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第一版相比,本版做了以下改进:
1.全彩印刷。书中大量图片彩色呈现,更准确、更清晰、更直观。
2.比原书增加150多页。增加了8种科学计量分析工具的介绍,基本涵盖了所有科学计量分析工具,更具有实用性。
本书在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基础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分析软件BibExcel对相关实践进行了详细的演示。主要内容包含BibExcel简要介绍、知识单元频次统计、共现分析、核心功能演示以及相关功能补充。由于BibExcel软件缺少可视化功能,因此对辅助可视化软件Pajek进行了初步介绍。此外,为了丰富读者对科学计量与知识图谱应用的认识,本书还系统展示了一系列的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工具的实践过程,包含了Sci2、GUESS、SATI、STICCI.eu、Loet’s Toolkits、Bicomb、SAINT、SPSS、gCLUTO、NetDraw、Ucinet、SCIMAT、Knowledge Matrix Plus、VOSviewer、HistCite、CR Explorer、CiteSpace、Metaknowledge、WOS2Pajek软件以及ECOOM、ScienceScape、BibR、NAILS等在线应用平台。
本书可以作为图书馆和情报学、医学和生物信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科技管理、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等专业领域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实践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领域科研人员日常科学研究甚至进行科技管理和政策分析的工具书。
李杰,男,管理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在站)、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安全科技趋势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科技情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Frontiers in Research Metrics and Analytics编委(Review Editor)。
曾先后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德国Steinbeis-Hochschule、中国台湾中华大学以及荷兰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学习或研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安全科学管理、科学计量学以及应用科学知识图谱等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有《安全科学技术信息检索基础》《安全科学知识图谱导论》《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R科学计量数据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原理及应用》。
第一篇知识方法篇
第1讲科技信息检索策略及途径
1��1数据检索技术
1��2数据来源概述
1��3英文数据获取
1��4中文数据获取
1��5数据格式转换
第2讲科学计量与网络分析基础
2��1知识单元统计分析
2��2知识单元共现分析
2��3知识网络分析基础
第二篇实践入门篇
第3讲BibExcel概述
3��1软件开发者简介
3��2软件下载和安装
3��3软件界面及菜单
3��4数据文本合并
3��5数据的预处理
3��6过程文件说明
3��7数据分析思路
第4讲BibExcel知识单元分析基础
4��1知识单元频次分布计算
4��2知识单元频次交叉分析
4��3知识单元频次分析总结
第5讲BibExcel科学计量分析
5��1科学计量中的计数
5��2H指数的计算
5��3普赖斯指数的计算
5��4BibExcel 导入 UCINET
5��5BibExcel 导出共现矩阵
5��6出现矩阵与共现频次标准化
5��7VOSviewer分析共现矩阵
5��8SPSS分析出现和共现矩阵
5��9地理可视化分析
5��10数据字段的处理
5��11知识单元规模分布
第6讲BibExcel知识网络分析
6��1文献的共被引网络
6��2作者的共被引网络
6��3施引文献耦合分析
6��4施引文献共词网络
6��5地区/国家合作网络
6��6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6��7领域共现网络分析
6��8中文文献共现网络
6��9德温特专利网络
6��10自定义文件的分析
6��11分析过程提示总结
第7讲Pajek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7��1Pajek下载和安装
7��2Pajek界面介绍
7��3Pajek文件的创建
7��4Pajek网络运算和可视化
第三篇实践扩展篇
第8讲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工具集
8��1Sci2 科学学研究与实践工具
8��2Loet 科学计量工具包
8��3STICCI�眅u 增强科技文本数据一致性工具
8��4SATI 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
8��5Bicomb 书目共现分析系统
8��6SAINT 科学评估集成网络工具
8��7SCIMAT 科学图谱分析工具
8��8KM+ 知识矩阵分析
8��9VOSviewer 相似可视化
8��10CiteSpace 引文空间分析
8��11HistCite 引文历史分析
8��12CR Explorer 被引文献探索分析
8��13Metaknowledge 元知识分析
8��14WoS2Pajek 从WoS数据到Pajek文件
8��15科学计量在线分析平台
第四篇信息参考篇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Web of Science完整记录
附录2BibExcel转换后Web of Science记录
附录3Web of Science字段含义
附录4德温特专利原始数据
附录5BibExcel的部分应用成果
附录6常用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软件
附录7鲁索教授编制的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大事年表
附录81984—2017科学计量学最高荣誉普赖斯奖获得者名单
附录91987—2019科学计量学(ISSI)国际学术会议
附录10国内外科学计量学相关期刊
附录11ISSI出版物推荐
后记
在阅读《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 方法与实践(第二版)》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独具匠心。不同于许多教材的线性推进,《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 方法与实践(第二版)》似乎有意地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之间寻求一种精妙的平衡。有时候,它会深入剖析一个关键的统计模型,让你对其内在逻辑了然于胸;转眼间,又会聚焦于某个实际的科研场景,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模型来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这种“张弛有度”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既有智力上的挑战,又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负面引文”和“影子引用”的讨论,这些细节上的考量,显示了作者对科学计量领域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也让我认识到,数据分析的严谨性远比想象中重要。
评分读完《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 方法与实践(第二版)》的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喜。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很多学术专著一样,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数学公式,但实际阅读下来,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清晰流畅,即便是一些稍显专业的概念,也能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背景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例如,书中关于引文分析的章节,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指标,而是详细讲解了这些指标的由来、意义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解读方式,甚至还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关系来判断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贡献者和新兴力量。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觉得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实用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也就是关于知识网络分析的实操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经常在文献综述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一个信息迷宫里,找不到北。这本书提供的那些可视化工具和分析模型,真是太及时了。它教我如何构建研究者合作网络,如何识别学科内的“桥梁”人物,甚至是如何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研究热点。我尝试着运用书里介绍的一些软件和算法,果然发现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研究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对我们实验室未来的合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导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我感觉这不再是一本单纯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出色的研究者。
评分这本《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 方法与实践(第二版)》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简洁明了,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视觉感受。翻开目录,看到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感觉跟我在学术研究中常常遇到的那些“信息孤岛”和“知识碎片化”的问题非常契合。我一直觉得,光是埋头做实验、写论文是不够的,更需要一种宏观的视角来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各个研究主体之间的联系。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直击要害,无论是科学计量还是知识网络分析,都是帮助我们“看见”科学全貌的重要工具。我特别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研究中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如何用科学计量的方法来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如何通过知识网络分析来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合作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复杂的学术海洋,找到那些隐藏的宝藏。
评分让我感到尤为欣慰的是,《科学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 方法与实践(第二版)》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而是相当注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效果。书中穿插的大量案例分析,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从生命科学到社会科学,再到工程技术,充分展现了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的普适性。每一个案例都清晰地展示了问题提出、方法选择、数据处理、结果解读以及最终结论的全过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分析工具的强大力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知识网络分析来洞察研究经费的流向和评审专家的偏好的章节,这对于我们申请科研项目、提升研究可见度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工具箱”,不仅提供了各种精密的“工具”,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去使用它们,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如虎添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