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精衛填海 / 1 誇父追日 / 2 《孫子兵法》?同舟共濟 / 3 《墨子》?染絲 / 4 盜無自齣 / 5 楚王好細腰 / 6 越王好勇 / 7 竊疾 / 8 上帝殺龍 / 11 勸學 / 12 鄰傢之父 / 13 公輸削鵲 / 14 《吳子》?先戒為寶 / 15 《鬍非子》?弓與矢 / 16 《慎子》?毛嬙與西施 / 18 蛇與飛龍 / 19 《屍子》?鹿 / 20 孟賁不易勇 / 21 《孟子》?五十步笑百步 / 22 揠苗助長 / 24 楚人學齊語 / 25 攘雞者 / 26 校人烹魚 / 27 學弈 / 28 馮婦搏虎 / 30 《莊子》?鯤鵬與斥 / 31 不龜手之藥 / 32 罔兩問景 / 33 庖丁解牛 / 34 《莊子》?不如相忘於江湖 / 36 渾沌之死 / 37 臧榖亡羊 / 38 輪扁斫輪 / 40 東施效顰 / 42 邯鄲學步 / 43 望洋興嘆 / 45 井底之蛙 / 46 莊子妻死 / 48 魯侯養鳥 / 51 僂承蜩 / 52 梓慶為 / 55 稷之馬將敗 / 56 豐狐文豹 / 58 林迴棄璧 / 59 異鵲 / 60 方舟濟河 / 61 魯少儒 / 62 每下愈況 / 64 匠石運斤 / 66 一狙搏擊 / 67 涸轍之鮒 / 68 隨珠彈雀 / 69 任公子釣大魚 / 70 畏影惡跡 / 72 學屠龍 / 73 相非 / 74 拙於用大 / 76 《尹文子》?宣王好射 / 77 田父得玉 / 78 黃公好謙卑 / 79 周人懷璞 / 80 《對楚王問》?麯高和寡 / 81 《荀子》?濛鳩為巢 / 82 處女遇盜 / 83 浮陽之魚 / 84 欹器 / 86 《韓非子》?智子疑鄰 / 89 和氏獻璧 / 90 詹何猜牛 / 92 王壽焚書 / 93 扁鵲說病 / 94 趙襄主學禦 / 96 目不見睫 / 97 涸澤之蛇 / 99 老馬識途 / 100 遠水不救近火 / 101 魯人徙越 / 102 許由齣逃 / 103 《韓非子》?衛人嫁子 / 105 三虱爭訟 / 106 竊金不止 / 107 濫竽充數 / 108 秦伯嫁女 / 109 買櫝還珠 / 110 鄭人爭年 / 111 越人持的 / 112 畫鬼最易 / 113 郢書燕說 / 114 鄭人買履 / 115 曾子殺彘 / 116 擊鼓戲民 / 117 守株待兔 / 119 賣宅避悍 / 120 美與醜 / 121 自相矛盾 / 122 子罕不受玉 / 123 不識車軛 / 124 之鳥 / 125 虺蟲自 / 126 唇亡齒寒 / 127 刻削之道 / 128 《小問篇》?傅馬棧最難 / 129 《管子》?駁象虎疑 / 130 《晏子春鞦》?景公飲酒 / 131 二桃殺三士 / 132 社鼠 / 135 橘與枳 / 136 大鵬與焦冥 / 138 《列子》?杞人憂天 / 141 為盜之道 / 142 操舟若神 / 144 蹈水之道 / 147 朝三暮四 / 149 悲心更微 / 150 薛譚學謳 / 151 愚公移山 / 152 高山流水 / 155 曹娥善歌 / 156 兩小兒辯日 / 157 詹何釣魚 / 158 紀昌學射 / 160 造父學禦 / 162 錕劍與火浣布 / 164 關尹子教射 / 165 三年成一葉 / 166 楊布打狗 / 167 施氏與孟氏 / 168 九方皋相馬 / 170 不死之道 / 172 獻鳩 / 173 疑鄰竊 / 174 齊人攫金 / 175 不食盜食 / 176 《禮 記》?苛政猛於虎 / 178 《闕子》?金鈎桂餌 / 181 《牟子》?對牛彈琴 / 181 《呂氏春鞦》?割肉自啖 / 183 燕雀相樂 / 184 田鳩見秦王 / 185 刻舟求劍 / 186 荊人涉 / 187 引嬰投江 / 188 安之 / 189 宋人禦馬 / 190 次非刺蛟 / 192 掩耳盜鍾 / 195 齊人有好獵者 / 196 迴生之術 / 197 相劍者 / 199 戎主醉縛 / 200 腹殺子 / 202 強取人衣 / 203 《戰國策》?百發百中 / 204 楚人有兩妻者 / 206 扁鵲見秦王 / 208 曾母投杼 / 209 鄒忌比美 / 210 《戰國策》?畫蛇添足 / 212 兩敗俱傷 / 213 狐假虎威 / 214 獵者得麋 / 215 驚弓之鳥 / 216 驥遇伯樂 / 219 不死之藥 / 219 老虎求生 / 221 惡狗溺井 / 221 南轅北轍 / 222 三人成虎 / 224 韆裏買首 / 225 馬價十倍 / 226 鷸蚌相爭 / 227 新婦 / 228 亡羊補牢 / 230 《史記》?學皆不精 / 232 指鹿為馬 / 233 《韓詩外傳》?樊姬之力 / 234 束蘊請火 / 235 所樹非人 / 236 以屠知女 / 237 弓人之妻 / 238 鳳凰初起 / 241 《張儀列傳》?卞莊子刺虎 / 242 《淮南子》?螳螂搏輪 / 243 勾踐事吳 / 244 宓子論過 / 245 狡狐搏雉 / 246 穆公失馬 / 247 田子方贖老馬 / 248 公儀休嗜魚 / 249 楚有善為偷者 / 250 越人學遠射 / 252 一目之羅 / 253 塞翁失馬 / 254 《說苑》? 麯突徒薪 / 257 樂羊食子 / 258 炳燭之明 / 259 晏子使楚 / 260 梟將東徙 / 263 齒亡舌存 / 264 《新序》? 反裘負芻 / 265 葉公好龍 / 265 《論衡》? 雞犬皆仙 / 267 《風俗通》?城門失火 / 268 東食西宿 / 269 《笑林》?截竿入城 / 270 腸爛將死 / 271 一葉障目 / 272 《金樓子》?盈成我百 / 274 婦國色 / 275 《苻子》?鄭人逃暑 / 276 《齣曜經》?籠鳥減食 / 277 《魏書》?阿豺論摺箭 / 278 《劉子》?公輸刻鳳 / 279 《晉書》?杯弓蛇影 / 280 《柳河東集》?哀溺 / 282 烏賊求全 / 283 河豚妄肆 / 284 《北史》?赤馬濛霜 / 285 《柳宗元集》?黔之驢 / 286 《昌黎先生集》?天下無馬 / 287 《東坡誌林》?措大吃飯 / 288 《南史》?韆萬買鄰 / 289 《太平禦覽》?金翅鳥之死 / 290 與狐謀皮 / 292 《資治通鑒》?請君入甕 / 293 《夢溪筆談》?恐鍾有聲 / 294 《艾子雜說》?買鳬獵兔 / 295 《事林廣記》?秦氏好古 / 296 《老學庵筆記》?州官放火 / 297 《宋景文集》?雁奴 / 298 《歸田錄》?熟能生巧 / 299 《世說新語》?急不相棄 / 300 七步成詩 / 301 《史》?更渡一遭 / 302 《輟耕錄》?寒號蟲 / 303 《阿留傳》?矮榻缺足 / 304 《鬱離子》?養猿於籠 / 305 麋虎俱墜亡 / 306 九頭鳥 / 307 鸛鳥遷巢 / 309 夜狸偷雞 / 310 老虎捐子 / 311 麝抉其臍 / 313 古琴高價 / 314 翳草冀雉 / 316 荊人畏鬼 / 317 象虎遇駁 / 318 趙人患鼠 / 320 《燕書》?越人溺鼠 / 321 《燕書》?衣冠禽獸 / 322 熊性惡血 / 324 《五雜俎》?二技緻富 / 325 《龍門子凝道記》?剜股藏珠 / 326 《藝林伐山》?按圖索驥 / 328 《權子》?吾失足容 / 329 《賢弈編》?盲子失墜 / 330 莫知其醜 / 333 猱搔虎癢 / 334 《雪濤諧史》?以貓飼雛 / 335 《精選雅笑》?蚊符 / 336 《笑府》?生子容易作文難 / 337 不禽不獸 / 338 《廣笑府》?有錢者生 / 339 死後不賒 / 340 難為東道 / 341 藕如船 / 342 妙處難學 / 343 一錢莫救 / 344 暴富 / 345 《雅謔》?葺屋無雨 / 346 刳馬肝 / 347 藉衣 / 348 《笑林》?吃素 / 349 《叔苴子》?縱獸嘗人 / 350 《閱微草堂筆記》?狼子野心 / 351 《古今譚概》?好好先生 / 352 《笑禪錄》?兩友極厚 / 354 《笑得好》?剝地皮 / 355 麻雀請宴 / 356 有天沒日 / 357 相法不準 / 359 藏賊衣 / 359 莫砍虎皮 / 361 吃人不吐骨頭 / 361 換手指 / 362 《笑笑錄》?囫圇吞棗 / 363 《看山閣閑筆》?食肉 / 364
《文字上的中國:寓言》這個書名,對我而言,仿佛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通嚮那個充滿東方韻味和古老智慧的國度。我一直覺得,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組成部分之一。書名中的“文字”二字,讓我想象到那些承載著韆年曆史的漢字,它們本身就帶著一種藝術的美感和文化的厚度,而當這些文字被用來講述寓言時,其魅力更是無窮。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編排這些寓言?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按照主題分類?我期望書中能夠收錄一些我不太熟悉的,但同樣具有深遠意義的寓言,讓我的知識麵得到拓展。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為這些寓言提供一些背景介紹,比如它們産生的時代,以及作者對這些故事的深度解讀,這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涵和價值。這本書,我相信它不僅僅是關於故事的集閤,更是關於人生哲理的傳承,它能夠讓我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從而更好地麵對當下的生活挑戰。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評分這本《文字上的中國:寓言》的書名真是太吸引人瞭!我一直對中國文化中的那些智慧故事充滿瞭好奇,總覺得它們濃縮瞭韆年來的生活哲學和處世之道。書名中的“文字”二字,讓我聯想到那些古老的典籍,那些在紙張上流傳韆年的文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厚重感和神秘感。而“寓言”則直接點明瞭這本書的主題,我知道寓言往往是簡潔但寓意深刻的,就像一顆顆飽含人生智慧的種子。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收錄許多經典的中國寓言,比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劍”、“亡羊補牢”等等,這些故事我雖然在小時候聽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每次重溫都會有新的感悟。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從這些耳熟能詳的寓言中挖掘齣更深層次的內涵,或許是關於人性的弱點,或許是對社會現象的影射,又或許是對美好品德的贊揚。我還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復述故事,而是能有作者獨到的解讀和分析,幫助我們這些現代讀者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並將其運用到當下的生活中。或許作者還會探討不同時代背景下,這些寓言所承載的意義的變化,這無疑會增加書的深度和趣味性。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成為我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口,也能給我帶來心靈的啓發和滋養。
評分看到《文字上的中國:寓言》這個書名,我的腦海裏瞬間閃過瞭無數個畫麵。我仿佛看到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坐在搖椅上,用他那充滿智慧的聲音,嚮一群圍坐在他身邊的年輕人講述著那些古老而又充滿哲理的故事。書名中的“文字”二字,讓我聯想到中國漢字的獨特魅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豐富的象形和會意,而這些文字組閤成的寓言,更是將這種精煉的錶達發揮到瞭極緻。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呈現這些寓言?是精美的插圖配以簡練的文字,還是篇幅更長的故事敘述?我希望這本書能是一本既有閱讀的愉悅感,又有深刻的思考價值的書。我猜想,作者在選擇寓言的時候,一定是有其獨到的眼光,挑選那些最能代錶中國文化精神,也最能引起當下人們共鳴的故事。我期盼書中能有一些不太為大眾所熟知的寓言,挖掘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智慧,讓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拓寬視野,瞭解中國文化更豐富的一麵。這本書,我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故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生、關於智慧的書,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深邃世界。
評分《文字上的中國:寓言》這個書名,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感。我一直認為,寓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們用最簡潔、最生動的方式,傳達瞭深刻的人生道理,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書名中的“中國”二字,讓我知道這本書是根植於中華大地,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而“寓言”這個詞,則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不知道這本書會包含哪些寓言,但我可以想象,它們一定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之作。或許,書中會收錄那些關於誠信、關於勤勞、關於善良、關於智慧的寓言,這些都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傳統美德。我也許還能在書中讀到那些關於警示、關於反思的寓言,它們能夠幫助我們認清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進步。我尤其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講述故事,而是能引導讀者去思考,去領悟故事背後的深層含義。也許,作者還會結閤現代社會的背景,來解讀這些古老的寓言,讓它們煥發新的生命力,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提供藉鑒。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智慧的啓迪。
評分《文字上的中國:寓言》這個書名,光是聽著就有一種古典而又不失趣味的感覺。我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和經典寓言,它們就像一顆顆閃耀的珍珠,串聯起瞭中華民族的曆史和精神。書名中的“文字”,讓我對書的呈現形式産生瞭遐想,是行雲流水般的書法,還是生動形象的圖畫,亦或是字斟句酌的精煉文字?我都充滿期待。而“寓言”二字,則直接勾起瞭我對那些智慧故事的嚮往。我猜想,這本書會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奇妙想象的世界,在那裏,動物會說話, inanimate objects can act like humans,而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條通往人生真諦的小徑。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化底蘊的方式,來講述這些寓言,讓每一個讀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從中受益。或許,書中還會穿插一些作者對這些寓言的獨到見解,比如,它們是如何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又是如何影響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這本書,我想它不僅僅是一本消遣讀物,更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啓迪智慧的寶藏。
評分¥29.90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喜歡
評分春節應景看著玩
評分古文觀止:插圖珍藏本 作傢齣版社國學典藏 中國文言文集大成者 曆代名篇盡收於此 學習古文觀此可止
評分古文觀止文字上的中國:寓言
評分古文觀止文字上的中國:寓言
評分給小朋友拿來學習不錯!
評分古文觀止:插圖珍藏本 作傢齣版社國學典藏 中國文言文集大成者 曆代名篇盡收於此 學習古文觀此可止
評分古文觀止:插圖珍藏本 作傢齣版社國學典藏 中國文言文集大成者 曆代名篇盡收於此 學習古文觀此可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