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的兩位作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具體見作者簡介。
2.本書關注抑鬱癥、焦慮癥、緩解壓力、強迫癥、記憶力下降、學習障礙等當前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介紹瞭科學研究的進展以及應對措施,適用性強。
3.書中案例豐富,可讀性強,能夠將科學與生活很好地結閤起來。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努力在看似變得更復雜的世界中保持開心、冷靜,並專注於其中。當我們的心靈和身體受到各方麵的影響時,我們該如何保持大腦的睿智、自身情緒的穩定以及記憶不受損害?本書將為我們解答這些問題。
在本書中,作者針對當前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抑鬱、焦慮、恐慌、上癮、學習障礙以及記憶力衰退等問題,提齣瞭將身體、心靈和大腦作為一個整體看待,通過飲食調整、辯證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和肯定法等現代科學手段,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書中還提供瞭大量實際案例,描述瞭相關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的錶現方式及處理方法,具有較強的藉鑒意義。
本書可供希望瞭解抑鬱、焦慮、恐慌等心理問題的讀者參考。
濛娜麗莎·舒爾茨:醫學博士,直覺醫療和身心醫療方麵的專傢,擁有30多年的實踐經驗。濛娜麗莎醫生有著敏捷的思維、獨特的口音與行事風格,她能準確地指齣我們身體中的某種健康問題。她經常參加各類電視廣播節目,在海氏廣播主持自己的節目已有十多年的時間。目前與齣版書籍《心靈療愈》(與露易絲?海閤著)、《康復》(與露易絲?海閤著)、《直覺谘詢師》、《新女性的大腦》與《喚醒直覺》,這些書籍已被翻譯成27種語言。
露易絲·海:暢銷書《生命的重建》作者,所著書籍纍計銷量突破5000萬冊。30多年來,她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發現並挖掘自身的潛能,實現個人的成長與自愈。曾參加奧普拉?溫弗裏秀和許多電視廣播節目。
“對於想瞭解自身心靈和健康之間的關係而言,這是一本十分必要的指導用書。這本具有深刻見解的著作蘊含瞭充滿智慧的、必要的健康知識。閱讀本書確實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凱洛琳?梅斯,《紐約時報》暢銷書《精神剖析》和《反重力場》作者
“正如這部精妙的著作中所詳盡敘述的,整體治療代錶瞭一種新的角度,從中我們能夠真正瞭解自身的動機、情感以及對於身邊事物的感知。書中全麵、深遠的觀點將讓讀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行動計劃,這會幫助你重新構造自己對於內心平靜的感知。”
——戴維?珀爾馬特,醫學博士,《紐約時報》暢銷書
《榖物大腦》和《影響大腦的物質》作者
“身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看到這本心靈療愈方麵的書籍時十分激動。濛娜·麗莎·舒爾茨和露易絲·海在這部精彩的作品中,對於心靈和身體的治療都提供瞭明智而又專業的建議。作者將現代腦科學、直觀洞察和肯定法相結閤,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改善腦功能。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布萊恩·魏斯,醫學博士,《紐約時報》暢銷書
《多種生命,多種主宰》作者
序言1
第1章抑鬱癥10
看待抑鬱癥的方式11
抑鬱癥與直覺醫療11
情緒多米諾效應13
與悲傷和憤怒相關的大腦區域15
簡要地談談診斷17
抑鬱、憤怒與自愛18
通過藥物治療身體抑鬱與憤怒21
康復診所21
1.身心抑鬱與憤怒22
2.過山車般的情緒29
3.創傷與身心問題37
4.情緒障礙與腦霧42
情緒背後所傳達的信息46
第2章焦慮癥47
看待恐懼的方式47
身心焦慮48
焦慮與直覺醫療49
大腦的恐懼51
恐懼之網52
調整恐懼之網54
如何將大腦中的恐懼轉換為安全感55
康復診所56
1.慢性焦慮癥56
2.強迫性與強製性焦慮62
3.創傷與身心焦慮67
4.身患緻命疾病後的恐慌76
第3章嗜好82
看待嗜好的方式83
嗜好的成因84
嗜好和直覺醫療85
有關愛和嗜好的分析86
嗜好與肯定法88
嗜好的治療89
藥物90
改變練習91
康復診所93
1.飲食嗜好93
2.瘦身嗜好101
3.飲酒嗜好108
4.多種嗜好114
第4章大腦類型與學習障礙121
看待大腦類型的方式123
學習類型和直覺醫療123
非典型大腦124
學習障礙與肯定法126
康復診所127
1.注意力缺陷多動癥128
2.閱讀障礙癥132
3.右腦學習障礙137
4.人格類型——發現自我142
第5章記憶力149
看待記憶力的方式150
記憶力是如何産生的?151
創造健康的記憶係統152
記憶力與肯定法154
康復診所155
1.抑鬱癥對記憶力的長期影響155
2.焦慮、創傷與記憶力163
3.事故、腦震蕩、腦損傷與記憶力168
4.記憶障礙、阿茲海默氏癥和其他癡呆癥:是有希望的175
第6章身體、心智和大腦183
身心療法185
對待身體、心智和大腦的方式186
康復診所188
1.免疫係統紊亂、腎上腺功能和大腦189
2.激素、心髒和腦體問題193
3.大腦和癌癥198
附錄能量中心202
緻謝203
第 2 章焦慮癥
緊張不安是否讓你很難在人前感到舒適?恐懼是否使你很難在學習和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全部天賦、纔智和技能?憂慮是否使你無法自信地麵對改變、成長和衰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此時此刻焦慮正影響著你的大腦和身體。
在過去的 30 年裏,幾乎在我所做的每一次谘詢中都會有人說:“其實,如果不是因為恐懼,我是能做到的。”我會換一份工作,我會尋求一段更好的關係,我會要求加薪,一切都會順利進行。正如露易絲·海所說:“沒有恐懼,便可想到無數種可能。”不論你是否有長期的憂慮,不論你是否有過長期慢性恐懼,不論你是否具有強迫觀念、強迫性衝動或難以自控,不論你是否因過去所受創傷而恐慌和神經質,不論你是否對生活中所逼迫著你的東西感到害怕,本章都是為你而寫的。
看待恐懼的方式
恐懼是我們直覺引導係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會在我們察覺到危險時保護我們,它會阻止我們衝進馬路中間或者予以警告。然而,如果恐懼會阻止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那你就有麻煩瞭。如果你害怕拒絕,那麼你就很難在生活中找到真愛,然後焦慮就會使你無法擁有完整的人生。如果你害怕批評與失敗,那麼你就無法充分利用你的智力天賦,然後焦慮與擔憂就會將你的潛能封閉起來。最後,如果你害怕孤獨,你就可能會發現自己睏於一段關係中,事實上可能還受到瞭侮辱。在某種程度上,恐懼可以保護我們,但是極端一點兒講,恐懼會麻痹我們。
身心焦慮
身心焦慮就像腦體抑鬱一樣,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都知道情感上的緊張、恐慌、心神不安或悶悶不樂是什麼樣子,但是身體焦慮時,你的肌肉會緊綳,你的消化道會感到腫脹而又不能動,你可能會感覺你不得不去廁所或者齣現便秘;有時你會感到呼吸急促或心跳加速,你可能會覺得喉嚨裏有明顯的異物感;你可能還無法集中注意力,腦袋裏一片空白;你還會感到眩暈,甚至感到自己不受控製。
基本上,我們都知道時不時因為恐懼而發抖或無法動彈是什麼樣子。然而,我們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遇到睏難而離開傢時,恐慌和焦慮都會加劇(陌生環境恐懼癥 1)。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拒絕升職。最後但並非不重要的是,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在人際關係、戰爭或傢庭生活中極度害怕或遭受迫害而受到創傷,以緻他們在當前的生活中再次經曆恐懼時會顫抖、失語甚至麻木。
露易絲·海認為愛與恐懼之間存在著一個選擇。想想看,愛與恐懼。我們會經曆變化著的恐懼,也會在我們沒有改變時經曆恐懼。不管以哪種方式,我們都會感到恐懼。我們會經曆未來的恐懼,而且如果我們沒有未來,我們仍舊會經曆恐懼。我們在冒險時會經曆恐懼,而我們在沒有彆的選擇時也會感到恐懼。我們在孤獨時會感到恐懼,而當我們被人群包圍時也可能會被恐懼所淹沒。最後,我們可能會害怕親密,但另一方麵,當我們所愛之人離我們而去時,我們也會感到恐懼。很明顯,恐懼就是人類經曆的一部分。所以,露易絲·海的觀點是對的。在愛與恐懼之間,我們確實有一個選擇。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愛與恐懼是攜手並進的,二者缺一不可。
愛就是我們所有人所追尋的奇跡。不是虛榮,不是傲慢,隻是愛。尊重自己,對我們身體和思想之奇跡心存感激。下次當你再感到恐懼時,就用這一簡單的概念提醒自己。擺脫恐懼就要相信自己,愛護自己,然後就會扭轉局麵,恐懼或許就變成瞭你實現信念的一個機會。下次當你感到不好受時,就用這些概念提醒自己,因為它們會妨礙你做決定。(第 6 章中會更多地談到焦慮和信念。)
如何使用本書
在上一本書中,露易絲和我解決瞭身體方麵的問題,即如何治愈你的身體,而這本書則是要教你如何進行心靈療愈。在接下來的章節中,你會瞭解自己或者心愛之人在情緒(如悲傷、抑鬱、憤怒、焦慮)、嗜好、注意力、學習、老齡化和記憶力方麵的問題,瞭解大量的腦體類型如何形成我們思考
和生活的方式。
你也會明白這些精神和情感的健康形式是如何影響身體健康的。當你的大腦和心智産生瞭某種特定的問題,你可能想直接去書中所介紹的“一切皆好診療室”進行治療。這就是你在露易絲和我的虛擬身心診療室中被稱為客人的機會瞭。通過查看這份身心癥狀的清單,你就能夠判斷齣自己是否有某
一方麵的問題。書中會簡要介紹典型患者的治療史,隨後列齣相關建議以及你能夠采取的治療策略。通過這種方式,你就可以自己在傢中進行治療體
驗,你可以擁有將治療團隊帶到傢中嘗試不同療法的機會,從補充療法到新的行為和思維模式等。
要明白,你所嘗試的任何方法都是治療的一部分。關愛是治療的一部分,而且治療過程不能夠獨立完成,因此,要抵製獨自進行治療的衝動。采用本書中的信息,找一位技術嫻熟、值得信任、熱情的從業醫生,然後製訂一個治療計劃。同時,你也可以藉助本書中所講述的方法來應對自己的大腦、思想和精神方麵的問題,從而實現你想要在生活中發生的改變。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沒有艱深的學術術語,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復雜的心理學概念。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認知重構”的部分,它教我如何識彆和挑戰那些負麵的、不閤理的想法。以前我總是習慣性地往壞處想,然後越想越糟,陷入惡性循環。讀瞭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有意識地去覺察自己的念頭,並且學會用更積極、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練習,但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我發現自己不再輕易被負麵情緒裹挾,而是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書中的一些小練習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有個練習是每天記錄下讓自己感到感恩的三件事。一開始我有點不以為意,覺得這能有多大作用?但堅持瞭一段時間後,我驚喜地發現,我的心態真的變得更積極瞭。當我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時,那些瑣碎的煩惱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以忍受瞭。而且,書裏還提供瞭很多關於改善睡眠、增強專注力的方法,這些都是我一直想改善但又不得其法的地方。作者的建議都非常具體,操作性很強,讓我感覺不是在讀一本理論書,而是在跟隨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導手冊。
評分我一直是個容易焦慮的人,總是會被一些小事睏擾,然後陷入負麵情緒的泥沼,久久無法自拔。最近,我聽朋友推薦瞭這本《治愈你的心靈:有效應對抑鬱、焦慮、學習障礙與記憶衰退》,雖然我沒有經曆過嚴重的抑鬱,但對焦慮和學習上的瓶頸一直很在意,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樸實無華的封麵吸引瞭,沒有花哨的設計,反而給人一種安心和專業的信賴感。翻開第一頁,作者的開篇語就讓我覺得很親切,她用一種非常溫和且充滿同理心的方式,描述瞭現代人普遍麵臨的心理睏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戰鬥。 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於“焦慮”的解讀。它沒有簡單粗暴地告訴我們要“不要焦慮”,而是深入剖析瞭焦慮産生的根源,從生理、心理、認知等多個維度進行瞭詳盡的解釋。書裏舉瞭好多生活中的真實案例,讓我非常有代入感,仿佛書中的主人公就是我自己。比如,書中提到“對不確定性的恐懼是焦慮的重要驅動力”,這句話一下子點醒瞭我。我常常會因為未來不可預測的事情而感到不安,擔心各種可能性,而這本書就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方法來幫助我管理這種不確定感。它不是教你如何“消除”焦慮,而是教你如何“應對”和“轉化”它,讓它成為一種推動力,而不是阻礙。
評分我是一位母親,近年來,隨著孩子長大,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感到煩躁和疲憊,有時候甚至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事後又會感到深深的自責。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治愈”。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讀瞭《治愈你的心靈:有效應對抑鬱、焦慮、學習障礙與記憶衰退》。這本書的內容真的非常全麵,不僅僅針對個體,也涵蓋瞭一些更廣泛的心理健康議題,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書裏關於“抑鬱”的章節,雖然我沒有經曆過重度抑鬱,但它所描繪的那些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精力不足等癥狀,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身邊可能正在經曆這些睏境的人。作者用非常溫柔和充滿關懷的筆觸,解釋瞭抑鬱的成因,以及如何尋求幫助和進行自我療愈。這讓我明白,抑鬱並不可怕,它是可以被治愈的,而主動尋求幫助和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專傢,她能夠將深奧的心理學理論,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之前一直對心理學抱有敬畏之心,覺得它離我太遙遠,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明白瞭,心理健康並不是少數人纔能擁有的奢侈品,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去實現的。 書中關於“學習障礙”和“記憶衰退”的部分,更是給瞭我極大的信心。我曾經因為記憶力下降而對學習新知識感到沮喪,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希望。它提供瞭很多科學有效的方法,幫助我改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我嘗試著書裏的一些記憶技巧,比如“視覺化聯想”,發現學習新知識變得輕鬆瞭很多。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年齡並不是限製我們學習和成長的藉口,隻要我們願意去嘗試,去改變,我們就能不斷地進步。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循序漸進,從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到具體的應對策略,再到長期維持心理健康的建議,層層遞進,讓人能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學習障礙”的章節。它沒有將學習障礙看作是一種難以逾越的障礙,而是提供瞭一係列積極的應對方案。作者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的學習障礙可能産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過個性化的學習方法來剋服它們。 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一直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不算差,但有時候會覺得某些知識點特彆難以吸收,或者在考試時齣現一些不應該犯的錯誤,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學習上的“短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意識到,這可能並不是我的能力問題,而是我還沒有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學習方法。書裏提供的一些關於“元認知策略”的介紹,比如如何規劃學習、如何監控學習過程、如何評估學習效果,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嘗試運用這些策略來調整我的學習方式,效果齣奇地好。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給瞭我一種“掌控感”。我一直以為抑鬱和焦慮是無法擺脫的宿命,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原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來主動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一份可以幫助我們重拾內心平靜和活力的指南。作者在書中分享的很多觀點都顛覆瞭我以往的認知,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一些行為模式。 比如,書中關於“積極心理學”的論述,讓我明白瞭情緒不是被動承受的,而是可以主動培養的。我過去總是專注於解決問題,而忽略瞭培養積極情緒的重要性。這本書教會我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比如培養感恩之心、練習樂觀思維,來提升整體的幸福感。這對於我這種容易陷入負麵情緒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開始嘗試在生活中多關注積極的方麵,多與積極嚮上的人交往,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的心情真的變好瞭很多,對生活也充滿瞭更多的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真的非常具有治愈力。作者的語言溫柔而堅定,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最真誠的心,引導我們一步步走齣內心的陰霾。我曾經因為一些挫摺而感到沮喪,對未來感到迷茫,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仿佛被一種溫暖的力量所擁抱,那些曾經睏擾我的負麵情緒,似乎也慢慢地被撫平瞭。 書中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應用,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它教會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去培養感恩之心,如何去設定有意義的目標。我開始嘗試每天寫“感恩日記”,記錄下那些讓我感到開心和感激的事情。這種簡單的練習,卻讓我發現瞭很多被我忽略的幸福瞬間。同時,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技巧,也幫助我學會瞭如何更好地應對負麵情緒,如何不讓它們影響我的生活。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情緒所控製,而是能夠更好地駕馭自己的情緒。
評分我一直對學習新東西充滿熱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總感覺記憶力不如從前,學習效率也大不如前,這讓我有些睏擾。偶然間發現瞭《治愈你的心靈:有效應對抑鬱、焦慮、學習障礙與記憶衰退》這本書,名字裏包含瞭“學習障礙與記憶衰退”,這正是我非常關心的部分,於是毫不猶豫地買瞭下來。收到書後,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瞭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的多個方麵。它沒有空泛的理論,而是提供瞭大量經過科學驗證的實用技巧和策略。 其中關於“記憶衰退”的章節,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詳細闡述瞭影響記憶力的各種因素,包括生活習慣、飲食、運動、以及長期的壓力等等。我之前一直以為記憶力下降隻是自然規律,無可奈何,但這本書告訴我,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積極乾預,延緩甚至改善記憶力。書裏介紹的“間隔重復學習法”、“聯想法”等記憶技巧,我都嘗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比如,我用間隔重復法來學習新的外語單詞,發現記憶效果比以前死記硬背好太多瞭。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實用性”。它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給齣瞭大量可以立即應用到生活中的方法和工具。我是一名學生,平時學習壓力比較大,經常會因為考試、作業而感到焦慮。這本書裏的很多建議,比如如何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如何減輕考試焦慮,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嘗試著書裏提到的“正念練習”,每天花幾分鍾時間去感受自己的呼吸,去關注當下的感受。 一開始覺得有點奇怪,但堅持下來,我發現自己的焦慮情緒真的有得到緩解。當感到壓力大的時候,我不再會像以前那樣陷入恐慌,而是能平靜下來,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而且,書中關於“學習障礙”的章節,也讓我意識到,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找到適閤自己的方法,比盲目地跟從彆人的節奏更重要。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如何更積極地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評分我是一名職場新人,進入職場後,我發現自己常常會因為工作上的壓力和挑戰而感到焦慮,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錯誤而過度自責。這本書《治愈你的心靈:有效應對抑鬱、焦慮、學習障礙與記憶衰退》真的就像及時雨一樣,幫助我度過瞭那段艱難的時期。書中的內容非常豐富,從應對抑鬱、焦慮,到改善學習障礙和記憶力,幾乎涵蓋瞭我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難題。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認知行為療法”的介紹。它詳細地解釋瞭如何識彆和改變那些導緻負麵情緒的思維模式。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放大自己的錯誤,然後陷入深深的自責,而這本書教我如何用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何認識到錯誤是學習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個人能力的否定。通過書中的練習,我學會瞭如何更積極地進行自我對話,如何更客觀地評估自己的錶現。這讓我變得更加自信,也更能從容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