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精卫填海 / 1 夸父追日 / 2 《孙子兵法》?同舟共济 / 3 《墨子》?染丝 / 4 盗无自出 / 5 楚王好细腰 / 6 越王好勇 / 7 窃疾 / 8 上帝杀龙 / 11 劝学 / 12 邻家之父 / 13 公输削鹊 / 14 《吴子》?先戒为宝 / 15 《胡非子》?弓与矢 / 16 《慎子》?毛嫱与西施 / 18 蛇与飞龙 / 19 《尸子》?鹿 / 20 孟贲不易勇 / 21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 22 揠苗助长 / 24 楚人学齐语 / 25 攘鸡者 / 26 校人烹鱼 / 27 学弈 / 28 冯妇搏虎 / 30 《庄子》?鲲鹏与斥 / 31 不龟手之药 / 32 罔两问景 / 33 庖丁解牛 / 34 《庄子》?不如相忘于江湖 / 36 浑沌之死 / 37 臧谷亡羊 / 38 轮扁斫轮 / 40 东施效颦 / 42 邯郸学步 / 43 望洋兴叹 / 45 井底之蛙 / 46 庄子妻死 / 48 鲁侯养鸟 / 51 偻承蜩 / 52 梓庆为 / 55 稷之马将败 / 56 丰狐文豹 / 58 林回弃璧 / 59 异鹊 / 60 方舟济河 / 61 鲁少儒 / 62 每下愈况 / 64 匠石运斤 / 66 一狙搏击 / 67 涸辙之鲋 / 68 随珠弹雀 / 69 任公子钓大鱼 / 70 畏影恶迹 / 72 学屠龙 / 73 相非 / 74 拙于用大 / 76 《尹文子》?宣王好射 / 77 田父得玉 / 78 黄公好谦卑 / 79 周人怀璞 / 80 《对楚王问》?曲高和寡 / 81 《荀子》?蒙鸠为巢 / 82 处女遇盗 / 83 浮阳之鱼 / 84 欹器 / 86 《韩非子》?智子疑邻 / 89 和氏献璧 / 90 詹何猜牛 / 92 王寿焚书 / 93 扁鹊说病 / 94 赵襄主学御 / 96 目不见睫 / 97 涸泽之蛇 / 99 老马识途 / 100 远水不救近火 / 101 鲁人徙越 / 102 许由出逃 / 103 《韩非子》?卫人嫁子 / 105 三虱争讼 / 106 窃金不止 / 107 滥竽充数 / 108 秦伯嫁女 / 109 买椟还珠 / 110 郑人争年 / 111 越人持的 / 112 画鬼最易 / 113 郢书燕说 / 114 郑人买履 / 115 曾子杀彘 / 116 击鼓戏民 / 117 守株待兔 / 119 卖宅避悍 / 120 美与丑 / 121 自相矛盾 / 122 子罕不受玉 / 123 不识车轭 / 124 之鸟 / 125 虺虫自 / 126 唇亡齿寒 / 127 刻削之道 / 128 《小问篇》?傅马栈最难 / 129 《管子》?驳象虎疑 / 130 《晏子春秋》?景公饮酒 / 131 二桃杀三士 / 132 社鼠 / 135 橘与枳 / 136 大鹏与焦冥 / 138 《列子》?杞人忧天 / 141 为盗之道 / 142 操舟若神 / 144 蹈水之道 / 147 朝三暮四 / 149 悲心更微 / 150 薛谭学讴 / 151 愚公移山 / 152 高山流水 / 155 曹娥善歌 / 156 两小儿辩日 / 157 詹何钓鱼 / 158 纪昌学射 / 160 造父学御 / 162 锟剑与火浣布 / 164 关尹子教射 / 165 三年成一叶 / 166 杨布打狗 / 167 施氏与孟氏 / 168 九方皋相马 / 170 不死之道 / 172 献鸠 / 173 疑邻窃 / 174 齐人攫金 / 175 不食盗食 / 176 《礼 记》?苛政猛于虎 / 178 《阙子》?金钩桂饵 / 181 《牟子》?对牛弹琴 / 181 《吕氏春秋》?割肉自啖 / 183 燕雀相乐 / 184 田鸠见秦王 / 185 刻舟求剑 / 186 荆人涉 / 187 引婴投江 / 188 安之 / 189 宋人御马 / 190 次非刺蛟 / 192 掩耳盗钟 / 195 齐人有好猎者 / 196 回生之术 / 197 相剑者 / 199 戎主醉缚 / 200 腹杀子 / 202 强取人衣 / 203 《战国策》?百发百中 / 204 楚人有两妻者 / 206 扁鹊见秦王 / 208 曾母投杼 / 209 邹忌比美 / 210 《战国策》?画蛇添足 / 212 两败俱伤 / 213 狐假虎威 / 214 猎者得麋 / 215 惊弓之鸟 / 216 骥遇伯乐 / 219 不死之药 / 219 老虎求生 / 221 恶狗溺井 / 221 南辕北辙 / 222 三人成虎 / 224 千里买首 / 225 马价十倍 / 226 鹬蚌相争 / 227 新妇 / 228 亡羊补牢 / 230 《史记》?学皆不精 / 232 指鹿为马 / 233 《韩诗外传》?樊姬之力 / 234 束蕴请火 / 235 所树非人 / 236 以屠知女 / 237 弓人之妻 / 238 凤凰初起 / 241 《张仪列传》?卞庄子刺虎 / 242 《淮南子》?螳螂搏轮 / 243 勾践事吴 / 244 宓子论过 / 245 狡狐搏雉 / 246 穆公失马 / 247 田子方赎老马 / 248 公仪休嗜鱼 / 249 楚有善为偷者 / 250 越人学远射 / 252 一目之罗 / 253 塞翁失马 / 254 《说苑》? 曲突徒薪 / 257 乐羊食子 / 258 炳烛之明 / 259 晏子使楚 / 260 枭将东徙 / 263 齿亡舌存 / 264 《新序》? 反裘负刍 / 265 叶公好龙 / 265 《论衡》? 鸡犬皆仙 / 267 《风俗通》?城门失火 / 268 东食西宿 / 269 《笑林》?截竿入城 / 270 肠烂将死 / 271 一叶障目 / 272 《金楼子》?盈成我百 / 274 妇国色 / 275 《苻子》?郑人逃暑 / 276 《出曜经》?笼鸟减食 / 277 《魏书》?阿豺论折箭 / 278 《刘子》?公输刻凤 / 279 《晋书》?杯弓蛇影 / 280 《柳河东集》?哀溺 / 282 乌贼求全 / 283 河豚妄肆 / 284 《北史》?赤马蒙霜 / 285 《柳宗元集》?黔之驴 / 286 《昌黎先生集》?天下无马 / 287 《东坡志林》?措大吃饭 / 288 《南史》?千万买邻 / 289 《太平御览》?金翅鸟之死 / 290 与狐谋皮 / 292 《资治通鉴》?请君入瓮 / 293 《梦溪笔谈》?恐钟有声 / 294 《艾子杂说》?买凫猎兔 / 295 《事林广记》?秦氏好古 / 296 《老学庵笔记》?州官放火 / 297 《宋景文集》?雁奴 / 298 《归田录》?熟能生巧 / 299 《世说新语》?急不相弃 / 300 七步成诗 / 301 《史》?更渡一遭 / 302 《辍耕录》?寒号虫 / 303 《阿留传》?矮榻缺足 / 304 《郁离子》?养猿于笼 / 305 麋虎俱坠亡 / 306 九头鸟 / 307 鹳鸟迁巢 / 309 夜狸偷鸡 / 310 老虎捐子 / 311 麝抉其脐 / 313 古琴高价 / 314 翳草冀雉 / 316 荆人畏鬼 / 317 象虎遇驳 / 318 赵人患鼠 / 320 《燕书》?越人溺鼠 / 321 《燕书》?衣冠禽兽 / 322 熊性恶血 / 324 《五杂俎》?二技致富 / 325 《龙门子凝道记》?剜股藏珠 / 326 《艺林伐山》?按图索骥 / 328 《权子》?吾失足容 / 329 《贤弈编》?盲子失坠 / 330 莫知其丑 / 333 猱搔虎痒 / 334 《雪涛谐史》?以猫饲雏 / 335 《精选雅笑》?蚊符 / 336 《笑府》?生子容易作文难 / 337 不禽不兽 / 338 《广笑府》?有钱者生 / 339 死后不赊 / 340 难为东道 / 341 藕如船 / 342 妙处难学 / 343 一钱莫救 / 344 暴富 / 345 《雅谑》?葺屋无雨 / 346 刳马肝 / 347 借衣 / 348 《笑林》?吃素 / 349 《叔苴子》?纵兽尝人 / 350 《阅微草堂笔记》?狼子野心 / 351 《古今谭概》?好好先生 / 352 《笑禅录》?两友极厚 / 354 《笑得好》?剥地皮 / 355 麻雀请宴 / 356 有天没日 / 357 相法不准 / 359 藏贼衣 / 359 莫砍虎皮 / 361 吃人不吐骨头 / 361 换手指 / 362 《笑笑录》?囫囵吞枣 / 363 《看山阁闲笔》?食肉 / 364
看到《文字上的中国:寓言》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无数个画面。我仿佛看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坐在摇椅上,用他那充满智慧的声音,向一群围坐在他身边的年轻人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充满哲理的故事。书名中的“文字”二字,让我联想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形和会意,而这些文字组合成的寓言,更是将这种精炼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呈现这些寓言?是精美的插图配以简练的文字,还是篇幅更长的故事叙述?我希望这本书能是一本既有阅读的愉悦感,又有深刻的思考价值的书。我猜想,作者在选择寓言的时候,一定是有其独到的眼光,挑选那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也最能引起当下人们共鸣的故事。我期盼书中能有一些不太为大众所熟知的寓言,挖掘出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拓宽视野,了解中国文化更丰富的一面。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故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关于智慧的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邃世界。
评分这本《文字上的中国:寓言》的书名真是太吸引人了!我一直对中国文化中的那些智慧故事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们浓缩了千年来的生活哲学和处世之道。书名中的“文字”二字,让我联想到那些古老的典籍,那些在纸张上流传千年的文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感和神秘感。而“寓言”则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主题,我知道寓言往往是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就像一颗颗饱含人生智慧的种子。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收录许多经典的中国寓言,比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等等,这些故事我虽然在小时候听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悟。我非常期待作者能从这些耳熟能详的寓言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许是关于人性的弱点,或许是对社会现象的影射,又或许是对美好品德的赞扬。我还希望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故事,而是能有作者独到的解读和分析,帮助我们这些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当下的生活中。或许作者还会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下,这些寓言所承载的意义的变化,这无疑会增加书的深度和趣味性。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也能给我带来心灵的启发和滋养。
评分《文字上的中国:寓言》这个书名,对我而言,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通向那个充满东方韵味和古老智慧的国度。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书名中的“文字”二字,让我想象到那些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汉字,它们本身就带着一种艺术的美感和文化的厚度,而当这些文字被用来讲述寓言时,其魅力更是无穷。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编排这些寓言?是按照时间顺序,还是按照主题分类?我期望书中能够收录一些我不太熟悉的,但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的寓言,让我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为这些寓言提供一些背景介绍,比如它们产生的时代,以及作者对这些故事的深度解读,这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价值。这本书,我相信它不仅仅是关于故事的集合,更是关于人生哲理的传承,它能够让我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当下的生活挑战。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评分《文字上的中国:寓言》这个书名,光是听着就有一种古典而又不失趣味的感觉。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和经典寓言,它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串联起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神。书名中的“文字”,让我对书的呈现形式产生了遐想,是行云流水般的书法,还是生动形象的图画,亦或是字斟句酌的精炼文字?我都充满期待。而“寓言”二字,则直接勾起了我对那些智慧故事的向往。我猜想,这本书会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奇妙想象的世界,在那里,动物会说话, inanimate objects can act like humans,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条通往人生真谛的小径。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方式,来讲述这些寓言,让每一个读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从中受益。或许,书中还会穿插一些作者对这些寓言的独到见解,比如,它们是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又是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本书,我想它不仅仅是一本消遣读物,更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宝藏。
评分《文字上的中国:寓言》这个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我一直认为,寓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用最简洁、最生动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书名中的“中国”二字,让我知道这本书是根植于中华大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而“寓言”这个词,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不知道这本书会包含哪些寓言,但我可以想象,它们一定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或许,书中会收录那些关于诚信、关于勤劳、关于善良、关于智慧的寓言,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我也许还能在书中读到那些关于警示、关于反思的寓言,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我尤其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述故事,而是能引导读者去思考,去领悟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也许,作者还会结合现代社会的背景,来解读这些古老的寓言,让它们焕发新的生命力,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提供借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
评分春节应景看着玩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喜欢
评分内容丰富,经典收藏
评分为京东点?
评分春节应景看着玩
评分给小朋友拿来学习不错!
评分¥29.90
评分内容丰富,经典收藏
评分¥29.9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