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生命科学
  • 生物技术
  • 中国
  • 报告
  • 2017
  • 发展
  • 科技
  • 研究
  • 产业
  • 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53362
版次:01
商品编码:122503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页数:280
字数:4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总结了 2016 年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应用和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组学、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我国生物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并对 2016 年生命科学论文和生物技术专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17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分为总论、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产业、投融资、文献专利 6 个章节,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图表和充实的内容,全面展示了当前我国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1
一、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态势 1
(一)重大研究进展 2
(二)技术进步 7
(三)产业发展 10
二、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态势 14
(一)重大研究进展 14
(二)技术进步 17
(三)产业发展 19
第二章 生命科学 25
一、组学研究 25
(一)概述 25
(二)国际重要进展 26
(三)国内重要进展 32
(四)前景与展望 38
二、脑科学与神经科学 39
(一)概述 39
(二)国际重要进展 40
(三)国内重要进展 43
(四)前景与展望 46
三、合成生物学 47
(一)概述 47
(二)国际重要进展 49
(三)国内重要进展 52
(四)前景与展望 56
四、表观遗传学 58
(一)概述 58
(二)国际重要进展 59
(三)国内重要进展 61
(四)前景与展望 65
五、结构生物学 66
(一)概述 66
(二)国际重要进展 67
(三)国内重要进展 69
(四)前景与展望 73
六、免疫学 73
(一)概述 73
(二)国际重要进展 74
(三)国内重要进展 79
(四)前景与展望 83
七、再生医学 83
(一)概述 83
(二)国际重要进展 84
(三)国内重要进展 87
(四)前景与展望 89
第三章 生物技术 91
一、医药生物技术 91
(一)新药研发 91
(二)治疗与诊断方法 94
(三)生物样本库 96
二、生物医学工程 97
(一)生物医用材料 97
(二)数字诊疗装备 99
(三)体外诊断技术 101
三、工业生物技术 103
(一)生物反应工程 104
(二)生物分离工程 106
四、农业生物技术 108
(一)作物品种培育 108
(二)生物反应器 115
(三)农业微生物 115
五、环境生物技术 120
(一)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 120
(二)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23
第四章 生物产业 126
一、生物医药 126
(一)生物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127
(二)医药产业总体增速上升 128
(三)医药行业改革影响产业布局 131
(四)部分领域发展势头较好 136
二、生物农业 141
(一)生物育种 142
(二)兽用生物制品 145
(三)生物刺激剂 146
(四)生物农药 147
三、生物制造 149
(一)生物基化学品 149
(二)生物基材料 152
(三)生物基燃料 156
四、生物服务产业 159
(一)合同研发外包 159
(二)合同生产外包 162
五、产业前瞻 165
(一)肿瘤免疫治疗 165
(二)人工智能 169
第五章 投融资 174
一、全球投融资发展态势 174
(一)生命科学领域投融资有所放缓 174
(二)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并购遇冷 176
(三)三星生物IPO募集资金额居于首位 177
(四)公开募集是资金募集的主要途径 178
二、中国投融资发展态势 180
(一)投融资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180
(二)并购交易持续升温 185
(三)基因检测成投融资“新宠” 190
第六章 文献专利 195
一、论文情况 195
(一)年度趋势 195
(二)国际比较 195
(三)学科布局 198
(四)机构分析 201
二、专利情况 205
(一)年度趋势300 205
(二)国际比较 207
(三)专利布局 208
(四)竞争格局 211
三、知识产权案例分析——间充质干细胞 214
(一)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期 214
(二)各子领域发展程度各不相同 215
(三)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全球专利布局的重点领域 218
(四)国内机构纷纷抢占间充质干细胞研究高地 221
附录 224
2017 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和医药相关重点专项立项项目清单 224
2016 年中国新药药证批准情况 244
2016 年中国医疗器械注册情况 246
2016 年中国农用生物制品审批情况 248
2016 年中国生物技术企业上市情况 256
2016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63
《新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简介 核心主题: 本书聚焦于21世纪初至今,中国在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历史脉络、关键举措、理论基础与实践成效。它旨在提供一个宏大而深入的视角,剖析中国如何从一个科技大国逐步迈向科技强国的转型之路。 研究范围与深度: 本书全面梳理了自2000年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颁布以来,中国在科技管理体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培养与引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多个维度进行的系统性、结构性改革。 第一部分: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石 本部分首先分析了21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重点探讨了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对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的本土化理解、对技术范式转移的战略应对,以及对“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辩证思考。 全球科技竞争的新常态: 探讨了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转移。 国家战略的演进: 详细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阶段性侧重。 第二部分:科技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入剖析了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角色定位的调整与管理机制的转变。 1. 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改革: 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强调了从“重立项”到“重绩效”的转变,以及预算管理的精细化趋势。 2. 科研评价体系的重塑: 批判性地分析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五唯”问题的形成背景,以及近年来国家为扭转“唯数”倾向,推行分类评价、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 3. 国家实验室与科研院所改革: 考察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下属研究所及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行PI(首席研究员)负责制、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模式探索。 第三部分: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与集聚 本书着重论述了驱动创新的关键要素——人才、资本和知识产权的现代化管理。 人才战略的深化: 不仅关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引进工程,更深入分析了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机制、科研人员的流动性、以及激励与保障体系的构建,特别关注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 金融资本与科技的融合: 系统介绍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风险投资基金(VC/PE)的发展,以及设立科创板(STAR Market)对早期硬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作用,探讨了风险投资在产业技术升级中的催化剂角色。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梳理了中国在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历程,强调了加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和惩罚性赔偿制度建设,以提升原始创新的经济回报预期。 第四部分: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协同 本书将视角从宏观政策层面转向微观的区域实践,分析了国家级创新高地的建设经验。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带动效应: 以中关村、张江高科等区域为例,分析了先行先试政策在人才引进、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试点效果。 创新走出去与“一带一路”: 探讨了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后,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海外研发中心布局等方式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以及科技“走出去”战略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意义。 产业链的创新升级: 重点分析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领域,国家如何通过重大专项、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引导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形成协同攻关的创新链条。 结论与展望: 本书最后总结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也坦诚指出了当前在基础研究投入的稳定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效率、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等方面的深层挑战。展望未来,本书提出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战略路径建议。 本书特色: 本书资料翔实,基于大量的政府文件、政策报告、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力求客观、立体地呈现中国复杂而深刻的科技体制改革图景,为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关注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它关注的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治理与制度变迁,而非特定学科的技术前沿进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为我勾勒出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令人振奋的现状和未来方向。作为一名对前沿科技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系统介绍行业概况,又能深入解读关键技术进展的读物,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枯燥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应用娓娓道来。从基因编辑的突破性进展,到合成生物学的无限可能,再到精准医疗的个性化服务,书中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产业应用前景的分析,它不仅让我了解到这些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还让我窥见了它们如何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重塑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眺望科技进步的壮丽图景,激发出我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渴望。它无疑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帮助我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以一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风格,展现了中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脉络。它不仅仅是对既有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规划。我常常在阅读中感到豁然开朗,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关于生物技术伦理、产业政策等问题,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详尽的解答。作者的分析深入浅出,既有宏观的战略视野,又不乏微观的细节描绘。书中对国内外发展差距的分析,以及对中国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迎头赶上的策略,都让我印象深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技术融合的探讨,例如将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颠覆性效应,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激发了我进行深入思考的热情。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探索,而中国在这场探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隐藏的巨大能量。它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报告,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集,讲述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探索生命奥秘、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的智慧与汗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案例的深入挖掘,那些关于新药研发、基因检测、生物制造的生动事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科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的研究,更是关于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书中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颇具前瞻性,让我对即将到来的生物技术革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其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上。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科技的未来充满了乐观,也让我对个人学习和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前瞻性,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的窗口。它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重要进展,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预测和分析。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可读性。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展示了中国在基因技术、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产业生态的分析,它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关注技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如何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研的进步,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长期投入和战略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也让我对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它以一种极其宏观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本书不仅仅罗列了数据和事实,更重要的是它对这些数据和事实背后的逻辑、驱动力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我之前对这个领域一直存在一些零散的认知,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清晰而完整的画面。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学术分析,又不失人文关怀。它让我意识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学家的实验室里的探索,更是关乎人类健康、社会福祉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大事业。书中对一些新兴技术,例如脑科学、免疫疗法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让我对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但我从未感到疲惫,反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感到振奋和鼓舞。它让我对中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征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

挺好………………………………………………………………

评分

好书。。。。。。。。。。。

评分

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好书。。。。。。。。。。。

评分

资料大全啊

评分

资料大全啊

评分

资料大全啊

评分

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总结报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