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叢書--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叢書--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羅春,蔣路漫,趙由纔 等 著
圖書標籤:
  • 建築垃圾
  • 資源化利用
  • 固體廢物處理
  • 循環經濟
  • 環保工程
  • 土木工程
  • 環境工程
  • 綠色建築
  • 可持續發展
  • 廢棄物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8393
版次:2
商品編碼:1233209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7
字數:37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本書與上一版相比,補充瞭2004年後與國內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密切相關的一些研究成果。
(2)本書結閤國內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的現狀,有針對性地介紹新技術、新方法,以及由此産生的環境問題。
(3)本書包含的建築垃圾種類豐富。
(4)理論與實例相結閤,使讀者更容易理解。
(5)作者在建築垃圾資源化領域經驗豐富。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建築垃圾的處理與資源化為重點,全麵描述瞭國內外建築垃圾資源化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概括介紹瞭建築垃圾的來源、分類、組成以及建築垃圾管理的技術經濟政策;第二章介紹瞭建築垃圾的破碎與分選,並包含瞭建築垃圾機械分選係統的比選實例;第三章是建築垃圾資源化,包括廢木材、廢舊混凝土、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剩餘混凝土、廢舊混凝土砂(渣)、廢舊磚瓦、廢舊屋麵材料、舊瀝青路麵料、石棉廢物、廢石膏、建築垃圾微粉的資源化,以及建築垃圾作樁基填料加固軟土地基,此外還包括建築垃圾作再生原料的相關規定和固定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的設計;第四章介紹瞭建築垃圾的填埋處置,包括填埋場的選址、設計、工藝、設備、運行與管理,以及填埋場的汙染控製,並介紹瞭美國有關建築垃圾填埋場的規定;第五章分析瞭我國目前建築垃圾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介紹日本的管理經驗,對我國建築垃圾的管理提齣建議。
本書可供建築施工企業技術及管理人員,環衛、環保企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環衛和環保部門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王羅春,上海電力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
(1)教學:主講本科生課程《固體廢棄物處置工程》和研究生課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工程》。
(2)獲奬:200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奬“上海市老港填埋場垃圾穩定化工程研究”。
(3)著作:發錶學術論文近30篇,負責3項科研項目。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概論/1
第一節建築垃圾1
一、建築垃圾的特點1
二、建築垃圾對環境的影響2
第二節建築垃圾管理的技術政策和經濟政策3
一、建築垃圾管理的技術政策3
二、建築垃圾管理的經濟政策4
第三節建築垃圾分類與組成5
一、建築垃圾的分類5
二、建築垃圾的組成6
三、建築垃圾的産量分析8
四、建築裝潢垃圾産量分析9
五、舊建築物拆除垃圾産量分析9
第二章建築垃圾的破碎與分選/10
第一節建築垃圾的破碎10
一、建築垃圾破碎的基本方式和破碎機的類型10
二、建築垃圾的破碎理論12
三、顎式破碎機14
四、圓錐式破碎機22
五、錘式破碎機23
第二節建築垃圾的分選25
一、物料分選的一般理論25
二、篩分27
三、重力分選32
四、磁力分選35
五、其他分選方法38
第三節建築垃圾機械分選係統的比選實例40
一、建築垃圾分選設備的集成原則40
二、破包機41
三、振動篩41
四、垃圾烘乾裝置42
五、滾筒篩46
六、風力分選設備47
第三章建築垃圾資源化/50
第一節建築垃圾的減量化50
一、建築垃圾減量化存在的問題50
二、建築垃圾減量化對策51
三、國外建築垃圾管理——以法國為例55
第二節廢木材、木屑的資源化58
一、廢木材作為木材重新利用58
二、廢木料用於生産黏土-木料-水泥復閤材料58
三、經防腐劑處理木材的資源化59
四、廢舊木材的可持續處理工藝60
第三節廢舊建築混凝土的資源化65
一、概述65
二、再生骨料的製造過程及其特性66
三、廢舊建築混凝土作粗骨料拌製再生混凝土68
四、廢舊建築混凝土作細骨料拌製再生混凝土74
五、廢舊建築混凝土作粗骨料應用於噴射混凝土74
六、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75
七、廢舊建築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82
八、廢舊建築混凝土其他資源化途徑82
第四節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資源化84
一、概述84
二、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作骨料拌製路麵混凝土86
三、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作路麵基層材料95
四、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其他資源化途徑97
第五節廢舊特種混凝土的資源化98
一、廢舊高鋁水泥混凝土的再生98
二、廢舊硫鋁酸鹽混凝土的再生98
第六節剩餘混凝土的資源化和剩餘水的迴用99
一、剩餘混凝土與剩餘水的概念99
二、剩餘混凝土的分離和迴收99
三、剩餘混凝土和剩餘水的資源化103
第七節廢舊混凝土砂(渣)的資源化107
一、混凝土工廠淤渣(或廢舊混凝土砂)+水淬礦渣+石膏生産再生水泥107
二、廢棄混凝土作生産水泥的部分原料生産再生水泥109
第八節廢舊磚瓦的資源化111
一、碎磚塊生産混凝土砌塊112
二、廢磚瓦替代骨料配製再生輕骨料混凝土113
三、破碎廢磚塊作骨料生産耐熱混凝土114
四、廢磚瓦其他資源化途徑115
第九節廢舊屋麵材料的資源化115
一、迴收瀝青廢料作熱拌瀝青路麵的材料116
二、迴收瀝青廢料作冷拌材料116
第十節舊瀝青路麵料的資源化117
一、概述117
二、瀝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術118
三、再生瀝青混凝土的永久變形和低溫特性及其評估模型122
四、瀝青混凝土再生利用實例124
第十一節建築垃圾石棉廢物的迴收處理與再生利用128
一、石棉廢物的處理和資源化129
二、發展趨勢132
第十二節 建築垃圾中廢石膏問題132
一、建築垃圾中廢石膏的來源133
二、減少建築垃圾中石膏含量的方法133
三、含廢石膏建築垃圾的處理及資源化135
第十三節建築垃圾作樁基填料加固軟土地基136
一、建築垃圾作建築渣土樁填料加固軟土地基136
二、建築垃圾作復閤載體夯擴樁填料加固軟土地基148
第十四節 建築垃圾微粉的資源化153
一、建築垃圾微粉的概念153
二、建築垃圾微粉的資源化154
第十五節我國對建築用建築垃圾再生原料的相關規定155
一、對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的規定155
二、對混凝土和砂漿用再生細骨料的規定157
三、對道路用建築垃圾再生骨料無機混閤料的規定159
四、對砌塊和磚用再生骨料的規定160
五、對混凝土實心磚用地震損毀建築廢棄物再生骨料的規定161
六、對混凝土砌塊(磚)用建築垃圾再生原料的規定161
第十六節固定式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設計163
一、廠址選擇163
二、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規模163
三、建築垃圾資源化生産工藝及設施164
第四章建築垃圾的填埋處置/167
第一節建築垃圾填埋場建設的必要性167
一、建築垃圾的滲濾特性及其危害性167
二、建築垃圾填埋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173
三、建築垃圾填埋場建設的社會意義和必要性173
第二節美國有關建築垃圾填埋場規定175
一、選址要求175
二、地下水監測176
三、地下水汙染的補救176
四、其他方麵176
第三節建築垃圾填埋場的選址176
一、填埋場的選址176
二、環境影響評價180
三、經濟評估181
第四節填埋場總體設計182
一、設計規模182
二、項目構成183
三、建設用地與建築185
四、填埋工藝裝備設計186
五、行政、生活管理區工程186
第五節填埋場的工藝設計187
一、填埋場的類型187
二、填埋工藝的確定原則187
三、填埋場的主體工程和輔助設施188
第六節填埋場的機械設備194
一、推土機195
二、挖掘機195
三、壓實機196
四、鏟運機197
五、起重機197
六、裝載機198
七、運送機198
第七節建築垃圾填埋場的運行與管理199
一、填埋作業管理199
二、封場後的管理200
第五章建築垃圾的管理和相關法規的製定/204
第一節 我國建築垃圾的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204
一、我國建築垃圾的管理現狀204
二、我國有關建築垃圾的法律法規209
三、我國有關建築垃圾處理及資源化的標準、規程及導則210
四、我國建築垃圾處理、資源化現狀及發展前景212
五、我國建築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214
第二節日本建築垃圾的管理215
一、日本建築廢棄物管理概況215
二、日本建築廢棄物管理的法律法規216
三、日本建築廢棄物的再生利用217
第三節 我國建築垃圾管理建議218
一、建築垃圾源頭分類管理218
二、加強建築廢物迴收利用和處置過程中的科學研究,建立健全的技術標準和使用規範219
三、有計劃地開展“建築垃圾資源化”工作219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係220
五、提高建築垃圾排放收費標準220
六、加強建築垃圾資源化的宣傳和教育工作221
附錄/222
附錄Ⅰ城市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規定222
附錄Ⅱ地震災區建築垃圾處理技術導則(試行)224
附錄Ⅲ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CJJ 134—2009)228
參考文獻/234

前言/序言

前言
目前我國對建築垃圾沒有明確的定義,簡而言之,建築垃圾就是建設施工過程中産生的垃圾。按照來源分類,建築垃圾可分為土地開挖垃圾、道路開挖垃圾、舊建築物拆除垃圾、建築工地垃圾和建材生産垃圾五類,主要由渣土、砂石塊、廢砂漿、磚瓦碎塊、混凝土塊、瀝青塊、廢塑料、廢金屬料、廢竹木等組成。與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築垃圾具有量大、無毒無害和可資源化率高的特點。我國建築垃圾産量一般為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每年産生量達4000萬~5000萬噸。絕大多數建築垃圾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如:廢金屬可重新迴爐加工製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木屑等可用於製造各種人造闆材;碎磚、混凝土塊等廢料經破碎後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現場利用,用於砌築砂漿、抹灰砂漿、澆搗混凝土等,也可用於製作砌塊等建材産品。在建築垃圾綜閤利用方麵,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孔內深層強夯樁技術就是一種綜閤利用碎磚瓦和混凝土塊的途徑。
自2008年以來,我國建築垃圾的處理及資源化發展較快,相關部門相繼頒布實施瞭一係列的與建築垃圾處理及資源化相關的導則、標準及規範,如《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CJJ 134—2009)、《混凝土和砂漿用再生細骨料》(GB/T 25176—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再生骨料應用技術規程》(JGJ/T 240—2011)、《循環再生建築材料流通技術規範》(SB/T 10904—2012)、《道路用建築垃圾再生骨料無機混閤料》(JC/T 2281—2014)。2015年,中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齣,“十三五”我國建築垃圾資源化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是:充分發展建築垃圾資源化産業,同時不斷完善對建築垃圾處理利用的法律法規和製度體係,大中城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預期達到60%,其他城市預期達到30%。可以預料,隨著建築垃圾資源化管理製度和標準體係的完善,我國的建築垃圾資源化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而在這方麵,日本、美國、德國等工業發達國傢的先進經驗和處理方法值得我們藉鑒,這些國傢大多實行的是“建築垃圾源頭削減策略”,即在建築垃圾形成之前,就通過科學管理和有效的控製措施將其減量化;對於産生的建築垃圾則采用科學方法使其資源化。
本書是以建築垃圾分類、建築垃圾破碎和分選、建築垃圾資源化、建築行業的清潔生産、建築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法律法規、典型建築垃圾綜閤利用工程等為主綫,從原理、工藝、管理、法律和法規上加以論述,全麵完整地描述瞭國內外建築垃圾資源化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適閤於高等學校師生、建築施工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有關管理人員等閱讀和參考。由作者編寫的同類書籍還有《實用環境工程手冊——固體廢物汙染控製與資源化》《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技術與管理手冊》《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現場運行指南》《生活垃圾資源化原理與技術》《濕法冶金汙染控製技術》《環境工程化學》《1998中-瑞固體廢物技術管理學術會議文集》《危險廢物處理技術》《生活垃圾填埋技術》等。這些書籍完整地構成瞭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的技術體係。
本書具體編著分工如下:第一章由上海電力學院的王羅春、蔣路漫編著,第二章由蔣路漫、同濟大學的趙由纔、郭廣勇編著,第三章由王羅春、蔣路漫、上海電力學院研究生硃世傑、熊金磊、王軍建編著,第四章由王羅春、蔣路漫編著,第五章由上海電力學院周笑綠編著。
本書所列齣的所有機械設備和生産廠傢,僅僅是齣於全書的完整性和論述的需要,撰寫人員和齣版社不為這些機械設備和生産廠傢提供任何保證和推薦,也不為因這些機械設備所造成的損失和其他任何問題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書中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齣建議和修改意見,供以後再版時修改。

編著者
2017年10月

第一版前言
我國對建築垃圾還沒有明確的定義,簡而言之,建築垃圾就是建設施工過程中産生的垃圾。按照來源分類,建築垃圾可分為土地開挖垃圾、道路開挖垃圾、舊建築物拆除垃圾、建築工地垃圾和建材生産垃圾五類,主要由渣土、砂石塊、廢砂漿、磚瓦碎塊、混凝土塊、瀝青塊、廢塑料、廢金屬料、廢竹木等組成。與其他城市垃圾相比,建築垃圾具有量大、無毒無害和可資源化率高的特點。我國建築垃圾産量一般為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每年産生量達4000萬~5000萬噸。絕大多數建築垃圾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如:廢金屬可重新迴爐加工製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木屑等可用於製造各種人造闆材;碎磚、混凝土塊等廢料經破碎後可代替砂直接在施工現場利用,用於砌築砂漿、抹灰砂漿、澆搗混凝土等,也可用以製作砌塊等建材産品等。在建築垃圾綜閤利用方麵,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孔內深層強夯樁技術就是一種綜閤利用碎磚瓦和混凝土塊的途徑。
事實上在國內,由於配套管理政策不完善,絕大部分建築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瞭嚴重的環境汙染。隨著我國對於保護耕地和環境的各項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如何處理和處置建築垃圾已經成為我國建築施工企業和環境保護部門麵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方麵,日本、美國、德國等工業發達國傢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藉鑒。這些國傢大多實行的是建築垃圾源頭削減策略,即在建築垃圾形成之前,就通過科學管理和有效的控製措施將其減量化;對於産生的建築垃圾則采用科學的方法使其資源化。
本書是以建築垃圾分類、建築垃圾破碎和分選、建築垃圾資源化、建築行業的清潔生産、建築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法律法規、典型建築垃圾綜閤利用工程等為主綫,從原理、工藝、管理、法律和法規上加以論述,全麵完整地描述瞭國內外建築垃圾資源化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理論,適閤於大中專院校師生、建築施工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有關管理人員等閱讀和參考。
參加本書編寫的主要有上海電力學院的王羅春(第一、三、四章)、周笑綠(第五章)和同濟大學的趙由纔(第二、六章)。此外,同濟大學的郭廣勇和陸小青也分彆參與瞭第二章和第六章的編寫工作。
本書所列齣的所有機械設備和生産廠傢,僅僅是齣於全書的完整性和論述的需要,撰寫人員和齣版社不為這些機械設備和廠傢提供任何保證和推薦,也不為因這些機械設備所造成的損失和其他任何問題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齣建議和修改意見。

王羅春 趙由纔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叢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叢書主編: [此處可填寫一位或多位知名專傢的姓名] 本書編著者: [此處可填寫本書作者團隊的姓名] --- 導言:城市化進程中的可持續性挑戰與垃圾資源化戰略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消費模式的深刻變革,城市固體廢物(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已成為製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重大挑戰之一。大量的垃圾填埋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産生的滲濾液和沼氣也對地下水和大氣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傳統的“收集—填埋”模式已難以為繼,推動城市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3R”原則)已成為全球城市管理和環境工程領域的核心議題。 本書《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叢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與資源化技術》,聚焦於當前城市生活中最主要、最復雜的廢棄物類彆——城市生活垃圾,係統、深入地闡述瞭從源頭減量到終端資源化利用的全鏈條技術體係與工程實踐。本書旨在為城市規劃者、環境工程師、科研人員以及相關行業從業者提供一部全麵、前沿且具備高度實踐指導價值的專業參考著作。 --- 第一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産生與源頭控製 本部分為全書的基礎奠定,詳細剖析瞭城市生活垃圾的本質特徵與管理哲學。 第一章 城市生活垃圾的産生、分類與環境影響 1.1 城市化進程與生活垃圾産生量的時空演變特徵。 1.2 生活垃圾的組分變化:從高水分高有機質到低水分高可燃物和包裝材料的結構轉型。 1.3 中國及主要發達國傢的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實施現狀與麵臨的挑戰。 1.4 垃圾滲濾液、沼氣(CH4、CO2)和惡臭的形成機理及其對水、氣環境的持久性汙染分析。 第二章 垃圾源頭減量與精細化分類迴收體係構建 2.1 生産者責任延伸製度(EPR)在生活垃圾減量中的應用策略。 2.2 社區/傢庭源頭分類技術:激勵機製設計、智能迴收設備應用及前端預處理。 2.3 建立與優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運係統:優化路徑規劃、壓縮轉運站的布局與運行標準。 2.4 垃圾屬性的在綫監測與數據管理平颱建設(智慧環衛)。 --- 第二部分: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與能源化利用技術 本部分是全書的核心內容,係統闡述瞭當前主流的、麵嚮大規模處理的無害化與能源迴收技術,並著重於工程化應用和效率優化。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的優化與封場修復技術 3.1 現代衛生填埋場的規範設計與運行管理:防滲、防滲、導排係統的設計參數。 3.2 填埋氣體(LFG)的捕集、淨化與梯級利用技術:高效抽氣係統與沼氣淨化升級。 3.3 填埋場滲濾液的深度處理技術:厭氧/好氧生物處理、膜分離技術(MBR/RO)及高級氧化處理。 3.4 存量填埋場的穩定化、減量化與生態化修復技術路綫。 第四章 垃圾熱解與氣化:清潔能源迴收的前沿技術 4.1 垃圾熱解的反應動力學與溫度控製:固定床、流化床反應器設計。 4.2 垃圾氣化技術:從低熱值閤成氣到高品質燃料氣的轉化路徑。 4.3 氣化産氣淨化關鍵技術:焦油、顆粒物及酸性氣體的脫除與資源化(如脫硫、脫硝)。 4.4 熱解/氣化過程的能效評估與汙染物排放控製標準。 第五章 垃圾焚燒發電:高效能迴收與汙染控製工程 5.1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的類型選擇與爐排技術(往復式、循環流化床)。 5.2 焚燒過程的優化控製:二次風配比、爐膛溫度控製與熱能迴收效率最大化。 5.3 煙氣淨化係統集成技術:SNCR/SCR脫硝、布袋除塵、活性炭吸附二噁英及重金屬。 5.4 焚燒飛灰的無害化固化、穩定化及其資源化利用潛力評估。 第六章 生物處理技術:有機質的資源化轉化 6.1 垃圾好氧堆肥技術:強製通風堆肥、靜態好氧堆肥的工藝選擇與質量控製(腐熟度指標)。 6.2 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垃圾處理中的應用:濕消化與乾消化工藝比較。 6.3 沼氣提純技術(Upgrading):脫硫、脫水與膜分離提純,實現生物天然氣(Bio-CNG/LNG)。 6.4 堆肥/消化産物的質量評價與農業化應用標準。 --- 第三部分:生活垃圾殘渣及特定組分的資源化利用 本部分關注焚燒後的爐渣、分選後的可迴收物,以及廚餘垃圾等特殊組分的深度資源化,是實現“零廢棄”目標的關鍵環節。 第七章 焚燒殘渣(爐渣)的綜閤利用技術 7.1 爐渣的物相分析與重金屬形態研究。 7.2 爐渣的高效分選技術:磁選、渦電流分選與光學分選。 7.3 爐渣的再生骨料製備與應用:輕質骨料、透水磚及道路基層材料。 7.4 爐渣的提取再生技術:對玻璃態物質和有價金屬的迴收。 第八章 廚餘垃圾(濕垃圾)的精細化處理與高值化利用 8.1 廚餘垃圾預處理:去雜、破碎、脫水與油水分離。 8.2 厭氧發酵與後續的沼氣發電耦閤技術。 8.3 廚餘垃圾的高效堆肥技術與發酵殘渣的深度脫水與穩定化。 8.4 微生物工程在廚餘垃圾有機酸、醇類生産中的應用探索。 第九章 可迴收物的循環再生與市場對接 9.1 塑料、紙張、金屬、玻璃等可迴收物的先進分選技術(近紅外光譜識彆)。 9.2 再生塑料的清洗、熔融與改性造粒技術。 9.3 廢紙再生縴維的脫墨與清潔化處理。 9.4 建立與完善城市廢棄物迴收的市場經濟激勵機製。 --- 第四部分:政策法規、經濟評估與未來展望 本書最後部分著眼於宏觀管理、成本控製與技術發展趨勢,確保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 第十章 固體廢物資源化項目的經濟性評價與生命周期評估(LCA) 10.1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運營的成本結構分析。 10.2 垃圾處理的特許經營模式(BOT/PPP)下的風險分擔與收益保障。 10.3 生命周期評估方法在垃圾處理技術路綫選擇中的應用。 10.4 汙染當量法與環境經濟核算體係的建立。 第十一章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政策驅動與未來技術展望 11.1 全球“零廢棄”和循環經濟的政策導嚮。 11.2 耦閤技術的發展趨勢:如厭氧消化與焚燒的協同處理模式。 11.3 新型材料的齣現對現有處理體係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11.4 智慧化運維與數字化孿生技術在未來垃圾處理廠中的應用前景。 結語:邁嚮城市物質流閉環的路徑選擇 本書全麵覆蓋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各個環節,強調技術集成、係統優化和資源最大化迴收的理念。通過對大量國內外工程案例的分析和理論模型的闡述,旨在指導讀者科學、高效地應對日益嚴峻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難題,推動城市環境質量的根本性改善,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建築垃圾處理的瞭解僅限於“填埋”或者“簡單破碎”,直到翻開這本《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纔發現這裏麵蘊含著多麼豐富的學問和多麼廣闊的可能性!我是一個對細節比較在意的人,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詳細地介紹瞭建築垃圾的種類、特性,以及不同類型垃圾適用的處理工藝。我特彆留意到關於“再生骨料”的部分,書中對骨料的性能指標、生産工藝流程、質量控製方法都進行瞭細緻的闡述,甚至還對比瞭不同處理方式對骨料性能的影響。這讓我瞭解到,建築垃圾並非“劣質”材料,通過科學的處理,完全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原生材料的標準。書中的一些技術參數和設計思路,雖然我未必能完全掌握,但那種嚴謹和專業的態度,讓我對整個行業充滿瞭敬意。它讓我意識到,建築垃圾資源化並非簡單的“堆砌”和“粉碎”,而是包含著復雜的工程技術、經濟考量和環境效益的係統性工程。

評分

這本《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本“硬核”的科普讀物,但又充滿瞭人文關懷。我一直對環境問題很敏感,但麵對像建築垃圾這樣龐大的課題,往往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從最基礎的建築垃圾分類、收集,到復雜的處理工藝,再到最後的資源化産品應用,層層遞進,讓我逐步理解這個復雜體係的運作。書中對於不同技術優劣勢的客觀分析,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都非常具有參考價值。我瞭解到,建築垃圾資源化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突破,更涉及到政策法規、市場機製、公眾意識等多個方麵的協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整個行業在努力解決這一難題,並且取得瞭一係列令人振奮的成果。它讓我感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環境保護的道路上貢獻一份力量,即使隻是從理解和支持建築垃圾資源化開始。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帶給我的啓發是全方位的。我之前總覺得建築垃圾處理是個“齣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講述瞭技術,更重要的是探討瞭“資源化”的經濟可行性和環境效益。書中有關於不同處理技術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再生建材的市場應用前景的介紹,這讓我明白瞭,建築垃圾處理並非隻是一個環保的口號,而是一個具有巨大經濟潛力的産業。我尤其對書中提到的“循環經濟”理念印象深刻,它描繪瞭一個建築業從“綫性經濟”嚮“循環經濟”轉變的美好願景,讓建築垃圾在生命周期內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未來建築業的發展充滿瞭期待,也讓我更加堅信,我們正在走嚮一個更加可持續和綠色的未來。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我作為一個普通市民,窺探現代城市管理和綠色科技的絕佳窗口!我一直覺得,在我們享受現代城市便利的同時,背後也隱藏著一些我們不太願意麵對的“副産品”,建築垃圾就是其中之一。閱讀《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驚喜”。書裏沒有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講述瞭建築垃圾是如何被“拯救”並“變身”的。比如,那些拆遷下來的混凝土塊,是如何被破碎、篩分,變成優質的再生骨料,用於道路基層、填埋場覆蓋層,甚至一些高要求的工程。還有那些廢棄的磚頭、石材,也可以經過處理,重新製成再生磚,用於砌築牆體,這不僅減少瞭對新磚生産的依賴,也節省瞭大量的能源和土地。這本書讓我看到,科學技術的力量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讓那些曾經被視為“麻煩”的東西,變成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寶藏”。

評分

哇,這本《建築垃圾處理與資源化(第二版)》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個對城市建設和環保領域一直很關注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那些堆積如山的建築垃圾感到頭疼,同時也好奇它們究竟能變成什麼。這本書,從我個人的視角來看,仿佛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變廢為寶”神秘世界的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次引人入勝的知識探索之旅。書中那些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以及對不同處理技術原理的深入淺齣解讀,都讓我印象深刻。我尤其被書中華麗的圖片和圖錶所吸引,它們直觀地展示瞭建築垃圾是如何被分類、處理,最終轉化為再生骨料、再生磚、再生混凝土等一係列有價值的建材的。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看到瞭那些被遺棄的磚石瓦礫,在科學的工藝下重獲新生,在新的建築項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不僅節約瞭自然資源,也極大地減輕瞭環境負擔。這本書讓我對“可持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可見的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