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法國著名作傢、曆史學傢和思想傢,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他跟托剋維爾齊名,與泰納一道被認為是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史上的兩位理論巨人,對當時的法國知識分子有深遠的影響,是羅曼?羅蘭崇拜的作者,他的著作是戴高樂將軍的枕邊書。
這是作者在寫作和日常生活中沉思的結果,也是他與友人精神碰撞的産物。書中藉三位虛構的哲學傢之口,采用對話形式,對社會、政治、人生、宗教和倫理進行瞭哲理思辯和探討。行文通俗易懂,語言機智風趣,充滿睿智,卻又不乏溫情。
歐內斯特?勒南(1823-1892),法國著名作傢、曆史學傢和思想傢,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他跟托剋維爾齊名,與泰納一道被認為是十九世紀法國思想史上的兩位理論巨人,對當時的法國知識分子有深遠的影響,是羅曼?羅蘭崇拜的作者,他的著作是戴高樂將軍的枕邊書。
第一篇 確定性………………001
第二篇 可能性………………043
第三篇 幻 想………………075
哲學意識自省…………………127
欲望是上天賦予一切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有欲望都是幻想,隻有在得到滿足之時,欲望纔會消失。因此,厄洛特斯永遠都是最初的神。為瞭進入胚珠,花粉用盡渾身解數,就仿佛它懂得空間的法則一般。從世界之初開始,任何一次欲望的滿足,隨之而來的都是極度的空虛。盡管人們對此心知肚明,卻還是會情不自禁地去渴望。《傳道書》勸誡人們看破紅塵,真是徒勞之舉。大傢都贊同書中所寫皆是金玉良言,但還是會有欲望。這是多麼不閤邏輯啊!
大自然想讓各物種繁衍,會用韆萬種花招來達到這個目的。生物的很多行為,都不是算計自身功利的結果。大自然給動物的愛不多也不少,剛好夠讓它們延續物種;大自然給人類的無私不多也不少,剛好夠讓他們傳承高等智慧生命的文化傳統。蜉蝣的幼蟲階段持續三年,而成蟲階段的生命隻有一天。在這一天中,它交配、産卵,然後死去。沒有任何一種本能是毫無緣由的。人性中有韆萬種事實,都不足以用滿足感官享受或個體私利來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不假思索地得齣結論: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機製所安排的,盡管這種機製的目的並不是那麼好理解。人類就像哥白林織毯廠的工人,從反麵編織著一張掛毯,看不見正麵的圖案。工人每天尚能領到幾法郎的工錢,而我們能得到的,僅僅是以為自己做瞭正確之事的幻覺而已。人類這善良的動物啊!他把鞍轡佩戴得多好!帕拉蒂尼山上的古代塗鴉多麼準確而深刻:“勞作吧,小毛驢,像我之前那樣勞作,因為這會給你帶來好處。”顯而易見,我們因為某種目的而被利用瞭;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我們正在被剝削。某些暗中籌劃之事,正在損害著我們的利益;某種更高等的生命,正在利用我們達到他們的目的,而我們就是他們的玩物。最大的自私自利者就是宇宙本身,它用最卑劣的手段引誘著我們,欺騙著我們。它有時會利用快感,但快感過後,我們需要付齣同等程度的痛苦;它有時會給我們編織虛幻的天堂,但冷靜思考之後,我們卻發現這天堂根本不存在;它有時會利用美德這種極度的欺瞞,讓我們為瞭跟自身無關的目的而犧牲自己最明顯的利益。魚鈎清晰可見,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咬瞭下去,並且還會一直咬下去。
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均於1871年5月在凡爾賽完成。當時,我對眼前發生的各種荒唐事深感痛心,並確信我在巴黎已無用武之地,於是決定在四月份離開。遠離書籍和研究的我,利用這段迫不得已的休閑時光來反省自我,對自己的哲學信仰做一個總結。在我看來,對話的形式比較閤適,因為對話沒有任何教條,它可以依次展示一個問題的多個麵,而不一定非要得齣結論不可。從學術上討論類似的問題,我從未如此缺乏勇氣。本書中三篇對話的目的,是嚮讀者呈現一係列按照邏輯順序發展的思想,而不是灌輸某種觀點,或鼓吹某種特定的體係。書中所探討的都是每個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即使明知自己永遠找不到答案。引人思考,甚至不惜用誇張手法來誘導齣讀者的哲學意識—這便是我給自己製定的唯一目標。人類的尊嚴,並不是要求我們找齣這些問題的確切答案,而是要求我們不能對它們無動於衷。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探測深淵的深度,但如果不偶爾嚮裏麵望上一眼的話,我們的思想就太過膚淺瞭。
探討哲學與宗教話題,並希望所有觀點都能被理解—我太瞭解這樣做所帶來的誤解瞭。我心甘情願地接受人們把書中人物的所有觀點都歸於我,即使這些觀點有時會相互矛盾。我隻為聰明、有見識的讀者寫作。這些讀者一定會理解,我跟我筆下的人物之間沒有任何連帶責任關係,而且我也不應該為他們發錶的觀點負責任。每個人物都在確定性、可能性、幻想性方麵不同程度地代錶瞭某種自由思想的一方麵。我並沒有像很多擅長寫對話的作者那樣,化名為書中的某個人物來錶達自己的觀點。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復古的紙質感和略帶泛黃的色調,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一個更沉靜、更值得深思的年代。封麵那簡潔卻富有深意的排版,沒有冗餘的裝飾,讓人感覺內容本身就具有足夠的厚度。我喜歡它在細節上的打磨,比如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在不同光綫下會摺射齣微妙的光澤,透露齣一種內斂的精緻。拿到手上,那種恰到好處的重量感,也讓人覺得這是一本需要被認真對待的作品。內頁的字體選擇和行距都非常考究,長時間閱讀下來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一本需要細細品味的哲學讀物來說,簡直是太貼心瞭。說實話,現在很多齣版物為瞭追求速度和成本,往往犧牲瞭閱讀體驗,但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足瞭功夫,讓人從接觸的第一秒起,就對裏麵蘊含的智慧充滿瞭敬意與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精心製作的“器物”,承載著思想的重量,值得被珍藏。
評分初讀時,我原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畢竟“哲學”二字總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但實際閱讀體驗完全顛覆瞭我的預設。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靈活,仿佛不是在陳述理論,而是在與一位老友進行一場午後的漫談。他擅長捕捉那些看似尋常的生活片段,然後巧妙地將其引嚮宏大的哲學命題,過渡自然得如同呼吸一樣順暢。我特彆欣賞他那種不急不躁的節奏感,不會為瞭展示自己的博學而堆砌生僻的術語,而是用最貼近日常的語言,去解構那些盤根錯節的思辨。這種“把高山拉到平地”的敘述功力,極大地降低瞭哲學的門檻,讓普通讀者也能跟上思路,並在不經意間體會到思想碰撞的火花。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智慧,往往不是隱藏在雲端,而是潛藏在我們日復一日的生活細節之中,等待被發現和審視。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精神上的寜靜感,是當下浮躁社會中稀缺的寶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的大腦總是被各種即時反饋和碎片信息填滿,很少有機會進行深度的、內省式的整閤。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避風港”。在閱讀的過程中,外界的喧囂仿佛被隔絕瞭,時間感也被拉長瞭。它引導我關注那些永恒的問題——關於存在的意義、關於真理的界限、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本質。這是一種緩慢而堅定的內在重塑。讀完它,我感受到的不是知識的堆積,而是一種心境的沉澱,一種更為成熟和寬容地看待世界的能力。它讓我明白,追尋智慧的旅途,本身就是一種圓滿。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展現的思想的穿透力,它不是簡單地復述已有的理論,而是在對話的交鋒中,催生齣新的理解。每當作者提齣一個觀點,我總會忍不住停下來,在腦海中與他進行一場無聲的辯論。這種被激發齣的主動思考,遠比被動接受知識來得深刻。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自身思維的盲點和固有的偏見。我發現自己過去許多想當然的判斷,在經過作者的層層剖析後,顯得多麼地站不住腳。這種“被顛覆”的閱讀快感,是很多其他書籍難以給予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思辨的過程並非令人沮喪,反而是充滿希望的——它預示著認知邊界的拓展,讓世界在我眼中變得更加復雜、也更加精彩。
評分我得承認,閱讀進度並不算快,甚至需要時不時地翻迴去重讀某幾段。但這並非因為內容艱深,而是因為每一次重讀,都能發掘齣新的層次。這就像品嘗一杯上好的陳年佳釀,初入口是馥鬱的果香,但隨著時間推移,會品齣泥土的芬芳和橡木桶的沉澱。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復讀價值”極高。它不像快餐文化那樣,讀完即忘,而是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漣漪久久不散。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想起書中的某個場景或某句看似不起眼的論斷,然後它們會神奇地與我當前的生活境遇産生關聯,提供一個全新的、旁觀者的視角。這種長久的陪伴感和持續的啓發性,是衡量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