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政治、文化和族群共同体。近代以降,也就是自清廷解体后便经由不同路径转向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建构。这过程的开始可以从辛亥之年亦即清末的宣统三年算起,到如今已过百年。
百年中国值得回顾反思的内容不少,其中*需推进的议题在于对多元中国的共识重建,通过直面多民族共同体的内部构成及其古今演变,重新认识传统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分析并评价在这样的转型中以往“一点四方”的华夷关系如何变成了包含“区域自治”的共存格局,以及“五族共和”与“多元一体”间的关联差异。然而,正如我此前指出过的那样,由于封建王朝时期残留的“中原中心”观、“大汉族主义”以及族群“孤立主义”等影响,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基本国策的严重破坏,致使政府和国民期待创建的“民族团结”目标严重受阻,有关中国的多元共识也未能达成。以文学为例,“现今流行的数千种中国文学史,大多还停留在过度突出中原汉民族的汉语文学叙述上,文学教育——无论学校还是社会,也无论书面印刷的精英文学还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传统,抑或是现代出现的电子游戏和网络书写,均没有完整体现与多民族国家之总体文学面貌相符合的深度和效果”①。
如今的形势迫使我们把重建中国的多元共识提上议程,其主旨在于强调在现代观念的基础上,以多线并置的眼光看待古今中国的形成和演变,从而与过去流行的一元史观或单线进化论相区别。后者倾向于把古今中国的多重演变简化为“中心一边缘”式的历时循环,忽略和遮蔽了多元人群与文化间的重叠与交叉。以多元互动的视野改变这种认知,能使我们将由古至今的中国历程看作从石器时代的“满天星斗”以及依托生态分解而形成的“牧耕交映”,直至如今以政治平等为前提的“民族团结”等纵横类型。②
这样的重建关联史学,同时也离不开民族学、人类学、文学、语言学乃至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携手并进。2013年立项组建的“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撰以“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库”为题的学术丛书,即体现了多学科携手重建中国多元共识的宗旨和意义。丛书的作者由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及协同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学者构成,选题包括对多民族中国的宏观论述、专题研讨和个案考察。与此同时,理解到多元与共识不相矛盾、相辅相成、一体两面,故而丛书的类型也不求一律,既有理论专著也有自选文集;在关于夷夏互动的看法上也各抒己见,鼓励争鸣。作为丛书主编,作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倡导不同而和,因为说到底“多元”也当是多元的。这也应当是达成共识的前提条件。
2014年9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中国的多民族国情作了进一步肯定,明确指出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和国家发展的“有利因素”,强调中国多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全社会成员理解并处理好这一关系,避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关涉到祖国统一、民族繁荣及国家的长治久安。①在我看来,这样的表述已概括了中国多元共识的目标和内涵。期待“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库”的出版能为此项共识的达成贡献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李菲,女,汉族,1975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人类学博士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目录
导论:遗产与现代性的身体突围
第一节 身体与遗产:问题的显现与述评
第二节 炮制又一次身体转向?:理论与视角
第三节 谱系学与“身体何在”的追问:方法与路径
第一章 失衡的天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谱系与分类体系
第一节 系谱溯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源起与演进路线
第二节 分类之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建构与知识生产
小结
第二章 物质与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话语
第一节 物质与非物质
第二节 文字、语言与文本化
第三节 缺位的身体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旅行:中国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与操作
第一节 概念移植: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
第二节 体系落地:中国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第三节 “非物质”的跨文化转译:阐释困境与实践误区
小结
第四章 体现之身:西方身体观的范式转向
第一节 身体转向与重塑当代身体观的两种路径
第二节 作为范式转型的“体现”
小结
第五章 根身在世:回向本土传统的身体脉络
第一节 身体观念:身体的整合性与转换性
第二节 身体认知:体认、践行与知行合
小结
第六章 身体作为方法:一个新的视域
第一节 超越区分的话语: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体系
第二节 成为其所是: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传承
第三节 从存在到共在:身体视域下的“非遗”保护
小结
余论:抵御同质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当今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是立足于超民族、超国家的层面,在全球化的宏观语境中建构起来的。从空间上看,民族国家内部某一族群的特定传统文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下的遗产体系处于地方与全球的两个极端,却通过“申遗”的行为连接在一起。通过申遗这一高度程序化、权力化的过程,某些“地方的”“族群的”传统文化得以转换为“全人类的”“杰出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遗产;但同时申遗也限制了这一转换的可能性——通过对“非遗”名录的数量、类型、人选标准、重要性以及濒危程度等指标的把控,维持着申报者之间的竞争烈度,从而使遗产话语保持其权‘威性。
对于参与到这场遗产运动中的各个族群来说,申遗,即是按照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与分类来对自身文化进行一次重新解读,从而将族群传统改写为遗产项目。这种族群传统文化与现代遗产话语之间的对话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平等的,被改写的总是前者;这种对话也是无法回避的,不仅因为遗产运动所表征的全球化过程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更因为它背后所散发出的经济利益、文化资本与政治权力的强烈诱惑。
本研究的重点并非是考虑如何努力推动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是试图通过遗产话语的反思来探寻一条新的理解之途。这种新的理解之途不是将本土传统削足适履地安置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体系,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拥有如何丰富的“非遗”资源;而是试图引入身体观念、身体经验与身体实践来重新理解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西方学者导乎先路,尖锐地指出其实并没有“遗产”这种东西,是“权威化的遗产话语”建构了我们思考、谈论与书写遗产的方式,推动了某些西方精英文化价值的普适化。①国内学者也开始认识到,要想走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所面临的众多理论和实践困境,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称去掉,看看我们实际上在保护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②如薛艺兵指出,绕开概念的论证,今天要保护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我们曾经一直重视并尽力保护的那些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技艺传承。③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警醒尚未普遍进入到“非遗”专家、政府官员乃至社会公众的意识之中。
倘若按照上述思路,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就不在于其所宣称拥有的独特遗产对象,而在于它立足当下看待文化传统的特定方式和角度,而“身体”概念的引入也正是为了能换个角度来重新看“非遗”。前文各章以身体为主线,分别考察了为遗产中心话语所遮蔽的“身体”、作为理论反思焦点的“身体”、具有方法论转向意义的“身体”以及根植于本土传统脉络中的“身体”。尤其是以中国传统中的“身体”思想价值来与西方“体现”范式结合,兼蓄多元的身体智慧,赋予“体现”以更丰富的意义,方能使“体现”从当代西方人文学科反思的语境中走出来,揭示出西方之外的更为广阔的遗产经验、遗产传统和遗产智慧。
作为之前讨论的延续和总结,本章将在身体视域中重新审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非遗”的构成与体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遗”的知识伦理与现实意义,以及某些重要的“非遗”类别,如“文化空间”,等等。
……
前言/序言
古代中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政治、文化和族群共同体。近代以降,也就是自清廷解体后便经由不同路径转向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建构。这过程的开始可以从辛亥之年亦即清末的宣统三年算起,到如今已过百年。
百年中国值得回顾反思的内容不少,其中最需推进的议题在于对多元中国的共识重建,通过直面多民族共同体的内部构成及其古今演变,重新认识传统中国由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分析并评价在这样的转型中以往“一点四方”的华夷关系如何变成了包含“区域自治”的共存格局,以及“五族共和”与“多元一体”间的关联差异。然而,正如我此前指出过的那样,由于封建王朝时期残留的“中原中心”观、“大汉族主义”以及族群“孤立主义”等影响,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基本国策的严重破坏,致使政府和国民期待创建的“民族团结”目标严重受阻,有关中国的多元共识也未能达成。以文学为例,“现今流行的数千种中国文学史,大多还停留在过度突出中原汉民族的汉语文学叙述上,文学教育——无论学校还是社会,也无论书面印刷的精英文学还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传统,抑或是现代出现的电子游戏和网络书写,均没有完整体现与多民族国家之总体文学面貌相符合的深度和效果”①。
如今的形势迫使我们把重建中国的多元共识提上议程,其主旨在于强调在现代观念的基础上,以多线并置的眼光看待古今中国的形成和演变,从而与过去流行的一元史观或单线进化论相区别。后者倾向于把古今中国的多重演变简化为“中心一边缘”式的历时循环,忽略和遮蔽了多元人群与文化间的重叠与交叉。以多元互动的视野改变这种认知,能使我们将由古至今的中国历程看作从石器时代的“满天星斗”以及依托生态分解而形成的“牧耕交映”,直至如今以政治平等为前提的“民族团结”等纵横类型。②
这样的重建关联史学,同时也离不开民族学、人类学、文学、语言学乃至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携手并进。2013年立项组建的“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撰以“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库”为题的学术丛书,即体现了多学科携手重建中国多元共识的宗旨和意义。丛书的作者由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及协同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学者构成,选题包括对多民族中国的宏观论述、专题研讨和个案考察。与此同时,理解到多元与共识不相矛盾、相辅相成、一体两面,故而丛书的类型也不求一律,既有理论专著也有自选文集;在关于夷夏互动的看法上也各抒己见,鼓励争鸣。作为丛书主编,作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倡导不同而和,因为说到底“多元”也当是多元的。这也应当是达成共识的前提条件。
2014年9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中国的多民族国情作了进一步肯定,明确指出多民族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和国家发展的“有利因素”,强调中国多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全社会成员理解并处理好这一关系,避免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关涉到祖国统一、民族繁荣及国家的长治久安。①在我看来,这样的表述已概括了中国多元共识的目标和内涵。期待“中国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库”的出版能为此项共识的达成贡献微薄之力。
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