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动车组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动车组相关的噪声概念、管理流程以及部件隔声仿真与实验室测试的基本方法、基于TWINS模型的轮轨噪声仿真、车体的气动噪声仿真与模型风洞试验验证、线路运行车内外噪声评估一整套流程等。全书共分七章,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作为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本书可供轨道交通(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使用教材。
前言
第1章 动车组技术特点1
1.1 高速动车组/轨道结构1
1.1.1 高速动车组组成1
1.1.2 轨道组成3
1.2 高速动车组声源机理5
1.2.1 声源构成5
1.2.2 声源分布8
第2章 噪声基本概念10
2.1 声学常用术语及声传播特性10
2.1.1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10
2.1.2 气流声源分类12
2.1.3 声波的衰减15
2.2 噪声对人的影响及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17
2.2.1 噪声的主观评价17
2.2.2 噪声的危害21
2.2.3 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22
第3章 动车组噪声相关标准24
3.1 卫生环境噪声标准24
3.2 高速动车组噪声标准26
3.2.1 车内噪声标准26
3.2.2 车外噪声标准28
3.2.3 相邻速度级噪声差值28
3.2.4 静置噪声标准29
3.3 噪声限值分析30
3.3.1 车内噪声分析31
3.3.2 车外噪声分析31
第4章 动车组噪声控制管理流程35
4.1 噪声控制管理的目的及意义35
4.2 噪声控制管理的主要工作35
4.3 阶段管理36
4.3.1 概念设计阶段36
4.3.2 方案设计阶段37
4.3.3 详细设计阶段38
4.3.4 样车试制阶段39
4.3.5 样车试验阶段39
4.4 相关材料模板39
第5章 动车组噪声控制方法43
5.1 动车组低噪声设计43
5.1.1 声学总体指标的制定43
5.1.2 声学指标优化44
5.1.3 内装详细设计45
5.2 列车关键部位噪声优化46
5.2.1 动车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46
5.2.2 空调系统通风管道的消声措施51
5.2.3 空调系统设备的振动控制52
5.2.4 风挡结构降噪设计63
5.2.5 受电弓气动噪声控制86
5.2.6 主断器动作冲击噪声控制104
5.3 车内外噪声预报107
5.3.1 基于试验的隔声量仿真模型修正108
5.3.2 轮轨噪声计算研究121
5.3.3 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实例130
5.3.4 车内外噪声仿真预报137
第6章 动车组部件声学性能测试151
6.1 隔声技术151
6.1.1 隔声原理151
6.1.2 隔声测试方法152
6.2 吸声技术154
6.2.1 吸声评价方法155
6.2.2 吸声材料参数特性155
6.2.3 吸声系数测试方法158
6.3 设备声功率测试方法159
6.3.1 混响室测试声功率159
6.3.2 半消声室测试声功率161
第7章 动车组噪声测试验证163
7.1 基于试验模型的气动噪声测试163
7.1.1 模型车及测试环境概述163
7.1.2 远场噪声及声源识别基本理论163
7.1.3 远场测量数据结果分析167
7.2 车内外标准测点的频谱特性分析169
7.2.1 车外噪声声源识别169
7.2.2 车内噪声频谱特性分析179
参考文献184
高速动车组技术从国外引进后,经消化、吸收并再创新已有10余年的历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噪声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关于高速动车组低噪声设计及控制的公开资料较少。本书基于既有动车组,详细阐述了从车辆低噪声设计、样车制造到线路试验验证的管理流程、控制方法、数据分析等。编者希望通过系统地总结车辆噪声控制的理论、方法、经验和流程,为相关行业工作者及高校专业人员提供具有一定指导方向和参考价值的资料。
本书共7章:第1章为动车组技术特点;第2章为噪声基本概念;第3章为动车组噪声相关标准;第4章为动车组噪声控制管理流程,第5章为动车组噪声控制方法;第6章为动车组部件声学性能测试;第7章为动车组噪声测试验证。
本书由李明高任主编,安超、贾尚帅、高峰任副主编。此外,参与编写的还有韩铁礼、赵明、王铁成、孟林林、潘德阔、赵新利、王兴民、郭涛、李志永、崔涛、熊剑春、从玉才、胡国鹏、赵蔷薇、杨爱林、徐练、李玉龙、霍鑫龙、王大智、彭垒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各位同行、读者批评指正。同时,感谢本书所引用文献的相关作者。
编 者
我是一名对声音传播原理和声学工程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一直关注着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发展。《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专业参考书。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动车组噪声传播和衰减的详细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例如,如何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不同工况下的噪声水平,以及如何评估不同降噪措施的效果?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先进的声学测量技术和仪器,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这是否意味着动车组的车厢内可以实现“消声”?如果可以,那么其实现原理是怎样的?是否涉及复杂的声场控制算法?此外,我对于轮轨噪声的控制技术很感兴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新型的轨道结构设计,或者是在车轮和轨道之间采用特殊的减振材料,以降低接触噪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我的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评分我是一名铁路爱好者,尤其痴迷于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技术充满了好奇。《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无疑是打开我好奇心大门的钥匙。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动车组“秘密武器”的答案,比如那些我们肉眼看不到,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的降噪材料。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高性能的隔音、吸音材料,以及它们在动车组各个部位的应用?例如,车厢内部的装修材料,是否也考虑了降噪的因素?我又很好奇,除了材料本身,动车组在设计时是否会运用一些声学设计的“巧思”,例如通过改变车体表面的纹理或者添加特殊的翼片来引导气流,从而减少风噪?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详细的“解剖图”,展示动车组内部的构造,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各种降噪技术的原理。而且,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那些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也许是一些我从未听说过的概念,能够让我大开眼界。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中国高铁技术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匠心。
评分这本书刚到手,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简洁大气,一看就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出版的书。我是一名铁路爱好者,尤其对动车组的运行细节充满好奇,所以看到这个书名《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时,简直是眼前一亮。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工程师,但对技术原理一直很感兴趣,希望能从这本书里了解到动车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却至关重要的“安静”是如何实现的。我特别想知道,那些风驰电掣的列车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精巧的降噪设计和技术创新。比如,噪声的来源有哪些?是车体摩擦空气产生的气动噪声,还是车轮与轨道接触的轮轨噪声?亦或是机械部件运转时发出的结构噪声?书名虽然点明了“噪声控制技术”,但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技术是如何具体应用在动车组上的。是采用了特殊的隔音材料?还是设计了特殊的车体结构?或者是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来降低噪声?这本书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工程原理解释清楚,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博学的老师,为我一一揭开动车组静谧运行的奥秘,让我对中国的高铁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赞叹。不仅仅是了解,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激发我更多的思考,比如未来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对我们出行体验和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
评分我是一名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学生,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在高铁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当我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时,感觉就像挖到了宝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动车组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实现的整个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解决噪声问题的。我特别想了解,在动车组的设计初期,工程师们是如何预见到噪声问题,并将其纳入设计考量的?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早期的动车组和现代动车组在噪声控制方面的演变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有一些历史性的图片或者图表,展示不同时期动车组的设计特点和技术进步。另外,我也很好奇,为了实现“更安静”的目标,动车组的设计师们付出了哪些努力,是否经历过一些困难和挑战?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采访或者故事,让我们了解那些默默奉献的技术人员?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书,让我不仅仅是学习技术知识,更能感受到科技进步的力量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评分我是一名对未来科技充满憧憬的普通市民,每次乘坐动车组,都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美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描绘一幅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的美好未来图景。例如,未来的动车组是否会更加安静,甚至达到“静音”的效果?是否会应用一些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全新降噪技术,例如利用磁悬浮技术来进一步降低轮轨噪声?书中是否会展望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人工智能在噪声预测和控制中的应用,或者新型声学材料的研发?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向我展示科技进步如何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让我们的出行体验更加愉悦。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更加期待中国高铁的下一次飞跃。
评分我是一个对声音非常敏感的人,尤其是乘坐动车组时,虽然我知道它们已经比普通火车安静很多,但有时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令人不适的噪声。所以,《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答案。我最想了解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能够让动车组在那么高的速度下,还能保持相对的宁静?它是否涉及到了空气动力学的知识,比如如何优化车体造型来减少风噪?又或者,在车轮和轨道之间,是否有特殊的减振和降噪措施?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听起来很“黑科技”的降噪原理,比如利用声学原理来抵消噪声?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希望这本书能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工程应用,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术名称。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比较直观的比喻或者图示,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技术概念,这样即使我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也能更容易理解。我更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家居环境中借鉴动车组降噪技术的思路,虽然我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有时候跨领域的知识碰撞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评分我对环境保护非常关注,深知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恰恰触及了我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动车组噪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以及对植物生长的潜在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了解到,除了降低噪音本身,动车组的运行是否还涉及其他环保措施,例如能源消耗的优化,减少碳排放等?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同时实现降噪和节能的“绿色”技术?我特别好奇,在设计动车组时,是否会考虑其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报废处理,是否都有环保的考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动车组对环境的整体负荷的思路。此外,我也想了解,在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动车组的噪声控制技术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在山区或者沿海地区,是否会有特殊的降噪需求?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如何并行不悖,共同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评分我是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工作的从业者,近些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动车组线路的不断延伸,如何有效控制城市环境噪声,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我非常关注《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城市动车组线路噪声传播和影响的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例如,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如何通过合理的线路设计、轨道铺设方式、声屏障设置等措施来降低动车组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创新的降噪技术,例如利用城市绿化带的声学效应,或者是在轨道附近设置吸声材料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不同城市在动车组噪声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此外,我也对动车组运行时产生的低频噪声问题很关心,这种噪声虽然不易察觉,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书中是否会涉及这方面的研究和控制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城市动车组噪声的复杂性,并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评分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各种交通工具的声学设计都充满兴趣。《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动车组声学工程的绝佳机会。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动车组的声学设计原理,特别是如何从源头上减少噪声的产生。比如,在车体结构设计方面,是否采用了特殊的减振材料和阻尼技术?在动力系统中,如何通过优化发动机、传动系统等部件的设计来降低噪声?对于轮轨噪声,是否有先进的减噪措施,例如新型的钢轨涂层或者减振垫?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气动噪声控制的部分,因为在高速行驶时,气动噪声往往是主导因素。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车头、车身以及车顶受电弓等部位的气动噪声产生机制,并介绍相应的降噪设计?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工程图纸、数据分析和仿真结果,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技术。此外,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国际上先进动车组的声学设计案例,并与国内的动车组进行比较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本书将为我理解和学习交通工具的声学设计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在列车上长时间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噪声对乘务人员和乘客健康以及列车运行效率带来的潜在影响。因此,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动车组噪声控制技术》这本书时,毫不犹豫地购买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动车组噪声的产生机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分析到各个环节的细节,例如转向架、受电弓、车体连接处等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位。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比如主动噪声控制、被动噪声控制,以及它们在动车组设计和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我曾经接触过一些降噪材料,但对于它们在动车组上的具体性能和选择依据,我了解得并不深入,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更专业的指导。此外,我也对如何评估和监测动车组的噪声水平很感兴趣,书中是否会涉及相关的标准和方法?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国家或不同型号动车组在噪声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这样有一定技术背景的读者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动车组的工程技术,并可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