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
是知识,不是学术。超燃超易懂的极简心理学
带您重回学霸时代
本书摈弃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调,采用人人都能读懂的简易语言将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将高深的学问生动化、通俗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帮助读者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地理解心理学智慧。
吴梦诗,女,汉族,江苏徐州人,主要从事励志类、社科类的编辑工作,对心理学颇有研究,具有多年撰稿与编译经验。
第一部分 心理学无处不在
第一课 用心理学去认识世界
知觉为你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003
是物质决定了我们的意识 006
对比之后产生的感觉,都是真实的吗 008
剖析人性的本质,体察人性的弱点 011
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发现内心世界的秘密 013
第二课 生活离不开心理学
与世界沟通的,是你的情绪 017
好态度就能够带来好行为吗 019
认识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 021
坚守还是放弃 023
第三课 心理的迷局,总会左右你的行为
从众心理:跟风就容易迷失自我 027
自我知觉: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 031
鸟笼效应:惯性思维总会拖你后腿 033
比伦定律:失败是新的机会 037
第四课 从心理入手,驱除不良情绪的困扰
焦虑心理:你总是感觉不到快乐 041
抑郁心理:被逐渐瓦解的精神世界 044
报复心理:别让“海格力斯效应”毁了你 047
愤怒心理:何必用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050
悲观心理:你的生活原本可以丰富多彩 052
冲动心理:毁灭的魔鬼 055
第二部分 心理学是终身随身法宝
第五课 用心理学来描述发生的事情
看得清却记不住的原因是什么 063
单面传播和双面传播各有什么利与弊 065
环境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 068
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行为 071
不良嗜好都是心理原因在作怪 073
第六课 了解心理学,调整行为
让心理学告诉你,面对机遇时如何取舍 077
好行为,为我们改进生活质量提供途径 079
让行为产生有益的影响 082
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影响他人 084
第三部分 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七课 人格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人格心理学,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路径 089
九种人格划分 091
让人格特质发挥最大的价值 094
认识自我,看透人性中的另一面 097
揭开人格面具的真相,彻底解剖自己和他人 099
第八课 性格心理学:性格是命运的调剂师
四种气质,代表着四种不同的性格 103
性格中的缺陷,会让生活变得糟糕 105
撕碎心灵的完美主义者 108
何必墨守成规,突破才能获得成功 110
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拥有不同的世界 113
第九课 行为心理学:欲罢不能的心理障碍
树立内部动机,才能建立持久行动 117
解读行为密码,变身行动达人 119
在思考中行动,不如在行动中思考 122
用心理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行为标准 124
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127
第十课 意识与潜意识,古老而神秘的感受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131
潜意识决定命运,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134
突破思维的墙,引爆内心强大的正能量 136
运用意识转换技巧,用心态控制情绪 139
激活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141
第四部分 无往不利,做得好不如看得透
第十一课 认清内心的自我
自我意识:给自己一个客观评价 147
认知取向:老眼光会束缚前进的脚步 150
认知失调:心理状态可以自我调整 153
认知偏差:生活不会只给你好的东西 155
第十二课 不要让感觉骗了你
认真观察身边的人,你也可以成为福尔摩斯 159
内心情绪总是会被身体语言暴露出来 162
敏锐的洞察力,可以为你解答很多问题 164
表象和虚假信息会影响你的判断 168
拒绝知觉定式,众人皆醉我独醒 171
瞬间读懂他人小动作中隐藏的秘密 173
第十三课 注重社会交往,用心铺就坦途
善用“心理名片” 179
心理学让你从认识TA,到了解TA 182
从何处着手,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185
心理学中藏着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88
广泛交际固然好,但是切莫陷入“社交强迫症” 191
第十四课 想要赢?就先要弄懂对方的心理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195
细节暴露性格,心理学让你看清一个人 196
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都难以被绝对掩藏起来 199
那些为你好的人,常常是为了他们自己 202
好人也会做坏事,都是认知带来的错误 205
第十五课 遵从心理学,以不变应万变
这也可以是个千篇一律的世界 209
不同的语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 211
超越人性的弱点,不战而屈人之兵 215
心理学助你提高成功的概率 217
如果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世界观 220
人格心理学,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路径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persona”,就是“面具”的意思。 人不同,面具也不尽相同,所以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特 征之一。在心理学当中,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作家们塑造的个性鲜活的人物 形象。鲁迅先生所写的《阿 Q 正传》中,我们会记住阿 Q 这个人 物,他一贫如洗,无家无业,深受旧社会的沉重压迫,从而精神扭曲变形,当有几分钱时便神气活现,对生活满足至极;读巴尔扎克 所写的《欧也妮·葛朗台》时,我们会记住那个极度贪婪、吝啬、 专横、凶狠、虚伪的守财奴式商人。在影视作品中,我们也会记得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各式人物。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虽然是低 能儿,但是却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美好生活;电影《泰坦尼克号》 中,我们会记得为了心爱的姑娘,舍弃自身性命的杰克;电影《闻 香识女人》中,我们也会记得那个情商、智商都颇高但脾气暴躁的眼盲退伍军官史法兰……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的特征就是人格。美国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无论做出多少件事来,我们都可以在里面认出同样的性格。”人格具有稳定性,它也是一个人的思想到具体的行为之间的路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可以由人格具体体现出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兄弟,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兄弟俩相依为命。但是兄弟俩的性格迥然不同,哥哥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而弟弟十分懒惰。
在他们成人后的某一天,兄弟俩坐在桌子前商量说:“我们如果每天待在这个穷乡僻壤,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所以还是要出去闯一闯。”就这样,兄弟俩约好分别去外面闯荡。
哥哥来到了一个大城市,他每天顾不上累,顾不上苦,拼命地找工作,最终,他找到了一份染坊的工作,在里面当学徒。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把主人家的院子里里外外地打扫一遍,还为主人烧好茶水,接着就拼命地干起染布的工作。就这样一干就是三年时间。这家主人看他如此老实能干,就把祖传的染布手艺传授给了他。哥哥并没有满足这一时的成绩,有了主人的手艺之后,他刻苦钻研,对染布的技术进行了改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研究出的改良技术能把布染得色彩鲜亮而且不褪色,受到顾客们的广泛欢迎,他的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日子变好之后,他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诚恳地对待别人,对待工作也是勤勤恳恳。主人对他非常满意,于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也把染坊交给他去管理,几年过去了,这位哥哥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人。
弟弟与哥哥的境况则不同。他也来到了一个城市,起初也是在一个染坊当学徒,但是因为懒惰被主人辞退了。于是他只好流浪街头。在流浪的日子里,他又染上了赌博的习惯。他用自己身上仅有的钱去做赌注,结果赢了钱,尝到甜头之后,他越发不可收拾。整天沉醉在赌博当中,而且他的运气总是很好,逢赌必赢,于是他成了这座城市里远近闻名的赌王,也办起了赌馆。但是好运气总是会用尽的,终于有一天,他输掉了所有的钱,而且欠了很多外债,又重新开始流浪。
故事中,哥哥与弟弟命运的迥然不同就源于自身人格的不同。哥哥从小是一个勤奋之人,所以在之后的生活中,他勤勤恳恳,待人真诚,最终事业与家庭都十分美满;但是弟弟天性懒惰,不思进取,最终的结果也是悲惨至极。
人格的形成是错综复杂的,其中包括遗传的因素、教育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从心理学上来讲,人格包含两部分,一个是性格、一个是气质。性格决定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气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拥有不同的人格其实也就拥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
在拥挤的菜市场,商贩大声吆喝着自己便宜且新鲜的蔬菜,刚开始并无人问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位顾客凑上前询问、挑选,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围观行列中来,包括之前并没有任何购买意愿的人。
当今社会,商家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达到销售自己产品的目的,以明星代言为代表的魅力营销就是其中一种。商家会结合自己的产品选择时下当红的明星,以此明星的形象来打造自己产品的口碑。商家看重的就是明星在消费者心中的正面形象。就像蔡依林代言的海飞丝洗发水、倪妮代言的优衣库服饰等。
上述两种现象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切身观察到的,而这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前者是利用从众心理,后者是利用光环效应。从众心理通俗来讲就是“随大流”,这是一种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具有的心理现象。光环效应则是说,如果我们知道某个人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那么往往就会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明星在许多人心里都是光辉灿烂的形象,那么消费者就会自然地相信他所代言的产品也不会差,从
而选择购入,这就是对光环效应的利用。
当然,上述两种心理学的现象只是心理学知识的冰山一角,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心理学不再是停留在影视作品当中的心理咨询,我们知道的只是心理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现今,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希望在掌握心理学原理、规律和方法之后,将其转化为服务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的智慧。
通常,我们会发现,那些商业精英、政治领袖等风云人物大都擅用心理学的智慧。他们能够洞悉人的心理及本性,并懂得怎样利用心理学去影响甚至控制周围的人。心理学家曾说过:“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也是最会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的人。他们能在纷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在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规律;能从曲折的过程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从微小的变化中,感受到即将掀起的风暴。”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学习心理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本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实用科学,通过学习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进而了解社会。在生活中,我们说话办事、为人处世、求职经商等也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应用。
所以,我们特此编著《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一书,以期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知识以丰盈自己。在《恶补心理学的第一本书》一书中,我们将知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是终身随身法宝”“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和“无往不利,做得好不如看得透”。在各个部分中又分为不同的课时。本书共16 课,其中包括“用心理学来描述发生的一切事情”“所有的答案,在心理学中都有迹可循”“心理的迷局,总会左右你的行为”“从心理入手,驱除不良情绪的困扰”“所有的答案,在心理学中都有迹可循”和“心理学的任务是对行为的控制”等内容。在这16 个不同的课时下,讲解了不同方向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其中有利用心理学去认识世界、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良情绪下的心理问题、需求理论与心理、性格与心理、人格与心理、交际心理、自我认知等,对心理学在了解自我、情绪管理、行为把握、职场生涯等人生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都做了详细的阐释。
本书摈弃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调,采用人人都能读懂的简易语言将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从而将高深的学问生动化、通俗化。同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帮助读者更加直观、更加有效地理解心理学智慧。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社会的压力、生存的竞争等都使人们的内心越发复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情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找回恬静的自己,回归内心的自在,在人情世事上坦然处之……
我一直对“社会心理学”的部分特别感兴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这本书中关于群体动力学、社会影响和人际吸引力的章节,都让我读得津津有味。我开始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人们在群体中会表现出与独处时不同的行为,为什么我们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以及是什么因素让我们对某些人产生好感。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也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中的挑战。我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参与社交,而是开始主动地去思考和调整自己的社交策略。这本书就像一本社交宝典,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和谐人际关系的大门。我非常感激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融入这个社会。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相当巧妙,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心理学的大门。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理论。我喜欢这种有条理的学习方式,它让我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不会感到 overwhelmed。我常常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阅读,比如通勤的路上,午休的时间,甚至是睡前。每次翻开这本书,我都感觉自己又有所收获。我发现,不仅仅是书中的理论吸引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想法,分析自己的情绪,尝试去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虽然有时会让我感到有些不适,但更多的是一种成长和进步。这本书就像一个温和的向导,指引我在自己的内心花园中漫步,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角落。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认知”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之前一直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就是事实,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的认知过程是多么的主观和具有选择性。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讲解,更是让我大吃一惊。我发现自己身上竟然存在着那么多不自觉的思维误区。了解这些认知偏差,就像给我戴上了一副新的眼镜,让我能以更客观、更理性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世界。我开始尝试去识别和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这对我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非常有帮助。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感到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外部环境,而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方式。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觉醒”的感觉,让我意识到自己拥有改变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人类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和运作的感到非常好奇,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了解到,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我们的思维模式、过往的经历,甚至是生理因素。书中对情绪的分类和解释,让我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不再轻易地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是学会了如何去识别、理解和调节它们。这对我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发现自己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更懂得如何与人沟通。我开始意识到,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让我们活得更通透、更快乐的方式。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内心的迷茫,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开了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我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开始更积极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用心地去理解身边的人。我发现,很多曾经让我困扰的问题,在有了心理学的视角后,都迎刃而解。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任何想要了解心理学,或者想要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人。它就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带领你走进心灵的奇妙世界,让你发现无限的可能。我期待着未来能继续深入学习心理学,而这本书,无疑是我迈出的最坚实的第一步。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心理学并不是一套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积极、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而是充满了探索和成长的动力。我喜欢这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式,它让我掌握了认识和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工具。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人生的可能性有了更多的探索欲望。
评分这本书在解释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时,真是引人入胜。它并没有仅仅罗列实验的结论,而是详细地描述了实验的过程、参与者的行为以及作者的观察。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实验现场,与参与者一同经历着那些有趣的发现。这些实验让我看到了人类行为背后的一些普遍规律,也让我对“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开始质疑一些我习以为常的观念,也开始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与我不同的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受到着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它鼓励我去探索这些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去评判。我喜欢这种启发思考的阅读体验,它让我不仅仅是在吸收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让我对心理学有个初步了解的书,毕竟这个领域太庞大太迷人了。朋友推荐了好几本,我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本据说非常适合入门的书。拿到书的那天,心情特别激动,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要立刻沉浸其中。书的封面设计也很吸引人,简单却不失内涵,给我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智慧的感觉。我一边翻阅,一边想象着书中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心理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它研究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听起来就让人着迷。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人们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行为?是什么驱动着我们的选择?这本书是否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呢?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揭开这些谜团。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发展心理学”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触动。它让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更加理解自己孩子(如果我有的话)在不同阶段会经历的挑战和需求。书中关于儿童认知发展、人格形成以及青少年心理变化的描述,都非常细致和生动。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受到环境和经历的不断塑造。这种理解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了更多的包容。我不再轻易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成长的背景和经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尊重和理解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更广阔的社会中。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探索一片未知的森林,每一页都充满了新奇和发现。我发现自己对书中某些概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那些文字触及了我内心深处隐藏的情感和想法。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反复咀嚼书中的观点,思考它们与我自身经历的联系。有时,我会感到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我曾经感到困惑的现象,在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变得如此清晰。这本书并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理论时,穿插的那些生动有趣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抽象的心理学原理,也让我对书中的内容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心血,他/她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分享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