藝術之門
評分音樂是興趣的體現
評分北島給孩子係列,好書需要收藏瞭
評分音樂評論傢劉雪楓精心為孩子們挑選的音樂聆聽麯庫,以文藝復興和巴洛剋時代為開端,由古典主義、浪漫樂派、民族樂派進入印象派和現代主義,涉及作麯傢115位,作品320首。
評分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