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揭示了形象、礼仪在人生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内容包括:如何打造适合自身气质的服饰,如何化出得体美丽的妆容,怎样运用你的面部表情传情达意,如何让异性主动走近你,以及怎样运用社交软件增加魅力值,让任何人都渴望与你零距离。全书行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你在形象、气质、修养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和提升。
第一章 用好首因效应:让人第1眼就关注你
法则1:抓住第1次会面,几秒钟引人注目 / 002
法则2:优化个人形象,用形象赢得机会 / 004
法则3:设计形象名片,用形象彰显实力 / 007
法则4:想做成功者,先像成功者 / 010
法则5:给形象投资,打造符合身份的形象 / 013
法则6:塑造形象亲和力,让人主动靠近你 / 016
第二章 用得体服饰彰显自信:让人看到zui好的你
法则7:穿出影响力,服装是你另一张脸 / 022
法则8:男士着装,纵横商场以品位制胜 / 025
法则9:女士着装,刚柔并济尽显独特魅力 / 029
法则10:重视便装穿着,休闲中展露优雅 / 032
法则11:戴有品位的帽子,挥手间皆是礼仪 / 035
法则12:穿有品质的鞋子,这一点至关重要 / 038
法则13:精心选择配饰,让着装大方得体 / 042
法则14:注重服饰保养,维护好自身形象 / 046
法则15:了解色彩寓意,让着装更有内涵 / 049
第三章 用精致妆容吸引眼球:让人看到zui美的你
法则16:发型与脸型,重在相得益彰 / 054
法则17:发型与身材,重在相互映衬 / 057
法则18:深谙化妆的重要,重塑zui美妆容 / 059
法则19:注重面部清洁,让妆容魅力四射 / 062
法则20:脸型与妆容,重在装饰和技巧 / 066
法则21:妆容分场合,关注的目光自会多 / 069
法则22:完美的鼻型,塑造完美的形象 / 071
法则23:完美的唇型,塑造完美的形象 / 073
法则24:唇部和双眉,男士化妆的重点 / 077
法则25:眼型与眉型,重在互相衬托 / 079
法则26:睫毛和眼影,重在相互晕染 / 083
法则27:精选香水,为形象增色添香 / 086
第四章 用丰富表情传情达意:让无声语言深入人心
法则28:微笑是世界上zui受欢迎的语言 / 090
法则29:用zui生动的眼睛说出zui动听的话 / 093
法则30:合理控制视线,将意思完美传达 / 096
法则31:眉目也多情,巧用眉毛表达情感 / 099
法则32:用嘴型传递心情,展现阳光的你 / 103
第五章 用恰当举止展示自我:让周围人主动靠近你
法则33:zui完美的握手,顷刻间接近距离 / 108
法则34:坐不失礼,在自信中体现优雅 / 111
法则35:站不失仪,优雅中不失端庄 / 115
法则36:走路从容,在沉稳中凝聚人气 / 118
法则37:行为举止,恰到好处又彬彬有礼 / 120
法则38:注意细节,别让小动作害了你 / 123
法则39:注意必要的礼节,享受西宴要注意 / 125
法则40:若即若离,保持交际的zui佳距离 / 129
法则41:文明小动作,绽放魅力大光辉 / 132
第六章 深谙“放电”之道:分秒间让异性走近你
法则42:难逃以貌取人,放电有迹可寻 / 138
法则43:培养强大的吸引力,让Ta想靠近 / 140
法则44:坚守男女交往中“三S”原则 / 142
法则45:适当赞美关怀,击中对方的软肋 / 145
法则46:女人适当“坏”,男人更加爱 / 147
法则47:适时主动出击,更易赢得爱情 / 149
法则48:喜欢就直说,吞吞吐吐会错过 / 153
法则49:慧眼识真人,美好姻缘一念间 / 156
第七章 擅用社交软件语言:字里行间尽显无穷魅力
法则50:撰写邮件,在沟通中有礼有节 / 160
法则51:邮件往来,关键问题要注意 / 164
法则52:来往信函,格式用语要规范 / 168
法则53:微信、QQ日常礼仪,必要细节要遵守 / 171
法则54:微信、QQ商务礼仪,必备环节要掌握 / 174
第八章 不自卑不畏惧:所有人都渴望与你零距离
法则55:超越了自卑,别人更愿接近你 / 178
法则56:乐观面对失败,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 181
法则57:建立十足自信,别人更加重视你 / 183
法则58:克服惰性羞怯,别人更愿意靠近 / 186
法则59:做事不紧张,别人感到更轻松 / 189
法则60:养好你的精气神,别人自会靠拢 / 192
第九章 不断地完善自己:用修养赢得一生好人缘
法则61:神形兼备,打造自己的zui佳形象 / 198
法则62:培养迷人的个性,让人为之倾倒 / 200
法则63:建立自信心,吸引更多的人走近 / 203
法则64:重视品格修养,想不让人靠近都难 / 206
法则65:为人着想的心,打造超强气场 / 209
后 记:改变,成为不可能的自己
法则3:设计形象名片,用形象彰显实力
形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对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了一种生存状态。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精神面貌、身体姿态和行为方式会在别人心目中形成相应的印象,而且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先入为主的。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的作者,著名形象设计师英格丽·张认为,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外表、长相、发型、化妆的组合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素质,一个外表与内在结合的,在流动中留下的印象。可见形象并不是简单的漂亮的脸蛋儿、窈窕的身材、迷人的微笑或潇洒的举止。而是包括你在自我思想、追求抱负、个人价值和人生观等方面,与社会进行沟通并为之接受的方法等。
形象通常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种。外在形象是相貌、衣着等这样一些外在特征。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地位等社会特征来进行开发、定位,然后展现给别人看的。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搭配哪种衬衣和领带?还有裤子和鞋子的搭配是否协调?喷洒哪种牌子的香水?你是否对上面的这些生活细节不屑一顾?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你应该意识到,外在形象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内在形象是不能仅靠看一眼外表就能让人认识到的,它是一种精神表现。我们来想象一下从未见过面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譬如,一提到天才音乐家你马上就想到贝多芬,而贝多芬的相貌特征、衣着打扮你并不知道。内在形象就是那些天才的或超群的特征部分会转变成记忆留在别人的脑海中,这些特征是与拥有它们的人紧密联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内在形象。
美国一位高级礼仪顾问威廉·索尔比说: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即使房间里没人认识你,或者只是跟你有一面之缘,他们却可以从你的外表对你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推断: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可信任程度、社会地位、个人品行、成熟度、家庭教养情况、是否是成功人士。
其实,这里既涵盖了外在形象的概念,也包括内在形象的判断。
良好的形象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品牌价值,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形象的影响无所不在,对于面试的人,它影响着你是否能面试成功,赢得职位;对于同事它影响着你们是否合作愉快;对于客户,它影响着你的财路是否畅通。正因为如此,你才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决不仅仅在于外包装,它是每个人言谈、表情、动作、语音、气质、风度、品位等综合因素的体现,只有平时注重自身知识积累、能力积蓄、修养提高、着装得体、谈吐文雅,才能做到卓尔不群。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潜在魅力,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魅力宝库。每个人都可以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形象。个人形象就是名片,就是品牌,就是机会。
当你穿得邋邋遢遢时,人们注意的是你的衣服;当你穿得无懈可击时,人们注意的是你。
一个人如果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欣赏和认可,就要学会塑造自己的形象。良好的外在形象不仅带给人自信,更带给人机会。莎士比亚早就说过:“外表显示一个人的内涵。”人们总是欣赏那些看上去优雅、大方、有风度的人,这种形象给人有能力、可信赖、高素质的印象,这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印象。
毫无疑问,好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你应时刻意识到,确实有一些形象在不时地威慑着你,并且,你也希望用自己的形象去威慑他人。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当你在别人的地盘时千万小心行事,否则,你将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这里没有提到,要是在你自己的地盘又怎么样呢?绝大部分时间,这才是你遇到的问题,这时你应当利用地利的优势。一旦别人涉足了你从事的领域,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他不是。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必须记住:对于你的工作,你远比来找你的人懂得多。所以,你就应充满自信,有把握地主动出击。这样,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可威慑别人了。
还有不少人运用精心谋划的威慑技巧威慑人,比如所谓的大亨把他办公室的家具摆放得让来人只能坐在一个较低的位子上,尴尬地仰着头看他,从而造成一种威慑的阵式。或大亨把办公桌放在窗前,迫使来访者面对阳光或其他强光源。
……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我原以为“形象”就是外表的光鲜亮丽,或者是衣着的光鲜。但《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彻底刷新了我的三观。它所探讨的“形象法则”,更多的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外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口才不好,不懂得如何讨人喜欢,所以很羡慕那些谈笑风生、左右逢源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吸引力并非来源于华丽的辞藻,而是源于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好感度”。 书中提到的很多法则,与其说是“形象法则”,不如说是“人心洞察法则”。它深入剖析了人们在潜意识层面会被哪些因素所吸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形象”来触动这些潜意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真诚”的解读,作者并没有空泛地谈论真诚,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和心理暗示来展示如何让自己的真诚被感知。例如,如何在眼神交流中传递信任,如何在肢体语言中展现亲和力。我试着去模仿书中的一些做法,比如在和同事沟通时,更加留意对方的微表情,并给予积极的回应。结果出乎意料,之前有些同事与我交流时显得比较拘谨,现在感觉他们更加放松,甚至主动找我聊天。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了自己可能忽略的许多细节,也给了我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去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指数”。它不是教你“演戏”,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具感染力、更受欢迎的自己。
评分我必须说,读完《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瞬间打动人心的65个形象法则》,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一名内向的人,我常常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处于劣势,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表现才能不显得尴尬。这本书就像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点亮了一盏灯。它并没有要求我变成一个外向、健谈的人,而是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且不具压迫感的“形象法则”,让我能够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巧妙地与人建立连接,并留下积极的印象。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积极的身体语言”的阐述,比如如何通过眼神的运用,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尊重;如何通过肢体姿势,传递自信和开放。我尝试着去练习书中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与人对视时,保持适度的眼神接触,并在对方说话时,适时地微微点头表示理解。我惊讶地发现,仅仅是这些细微的改变,就让我在与人交流时更加自在,也让对方对我表现出了更多的耐心和善意。以前我总是担心自己的沉默会被解读为冷漠或者不感兴趣,但现在我明白,通过恰当的“形象”表达,即使不开口,也能传递出积极的信号。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教练,它没有强迫我去改变我的性格,而是帮助我发掘并优化我身上原有的“吸引力潜能”,让我能够以一种更舒适、更自然的方式,赢得他人的喜爱。
评分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似乎是天生的,也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这种狭隘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具象化、可操作的方式,揭示了“吸引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并将之转化为一套套精妙的“形象法则”。我之前总是觉得,要让人喜欢,无非就是嘴巴甜一点,懂得奉承,或者有渊博的知识。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很多时候,一个恰当的微笑,一个真诚的眼神,或者一个开放的姿态,就已经足够了。 我非常喜欢作者对“细节”的重视。书中列举的65条法则,没有一条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具体的行为指导。比如,如何通过服装的搭配来传递专业感,如何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表达情绪,甚至是如何通过走路的姿态来展现自信。我尝试着去实践书中提到的一些建议,比如在参加会议时,更加注意自己的站姿,让肩膀放松,挺直腰背。我注意到,以前我在会议上总觉得自己像个小透明,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但实施了这些改变后,我发现自己与周围人的互动似乎增多了,甚至有同事会主动征求我的意见。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形象”并非浮于表面的装饰,而是内在个性的延伸,是一种能够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能量场”。它就像一本“沟通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理解人际互动的新视角。
评分不得不说,《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瞬间打动人心的65个形象法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认为,人际交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所以总是苦恼于自己不够健谈,害怕在社交场合“冷场”。但这本书却让我明白,“不开口”同样可以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并没有教你怎么去说服别人,怎么去滔滔不绝,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形象”出发,去解读那些能够不动声色打动人心的法则。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非语言沟通”的深度解析。作者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案例,阐释了眼神、微笑、肢体语言等在建立好感度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并非复杂的技巧,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也可以模仿的“语言”。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留意自己在与人交流时的“形象”表现,比如在与人对视时,是否能够传递出真诚和尊重;在肢体语言上,是否显得开放和自信。我试着去调整一些小细节,比如在和陌生人打招呼时,给予一个友善的微笑,并且保持身体朝向对方。令我惊喜的是,这些微小的改变,竟然让我在很多场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对方的回应也变得更加积极和友善。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导师,它告诉我,真正的魅力并非来自轰轰烈烈的言辞,而是源于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形象能量”,它能够悄无声息地触动人心。
评分读完这本《不开口也能让人喜欢你:瞬间打动人心的65个形象法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吸引力”并非遥不可及,它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一种可以通过精心雕琢的“形象”来传递的能量。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能否让人喜欢,主要取决于他的谈吐、幽默感或者才华,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教你怎么去说漂亮话,怎么去讲段子,而是从更深层次的“形象”出发,去解读那些不动声色就能赢得好感的原因。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强调。书中提到了许多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一个眼神的传递、一个肢体语言的微调,甚至是一个微笑的弧度。这些并非让你变得口若悬河,而是让你在无声中散发出一种让人舒服、让人信任的气场。我尝试着在生活中运用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与人交流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站姿和坐姿,让身体语言更开放、更自信。我惊喜地发现,即使我没有改变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人似乎也对我表现出了更多的善意和耐心。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健谈,所以常常回避社交场合,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不开口”也可以拥有强大的魅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形象顾问”,它点亮了我内心深处对“魅力”的认知盲区。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打开人际关系新大门的钥匙,让我看到了原来自己也可以拥有更强大的“吸引力磁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